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学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舆情危机,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内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所引发的舆情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
1、及时准确原则:在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避免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2、公开透明原则:依法依规公开事件的相关信息,保障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3、协同应对原则:学校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舆情危机。
4、以人为本原则:以保障师生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成立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___
副组长:_____
成员:_____
(二)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决策指挥。
2、研究制定舆情处置工作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3、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形成协同处置的工作机制。
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舆情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三)各部门职责
1、宣传部门
(1)负责舆情监测和信息收集,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2)组织起草发布舆情处置相关的新闻通稿和声明。
(3)协调媒体关系,引导舆论导向。
2、保卫部门
(1)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防止舆情事件引发的安全事故。
(2)协助调查舆情事件的相关情况。
3、教务部门
(1)负责做好教学秩序的稳定工作,确保正常的教学活动不受影响。
(2)对涉及教学方面的舆情进行回应和解释。
4、学生工作部门
(1)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安抚和教育工作。
(2)协助处理涉及学生的舆情事件。
5、后勤部门
(1)保障学校的后勤服务正常运转,为舆情处置工作提供支持。
(2)对涉及后勤服务方面的舆情进行回应和处理。
三、舆情监测与预警
(一)舆情监测
1、明确监测范围和重点,包括学校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媒体报道等。
2、采用人工监测和技术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舆情信息的全面收集。
(二)舆情分析
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舆情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舆情预警
根据舆情的分析结果,按照严重程度划分为不同的预警级别,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四、舆情处置流程
(一)快速响应
在舆情发生后,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处置工作。
(二)信息发布
1、制定信息发布方案,明确发布内容、发布渠道和发布时间。
2、发布的信息应准确、客观、全面,避免模糊不清或引发歧义。
(三)舆论引导
1、通过发布权威信息、组织专家解读、开展正面宣传等方式,引导舆论向积极方向发展。
2、对恶意炒作、造谣生事的行为,及时予以澄清和驳斥。
(四)跟踪评估
对舆情处置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及时调整处置策略,确保舆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后期处置
(一)总结评估
对舆情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二)责任追究
对在舆情处置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部门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三)恢复重建
采取措施消除舆情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学校的正常秩序和形象。
六、保障措施
(一)人员保障
组建一支专业的舆情处置工作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技术保障
加强舆情监测和分析技术手段的建设,提高舆情处置的信息化水平。
(三)经费保障
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舆情处置工作的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
七、附则
(一)预案管理
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学校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三)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二: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小学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及措施
一、预案目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也带来了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小学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面临着网络舆情带来的潜在影响。为了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制定小学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及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案原则
1.预防为主: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舆情恶化。
2.快速反应:一旦发生网络舆情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确保事态得到有效控制。
3.协同配合:学校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
4.舆论引导: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塑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
三、预案内容
1.舆情监测: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定期对学校相关网络平台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处理。
2.信息收集与分析:收集网络上的有关学校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了解舆情动态,为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3.应急预案启动:一旦发生网络舆情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学校相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及时处置事件。
4.舆论引导与回应: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发布权威信息,回应舆论关切,引导正确舆论方向。同时,组织力量对负面舆论进行反驳和澄清。
5.沟通协作:加强与家长、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形成共识,共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同时,与上级部门和互联网企业协作,共同处理网络舆情问题。
6.危机公关:在网络舆情事件严重时,组织危机公关,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事件对学校的影响。包括制定舆情应对预案、组织专家解读、召开新闻发布会等。
7.整改与总结: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相关制度,加强舆情应对能力建设。
四、措施落实
1.加强网络舆情教育:对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2.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学校网络设施建设,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为舆情监测和应对提供技术支持。
3.建立舆情应对队伍:组建专门的舆情应对团队,负责监测、分析和处理网络舆情事件。
4.制定具体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舆情事件,制定具体的应对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责任人。
5.加强信息发布管理:加强对学校官方渠道的信息发布管理,确保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6.建立舆情应对基金:设立专门的舆情应对基金,为舆情应对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五、预案的修订与完善
1.定期评估:对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修订。
2.案例总结:总结网络舆情应对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和完善预案内容。
3.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网络舆情应对培训和演练,提高学校和师生的应对能力。
4.动态调整:根据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预案内容和应对措施。
通过以上预案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小学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保障学校的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舆情应对经验,提高学校网络舆情应对的水平。
篇三: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3篇
