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蒙德里安迁徙到美国,几何抽象艺术运动逐渐从欧洲扩散开来,不断地对艺术与设计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艺术的先驱和代表人物,他和杜斯伯格等人创立了荷兰风格派,提出了“新造型主义”艺术观。研究蒙德里安之后的几何抽象艺术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几何抽象艺术美学体系。通过剖析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艺术观产生的历史背景、艺术观点以及发展趋势,论述被蒙德里安影响的几个重要的艺术运动和代表艺术家,以此来探讨几何抽象艺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蒙德里安;
几何抽象艺术;
极少主义;
欧普艺术
一、蒙德里安与几何抽象艺术
蒙德里安的全名为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1872—1944年),是荷兰著名的几何抽象艺术先驱,他提出了“新造型主义”艺术概念,认为艺术的终极目标不是对客观世界表象的描摹,而是摆脱对自然主义的描绘,迈向“纯粹主观”的精神表达。几何抽象艺术是指使用几何形态的视觉语言,为实现某种艺术而组合成非客观的构成,意图重新制定艺术形式和空间法则的逻辑结论。
几何抽象艺术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思潮之中,当时在抽象艺术领域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以音乐为创作灵感,通过点线面和几何的绘画语言进行即兴绘画,这种激发艺术家个人感情和感受的抽象艺术又被称为“热抽象”,代表人物是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
二是不描绘客观世界,仅通过几何的视觉语言来追求超越理性的“理性”绘画,在精神层面追问艺术的至上主义,代表人物是俄国艺术家马列维奇;
三是通过不断地对自然形象做出抽象的概括和极致的减法,力图建立纯粹的视觉秩序——“几何抽象”,这种抽象艺术形式也被称为“冷抽象”,代表人物是荷兰艺术家蒙德里安。他受到数学家苏恩梅克尔“造型数学”的启发,不断地对自然形象做出抽象的概括和彻底的减法,力图在形式语言探索上做到极简,追求纯粹的精神表达,建立一种全新的表达秩序。蒙德里安的新造型艺术发扬了几何抽象美学,认为艺术的终极目标是挖掘客观世界的本质:平面、结构、色彩和韵律。二战爆发后,蒙德里安的艺术轨迹从欧洲转向美国,这种全新的美学形式在美国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艺术潮流,甚至跨越了纯艺术的范畴,进入设计和工业等领域。几何抽象艺术运动在发展趋势上呈现出新的方向:第一,直接影响了美国色域绘画和硬边艺术的兴起,使西方绘画艺术逐渐从纯粹的视觉美学探索延伸到精神世界;
第二,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上,进一步激发了以知识代替直觉的艺术观念,艺术朝着多学科方向发展,欧普艺术就是这一艺术运动的延伸;
第三,从视觉层面上,再次肯定了塞尚以来所强调的“画面价值”的重要地位,通过不断的视觉推演,概括、简化直至虚无,开启了极少主义艺术的探索路径;
第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几何抽象美学上寻找灵感和方法论,淡化主题,抛弃感性绘画的表现技巧,追求视觉上的极致美学,通过理性的目光把绘画推向更加理智和冷静审美的边缘地带。
二、几何抽象艺术发展的路径
(一)“哲学化”的视觉探索:大色域绘画和硬边艺术
从塞尚开始,艺术家们不再关注绘画的主体,而是将绘画主体概括性地看成几何形态,重点探索几何形态和画面之间的关系,推动西方现代绘画从三维空间转向二维平面。艺术家们的主体意识随着这种探索不断地觉醒,不再做自然的奴隶,自觉主动地摸索绘画观念和创作方法论。毕加索通过立体主义,把西方绘画的几何概括方法由隐性的观看变为显性的绘画语言,通过移动的视点和几何的表现手法把绘画从平面的表达推向了对结构的探索,构建了独特的艺术体系。然而蒙德里安认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革命并不彻底,其画面中还残留着自然主义的痕迹,所以要在形式内容上不断地做减法,形成以点线面为基础逻辑的绘画语言,让西方绘画走向绝对的平面。蒙德里安认为,绘画包含了神性和哲学性,它是一个由视觉生理转变到视觉心理的美妙过程。
蒙德里安到美国发展后,他的几何抽象艺术观影响了一大批前卫艺术家,如马克·罗斯科、巴奈特·纽曼、艾德·莱因哈特等。这些艺术家开创了美国的大色域绘画和硬边艺术,形成了一条以塞尚—毕加索—蒙德里安—罗斯科—弗兰克·斯特拉为主线的发展路径,在当时极具影响力。著名的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把这一艺术路径纳入新的批评话语——形式主义批评体系,并认为现代主义绘画的理论来源于哲学家康德的自我批判,现代绘画前卫的力度来自对哲学认知的深度。康定斯基也认为:“抽象绘画不单是‘造型的,也是‘精神的一种艺术。”[1]罗斯科是最典型的艺术家之一,他的大色域绘画创作受到哲学家尼采、克尔凯郭尔等人的影响,利用几个色块形成色带镶嵌在巨大的尺幅之中,通过直接冲击观者视网膜的方式,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另外,他将对悲剧的认知从希腊神话拉到了普遍的宗教体验及存在主义哲学层面。正如他谈论自己的作品时说道:“我想要表达的仅仅是诸如悲剧、狂喜、死亡这类最基本的人类情感……那些在我作品面前哭泣的人们,体会到一种宗教经验,这和我的创作经验是一致的。”[2]
