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研究
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根据今年中央和河南省委一号文件的要求,立足河南实际,遵循“对接国家战略、体现河南特色、指标科学适用”的原则,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乡村振兴总体思路”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参考近年来国家和河南省发布实施的相关重大政策规划,并借鉴江苏、山东、浙江等省关于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我们研究提出了河南省乡村振兴指标体系以及预期测算值。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其中体现乡村振兴的结果性核心指标10个,体现未来5年阶段性工作的过程性指标33个。
一、设置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对接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全新背景下,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相较之前的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内涵更丰富,目标要求更高。一是具有全面性,强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具有战略性,要求到2020年要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之日,乡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振兴的愿景。三是具有系统性,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着力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河南省在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时,必须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精神实质和总体要求。
(二)体现河南特色。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发展,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了较好的基础。但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存在着明显的约束。一是河南省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乡村振兴外部带动能力不强。2017年河南省城镇化率刚突破50%,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1%,还有2000万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游弋,按照75%的城镇化峰值水平估算,河南省至少还要再转移2500万乡村人口,才能对农业规模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实质性影响。半城镇化问题突出的背后是河南省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产业层次低,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承载能力不足。实现乡村振兴,亟待提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二是农业农村基础薄弱,内部发展动力活力不足。河南省虽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低。农业仍是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户均土地不足6亩,约为全国水平的70%;耕地亩均增加值365元,只有江苏省(3500元)的1/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只有1844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但农村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低,绿色生态资源、传统文化等大量农村资源还处于低层次开发或沉睡状态。此外,乡村地区空间开发不均衡,不同类型地区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因此,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国家规划,必须在深入把握河南省情和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切实按照中央的要求,提出符合河南省实际的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并在衡量指标上明确体现。
(三)指标科学适用。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将之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分析。因此,在指标选取上,首先要体现引领性。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导向,发挥评价指标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其次要体现指导性。突出结果和过程的有机结合,既要有度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结果性指标,又要有反映阶段性重点工作的过程性指标。第三要体现操作性。原则上选择社会公认的、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注重数据易得,简便实用,可操作可考核的技术适用性。第四要体现科学性。在既有统计指标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按照乡村发展新趋势新特征,对指标设置提出新要求,使得统计指标制度跟上形势的变化。
二、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的设置和依据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河南省乡村振兴总体思路”研究,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和脉络是:着眼于河南省省情及阶段性特征,从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以及农业农村内部,多维度把握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约束,既要围绕中央“三步走”的统筹安排,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又要注重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注重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坚持把富裕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坚持把城乡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实现途径,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坚持把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围绕构建城乡一体的空间结构、人口布局、产业格局和市场体系,着力统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着力推进农村人口多层多级转移,着力打造“双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着力构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力争到2022年,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能力明显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外部条件更加成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有效破解,乡村发展的基础能力快速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工业化城镇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依据以上思路和步骤,我们提出了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生活质量、城乡融合6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其中体现乡村振兴结果性的核心指标10个,体现未来5年阶段性工作的过程性指标33个。
(一)产业发展指标
《意见》提出,实现产业兴旺,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围绕这一要求,我们分别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质量农业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发展效益5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其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占农业增加值比重3个指标是反映乡村振兴结果的核心指标,其他指标是阶段性过程指标。
上一篇:为乡村振兴铺就文化底色
下一篇:XX乡镇2018年度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报告
最新推荐
- 1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
- 2高等学校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 3基于平行文本比较模式的准技术词汇翻译探讨
- 4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思考
- 5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分析
- 6“123”模式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 7孩子在家有说有笑,为何一出门就一言不发?
- 8肥厚型心肌病家系中MYBPC3-D1149fs*40新发突变的基因型及临床表型研究
- 9液压调速器AMESim动态仿真与参数优化
- 10基于经筋理论探讨活血定痛液定向透药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 11文化生产还是文化再生产?——“学一代”与“学二代”的教育冲突与反思
- 12食物链
- 13难写字
- 14基于TPACK框架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评价体系探究
- 15跟着金庸的武侠小说,学习活用通感修辞
- 16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 17封二:·科学小达人·
- 18中、蒙医文化融入医学通识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 19树叶
- 20喵,一起藏猫猫吧
- 21克鲁普斯卡雅学前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 22难忘的体验
- 23凭空消失的10天
- 24冰雪城奇遇
- 25有点可爱有点“坏”
- 26高考地理试题体现“交通强国战略”的分析及教学启示
- 27在探秘自然中走进生活
- 28太,太
猜你喜欢
- 1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5篇
- 2乡村振兴村容村貌整治心得7篇
- 32023乡镇“转观念、强作风、优环境、重落实、树形象”学习实践活动专题调研报告
- 4乡镇开展基层党组织“两示范一整顿”活动工作汇报
- 5在乡村振兴推进会上讲话
- 62022年乡镇民兵点验领导讲话
- 7经验材料:强化党建引领,“四绿”促乡村振兴
- 8精简乡镇(街道)书记汇报会上的讲话3篇
- 9乡镇检查指导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 10凝聚发展共识,助力乡村振兴——市“万企兴万村”工作调研报告(范文推荐)
- 112022年乡镇医院领导竞聘讲话稿【精选推荐】
- 12乡村振兴,决胜小康
- 132023赴某省考察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
- 142022年10171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调研报告
- 15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党课讲稿
- 16年度乡镇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 17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的报告(完整文档)
- 182022年关于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 192023乡镇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讲话稿3篇
- 202022年乡镇工会领导讲话3篇
- 21乡镇武装部长讲话材料(精选文档)
- 22乡镇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整改报告(2022年)
- 232022年度在全县乡镇人大工作会上讲话【优秀范文】
- 24经验材料:让人才振兴为县域发展护航【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