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心得体会志愿者5篇
就地过年心得体会志愿者篇1
@党员干部 一起响应“就地过年”倡议
年初以来,随着国内好几个省份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确诊病例,许多市区县进入疫情防控“战时状态”,加上伴随春节返乡而来的“春运”大潮即将到来,“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成为热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发出相关倡议。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当好明白人、倡导人、带头人,一起响应“就地过年”倡议,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当好“就地过年”明白人。党员干部要带头认识到“就地过年”的益处,明白此举背后的重大意义。一方面,春节作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团圆时刻。几乎每个人都盼望着春节与家人团聚。另一方面,返乡过年带来的春运迁徙潮,无形中造成大量人员的集聚、提升疫情扩散的风险。“返乡”还是“留守”,“团聚”还是“平安”,是每个人都面临的两难选择。但是想想2020年年初时的选择,在疫情大考面前,正是无数人放下春节回家的执念,把个人冷暖与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做到不走亲访友、不聚集扎堆,才有了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明白,我们要做出“就地过年”的选择,短暂的分离,是为了平安幸福的新年,更是为了疫情真正退散时与家人更好地团聚。
当好“就地过年”倡导人。多地发出倡议“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这是出于更有效防控疫情的考虑,也是出于对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考虑。倡议能否不停于纸面、成为空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行之有效的宣传举措。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有责任把“就地过年”倡导好。在承担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任务过程中,接触群众时,要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向他们宣传加强防控的各项措施、“春运”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就地过年”的益处等,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性、紧迫性,使他们既读到倡议,又读懂倡议,进而从主观上认同“就地过年”。
当好“就地过年”带头人。任何时候,党员干部都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大考面前更应如此。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延续2020年年初以来好的作风、实的干劲,不惧风险、冲锋在前。在“就地过年”倡议面前,也应当好先锋、做好表率。异地就业的党员干部们,要带头落实“就地过年”,主动肩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用难以团圆的遗憾保证全家人的健康,舍小家为大家,以此影响更多人。在自己家乡工作的党员干部们,要时刻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全力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任务中,既引领思想又影响行动,既做好排查又抓实防控,既保服务又送温暖,让“就地过年”的干部群众感受到难能可贵的爱与温馨。
就地过年心得体会志愿者篇2
让“就地过年”变成“暖心”行动
年关将至,由于受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需要,各地先后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异地工作的人员就地过年。同时,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鼓励工作人员确因非必要的,带头不返乡就地过年,把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过好年做好各项保障。简短“就地过年”四个字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毕竟“候鸟”也难抵挡“暖春”的召唤,何况在春节,上亿的返乡流动“大军”,也增添了节日气氛,正所谓是“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挂起新帘子”,好一个春节新气象。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前,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比较大,再加上春节临近,各类“务工流”和“学生流”交叉涌动,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可预料风险。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家就地过年,一方面是让大家认清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只有人人参与疫情中来,才能从根本上阻击疫情传播;另一方面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高效运行机制,让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摆在工作的第一位抓落实。
