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法试卷分析与反思(5篇)

时间:2024-10-09 16:0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七年级道法试卷分析与反思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本文将对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进行分析,以探讨试卷设计和内容的优缺点,并总结一些备考策略。

  首先,本次试卷对考查内容的覆盖较为全面,涵盖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点。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三个部分,使得试卷的难度逐渐增加,并对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全面考察。

  在选择题部分,试卷设置了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下列行为属于道德行为的是:A.谎言B.偷窃C.友善礼貌D.欺负他人”这一题目,通过学生选择正确选项的方式,考察了学生对道德行为的理解。

  填空题部分则聚焦于关键概念和定义。学生需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填写合适的答案,这对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十分有帮助。例如,“在我国,每位公民都有_______________。”这一题目,通过填写“法律权利和义务”来巩固学生对公民的基本权益的理解。

  简答题部分则更加注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试卷设计了一些情境问题,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例如,“当你发现有人在公共场所吐痰,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这样的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锻炼他们的判断和表达能力。

  然而,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试卷难度分布可以更加合理,以考察学生的不同层次的能力。目前的试卷难度层次相对较为均匀,没有明显的区分高、中、低能学生的题目。其次,在命题中可以加入一些情境题,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设计一个案例情景,并要求学生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针对这样的试卷,学生在备考时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如:

  1.系统复习知识点:根据试卷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并进行整理和总结。

  2.多做题:做更多的练习题,尤其是类似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3.练习分析能力:多进行情境题的练习,培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4.针对性训练:根据自身的薄弱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强化。

  综上所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很好地考察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但仍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在备考时,学生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提高考试成绩。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二:七年级道法试卷分析与反思

  

  2020-2021学年下学期

  东方镇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质量

  分析报告

  本次考试是依安县统一出题考试,从试卷成绩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以后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学,在实践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现对本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联考进行质量分析,具体如下:

  一、试卷基本情况

  (一)、试题考查范围与试卷结构

  1、本次试卷共分四个大题,分别是:一、单项选择题(50分);二、简答题(30分);三、探究与实践题(10分);四、分析说明题(10分)。这些题目多为学生常训练过的常规题型,覆盖面较广,涉及内容较全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力求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平时学习较努力,所以成绩较好。

  2、第一题选择题,共25题单项选择,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学生考试成绩来看,得分率较高。只有8小题,是反向选择题。有些学生没有注意“错误”字样,所以错的稍稍多一些。

  第二题是简答题。26小题主要由一个材料组成,下设2个问题,考查有关“青春期”的知识。27小题有一则材料,下设2个问题,考察有关“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的知识,旨在考察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大部分学生本题得分很少,说明学生学习比较教条,知识运用不灵活,进而这说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综合能力还较差。不能够活学活用,机械地学,机械地背,没有完全具备“《道德与法治》的头脑”。28小题是连线题,这在《道德与法治》科目中是比较少见的题型。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基本回答正确。

  第三题是探究与实践题,第四题是分析说明题,分别为30、31小题,30小题考察

  “集体”的知识,31小题考察“保护未

  成年”的知识,都是一些综合型的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掌握,但从考下来的情况看,学生掌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不够,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还出现知道答案写不出来的情况。

  (二)、试题特点

  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题量适度,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有一定层次性,主要考查了集体、法律、青春期、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区分学生成绩优劣,个别题目还给学生提供了拓展视野的空间,符合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确实是新形势下一套很好的试卷。

  二、成绩统计汇总:

  项年级组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优秀率

  及格率

  目

  分70.12931626.8%81.7%值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取得成绩:本次期末考试,本校共计有试卷82份,作具体质量分析如下:最高分:98分,最低分:16分。这次期末考试中,年级平均分是70.12分。年级及格率80.6%,年级优秀率是40.8%。

  从学生考试成绩看,基础知识得分率稍高。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最基本的内容,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能够发挥“死记硬背”的优势,有效地记忆基础知识,从而获得较高的相关《道德与法治》得分。

  (二)存在问题:

  1、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答题出现不能一一对应点去答。选择题满分的人数不多。少数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反向选择题。

  2、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较差,特别是资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响到相关这部分试题得分。例如27(1)题,直接问法律的基本特征,有些学生或许会答对,但问某个事件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有的学生就不会动脑分析,所有得分率不高。

  3、部分学生不会审题、甚至不审题,《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掌握不牢。例如29(1)题,怎样看待男女生的性别优势,学生一看见“看待”字样,就不会审题了,就会说,书上也没有这样的题目啊。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关注不够,试卷中出现的课本原题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响试卷成绩的提高。例如31(2)是书中原题,有些学生胡乱的答题。

