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融入农业院校思政课的价值及其路径研究

时间:2024-11-17 18:5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吕路军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13210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古国,自古以来“农”就是立国之本,文化之源。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勤劳勇敢的先民通过千百年的农耕劳作,滋养了华夏文明。如今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新农村建设提上日程,对农耕文明进行了保护和发展,推动了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出魅力和风采。农业院校作为传承和发展农业科技、农业思想的大本营,在保护和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1 农耕文化内涵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农耕生产劳作中所形成的一种包括农耕科技、农耕思想、农耕制度(法令)文化、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在内的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以食为天,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之一,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根植于人类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之上,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社会生活长期观察、总结、适应的结果。农耕文化依赖于自然环境,土壤、光照、降雨、温度等自然要素,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人类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总结,逐步研究出适应本地区的种植作物、种植规律以及自然历法,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改造生产关系,诞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农耕制度、礼俗制度以及文化教育制度相应的农业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等精神层面的成果。简言之,农耕文化包含了与农业生产生活相关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1.2 农耕文化特征

1.2.1 地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丰富的地貌类型造就了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南北不同,东西有别的地域文化。于农耕而言更加依赖于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了农业类型特色鲜明的地域性农业带,使得农耕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由于环境的差异性,在我国形成了三条较为明显的农业带:一是长城沿线,温带和寒带分界线,由于雨水明显的差异,表现出长城以北游牧为主,长城以南农耕为主的特点;
二是秦岭—淮河流域沿线,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其北适合旱地耕种,其南适合水田种植;
三是北回归线沿线,是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其北适合亚热带作物,其南适合热带作物。农作物的选择不同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必然使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结构等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使农耕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特征[1]。

1.2.2 民族性 我国有56个民族,在多元文化交融下,农耕文化因地制宜呈现出较强的民族特性。北方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农耕主体,而南方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则形成了梯田文化、稻作文化等,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形成了各民族相对独立又互相借鉴的具有民族特点的特色农耕文化。

1.2.3 传承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人类立身根本的农耕文化同样历史久远。目前,最早、最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岭文化遗址,既是史前稻作遗存的首次发现地,也是中国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保存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印证着中华农耕文明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农耕技术、农耕思想、农耕习俗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如二十四节气历法,表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勤劳,将继续指导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农业习俗等同样一代代传承沿用,在地域之间融合,经过长期演变、发展,逐渐形成兼有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方面独有的特征。

2.1 培养传承思想,培育创新能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生长在科技现代化时代,对高科技产品、技术驾轻就熟,对传统技艺和思想却生出一种回避的态度,长此以往,不利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而传统文化是立身之本,是发展之源,高科技不能取代一切,甚至很多高科技领域的成就都来源于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农耕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承性,能够以自身特性吸引学生重视传统思想,让学生珍视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几千年而历久弥新,在于其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在民族交流文化融合过程中,农耕文化不断传播、融合、创新,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吸收了中原地区的灌溉技术,而西南地区更是存在多种农业生产样貌。由于地质环境复杂,河谷、平坝、高原并存的特点使得农业生产表现出耕种、游牧、渔猎、游耕等众多形式,反映了各地区之间的农耕文化相互交流、吸收、借鉴的发展历程。

2.2 培养协同合作能力

农耕是技术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周期长、见效慢的低效益产业。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其生产过程极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传统农业在“靠天吃饭”的过程中艰难度日,因此农业生产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力、精力以及时间,而且农业生产程序众多,从整地、选种开始到施肥、除草、收割再到加工等,其工序繁杂,且每一环节都不能怠慢,使农业生产离不开群体劳作,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个村庄,还包括各种协助产业,因此农业生产需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在这一过程,个体成为集体的一环,而集体则需要个体团结协作,需要约束个体行为,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由此精诚团结、合作共赢成为农耕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核。

2.3 培养崇尚科学,尊重自然精神

农耕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从选择作物还是农业技术演变等各方面都能因地制宜,选择最为适合本地区、本民族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而演变出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独特的农耕文化。这充分说明在先民的劳作过程中一向秉持尊重自然的核心思想,通过不断改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农业生产规律在传统农业中是亘古不变的基本道理,并通过对农时的总结,发明了专门适应农业生产的农历历法,充分说明农耕文化善于因势利导,尊重并利用自然规律。这种“顺天应时,因地制宜”的基本法则也应该是当代农业院校学生所遵守的基本科学法则和重要的人生规则。因此需要在思政课中引入农耕文化,培养学生重科学、尊自然的科学精神,对未来的农业科技从业人员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4 培养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绚丽多彩的多元文化,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五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有强大的文化内核支撑[2]。“文化自信”的提出,犹如注入一支强心针,为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农耕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中国农耕文化所蕴含的强大内涵,令人叹为观止的农业科技和农业规则,无一不在展示东方文化的魅力,所以从农耕文化入手,与大学生谈文化自信最为朴实也最具有说服力。

