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OBE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时间:2024-11-15 10:0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吴亮 刘国英

关键词:课程思政;
目标导向教育;
过程化考核;
混合式教学;
课堂翻转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20-0170-04

0 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指南。前端开发技术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在强调成果产出的OBE理念指导下,从能力培养体系、教学模式、思政作业体系、红色助教体系和课堂活动五方面开展实践探索,更新了思政化的软件能力培养目标,并提出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策略,为普通本科院校完善混合式课程建设、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提供建议和改进方向。

1 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1.1 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面對困难,中国人最不缺的就是团结一致的战斗力和同舟共济的决心。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技术和素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面对自然灾害,计算机专业能发挥什么作用。引入典型案例,让学生铭记肩上的使命与担当,并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需要和民族振兴[2]。

1.2 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为各个专业领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精神动力[3]。当下,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水平较低。课程思政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和邀请往届学长现身说法,锤炼学生的“工匠之心”。

1.3 红旗渠精神融入课堂,彰显地域特色

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4]。课程讲授和作业实践中引入“红旗渠”,引导学生修好自己心中的红旗渠,增强其学习力、思考力、执行力和创造力。

1.4 殷墟甲骨文化入课堂,坚定民族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5]。课程融入甲骨文小程序系列开发,以真实项目驱动前端技术和甲骨文化融合升华,用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寻根之旅”,增强民族自信心。

1.5 结合专业特点设计教学方案

思政元素的挖掘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同时需要兼顾适合的教学手段,制订相应课程思政实施方案[6]。以思政化作业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技术和优秀思政元素,以多形式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从“故事”中升华思想和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最终实现既能提升软件能力和职业素养,又能塑造出卓越的软件“工匠”。

2 前端开发技术课程实施

2.1 以课程群视角构建能力培养体系

课程思政是当下教学改革的焦点,但是每门课都讲课程思政面临课程思政教育重叠问题。同时,新工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将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课程设计类课程组成课程群,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7]。因此,以课程群视角构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可以解决融合专业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整体协调问题。在专业课“责任田”划分问题上,课程群整体打包专业能力培养和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问题,做到井井有条让各位“农夫”各得其宜,让每段课程“渠”有机组合成立德树人的红色血脉。

课程群以OBE产出为导向,培养学生“个体编程能力,团队编程能力,项目实战开发能力”三个专业能力层次的综合实力。前端开发技术作为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第一层“个体编程能力”,同时为第二层打基础。对标工程认证,以课程群视角融合专业能力培养和课程思政后教学目标更新为如图1所示的五大能力培养目标:

2.2 实施全新教学模式,保障教学效果

E-CDIO-KS 教育理念是在CDIO 的基础上由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提出的,对指导工程实践类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软件类专业实践性强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创新性提出EE-CDIO-KS 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该教学模式以“实验实践、知识总结和共享”为核心,更加契合当下的互联网学习方式。首先让学生直观体验技术带来的变化,接着以产出为导向的项目任务开展代码实践。通过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项目任务。线上提前录制好知识讲授视频让学生观看,线下采用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通过博客、vlog、课堂分享等知识共享形式实现知识的强化和升华。教师主要负责答疑、讨论、引导等过程管理。精心设计的思政化项目任务,既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更能激发学生自主挖掘任务中的思政元素,在知识分享中实现思政教育的内化和“润物细无声”。EE-CDIO-KS教学模式能体现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更加符合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情形。课程强调过程管理进一步强化了课程实践性强的特征,能充分提升学生的软件能力和综合素质,是立德树人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

2.3 构建全方位思政化作业体系

前端开发技术课程作业体系由“知识传授”“思政化作业任务”“案例和活动”三条并行线构成,每次任务和活动都有明确的思政内涵,如图3所示。

知识线由知识点教学视频、实践指导视频和专题指导视频构成,分别讲解基础知识点,知识点应用,知识点综合项目应用。知识线是作业体系的基础,要求学生线上提前观看学习,课程采用学习通进行教学管理。

从软件能力维度出发,程序员的成才包含“学会,会学,会用”三个典型阶段:1) 学会(知其所然),掌握一些具体编程知识的初级程序员;
2) 会学(知所以然),能快速而深刻地理解技术并举一反三的程序员;
3) 会用(人为我用),能将所学灵活运用到实际编程设计之中的高级程序员[8]。只有达到“会用”阶段才是软件企业需要的开发人才,而传统本科院校课程的教学模式中仅能达到“学会”阶段,与企业的用人要求相差两个阶段。课程通过任务线的七个项目任务重点训练学生的软件应用开发能力,对标企业用人标准和新工科软件能力要求。

