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3-06-29 10:45:01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邓艳玲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回应,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2010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再次明确了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课程、教法、师资等方面建设,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018年的《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国发〔2018〕32号),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2020年推出的“双高计划”以及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推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文件都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中,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发展是高职双创教育升级深化的重要建设内容。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意义

专创教育融合發展是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推动双创教育升级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应用和产品升级,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专创教育融合是高职院校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三教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应用能力,服务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专创教育融合发展是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产教融合纵深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同互动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创教育融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综合、交互的教育实践,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也需要资金、平台、师资等各方面的支持。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资源、技术、人员和服务的共享融通,降低高职院校办学成本,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技术技能的人才。

专创教育融合发展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有效举措。在技术产业革新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和类型也处于动态变化中。只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完全无法满足社会对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专创融合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人才,可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产业需求相对接,同时加强对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

(一)专创教育融合的理念有待更新

在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推进的进程下,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双创教育的认知和了解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及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的认识仍要有待进一步深化,这是专创教育融合无法往深度发展的原因之一。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往往认为双创教育是学生就业管理方面的工作,学生也对双创教育存在片面的理解和误区,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理念意识决定行动计划。教师和学生对专创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便很难有足够的驱动力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和双创教学活动。如此,专创教育融合便只能局限在理论层面及外在形式上。

(二)专创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往往独立于专业教育,两者呈两条线平行进行时而交汇的状态,创新创业教育甚少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中,专创教育深度融入的教学改革机制不健全。在我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没有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联动机制。[1]创新创业课程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多数只是作为公共基础课或者通识课开设,未能在课程结束后与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性的联合衔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未能及时回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需求,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技术赋能、产教融合的课程教学难以深入。

此外,课内课外壁垒尚未打通,相关的学科竞赛、项目实训、专业实习与创新创业教育无法有效衔接,学生即使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新意识,但因缺少实践锻炼机会,难于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专创教育融合持续性发展的协同机制有待健全

系统健全、持续发展的专创教育融合生态体系对实现人才全面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目标起到保障作用,应将双创教育置身于学校、政府、企业、行业、社会组织等众多社会要素共同参与的开放系统中。[2]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促进,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起指导和推动作用,优良的专创融合教育生态环境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全面素质的培养是必要的。创新创业教育单在高校内部也难以“实化”与“落地”,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提供平台和资源共同完成。[3]目前此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交互作用不够紧密,在合作共促模式、实践平台建设和应用、师资力量培养、成果应用和转化等方面仍需强化。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要培养能为地方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需在双创教育中重视与专业教育充分融合。专创融合是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等全方位的融合。[4]构建“一个核心,两面结合,三方联动,四阶递进”的贯通式全人教育的育人新模式能有效推动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帮助大学生实现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一)一个核心,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高校双创教育应坚持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的重塑,是教育范式的深刻变革。[5]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简单的叠加与补充,而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构建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体系。注重创新创业的精神培育和价值引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核因素。[6]

为此,高校教学管理者及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价值核心,提升对双创教育的认知深度,应意识到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驱动,专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对实现全面育人,培养具有系统和全球思维及市场竞争力的学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建立共同的理念,才能在专创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过程中把握方向,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开创新的局面。78AA3A73-5F25-4904-BEF0-C2A8ADCD54D3

(二)两面结合,即课内课外紧密结合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双创教育要深度融入人才培育全过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解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切实落实在课程教学中。第一课堂是主线,专业课程是基础依托,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是延伸和拓展,与专业教学互为有效的补充,课内课外有效联动,突破学科思维,统筹各科知识,建立全领域的学习共同体,可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螺旋式上升发展

首先,专创融合教育要专业课程教学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渗透。专业课程内容应紧跟行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并在原专业课内容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创业元素。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型活动,通过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情境模拟、任务导向、项目实战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夯实专业知识能力训练的基础上,能利用专业特长开展创新创业类的项目活动或者基于实际项目进行实践。专业实训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训练环节,应加强与企业的协同联动,引入行业企业真实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探索研究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质。

