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楠
从业13年,因长期联系水利服务“三农”领域,我的工作一直与江河湖泊有着紧密联系。得益于新华社的培养机制,我持续多年聚焦长江和洞庭湖等,埋头深耕细作,在勤下基层中记录,在保持专注中研究,在不断探寻中突破,从懵懂中一步步成长,沉淀下许多感悟。
饮水安全一直是我重点关注的报道领域,13年来,我采访过各种有关饮水的新闻:曾在旱灾非常严重时,跟随由老弱病残组成的挑水队,翻山越岭,走四公里多,去山洞里寻找水源;
也曾跟随农妇大姐顺着弯弯曲曲的田埂,到山窝窝的稻田中间,在一口浑浊的井里,把“泥巴水”挑回家喝;
还跟着八九岁的留守儿童,记录他们在扁担两头各挂一个大可乐瓶,去远处的井里挑水回家,用他们的懂事,抚慰在抗旱中辛劳的爷爷奶奶;
曾用相机拍下小镇居民自己研发的“净水器”,用粗沙、细沙、棉布、纱布一层一层摞在一起,把浑浊的地表水过滤后再饮用……
在这些关注饮水安全的报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发生在洞庭湖区腹地的“满镇难见白衣衫”故事。2015年秋天,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三仙湖镇采访结束后,跟镇里人聊天时,他们提了一句“镇里都不怎么穿白衣服”,这句如流星一闪而过的闲聊引发了我的好奇,“穿白衬衫、白裙子很普遍,三仙湖有什么特殊情况?”
看到我这么感兴趣,他们说起了事情原委:三仙湖镇因水得名,水资源丰沛,多年来都是饮用地表水,不过随着工业废水、船舶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长期排入湖中,水质开始变差。加上河道淤塞,三仙湖变成“哑湖”,成为一湖死水,有的区域甚至出现水发黑发臭的现象。小镇居民不得不开着拖拉机去外地运水,也有人去田里挖一个大坑,收集雨水。
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小镇打井开采地下水饮用。好景不长,居民发现白裙子、白衬衫用自来水洗过后,出现了大块大块的色斑。政府派来人检测,发现由于地质结构的原因,当地地下水铁锰严重超标,衣服洗涤过程中,铁锰与碱性物质相遇发生化学反应,会在白衣服上留下印迹。镇里人只好尽量避免在生活中用白色布料,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满镇难见白衣衫”的现象。
当年底,新华社国内部组织策划了“中国水安全形势”调研,在选题讨论会上,我介绍了这个例子,以及常德市安乡县黄山头镇在短短不到 20 年间经历了从“怕水”到“盼水”的沧海桑田之变。两个故事引起了编辑部同事的浓烈兴趣,在随后的系列报道中得到了重点呈现,故事及其背后的问题也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
看似无意偶得的报道,其实源自长期的脚力。入职之初,我们的前辈就总说“脚板底下出新闻”,脚力是新闻工作者最基础的生产力,没有这个基础,其他无从谈起。这些年来,我经常到基层采访,入职后只用比较短的时间就走遍了洞庭湖平原的23个县(市、区)。如果目标是获得漂亮的稿件数量,这些付出可能显得低效。但如今回头看,正是这些没什么功利心的采访,让我更广泛、更深入、更真切地了解一方水土,也才能无心发现“满镇难见白衣衫”的独家新闻。
在洞庭湖区采访时,经常听湖区水利干部提起,湖南分社的洞庭湖报道,为推动洞庭湖防洪保安与环境治理、解决湖区老百姓生产生活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报道包括20世纪90年代推动洞庭湖一期综合治理、洞庭湖二期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调研报道,以及21世纪以来关注“良田种树风”、百万亩杨树吞噬“长江之肾”洞庭湖、洞庭湖造纸厂污染、洞庭湖农耕极"盛"而衰、“船屋群体”“天吊族”生活艰难、洞庭湖区面临“富饶的贫困”、3万亩湿地沦为“私家湖泊”等优秀报道。报道已过去多年,还能让这么多人印象深刻,每次听人提起,我的内心都会升起自豪感。以他们为榜样,我也希望自己能在这个领域深耕,写出有影响力的报道。
2015年的春天,在精心谋划后,同事谭剑、史卫燕和我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在洞庭湖区腹地调研。我们暗访污染突出的养猪场,在恶臭的猪粪坑旁取证时差点被熏晕,也深入多家污染企业,斗智斗勇了解情况,拍摄下触目惊心的污染画面。
随后推出多篇报道,详细报道了“守着水窝子喊渴”背后的水质型缺水问题,也在呈现水污染持续蔓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背后的污染与治理“赛跑”问题:长期以来,洞庭湖区作为粮棉油产区和生态保护区,农业比重大,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交通滞后,历史欠账多,在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曾经“湖广熟,天下足”的洞庭湖区繁华落尽,不仅落后于沿海地区,在湖南省内也成了“低谷”。地方经济要发展、湖区群众要增收、生态环境要保护,彼时湖区发展面临着两难选择,保护力度一旦放松,粗放的生产方式就会扩散,洞庭湖的生态功能被忽视,且有新的污染产业转移进入,导致旧污染尚未根治,新污染又不断增加,使湖区环境治理速度始终赶不上污染的蔓延。我们呼吁必须尽快实现由被动治理到主动保护的转变,遏制住湖区水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全力避免洞庭湖的水污染积量变为质变,
这一组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湖南省委常委会为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启新一轮洞庭湖治理工作,我们三名作者应邀出席。时任湖南省委领导在会上逐字逐句念了我们的部分稿件,并在会后找到我们当面致谢。2016年3月,湖南正式开启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包括实施沟渠塘坝清淤、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河湖围网养殖清理、河湖沿岸垃圾清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查等。此后又启动环境治理十大工程建设,旨在解决洞庭湖区水环境问题。