课程活动线和项目任务线一一对应,共同实现课程思政教育。1) 从一开始的新学期寄语铺垫“自主、自立、自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找工作分享和简历制作让学生对行业岗位需求和个人特点有清醒认知,让学生明白“术道结合”才会有美好未来;
3) 通过第一个网页作业和域名抢注案例让学生知道“术”无优劣,只有使用术的人才是根本,“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才能真正得道;
4) 通过亲手制作红旗渠主题网站、云游红旗渠和技术PK,重温身边的红色经典,给学生打上“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红色烙印,引导学生挖掘自己人生的“红旗渠”;
5) 殷墟甲骨文是中华文化的根脉,甲骨主题网站和系列活动的寻根之旅,必会增强民族自信心,学做“求真人”;
6) 面对自然灾害,通过振奋人心的抗洪视频、典型案例引出“我能做什么”的大讨论,同时教师以身作则的守卫卫河志愿活动引导学生“感恩社会 躬身入局”的责任担当;
7) 前端开发技术本身就是解决系统“颜值”的问题,颜值与内在的讨论会让学生从“心”开启技术人生路。

2.4 构建红色助教体系,让学生参与课程改革

课程实践过程中构建了“教师—高阶助教—助教—学生”的红色助教管理体系。助教从往届优秀学生挑选,全部是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助教由应届和往届优秀学员选拔。高阶助教由工作满一年的助教晋升,通过教师团队考核和全体助教投票后颁发聘书,任期一年。助教团队按照1:7的比例控制规模,并制定完善的管理章程与奖惩制度。助教主要负责过程化考核任务的作业批改、答疑解惑、问题反馈,落地实现思政教育的全覆盖,并参与课程教学改革。

红色助教团队在教师引领下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思政教育案例探讨,阶段问题反馈与总结,贯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服务宗旨,以身作则当好教与学的红色纽带,真正实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修好专业课程的“红旗渠”。

2.5 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示例

课堂教学的翻转課堂教学过程如图4所示,过程以一次课2课时为单位进行。

第一环节是理论准备。学生线上提前观看教学视频,根据学习学生观看结果和学生的学习反馈理清难点,开展五分钟左右的集中答疑、知识难点讲授。

第二环节是知识点检验。这一环节采用三种方法执行:1) 第一种随机选人答题,抽查2至4人次;
2) 第二种抢答,设置3到5次。抢答正确的同学得3分,其他只要参与的同学都有1分的参与分,借此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活跃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 第三种是随堂测试。限定时间10分钟,规模约10个客观题目。提交后学生即可看到得分和参考答案,进一步加强知识点的学习。

第三环节是发布新任务。发布任务后老师先不做任何讲解,让学生自由讨论5分钟。老师随机选择一组进入参与讨论。

第四环节,给出本次任务的分层技术要求,包含基本要求、良好要求、优秀要求、拓展加分项要求。通过分层的技术要求实现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来学习,同时也引导学生通过多学习拓展任务拿分数,激励同学的学习热情。

第五环节是任务提交,教师重点关注过程管理、答疑交流。所有的思政教育案例分享和活动在这一环节完成,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交完成后设置生生双盲互评,引导学生通过横向比较学习同学的优点,鼓励同学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

教学过程中专门引入月考环节。月考上机在线进行,时间控制在30分钟。通过月考给学生学习压力,促进知识点的总结和巩固。

2.6 课程考核

前端开发技术过程化课程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平时测试、课堂互动、课程签到、其他任务五大部分。打分由教师监督下的助教团队进行评分,每份作业至少由三位助教打分取平均数保证评分的公正性。如果学生对得分有异议,可以向教师和高阶助教提出申诉,由教师带领高阶助教团队处理申诉,公平、公开、公正评分。其他任务类似课程的第二课堂,学生在此板块可以尽情地发挥各自所长,目标是倡导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要掌握“说”“写”“演讲”等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各项分值占比和详情在表1中给出,并给出对应知识、技能、素质、情感、课程思政五个教学目标的支持度。每一考核环节评分按照百分制给分,然后折合成对应比例的分数。表1中的对号说明此考核环节是否支持当前课程目标,下面的数值说明支撑程度,即分配在此项课程目标的分值比例。表2给出答辩考核的评分细则,主要包含项目文档、项目源码、项目现场答辩成绩等考核部分。答辩主要针对实验4、5、6三大项目实践进行抽查考核,抽查比例不低于40%,由教师组织高阶助教和助教团队具体实施。