其次,应加强专业教育与相关的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联系。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化学生的专业学习理论知识的应用。学校的各类创意、创新及创业文化活动、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校内外的双创类的竞赛活动,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系列创新创业大赛、三创赛等赛事成为推动学校双创教育教学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参加不同的竞赛,学生不仅能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且能在训练中逐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极大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作为第三课堂主要形式之一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服务社会的途径。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痛点难点或尚待解决的问题形成研究项目,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社会需求联系起来,通过观察、体验和实践将前期所获取知识经验迁移、应用到生活中,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规划和未来职业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三方联动,即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协同聚力

专创教育融合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三方着力建设专创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校企协同创新创业育人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价值取向、时代要求、文化认同等方面高度契合。[7]近年来,政府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为高校提供了各种支持政策,营造了创新、协同、开放、共享的环境氛围。高校在政府的政策指引和支持下,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与行业联盟及企业的外部联合,搭建和优化校企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实践教学体系,在竞赛指导、导师资源库建设、实践基地建立、项目孵化落地的基础上,细化合作培养的融入方式,充分发挥企业项目开发、团队建设、项目运作、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为专创教育融合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和人力及资金资源。企业参与高校的双创项目训练可以实现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地整合校内外资源,促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连接。同时,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合作,有助于校内教师对接市场前沿信息,并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性培养内容,将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战略及学生自我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切实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另一方面,高校要优化专创融合内部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一是加强高校内部组织机构的协同合作,构建全校联动的组织体系,为专创教育融合提供宽松灵活、积极发展的氛围和扶持;二是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建设,着力打造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为专创教育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支持。三是促进相关行动主体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尤其要激励一线教师队伍投入专创融合教育实践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改善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软硬件环境,积极扶持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的建立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跟踪促进创新创业实践结果的合理转化,实现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四)四阶递进,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构建“通识熏陶+专创训练+项目孵化+精准实战”四级阶递进式的人才培育过程

第一阶段,以通识课程为主实施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公选课、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重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提供一种全局的多学科角度处理问题的新观念。第二阶段重在以专业教育为依托,推进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应打破传统思维,在教学中重构和扩展教学内容,通过项目驱动,创设任务情境,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案例分析、头脑风暴、项目模拟演练等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完成模块任务的同时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学习者必须内化知识和技能,才能达到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自如应用于新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中。第三阶段,随着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化,对有意于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或自身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专创融合项目训练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关注社会的需求,探索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同时强调创业机会的敏锐力和识别力、领导力、行动力、创业管理和创业实践等能力的培养,并优选部分项目进行孵化。在这个培育阶段,企业及高校进一步深化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强化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运用。最后,针对优质且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加大资源扶持力度,进行精准帮扶,实现与社会投资的对接,助力项目团队淘汰原有的工艺或商业模式进行产品或服务升级,甚至形成相关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成果转化。

四、结束语

专创融合教育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求。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我们的能力去影响学生的心智发展模式的演变[8]。专创融合教育的目标不只仅是让学生掌握表层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多元化的认知及用实践和认知去重塑自己的心智模型,能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双创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是点燃学生心中的一把火,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能实现自我效能的提升,使其成为明智且有能力选择追求并实现个人成就的个体。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贯穿人才培養的全过程,不仅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满足市场对新型创新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卓泽林,赵中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4-71.

[2]李俊琦.“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双创教育升级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5):49-54 .

[3]曾骊,张中秋,刘燕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7(1):70-76.

[4]段辉琴,沈晓平.应用型大学专创融合的模式、路径和方法探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0(4):7-13 .

[5]贺书品.创新创业2.0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升级版的实施策略[J].高教学刊,2021(12):34-37 .

[6]翁伟斌.从追随到引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向[J].教育与职业,2021(5):64-70.

[7]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1):21-26

[8]G.佩奇·韦斯特三世,伊丽莎白·J.盖特伍德.广谱式创业教育[M].孔洁珺,王占仁,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20.

责任编辑 魏家坚78AA3A73-5F25-4904-BEF0-C2A8ADCD54D3

猜你喜欢双创融合高职——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高教探索(2022年4期)2022-08-23“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求知导刊(2022年5期)2022-05-23“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22年16期)2022-05-05刚柔并济小资CHIC!ELEGANCE(2021年12期)2021-04-19乐山市五通桥区“双创”五通桥在行动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6期)2020-01-08破次元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24期)2019-08-15融椅设计(2019年8期)2019-05-20大学生“双创”进行时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4期)2018-02-01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职教论坛(2017年13期)2017-06-13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21期)2017-05-08

推荐访问:教育 路径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