为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正确引导、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第一时间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到第一时间监测、收集、研判舆情发展走向,及时上报舆情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准确信息并慎报原因,情况较为复杂的舆情信息,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评议猜测或随意解读时,根据具体调查情况,再作后续详细发布,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舆论主导权。
(二)全局利益原则。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负面舆情信息时,坚持以维护党委政府形象和社会大局稳定为目标,把群众利益、大局利益始终放在优先位置。
(三)口径一致原则。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做到步调统一、口径一致、权威发布,避免说法不一、自相矛盾,造成于己不利的后果。
(四)疏堵结合原则。注意把握对外信息发布的分寸和节奏,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正确引导和利用网络传媒,在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的同时,及时删除各类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谣传信息。
(五)协作协调原则。充分发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团队协作、上下沟
通、左右协调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成立微山县马坡镇址坊小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全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微山县马坡镇址坊小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组长:
___副组长:
___成员:各班班主任职责:
(1)领导和指挥全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2)根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发生、发展、衍变情况,适时启动本应急预案,召集各相关成员协同开展处置工作;(3)组织收集、跟踪舆情信息,及时向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4)通过正规权威媒体适时适度发布真实消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5)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并协调教育办公室、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共同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处置工作;
三、应急保障
(一)信息与联络保障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指定信息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
(二)财力和人力保障
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负有舆情处置职责
的相关小组要为处置工作提供相对固定的人力支持。
(三)宣传与培训保障
1.加强常识宣传,提升信息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研判、信息处置水平,最大限度消除因伪舆情泛滥、歪曲事实真相而造成形象受损、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加强教职工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班,利用典型舆情处置案例,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
__________小学____年2月26日
为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工作,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处置工作机制,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维护学校稳定,最大程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连云港市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等有关文件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与学校相关的重大自然灾害、人身伤害事故、校园安全事件及其它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论坛、__、微博、微信及跟帖等网上紧急舆情信息。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分管宣传工作的校领导
副组长:涉事单位(部门)分管校领导
成员:校(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信息化处、事件涉及单位负责人。
主要职责为:
1.组织相关单位(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新闻宣传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安排新闻发布事宜。
2.邀请、接待采访公共事件的媒体记者。
3.收集媒体报道信息,分析事态发展趋势,形成舆情报告,及时向学校及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四、工作原则
1.明确职责,快速反应。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工作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是学校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机构。公共事件发生后,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了解舆情、明确情况,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稳定师生情绪,把握新闻舆论的主导权。
2.统一口径,注重效果。舆情处置要准确把握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学校党委确定的统一口径,确保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相关信息发布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再报跟进,即把学校已经做过的、正在做的、将要做的措施和办法向公众表达清楚,彰显诚意,力争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突发事件舆论的良性发展。
3.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公共事件发生时,同时启动现场处置和新闻宣
传工作。新闻宣传工作和现场处置工作保持紧密联系。在发布信息时,注重报道学校积极采取的行动,及时通报事件处置的进展。
五、预警信息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可控性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个级别。
1.重大突发事件(I级)
指对学校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危害和影响的,对学校工作或某一领域工作和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的,受境内外媒体和关注的负面舆情,需要省、市相关主管部门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全校相关部门和力量进行紧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1)境内外主要传统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并进行论坛讨论;(2)境内知名商业报道,并有网民在网上留言;(3)境内主要知名论坛进行讨论并形成热点;(4)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出现大量传播和评论。
2.较大突发事件(II级)
指对学校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和影响的,对学校工作或某一方面工作和稳定造成影响的,或可能在小范围内引起公众不满情绪的,受境内少数媒体和各大关注的负面舆情,需要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1)境内少数新闻报道;
(2)境内少数商业报道;(3)境内主要知名论坛有相对讨论但未形成热点;(4)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有少量传播和评论。
3.一般突发事件(III级)
指小范围内对学校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一般危害和影响的,受极少数媒体和关注,尚未形成有规模的网上讨论,但继续发展很有可能对学校带来不良影响的突发负面舆情,需要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1)境内极少数新闻媒体和商业报道;(2)境内少数论坛有相关讨论但未形成热点;(3)主要在本地论坛引发关注的负面舆情。
六、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置
在发生引起媒体关注的突发事件时,要迅速启动本预案,将相关的舆情监测和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分析研究、决策发布范畴,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主动沟通、冷静应对,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置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1.分级响应
I级应急响应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由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及时听取省、市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议,相关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处置。及时控制负面舆情传播,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并迅速做出处理,并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结果。