3.1 重视课堂主体教育

首先,将课程内容与农耕文化相对接。思政课堂整体内容是通过历史、政治的理论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百折不挠、英勇抗争、勤奋进取、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这正是农耕文化的精神内核,理论性课堂灌输不免枯燥乏味,但与农耕文化故事相结合,不仅能把学生带回理论诞生的年代,降低理解难度,还容易产生共情作用。而农耕文化中所追求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强调协同、团结的合作关系,提倡仁爱、道德的精神追求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由此可见,农耕文化与课程内容息息相关,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追求一致,从中挖掘、梳理,用最朴实的道理、最具乡土气息的逻辑理解理论引发共情,生动而又具体。

其次,编撰校本教材。教材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对农业类院校而言,拥有得天独厚的农耕文化传播土壤,通过农学专家和思政教师的通力合作,编撰适合本校本地区具体情况的校本教材,能够有效建立起课程的核心内容。农耕文化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农业类院校也拥有各自独特的办学特色,将农耕文化与本校专业特色相结合,能够充分挖掘学校的教学资源,增加农耕文化的科学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接受农耕文化的基础上更加了解学校的特色,了解与农业相关的前沿科技信息,不但对思政教学有重大裨益,而且也能更加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

3.2 有效开展实践课堂

重视思政课实践课堂,将农耕文化引入思政实践中。农业院校最不缺少农业试验实习场地,不论是校内的实验场地还是校外的实习基地,都是农耕文化的践行载体。思政实践课程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与兄弟学院携手合作,利用校内校外实习实验场所,带领学生开阔视野,亲身实验。农耕文化需要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式学习更能增强学生对农耕文化精神内核的理解力。一颗种子的诞生、发芽、灌溉、收获,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汗滴禾下土”的滋味,真正意义上产生共情思想。而且农业院校拥有大量奋战在农业一线的优秀毕业生,对他们展开探访活动,能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一线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通过他们的讲述更能够了解现代农耕文化,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对自己展开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将思政实践课堂置身于学校特色资源中,因校制宜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的有效实践课,展开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活动,通过现代化农业科技手段的融入助推农耕文化的创新。

3.3 丰富农耕文化展馆

于农业院校而言,本身具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同时扎根于农业发达地区,具备创建农耕文化展馆的各种资源和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耕技术正在一点点退出历史舞台,很多农耕用具也逐步消失在视野之中,建立农耕文化展馆,一方面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留存,一方面能够对年轻人起到展示教育作用。展品展出方式可以是图片、实物、场景,也可以是AI虚拟技术。AI虚拟技术的运用是高科技展示农耕文化的一个途径,能够最大限度还原先民的劳作过程,而且通过虚拟设备,还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耕作中的辛劳。农耕文化展馆是一个农业类院校各种先进农业科技展出的平台,也是农业历史的还原和重塑;
对于学校而言是回顾、总结、展示,对于学生而言是实践学习、了解农耕文明史、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前景的最佳学习平台[3]。

3.4 增加社会服务教育

与专业合作,进行社会服务教育。农业院校立足本地区,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一方面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一方面为学生搭建了社会实践平台。在校内外的实验实习基地学生获得的是学校专业知识,是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社会服务是走出校门,与当地社会近距离接触。思政课社会服务教师仅承担引导任务,以学生小组或学生社团的方式回馈社会,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性,切实感受书本中的知识和现实中农耕文化间的差异。在以社团为平台展开社会服务基础之上可以组织各项农耕文化活动,如剪纸、茶艺、节庆习俗宣讲活动等,可以传承和保护传统农耕文化,也可以开展科研创新,将新农业科技、农业工具纳入其中,扩充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的新面貌[4]。

农业院校是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学生了解农耕文化,运用农耕文化不仅增长见闻,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政课的农耕文化学习了解自己专业的本源,掌握专业技能,提升文化素养,培养民族自信。思政课程的理论教学深奥枯涩,很难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而农耕文化不但接地气,贴近农业院校学生的生活,更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也是思政课程中文化历史和政治理论结合的重要纽带,二者之间渊源颇深,有效融合是适应当代农业院校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为党和国家培养新一代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农耕思政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年4期)2022-04-23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农耕初体验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21年9期)2021-11-27农耕旧事十二韵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地理信息世界(2021年2期)2021-08-14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高师理科学刊(2020年1期)2020-11-26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推荐访问:农业院校 农耕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