留人则留心,留心则暖心。全国各级政府都已下发“就地过年”的通知,通知也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就要把“就地过年”的通知转化成留人暖心的实际行动,让“就地过年”更有温度。一方面要把“就地过年”的通知宣传到位,切实让就地过年留得安心,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中来;另一方面要“就地过年”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该发的补助及时发放到位,让“就地过年”的生活有保障;再则要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和氛围,丰富节日适当活动,开放一些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让“就地过年”的人有去处。只有把人留下来,激励其发挥作用,为疫情防控作贡献,才能让大家一起过好年。
用真情留人,用暖心做事。遇之厚则报之亦厚。人心都是肉长的,心近了,距离自然就近了。作为党员干部,就要用真情为“就地过年”的人员做好服务,让党员干部的服务打动“就地过年”人员的心,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只要树立了“大家庭”的观念,就能主动与社区党员干部一起同甘共苦渡过“难关”,切实在疫情防控发挥出个人作用。
再好的文件,一旦离了“暖心”的温度,就变成了废纸。各级政府和党员干部只有用心用情用力创造条件,让拴心留人到主动留下的各项措施从文件里走出来、落下去,才能真正凝聚民心,更好地激励“就地过年”的人员在社区疫情防护中发挥最大价值。
就地过年心得体会志愿者篇3
临近春节,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点零星散发新冠肺炎病例,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为了减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各地纷纷采取行动“挽留”外地人员就地过年,一些地方针对就地过年人员给出的方方面面福利和一项项周到而务实的举措在网上传播后,更是让广大网友拍手叫好,也让就地过年人员感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真切关爱,既“舒心”又“暖心”。
要想让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地就地过年,只有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诚意,才能“留住”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才能让就地过年的人们在这个“特殊之年”里感受到更多暖意,快快乐乐地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全力保障生活要素,让就地过年人员更加“舒心”。
选择就地过年,意味着不能与家人团聚,内心总免不了有些许失落。这时候,要让就地过年人员过上一个祥和安宁的春节,地方政府良好的服务保障是关键。要在出行、就医、水电气供给等基本需求方面为就地过年人员提供充分保障,在春节期间为就地过年人员免收停车费、免费乘坐公交车;也可以通过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及设施,让就地过年人员的生活更多充实。
既然是过年,节日的喜庆和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也能让就地过年人员的春节更加欢乐。在春节到来之际,各地可以结合本地的过年风俗,让就地过年人员融入到本地过年的节日氛围中,一同赏花灯、猜灯谜、看烟花、看联欢晚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过上一个开心年,舒适年。
组织开展慰问活动,让就地过年人员更加“暖心”。
春节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与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候,做出留在工作地就地过年的决定实属不易,各地一定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扎实开展好就地过年人员春节慰问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线上“送福利”的方式,为就地过年人员发放新年“消费红包”“流量红包”等,让他们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也要积极组织线下慰问活动,组织本地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同就地过年人员一起吃年夜饭,一起迎接新年,为他们送上更多贴心的服务,让他们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于在生活上存在困难的就地过年人员,各地要主动关心,主动帮助,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困难人员慰问活动,去了解他们的所诉所求,去倾听他们的迫切盼望,拿出实际行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在新春佳节里深切感受到来自地方的关怀,内心更加温暖。
倡议就地过年,是“特殊之年”的特殊之举,那些做出就地过年决定的每一个游子、父亲、母亲,是伟大的,是值得尊敬的。各地一定要拿出应有的行动,让这些为抗击疫情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之人在这个新春佳节里既“舒心”又“暖心”。