II级应急响应
发生较大突发事件,由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涉事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处置。及时控制负面舆情传播,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并迅速做出处理,并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结果。
III级应急响应
发生一般突发事件,按照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做出的指示,涉事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处置。及时控制负面舆情传播,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并迅速做出处理,并向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结果。
2.应急处置
(1)预案启动
发生突发事件后,涉事单位(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报告;较大突发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3小时内报告;一般突发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4小时内报告)。报告内容:舆情的基本内容、首发时间、首发媒体、链接、传播情况、舆情的真实情况、背景材料、其他辅助材料等;如涉重大突发事件舆情需连续报送舆情,内容还要包括研判发展趋势、提出应对措施以及意见、建议等。
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对预案,根据舆情具体情况,研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对重大舆情,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召开舆情研判会,听取涉事单位(部门)的情况汇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具
体指导舆情处置,并同步将舆情情况上报至省、市相关主管部门。
(2)事件处理
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涉事单位(部门)报送的书面材料和具体情况汇报,全面准确掌握事件真实情况。领导小组要快速决定处理意见,果断采取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尽可能减少危害和影响,避免负面舆情进一步传播。
(3)发布权威信息
经过现场处置后,要综合评估研判舆情发展趋势情况,相关部门通过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等方式作正面回复,通稿内容要客观反映事件基本情况、采取措施等,文字要严谨、无歧义。
(4)舆情跟踪
应急处置过程中,如在本地、论坛发现不实信息、有害贴文等,须立即协调省、市相关主管部门通过管理途径迅速协调删除、断开链接、撤除专题,同时保存相关证据,确定责任人员。
舆情监控人员须将突发事件设置为_、微博等的动态,发现对回复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跟贴后,要及时加以引导。如对疑问或者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者不知如何引导时,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根据相关指导意见,再跟进回复。在舆情跟踪过程中,一旦发现舆情恶化、影响面扩大等不良发展趋势时,要立即上报领导小组,以便领导小组能随时掌握动态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方案,有效处置网上舆情。从而实现对网上舆情的正确引导,直至舆情缓退、平息。
(5)组织舆情引导
统一调度学校网络宣传员,分工负责重点、论坛,组织专门队伍,运用网络语言,按照统一口径发贴、跟贴,让正面声音主导网上舆论。需作辟谣的,立即用事实澄清,压缩谣言传播空间。舆论引导过程中,防止关联炒作和延伸报道,形成新的舆论热点。
(6)加强新闻宣传与管理
学校有关单位(部门)要在事件发生后服从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未经学校同意,任何单位、人员不得擅自接受新闻媒体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内容的采访;对于已授权媒体记者的采访、拍摄应给予积极配合。
遇到重大和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学校相关部门要及时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具体情况。(上报材料应包括媒体报道材料、学校对相关问题的情况说明、学校对外答复口径、学校拟采取的应对措施、争取上级领导机关支持的具体事项、学校联系人等内容)。
(7)应急结束
突发公共事件集中处置一段时间后,待事件平息,舆情平稳,经综合研判,积极协调将有关信息淡化处理,尽快冷却话题,直至负面舆情消失,宣布结束应急状态,转入常态管理。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公共事件相关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事件处置后,及时总结经验,对工作表现优异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对有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及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或擅自发布、编造虚假信息,造成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
责任人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由党委宣传部负责解释。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有效应对和快速化解网上舆论危机,支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占领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形成学校网络舆情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机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对学校社会声誉、教学秩序、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学校师生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
二、工作原则1.统一领导原则。将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校应急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2.预防为主原则。学校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做好网络舆情突发的预防工作。
3.协同一致原则。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处置好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和保障1.东案小学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组长:王红林副组长:陈东华成员:各科室负责人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
四、处置程序及办法(一)研判预警。学校信息处及其他处室对本校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学校处室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要按照快速、畅通原则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校长。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召开碰头会,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快速及时内将事情原由、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等组织成汇报材料,并做到30分钟内口头汇报和90分钟内书面汇报。如有必要,需将材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沟通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面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按照信息内容的不同,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需按以下不同办法分类处置: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学校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学校主要领导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当日回复处理意见并告知回复处理结果具体时日。
2、属对学校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及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如属于学校内部人员,以说服教育为主,情节恶劣者按学校相关校规校纪给予处罚,如属于校外人员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属对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
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踪。学校要落实专人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五、后续工作(一)善后处置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指导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二)总结分析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会同参与处置的相关部门(单位)对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预案。
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损失的,要报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访问: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舆情 预案 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