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落实“双减”工作经验做法汇报 双减工作经验案例,供大家参考。
落实“双减”工作经验做法汇报
“双减”工作关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近期以来,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契机,我县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双减”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双减”具体要求,并使之与党史学习相结合,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一是迅速动员部署,提高思想认识。
《意见》印发后,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召开教育、公安、卫健、民政、市场监管等10个职能部门参加的工作会议,传达学习《意见》及中央、省、市有关“双减”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就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进行安排部署,特别是对如何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县教体系统及时召开党政班子(扩大)会、中小学校长会、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会,对《意见》进行全面解读,组织班子成员、机关中层干部、中小学校长和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深入学习上级“双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同时,就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进行系统谋划和工作布置,为稳妥有序落实“双减”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推进重点工作。
一方面,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根据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双减”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在原有摸排和登记的基础上,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再次进行深入摸底排查,逐一核实登记信息,完善相关数据资料,全面掌握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布局、从业人员等情况。截至8月中旬,共有校外培训机构108家(学科类29家,非学科类79家)。同时,对新的面向中小学校(含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一律停止审批;严禁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上培训和线下学科类培训。目前,正对全县29家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并拟对79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区分类别、明确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此外,严格规范培训服务行为,着手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严禁超标超前超时培训,严禁无资质的培训机构运营,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持续推行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暑期以来,已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无证培训3家、责令退费13万余元,28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培训已全部叫停。另一方面,开展暑期课后服务和校内托管试点。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支持开展暑期
托管服务文件要求,本着学生自愿参加、教师志愿参与的原则,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以看护为主的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并会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社区等组织,为确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文体活动、兴趣拓展等多样化服务,帮助学生过好暑期生活。目前,在确保师生安全的前提下,全县开展暑期校内托管服务试点的学校集中在县城10所中小学校,参加学生1036人、参与教职工210人、其他工作人员33人;另有县总工会依托社区开设的暑期托管班1个,参与师生50余人(学生40余人、教师10余人)。校内外托管服务内容主要有球类、田径、体操、游泳、跆拳道、陶艺、书画等方面训练。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学校将不断增强托管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积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后期在全县推广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形成警示震慑。
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落实“双减”工作情况及实际成效,作为督查督办、漠视群众利益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督导检查的“一号工程”,确保“双减”工作落到实处。近期以来,突出抓好了四个方面工作。其一,开展安全教育管理和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督查。教育、公安、消防、卫健、市监等相关职能部门对中小学校、培训机构集中开展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专项检查,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其二,开展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
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工作部署,对照“三个一律”“七个严禁”,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其三,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大检查。成立专项检查组分6个片区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明察暗访,对培训不规范的有证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对无证机构一律予以关停并责令全额退费,确保培训机构依法依规运营,特别是责令28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假期停止了暑期培训。其四,开展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情况暗访督查。在5-6月两轮实地督查的基础上,对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情况持续跟踪,通过随机询问、暗访、家访等形式开展督查,督促各中小学、学生家长坚持落实“五项管理”要求,全力防止学生负担过重。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凝聚社会共识。
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及“万师访万家”活动等渠道,向家长和社会宣传解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减”政策,大力推广“双减”工作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教育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摒弃“抢跑文化”等功利心态,不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设立监管平台和专门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举报途径,以此切实改变“学校减负、家庭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