就地过年心得体会志愿者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中的年味从古延续至今;“全家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是多年来大江南北的共同“民俗”;受疫情影响,继去年“宅家抗疫”过年后,今年很多中国人选择就地过年和家人“云”相聚,年味更不同。
这种气质,由这个国家和她的民众共同表达。随着全球疫情进入第二个流行季,中国面临外防输入巨大压力。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仍有不少中高风险地区,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继续存在。选择就地过年,本身就是对抗疫大局的有力支持。崇尚集体利益的中国人明白,只有当整个国家的发展持续“向上”,个体才能迎来更多“向上”机遇。就地过年,是人们对一个“向上的中国”投下的信任票。虽然牛年春节仍有鲜明的抗疫底色,但年味之中多了一种“向上”的气质。
对就地过年的人们来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停下的是回家的脚步,不变的是对年味的期许。
这份年味中有暖意,“年味包裹”成为热词,老家的父母通过快递向就地过年的子女传递家乡“味道”,充实着游子的味蕾;这份年味中有新意,在xx,一群外卖骑手专心筹备专属于他们的“骑士春晚”,预备年三十“上线”,在开心过年的同时把视频发给老家亲友,告诉他们一切安好;这份年味中有仪式感,“一人食”小份制年夜饭豪华套餐需求在xx、xx等城市大幅增加,不少餐厅更推出多种规格的年夜饭套餐供顾客线上选购,包括半成品预制菜和成品菜,更好匹配人们对年夜饭的需求;这份年味中也有获得感,就读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xx籍学生林志炜在就地过年的同时,到xx火车站参加春运志愿服务,他说这个经历会是过年的收获。
纵然老家回不去,“就地”也可年味长。在这些暖意、新意、仪式感和获得感的背后,是中国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对“向上”生活的追求。每一次“向上”,都是在为“向上的中国”积聚能量。
眼下,官方正通过各类举措让就地过年更安心从容。从留岗红包、过年津贴,到免费观影逛景点,再到落户入学加分“礼包”,各地程度满足民众需求。对于无法与父母、子女团聚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各省市予以妥善照料,让就地过年的人无后顾之忧。
今年究竟有多少人就地过年无法精确统计,但无论在他乡还是故乡,无论是“年味包裹”“小份制年夜饭”还是“云拜年”,对新春的希望都在有滋有味的小细节里生长,正是这些个性化、生活化的新春细节,共同勾勒并诠释着“向上的中国”的模样。一个努力“向上”的中国,一个安定祥和的中国,也将为被疫情改变的世界带来更多“向上”的力量。
就地过年心得体会志愿者篇5
“暖心”擎画“阻疫”同心圆
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无数人响应“阻疫”号召,停下归家脚步,选择就地过年。为舒缓疫情影响,xx嫩江市精心筹划“人在远方 情在嫩江”系列暖心行动,为留守亲人送去“春节大礼包”,让关怀有“型”更有“情”。
高度重视,摸底调查,定好“圆心”。嫩江市高度重视春节未返乡人员及在嫩家人的安抚、帮扶工作,率先成立了“暖心行动”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亲自指挥,政府市长牵头落实,画网格、分任务、明细则,乡镇互动、社区联动、城乡互助,为画好同心圆,校准了圆心。在数据统计进程中,为精准排查、精准统计“三类”符合留守亲人标准的家庭,市委、市政府将调查关口前移,把工作重点下沉到基层一线,迅速整合全市各社区、乡镇工作力量,以小区、村屯为网格单位,逐户逐人筛选出符合关爱条件的留守亲人,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发放“春节大礼包”奠定坚实基础。
迅速部署,明确责任,拓宽“半径”。嫩江市精心筹划“人在远方 情在嫩江”暖心行动,悉心设计形式、措施、成效等,不断拓宽同心圆“半径”,努力实现全覆盖。在推进中,将暖心行动细化分解为年货礼包、亲情流量、爱心代购、健康服务、温暖祝福、时空互动等6项任务,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形成了齐抓共管同推进的良好态势。市委、市政府处级领导按照分管领域带头抓落实,指导相关部门认真完成物资筹备、人员招募、专栏设计等,确保暖心行动各环节有序开展。
征集人员,志愿行动,汇聚“能量”。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全市各行各业纷纷动员,用爱心和志愿集聚战胜疫情、为民服务的新“能量”。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带领组工干部组建联络组,对接商粮局、工信局、卫健局、社区和包保单位,为暖心行动顺利实施架起“连心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面向全社会发布志愿服务“召集令”,为暖心活动扎实推进积蓄人力资源,让志愿服务精神在奉献中绽放光芒。各社区、乡镇面向辖区征集爱心志愿者,以定点定人帮扶、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留守、失独、空巢老人提供帮助,形成了留守亲人“家中下单”,暖心服务“送货上门”的新方式。一系列暖心举措为阻击疫情加“保险”,让爱在寒冬永传递……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志愿者 过年 志愿活动扫地心得体会 志愿者年会心得体会 志愿者活动心得感悟 志愿打扫活动心得体会 开学当志愿者的心得体会 国庆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志愿者扫地心得体会 扫地志愿者活动心得与收获 志愿者活动的心得 做志愿者活动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