(二)极致的虚无:极少主义
大色域绘画和硬边艺术以几何抽象艺术为创造起点,根据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理论,其发展的必然逻辑就是走向形式主义的另一个极端,绘画的探索终将归零。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色域绘画和硬边艺术并没有触及现代绘画的“边界”和“底线”,还保留了相当多的绘画形式。因此,一种更加前卫的艺术形式和更加先锋的美学思想摆在艺术家面前,需要艺术家们去突破。在思想界,早在1825年法国哲学家圣西门就提出了政治的前卫和美学的前卫,而后的波德莱尔也倡导美学的现代性;
在理论界,格林伯格于1962年发表的文章《现代主义绘画》中提出,“一张空白的画布也可以当作一张抽象绘画”。1965年芭芭拉·罗斯在文章《A·B·C艺术》中谈到,美国出现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那就是与先前浪漫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比较起来,一种空洞、中性、非个人化、机械式的艺术风格诞生了。这种艺术风格被英国哲学家沃尔海姆称为极少主义。极少主义理念的来自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和蒙德里安的新造型艺术,而随后的德国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遵循艺术与实用艺术相结合的原则,在自己的建筑实践中提出了著名的“少即是多”的观点,这开始于建筑界的艺术观很快在文艺界蔓延,其主要特征是没有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达,没有主题、内容、形式,仅仅再现客观存在的“物”。另外,美国批评家希尔顿·克莱默称极少主义意味着一个新的美学时代的到来。
20世纪60年代,莱因哈特被英国哲学家沃尔海姆认为是极少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深受形式主义、现代主义及东方禅宗思想的影响,把绘画的“形式简化”推向了极致,将自己对抽象表现主义的批判发展成为“新学院主义的十二准则”,即“(绘画应该)无肌理、无笔触、无形式、无构图、无明暗、无空间、无时间、无尺寸或比例、无运动,最后无对象”[3]。这也标志着莱因哈特坚持“纯粹”的理想来向蒙德里安致敬。极少主义艺术的另外几个共性特征是:几何化的视觉语言、物质性、序列性与剧场性等。不管是后来的艺术家弗兰克·斯特拉,还是唐纳德·贾德,他们的艺术创作从蒙德里安的作品中都获取了大量的视觉灵感,继承了几何抽象美学的衣钵。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弗兰克·斯特拉举办了著名的“波兰村庄”系列绘画作品展,他的绘画作品在造型形式上吸收了波兰犹太教堂的建筑美学和形式结构,把单一的长方形画幅变成了不规则的几何画幅,绘画的边框形状也变成了内容的一部分,通过简约的色彩来表现“极少主义哲学与逻辑”。
(三)迷幻的视觉:欧普艺术
20世纪50年代初,几何抽象艺术在欧洲大陆呈现一种新的发展方向,以匈牙利艺术家维克托·瓦萨雷里为代表的艺术家群体,开始将科学的观点作为艺术基础,借助光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理论以及格式塔心理学,对“错觉”产生了新的认识,即“错觉”不再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而是对自然世界及人自身真实的反应。在现代主义盛行的年代,一种以追求极限的视觉感知创作出酷炫的几何抽象作品,成为一种艺术潮流,并在法国巴黎逐渐兴起。艺术家维克多·瓦萨雷里早期的艺术创作受到了蒙德里安、马列维奇和康定斯基的影响,抛弃了自然世界的客观形象,将客观自然归纳成几何语言,并通过繁杂、交叠、重复的编排设计和强烈的色彩对比,在二维平面上给观者制造视觉上的幻觉。他的作品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图像”,被世人称为光效应艺术或视幻艺术。他也因此成了最早在静止的图形中做出运动效果的艺术家之一,被认为是欧普艺术潮流的鼻祖。欧普艺术中“OP”是“Optical”的缩写形式,意思是视觉上的光学,即视觉效应。欧普艺术是艺术家经过精心计算的艺术,在平面中构建出几何抽象的造型元素,通过高反差的色彩,制造刺眼的视觉效果,从而使观者产生精神上的亢奋。这种运用视错觉原理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幻觉世界,是一种追求视觉智力与视觉体验的游戏。