  5、学生主要问题首先反映在课后预习复习工作不到位。对于平时讲解的知识点,学生只顾上课时记笔记,回家急于应付作业,根本做不到复习巩固,课堂上的收获也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6、学生在学习上较为被动,兴趣减退,学习知识很死板,不能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复习中不知道总结和错题改错,改错作业成为应付老师的负担,从根本上不能消除知识的盲点。

  7、一部分学困生自己在学习《道德与法治》上失去了信心,自我放弃。有些学生,选择题胡乱的答完,其他题一片空白,一笔不动。

  四、今后努力方向:

  1、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转轨使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达到大面积的提高。但由于认识的误区导致师生行为的不到位,使学科教学成绩多年来一直偏低。从学生角度而言,更多的学生早已把《道德与法治》学科当作“小科”、“副科”,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或者干脆不学,直接导致成绩低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设置,充分说明它存在的重要性,师生都要进一步提升认识,要清楚《道德与法治》学科在素质教育乃至现实生活、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摆正位置,密切《道德与法治》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教育学生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成绩提高的主体。

  2、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主动性不强,平时很少主动学习,除了教师指定了此外,不想再看书。学生会在基础学科下功夫,而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放任自流……除了要逐步引导学生转变其观念、行为外,教师一定要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成绩的重要机会、重要时间,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学会更多的知识,提高综合《道德与法治》能力。

  3、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会学”。

  (1)、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学”新知识。

  (2)、强调材料分析题的重要性,使学生不断提高。

  材料分析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紧密结合,发挥着课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材料的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材料分析上,是学不好《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材料的能力。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

  (3)、强化学生预习、听课、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成绩不断提高。

  4、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

  积极开辟《道德与法治》课第二课堂活动,是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一项重要内容。《道德与法治》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增长见识。

  5、加强课后辅导,实行分类推进。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基础,课后及时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尤其对提高学习困难学生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辅导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鼓励学生思考、提问。每次考试之后,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试卷,分析错误所在,教给改正方法,分类推进,共同提高。

篇三:七年级道法试卷分析与反思

  

  七年级道法试卷分析报告

  引言

  本报告旨在对七年级道法试卷进行分析,并从试卷的难度、知识点覆盖、题型分布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试卷的深入分析,旨在帮助老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试卷特点,为教学提供参考。

  背景

  七年级道法试卷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和法律常识。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涵盖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和理念。

  难度分析

  通过对试卷的整体难度分析,我们发现该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选择题大多数为单项选择,考察的是基本概念和常识的掌握,难度较低。填空题需要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法律常识,相对较难。解答题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综合分析,难度适中。

  知识点覆盖

  试卷对道德与法治的各个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覆盖。选择题涵盖了关于法治和道德的基本概念、法律常识等方面的内容。填空题涉及到法律的组成要素、法律程序等知识点。解答题则涉及到法律的具体案例分析、道德问题的判断等。

  题型分布

  试卷的题型分布合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选择题占试卷比例最大,约占总题目的50%。填空题占比约为30%,解答题占比约为20%。这一分布可以有效考察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和应用能力。

  提高策略

  根据试卷的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提高策略:

  1.

  针对选择题,可以在考试中增加一些复杂的情境题,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对于填空题来说,可以增加一些案例分析题,让学生能够进行综合运用法律常识。

  3.

  在解答题的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结论

  根据对七年级道法试卷的分析,本报告得出以下结论:

  1.

  2.

  3.

  4.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能够有效考察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试卷的知识点覆盖全面,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

  试卷的题型分布合理,能够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和应用能力。

  通过提高策略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篇四:七年级道法试卷分析与反思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一、考试基本情况

  (一)得分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满分为100分;我校参加考试共184人;合格率为73.4%;最高分88分;最低分为22分;年级平均得分为65.5分。

  (二)各题失分情况及错因分析

  第一大题失分较多的题是10;16各小题;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只会照搬书上的知识;不会灵活应用。

  10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错误原因是知识掌握不牢固;出现无关选项混淆。

  16题考查以积极态度面对挫折;学生选择不全面。

  第二大题辨析题;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太狭隘;不会多角度灵活分析;并且答题不规范;导致失分较多。

  第三大题18题(3)考查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材重点知识;但是学生不会总结;只会照抄照搬;错误率较高。

