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强化举措

时间:2024-11-13 17:25: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张梓蓉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 康乐 731500

保护野生动植物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保护野生动植物可为人类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我国于1992 年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于2010 年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实现了对野生动植物的有效保护[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于2016年、2022年两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通过依法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加强分级分类保护、组织编制国家植物园体系规划等措施,有效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但当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仍存在群众普遍保护意识淡薄、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时有发生等问题,影响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效果。对此,笔者深入研究太子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进一步梳理当前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强化举措,以巩固太子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果,从而为其他同类型自然保护区制订保护方案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1.1 地理位置

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即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间(东经102°43′~103°42′、北纬35°02′~35°36′)。太子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47 万hm2,整体呈东南向西北走向,由东、西两块区域组成[2]。

1.2 地形地貌与水文特征

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带,主体由太子山与山间谷地构成,地势高而深且由西向东倾斜,海拔悬殊(2 200~4 636 m),地貌分为石质中高山地地貌和河谷阶地地貌。太子山自然保护区水文资源较为丰富,有将近200 条河流组成区域内的地表水系和地下水系,是周围生态环境和人类的主要水源涵养地。其中,临夏回族自治州有超过70%的居民依赖于太子山自然保护区提供的水源[3]。

1.3 气候特点

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短,春季回温较慢,秋季降温较快,年平均气温维持在5.1 ℃。其中,每年最热月为7 月,平均温度为16.1 ℃;
最冷月为1月,平均温度为-8.5 ℃。

2.1 文献调研法

笔者通过收集整理2018—2022 年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公开发布的新闻动态等资料,如《太子山管护中心召开野生动物调查工作推进会》《太子山管护中心完成野生动物调查第一阶段工作任务》等,为太子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2.2 实地调研法

笔者依据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及各类动物种群的分布情况,采取抽样调查和小班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随机设置若干样地开展人工实地勘测,利用全自动红外相机监测法、直接计数法与样线法对样地内的动植物类型和数量进行调查,并记录调查样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地理信息。

3.1 保护优势

3.1.1 生态保护力度较大,物种资源丰富。近年来,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修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大量回归[4]。例如,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救助了苏门羚、鵟、血雉、雕等野生动物,并将其放归大自然。在2023 年度的工作计划中,管护区将再次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恢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安全,为建设美丽临夏和美丽甘肃做出积极贡献。由此可见,加强生态保护已成为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主要旋律。笔者对调研所收集到的保护区现有野生动植物资源数据,按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进行物种鉴别与分类,得出太子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分类统计(见表1)。

表1 太子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

由表1 可知,在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模式下,保护区共有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4 纲野生动物物种,其中两栖纲7 种、爬行纲3种、鸟纲138 种、哺乳纲60 种,分别占全国野生动物种数的22.21%、5.62%、25.04%、35.29%;
保护区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 大植物类型,其中蕨类植物35 种、裸子植物18 种、被子植物785 种,分别占全国野生植物种数的23.20%、26.80%、27.80%。由此可见,在生态保护力度逐年加大的背景下,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可有效满足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对物种多样性的要求。

3.1.2 保护工作分类有序,实施差别化管控。当前,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按区域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缓冲保护区两大部分。其中,核心保护区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主要载体,对其实施严格的资源保护,主要目的是维持该区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并将保护工作分为生态保育与生态保护两大类,维持保护区现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吸引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回到核心保护区。而缓冲保护区是开展生态修复的主要区域,通过实行差别化管控策略,实现森林资源的科学化布局与保护区资源资产的有效利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5]。例如,针对穿越缓冲保护区的道路,要对道路左右两侧共500 m的范围实施排查监控,允许规定范围内对人类活动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管护巡护和保护执法,避免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从而提升保护工作实施效果。

3.2 存在问题

经实地调研,笔者将当前太子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3方面。

3.2.1 居民普遍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成效难以保证。近年来,随着生态治理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但在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周边,仍有部分居民没有充分认知到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仅没有积极参与动植物保护工作,还出现了随意投喂野生动物、乱砍滥伐野生植物的现象,导致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难以推进,且无法保证保护成效[6]。

3.2.2 保护制度仍需完善,保护工作缺乏规范。太子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当前,太子山自然保护区虽然建立了相应的保护制度,但是制度中缺少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制订、对违反相关规定行为的处置方法等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不利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3.2.3 保护资金存在短缺,保护工程难以持续。保护资金是维持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就现阶段太子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而言,保护工作受到了资金短缺的影响,不仅导致保护区难以采购先进的技术设备,而且造成部分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工作难以继续,阻碍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7]。