通过计算每一考核环节在教学目标上对应的分值,可得出应得分值和实际分值的比例即教学目标达成度,如表3所示。例如目标1预期分值为23分,通过计算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458位同学的平均得分为16.33分,可得出目标1达成度为71.5%,进而得出目标达成度均值75.4%。也可得出每位同学目标1 的达成度散点图。通过对达成度和达成度散点图进行量化分析即可得出是课程的哪一部分需要加强。

3 教学效果与反思

课程从2016年开始逐步完成了“课程CDIO化→ 在线课程平台建设→过程化考核→课程助教建设→ 线上线下融合和课堂翻转→课程群视角优化课程→ 课程思政化”的建设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1 教学效果

1) 实现知识与技能双提升

教学对象为第二学期的大一新生,学生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学对专业认可度偏低。对此课程凝练实践了“做中学”的理念,通过大量练习突出专业特点,强化知识学习。教学效果表明经过课程强化训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极大提升。

2) 实现软件能力与思政道德双提升

纵观课程建设,首先在软件实践开发能力的提升上进行了改进,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思政化作业体系、红色助教体系、过程化考核,课堂翻转等系列改革,创新提出EE-CDIO-KS的教学模式,统筹提高学生的软件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一系列教学活动从红色心灵和软件能力两个维度并举,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为社会培养了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课程改革得到广泛认可

线上课程教学受到家长围观。例如某班有58位同学,但是直播群里有94人注册,很多同学的父母、兄弟姐妹也进入直播间围观。课题组和新工科联盟软件能力培养委员会紧密结合,吸取国内重点高校的先进教学改革经验,并结合院校自身特色进行改革,受到国内同仁的一致好评。课程获得河南省本科教育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二等奖。

3.2 教学反思

1) 问题一:学习效果长期稳定问题

课程实施要求学生提前完成教学视频观看,然后课堂教学以项目任务驱动和各种教学活动为主,这就需要学生花费大量额外的时间线上学习和反馈,短时间可以通过各种激励和活动刺激学生以调动积极性,但是如何保证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状态稳定是一大难点。

2) 问题二:软件能力和课程思政深度融合问题

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应当是“隐形”融合,现实执行中仍然面临诸多难题。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思政化教学改革,设置作业进行了全程思政融入,但是专业能力和思政教育都需要占用课时,如何找到专业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的课时理想平衡,还需持续改进。

3) 问题三: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提升问题

教师的思政意识尤其思政能力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课题组邀请专业的思政教师加入课程建设,并定期开展思政能力培训,不断地听课、磨课,依靠集体的力量克服教师思政能力建设难题。

4) 问题四:多维评价问题

课程考核和评价主要由教师和助教团队完成,每份作业虽然设置了“自评、匿名互评、助教评、教师审核”的评价构成,但是效果与预期有出入。问题集中体现为:①学生自评和匿名互评环节,往往出现得分居高不下的“友情分”现状。②助教团队给分尺度不一致情况。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课题组经过多轮尝试最终确定作业考核量化得分包括技术指标点80%和软性得分20%。其中技术指标点量化得分依据作业评分指标点评判,满足评价指标点得分,不满足不得分。软性得分主要考核代码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代码综合能力方面,例如同样完成技术指标点,有的代码命名规范代码可读性强、面向对象设计运用合理、模块设计合理则得高分。团队协作方面,多人完成的作业考核团队角色设置和任务分工是否合理、是否采用代码版本控制管理、是否合理借鉴网络现有资源、是否代码模块硬拼凑等。技术指标点评价做到给分有据,软性得分要公平公开,高阶助教和教师团队重点关注软性得分模块。

4 结论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基于OBE理念,对前端开发技术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课程以课程群视角重新梳理了课程培养体系,构建“个体、团队、项目”三个层次的能力提升路径。课程创新采用“实验、实践、共享”为核心的EE-CDIO-KS教学模式,重构思政化作业体系和评价体系,并融入红色特色文化,通过助教体系保障各项活动的落地实施。教育是一個互动过程,只有将心比心、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过程化考核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CDIO模式下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9期)2016-11-09以焊接专业为例探索《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的过程化考核考试周刊(2016年35期)2016-05-27

推荐访问:教学实践 课程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