  第四大题20题(1)考查对“孝”的认识;失分原因在于学生总结能力差;不能根据材料总结中心思想。

  二、试卷命题评价

  1.试题情况(试卷共四个大题)第一大题选择题8个单项选择;8个多项选择题共40分;占40%;

  第二大题辨析题1个小题;共12占12%;

  1/5第三大题观察与思考题2个小题;共24分;占24%;

  第四大题活动与探究2个题;共24分;占24%。

  本次试卷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以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及运用能力主;充分体现了政治学科的特点。考查全面;重难点突出;试题灵活性较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一定难度。

  2、命题覆盖情况

  选择题40分;大部分是书本知识;从学生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太差。活动探究题24分;本次的考查的题型很灵活综合性很强;很具有考查价值;但是也有一定的难度

  3、题量大小分析

  本次七年级政治试卷题量适中;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都能完成。题目类型多样;试题偏难;重视抓基础知识;并在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活学活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无偏题怪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存在问题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一)教师方面

  l、平时上课只是紧张的“赶课”;留给学生巩固、记忆的时间还是太少了;课后学生又不会自觉记忆;落实还有欠缺。

  2、对社会热点关注少;没有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2/5能力。

  3、对于教材知识挖掘不够详细到位;教学经验不足;应多向老教师请教;及时查漏补缺。

  4、讲课时应多联系实际;给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帮助其理解。

  5、平时的练习不够充分到位;对于学困生关爱力度不够。

  (二)学生方面

  (1)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不到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没有理页;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混淆不清。

  (2)审题能力不强;缺少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对开放性试题的答题要求仍不适应审题;不清;夫分严重。

  (3)思维不活跃;对知识的宏观把握不够;知识重组、应用能力较差;不敢从新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缺乏多角度

  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理解应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不到位;缺乏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而且、答题时不够深入;层次较线。

  (4)答题语言不规范;缺少政治术语;文字表述能力差;学生表述能力不强答案中两种倾向较明显;一种是口语化现象;另一种使命照抄课本现象。需要学生理解、归纳、表达答案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应用政治术语;语言贫乏;言不达意;甚至语句不通。另外;书写混乱;字不规范。错字较多;特别是些关键字词;以至于理解不了学生的意思;不能给分。

  四、改进措施

  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根据中

  3/5考改革的要求;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如今年的第16、第20题(2)这两个问题;特别注重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

  3、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政治几次考试中命题以问题为中心;以社会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以及综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寻找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特别是要注意选择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科技;关注环保;从材料中汲取营养;拓宽视野;把政治经济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新科技、新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年的第20题中第(1)和21题中第(2)问。

  4、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要有计划地精心设计一些练习;进行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是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平时应注意从答题的每一个环节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组织答案;学会科学表达。

  4/55、注重教学科研;提高教学水平。

  不应只当教书匠;而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理论;善于总结创新;做科研型人才;才不致于使自己的教学思想落伍;教学水平落后;才能与时俱进同时还要结合时事尽量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5

篇五:七年级道法试卷分析与反思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精选5篇]第一篇: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试题开放,难易度适中,考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学以致用能力,试题体现了情感、能力、知识的测试和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

  选择题较为简单,易失分的多数在7、14、15、17小题,出错多因审题不清,关键词把握不准。非选择失分最多。学生没有审清问题和关键词,涉及怎样做的内容没写全面,大量丢分。答非所问,甚至出现知识点重复现象,两问答同一答案。概念性问题学生掌握不扎实,错别字很多,有的同学要么长篇大论,要么丢三落四,不能按分答题。总体来说,本次考试结果不太理想。

  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选择题题目审题不清,正确和不正确分辨不清,非选择题抓不住材料和问题的关键点,也就找不到答题的切入点,不知问什么即不知答什么。

  2、答题方法和技巧欠缺,不能对症下药,要么三言两语应付了事,要么照搬照抄选择题,不能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

  3、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会学以致用,不按要求答题,不能灵活应对。

  4、专业术语表述不规范,答案没条理,分点不清。

  5、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概念模糊,印象不深刻。

  四、改进的办法:

  1、强化课堂:向课堂要效率。老师精讲,学生细听,老师点拨,学

  生活动。这就要求教学过程的切实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培养,从讲答案转变为讲方法,从死抠课本转变为更加注重

  社会实践。

  2、夯实基础:万变不离其中,基础是关键。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提问、听写环节,尤其是对重点、难点、考点知识要求会背能写,以便于学生答题,以不便应万变,灵活应对,冷静分析。