笔者通过对太子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实际调研发现,保护区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但在保护工作中仍存在居民普遍保护意识淡薄、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不完善、保护资金短缺等问题,制约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成效。因此,笔者从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现存问题出发,针对性提出野生动植物保护强化举措。

4.1 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力度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质量的稳步提升离不开当地居民的有效助力。针对当前保护区部分居民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较为淡薄的问题,笔者建议保护区在后期工作中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区域内居民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为后续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8]。

一方面,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工作实际情况,灵活抽调在岗人员组建具有高政治素养、高知识水平、高技术能力、高保护意识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队,配合采用拉横幅、开办宣传讲座、发放宣传海报等形式,大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与保护工作重要性等知识。宣传范围应以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点,向周围10 km 内的住宅区域进行辐射,确保保护区附近居民都可接收到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宣传知识,以逐渐增强居民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使其主动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从而提高保护工作开展成效。

另一方面,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可充分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等线上平台,通过丰富宣传载体的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向周边居民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义及非法盗猎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使保护区附近居民充分认识到自身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所需承担的责任,从而增强其保护意识。例如,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宣传过程中,保护区应充分考虑附近居民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选取制作短视频的方式,利用图文配合和案例讲解,向居民传达近几年保护区出现的非法盗猎现象与产生后果,并强调非法盗猎人员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居民讲明相关法律和政策,达到提高宣传教育成效的目的。

4.2 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

野生动植物保护是一项长期且系统性的工作,如果保护制度不完善,则会影响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实际开展效果。现阶段,太子山自然保护区虽有相应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但制度内容仍存在少许问题,导致其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开展中难以充分发挥约束和指导作用。因此,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应根据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要点,认真梳理现行保护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所暴露的不足,并及时完善制度体系,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例如,针对保护制度中缺少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制定的问题,笔者提出两点建议。第一,保护区应根据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特点,科学编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中长期规划,制定区域内野生动植物保护实施方案,并根据目标的轻重缓急分年度组织实施。第二,在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制定中,保护区要加强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将保护规划的工作监督实施纳入保护区环境督察的工作范围,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顺利实施[9]。

针对保护制度中缺少对野生动植物执法没收和善后处置方法的问题,笔者提出3 点建议。第一,保护区需要制定野生动植物执法没收、善后处置及收容救护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规范野生动植物收容救护,制定野生动植物造成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简化没收野生动植物实体物种鉴定要求,使野生动植物尽快得到救护。第二,保护区可与第三方野生动植物鉴定机构建立合作联系,完善野生动植物鉴定体系。第三,保护区需要明确各相关部门对野生动植物救助的权利和义务,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救护投入。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细化太子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助力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规范开展。

4.3 增加野生动植物保护资金投入

太子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成效提升需要以充足的保护资金为前提。基于当前保护区保护资金存在短缺的难点问题,笔者建议保护区采取两种方式增加野生动植物保护资金投入,以填补保护资金缺口,提高保护工作水平。第一,保护区可借助政府财政补助政策获取信贷支持。政府投入是自然保护区动植物保护资金的稳定来源。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在增加野生动植物保护资金投入过程中,应借助甘肃省政府的财政补助政策,如《甘肃省贯彻落实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若干财政政策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向当地银行争取资金。在财政补助政策的支持下,保护区可得到充足的信贷帮助,除贷款期限能得到适当延长外,贷款利率也会明显降低,从而切实增加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第二,除借助政府资金外,保护区可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广泛吸收野生动植物保护资金。例如,保护区可采取林地担保、林权担保、林户联保等形式,提升保护区林业发展效益,从而增加对野生动植物保护资金的投入;
鼓励国内投资基金型企业,开展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风险投资,助力保护工作的优化建设[10]。

经实地调研发现,现阶段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力度较大,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通过实施差别化管控措施,实现了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促进了保护区自然资源与景区管理工作的协同发展。但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存在居民普遍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制度不完善、保护资金短缺等难点问题,影响管护工作成效。为营造适宜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环境条件,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可采取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及增加野生动植物保护资金投入等措施,提高管理成效,从而为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动植物太子 动植物新视界红领巾·萌芽(2022年10期)2022-11-24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小学科学(学生版)(2021年1期)2021-02-01当太子你可以住几间房?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春天的太子湾少儿美术(快乐历史地理)(2019年3期)2019-02-21太子一胖毁所有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有趣的动植物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17年12期)2017-11-13“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6年10期)2017-03-20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11期)2016-12-06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把动植物当“人”写学生天地(2016年33期)2016-04-16

推荐访问:自然保护区 太子 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