2017年8月,同事苏晓洲、史卫燕与我在《半月谈》推出了《洞庭湖“新侵湖运动”猖獗 水质遭严重破坏》,报道了工农业污染加剧、非法采砂、多类型市场开发等“新侵湖运动”,对洞庭湖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
这篇报道在《半月谈》发表后,又在其新媒体平台播发,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时隔两年后,我再次作为记者代表受邀参加湖南省委组织的洞庭湖治理研讨会,时任省委主要领导把我们近年来做的洞庭湖调查报道逐一拿出来,念完标题后简要介绍内容,在研讨中要求参会部门必须拿出前所未有的力度,还洞庭一湖清水。
水滴石穿,绵绵用力。做新闻工作,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态、久久为功的格局。洞庭湖是湖南人的“母亲湖”,新华社湖南分社多年来把洞庭湖区作为调研基地,一代代记者在这个主题上深入挖掘、精耕细作,诞生了一大批影响力广泛的新闻佳作,代代相传,薪火不息。
新闻经常被称为“易碎品”,新闻热点一旦过去,就容易逐渐被人们淡忘。如何让新闻拥有长久生命力?
湖南是一个与水密切相关的省份,水网纵横,不仅有长江、洞庭湖这样的大江大湖,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即使是一些体量稍小的河流,也各具特色,比如汨罗江、浏阳河,其知名度在国内外并不亚于许多长江的一级支流。湖南还有13737座水库,水库数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水库数量的1/7。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取得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的关系,这既是湖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也是所有水乡要面对的大课题。
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剖析地方的治水历程,解析地方治水面临的现实困境,为地方做好新时期“水文章”提供参考,长期驻扎地方、了解基层情况的分社记者可以大有作为。当然,相比单纯报道成绩,或单纯批评问题,这种类型的调研报道也意味着全新挑战。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岳阳,嘱托大家“守护好一江碧水”。今年年初,在新华社湖南分社社长陈俊带领下,我与同事余春生等全身心投入调研,观察岳阳这座沿江城市在落实“守护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处理“发展与保护”这一普遍性矛盾时的境遇、困惑、突破,并发挥新华社的智库优势,为岳阳深入剖析从靠水吃水的“鱼米之乡”到开放的“大江大湖”中潜藏的发展机遇,罗列未来需要破解的思想瓶颈、现实问题,希望不仅为岳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也对同类城市的转型发展有借鉴意义。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前往岳阳调研近十次,深入田间地头、港口岸线、大小工厂、施工现场、湿地湖泊等,前后采访60余人。同时,还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对岳阳前后20年的“五年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等做了细致研究。
有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做基础,我们对岳阳这个“麻雀”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剖,不回避困难,不拔高成绩,翔实展现了岳阳探索路上遇到的困难、迷茫、彷徨,包括当地的“王牌产业项目”一度可能搬走带来的震动和争论,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实现思想破冰、发展破局的历程。
随后,我们陆续推出多篇报道,包括4月25日当天推出了《守护碧水重绘江湖——湖南岳阳探索“与江共生”推动高质量发展调查》,这篇6502字的报道在《新华每日电讯》整版刊发,被100多家媒体转发,仅客户端浏览量就达到400多万。
岳阳市委宣传部反馈,这篇报道全面客观展现、精准提炼总结了地方探索,对地方未来发展提出了重要的、富有启发的参考建议,因此在岳阳全市产生了广泛的反响。岳阳市委机关报《岳阳日报》在头版连续刊发3篇跟进评论,组织当地干部群众讨论《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的观点,引导和推动全市干部群众对岳阳生态文明实践和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
在调查研究中锤炼“四力”,透过新闻事件本身,发掘它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努力争取既对当下产生启发,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达到的难度非常大,但这是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新闻工作如果能做到这样,其乐无穷。
猜你喜欢 洞庭湖区岳阳洞庭湖 洞庭湖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21年10期)2021-11-01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金桥(2020年8期)2020-05-22岳阳王家河巴陵东路桥设计上海公路(2018年4期)2018-03-21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1期)2016-12-01好一个洞庭湖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16年4期)2016-07-28基于GIS的洞庭湖区水土流失变化监测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3期)2016-07-10岳阳首座全智能变电站明年投运发明与创新(2015年33期)2015-02-27洞庭湖区荸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推荐访问: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