(四)追求“个体觉悟”:几何方法论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主义艺术已无法阐释世界出现的新问题与变化,逐渐转向人们更加关注的社会与现实的当代艺术。几何抽象艺术也由群体艺术运动转向为艺术家个体的独立探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有艺术家从社会的变局中发现绘画的问题,并在几何抽象美学的脉络上做出积极的回应,探索极具个人特质的几何抽象艺术方法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彼得·哈雷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艺术家,他从当代建筑中提取绘画元素,将图像进行艺术转化,把灯红酒绿的美国和人满为患的美国监狱联系到一起,创作了一批以管道、监狱窗户为造型符号的几何抽象绘画作品,并把这种绘画作品称为“诱惑几何学”。彼得·哈雷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建筑性和平面性,他从蒙德里安、马列维奇的作品中获取了造型语言的密码,沿着阿尔伯斯、纽曼、弗兰克·斯特拉的艺术探索脉络前行。同时,他尊重工业化的产物,他创作的所有作品的色彩都是不加调制而直接使用,通过运用大量的荧光色,使作品看起来非常简洁、艳丽且充满力量感,以此来呈现后工业社会下人性的焦灼与迷茫。彼得·哈雷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艺术理论的研究,并从福柯和鲍德里亚的理论中找到了作品的支点。这让彼得·哈雷逐渐远离蒙德里安、阿尔伯斯纯形式主义美学的绘画路径,在美国成为新几何抽象绘画的代表。与彼得·哈雷不同的是,另一位美国艺术家乔希·斯博林则沿袭了纯形式主义美学的路径,他将胶合板作为底板材料,通过雕刻机制作出不同的分层形状,如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最后将其拼贴组合成各种新的几何“复合体”,再刷上鲜艳、饱和、具有冲突对比的色彩和肌理,让作品别具一格。从乔希·斯博林异形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艺术实践受到了几何抽象主义、极少主义、色域绘画等艺术流派的影响,也可看到弗兰克·斯特拉、索尔·勒维特、唐纳德·贾德等艺术家的影子。不管是彼得·哈雷还是乔希·斯博林,他们的艺术实践都是几何方法论的新样本。
三、结语
本文剖析了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艺术观产生的历史背景、艺术观点,提出了几何抽象艺术发展呈现出四个趋势:第一,从艺术观念变迁的角度分析了塞尚、毕加索、蒙德里安对表象视觉推演的极致追求到马克·罗斯科、巴奈特·纽曼、艾德·莱因哈特等艺术家对视觉哲学化探索的转变;
第二,以大色域绘画和硬边艺术为起点,对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理论的分析,阐述了几何抽象艺术发展演变成逼近于零的视觉效果;
第三,以科学技术为艺术观点,阐释了几何抽象艺术向欧普艺术的转变;
第四,通过对彼得·哈雷和乔希·斯博林两个艺术家的个案分析,论述了几何抽象艺术进入了个体探索的新时代。
几何抽象艺术的大门被蒙德里安等艺术先驱打开之后,后辈艺术家们对几何抽象艺术的思考、争论、实践从未停止。从哲学化的大色域绘画、硬边艺术到充满禅宗意味的极少主义,从追求极限视觉的欧普艺术到追求“个体觉悟”的几何方法论,几何抽象艺术多重路径的发展趋势不断刷新大众的视觉认知。一方面,几何抽象艺术随着社会形态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人的生活方式转变而发生美学上的演变,进而拓宽了几何抽象艺术的形态与边界;
另一方面,世界扁平化的发展加快了几何抽象美学的传播速度和广度,逐渐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李政文,魏大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5.
[2]罗斯科.艺术何为[M].艾蕾尔,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6.
[3]费恩伯格.1940年以来的艺术:艺术生存的策略[M].王春辰,丁亚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2.
作者简介:
张榕泉,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当代艺术。
猜你喜欢 蒙德里安 格子背后的故事新少年(2023年6期)2023-07-12有一种格子,叫蒙德里安青年文摘(彩版)(2022年9期)2022-12-295100万美元蒙德里安画作打破个人记录艺术品鉴(2022年34期)2022-02-14与艺术同行,走近蒙德里安科学生活(2020年10期)2020-12-03用“五点教学法”创作蒙德里安冷抽象绘画的探究少儿美术(2020年8期)2020-11-06蒙德里安作品五幅[荷兰]散文诗(2020年4期)2020-07-20这不是简单的格子,是蒙德里安心中的宇宙散文诗世界(2020年3期)2020-07-09破译大师小朋友·快乐手工(2019年3期)2019-09-05带蒙德里安一起回家爱你·健康读本(2018年2期)2018-05-14带蒙德里安一起回家爱你(2018年5期)201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