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心得体会:培养人才乃行君子事业(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天、地、人是为“三才”,也作天道、人道、地道。在三才之中,以人为中心,人平衡天地,调和阴阳,以致中庸之道。而这里的人,并不是我们现在普遍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君子”。君子这个词在中国古籍中绝对是个高频率词汇,而在《周易》也是个最常见的词汇,几乎每一卦中都可以找到“君子”的影子。说到君子,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了,其实谦逊只是君子的基本要求与基本特征之一。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作为古代中国的理想身份的化身,是每个人都愿意追求的境界,这里以玉喻君子,向君子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古籍《管子•水地》中说∶“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抟彻远,纯而不淆,辞也。”这是玉的可贵,也是对君子美德的要求。
在《周易》第十五卦叫“谦”,其卦辞是“亨,君子有终”。这里把谦逊作为对君子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一个警示——只有保持谦逊的态度,君子的风度才可以延续下,得到善终,否则可能招致厄运。孔颖达解释《谦》卦时说:“谦者,屈躬下物,先人后己,以此待物,则所在皆通,故曰亨。而小人行谦则不能长久,惟君子有终也。”同样是极力提倡谦逊,只有君子可以从始至终坚持谦逊,换句话说,那些不能坚持谦逊的人,都不是君子,而是小人,是要受到世人的唾弃的。
这种谦谦君子的传统,源自儒家对“礼”的维护,尊卑有序,但是“尊”者又不能独自支撑整个社会的运行,有时他们不得不求助于“卑”者,便又有礼贤下士的做法,久而久之,这种相互的尊重局面就形成了。有人说这些谦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话对象的虚荣心,配合别人表演,我不敢完全说这种说法没有道理,但是我觉得它不适合用来分析古代中国人。这些说法只是西方社会学引进以后,一些人用西方的理性解构中国文化的妄自揣测,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中国人对谦逊的认同是发自内心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必须包含有谦逊的品质——“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都是强调的谦逊。可以说谦逊作为一种传统在很早就内化为古代中国人的一种自觉行动规范了,无需强调,无需提倡,每个人都可以做到。问别人的姓名时要说“贵姓”,而被问者也不会说“我贵姓X”,而是会说“免贵,贱(敝)姓(或小姓)”;在问老人年龄时要问“高寿”,问小孩年龄时也要说“贵庚”;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慈)”,而回答这些时也是说“家父”、“家母”……总之,是极力的是自己处在一个低下的位置,而把别人放在一个极高的位置,并且这种差别越大越显示对别人的尊重,越显示自己的谦谦君子的风度。只有皇帝才敢以“君”自居,其他的都是“微臣”、“草民”。而皇帝是作为天的代言的存在,在人们心中应该是一个十足的君子,否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皇帝。而到了近代“君”经过日本的改造成为了一个普遍的尊称,比如鲁迅称刘和珍为“刘和珍君”就是一个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