  3、注重实战:教学中注重典型题例的训练与点评,强化答题思路、要领、答题方法,尤其是提高学生审题水平,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敏感力,自主的用课本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关注细节:政治术语,分清点。

  5、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于不学习或者学习落后的要多花时间进行辅导,慢慢的进行提高。

  第二篇: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08-2009学第一学期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本试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活而不难,立意新颖,类似中考,出题漂亮。试题开放,难易度适中,基本上能够全方位的考察不同层次的学生,考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学以致用能力,试题体现了情感、能力、知识的测试和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

  选择题较为简单,易失分的多数在4、9、11小题,出错多因审题不清,关键词把握不准。非选择失分最多。学生没有审清问题和关键词,涉及怎样做的内容没写全面,大量丢分。答案南辕北辙,答非所问,甚至出现知识点重复现象,两问答同一答案。概念性问题学生掌握不扎实,错别字很多,实属不该,有的同学要么长篇大论,要么丢三落四,不能按分答题。总体来说,本次考试结果不太理想。学生的感受是有志难展,成竹在胸的知识反映不到试卷上去!

  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抓不住材料和问题的关键点,也就找不到答题的切

  入点,不知问什么即不知答什么。

  2、答题方法和技巧欠缺,不能对症下药,要么三言两语应付了事,要么照搬照抄下笔千言,不能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

  3、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会学以致用,不按要求答题,不能灵活应

  对。

  4、专业术语表述不规范,答案没条理,分点不清。

  5、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概念模糊,印象不深刻。

  四、改进的办法:

  1、强化课堂: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每个老师都应向课堂要效率。老师精讲,学生细听,老师点拨,学生活动。这就要求教学过程的切实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培养,从研究题目转变为研究题型,从讲答案转变为讲方法,从死抠课本转变为更加注重社会实践。

  2、夯实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基础是关键。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提问、听写环节,尤其是对重点、难点、考点知识要求烂熟于胸,以便于学生答题,以不便应万变,灵活应对,冷静分析。

  3、注重实战:教学中注重典型题例的训练与点评,强化答题思路、要领、答题方法,尤其是提高学生审题水平,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敏感力。

  4、回归生活:从这一科而言“政治即社会,课堂即生活”,所以政治教学要向课外延伸,老师给学生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搜集资料,关注时政,观察社会,自主的用课本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5、关注细节:一是政治术语,二是写好字,三是分清点。

  第三篇:初一政治试卷分析

  考试及阅卷结束了,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试卷,认真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和分值

  本次试题仍然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

  和探究实践题六大题型。选择题25分

  选择题18分

  判断题10分

  连线题16分

  简答题11分

  探究实践题20分。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二、试卷考察知识情况。

  1、本卷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试卷考查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六年级年级四个单元的主干知识,紧扣新修订的“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有基础知识;探究实践题部分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也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生活常识。

  2、注重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通过活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试题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事例、情景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有关知识进行判断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较好地贯彻了思想品德课的方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等。

  4、试题强调了实践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5、试卷能够始终围绕“以学生为本”的课改核心理念。

  总之,此次试题大的符合了初中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达到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的目的。

  第四篇:初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分析人:马海

  一、基本情况:

  这次的考试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试题内容覆盖面宽,考查的各个知识点分布适当,知识结构合理,题量与难度适中。题型比例与

  大纲要求基本一致。试题设计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整个试卷基本反映了数学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方面的能力考查。

  (1)试题的综合运算性增强。一道试题不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前后章节揉在一起综合考查。要求考生必须上下融会贯通,全面分析,绝不能一叶障目,以偏代全,否则会劳而无效。与此同时,试题的解法也不单一,以便较灵活地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

  (2)试题的论证性较强。这类考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考查考生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试题的定量计算,大部分综合题、应用题是用计算来完成的。对于初中生来说,熟练的运算能力是基本功。基本功扎实,才能正确地计算出定量结果来。(4)试题更注重对应用能力的考查。为了考查考生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或者说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所谓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5)试题的求解过程反映《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而不仅仅是记忆、模仿与熟练。

  二、试题的基本结构

  1、题型与题量。全卷共有三种题型,25个小题。其中选择题10个,填空题8个,解答题7个,卷面分值120分。

  2、考查的内容。教材的所有章节。整卷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覆盖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初一所应掌握的全部知识点。

  三、学生答题情况:

  选择题的的整体回答较好,第3题的绝对值问题多数学生不会做,回答得最不好。填空题的第12题、14题,第14题,考查的是角度计算问题,一部分学生理解掌握不好,是填空题中回答最不好的一道题,这是本份试卷失分较多的题。解答题的第23题,多项式的加减法,多数学生不理解题目的本质,失分点在此。21题是解不等式组,学生做题步骤不太完整。几何推理部分的第24题,学生会做,但是几何语言的运用不准确,导致丢分。25题分为3问,(2)(3)小问设计较难,大部分同学在此失分。

  四、学生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

  ①对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的理解、存储、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不理解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死记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正确运用概念,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运算、推理发生错误。

  ②运算技能偏低,训练不到位,由此造成的失分现象举足轻重。计算上产生的错误几乎遍及所有涉及到计算的问题。我们的考生的确存在一批运算上的“低能儿”,运算能力差是造成他们数学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是:算理不清,不能正确应用符号语言表明数学关系,计算技能低,不能熟记常用的数据,不能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运算,不善于通过观察题目的特点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造成解题速度慢,在大量的“相对难度”的试题上浪费了时间。③在推理论证过程中不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出现层次不清、逻辑不严密、语言表述混乱的现象。

  2、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理解、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

  新课改以来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有所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运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对于数形结合法、分类讨论等的理解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

  3、以思维为核心的一般能力有待于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数学能力总体尚处于较低水准,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阅读理解能力有待于提高。审不清题意,尤其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解题失误。(2)、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较低,不善于分析处理数据。(3)、以辨识、构造几何图形的能力较低,是造成解题失误的重要原因。(4)、即便是优秀生对于建立在严格逻辑推理以及抽象的数学运算基础上的综合题的解题能力也较低水平。

  五、教学措施

  1.

  在“四基”上下足功夫,训练到位。

  2.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需将知识内容一点点落实到位,让其

  每节课都有一点收获,耐心指导,千万不要甩掉他们。

  3.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尤其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样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期高效。

  4、要进一步加大对规律意识类试题、探索试题、开放性试题的研究力度,关注学生对数学事实的真正理解,尤其是在实际背景下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5、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进一步完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和课堂“小先生”制,克服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弊端,过分膨胀应用的过程,即概念公式一带而过,大量时间用于练习应用。要改变上述现象,必须提高认识,变“结果”教学为“过程”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加强知识产生发展过程的教学,也就是要认真研究概念被概括的过程、结论被推导的过程和解题方法被想到的过程。

  第五篇:高三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年第一学期高三政治期末

  考试试卷分析

  商州区中学

  董军喜

  各位领导、同仁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次机会,紧张的高三第一学期已经结束,现将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如下:

  一、试卷结构与主要考查的知识点。

  1.试卷结构

  本次全市高三期末考试用的是陕西省教科所统一试题,其中政治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客观题共12小题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主观题3题38,39,40题,共6个小问,共52分。题目难度适中,题目很好的体现了基础性,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覆盖考查,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过关、基本能力的掌握,联系生活热点,关注时政新闻。

  2.主要考查的知识点(范围)

  (一)选择题:《经济生活》考查5题20分;

  《政治生活》考查2题8分;《文化生活》考查1题4分;《哲学生活》考查4题16分。

  第12题考查经济生活中曲线图表,关于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第13题考查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实体经济的问题。第14题主要考查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15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第16题主要考查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第17题主要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歌立法。第18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和人权问题。第19题考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20题考查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21题考查认识论知识,实践与认识。

  第22题考查哲学方法论的理解应用,探索与改革。

  第23题考查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下设6小题,切口均较小。《经济生活》考

  查2小题14分;《政治生活》考查1题12分;《文化生活》考查2题16分;《哲学生活》考查1题共10分。

  第38题第一问考查当前经济发展应怎样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第38题第二问考查经济生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39题考查党的知识。

  第40题第一问考查文化生活知识,塞罕坝精神的启示。第40题第二问考查哲学生活,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第40题第三问开放性试题。

  二,学生答卷中我认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选择题:

  选择题总体难度不大,难易适中,但是,大部分同学在14,16,22,23题,做题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做错。

  1,例如:14题,2017年8月,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养老服务业培育与发展。这种做法有利

  于

  ①推动财政资金支持重点从生产要素环节向终端服务环节转移

  ②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领域,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

  ③有效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

  ④体现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是①②,有的学生对①,②理解不到位,易选错,很多同学都选成①④或者②④,事实上材料就没体现体现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但许多学生就没有结合材料选;

  2,例如:16题,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这表明

  ①房地产市场调控从需求侧转到供给侧

  ②要让住房回归居住本义,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居住需求

  ③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党和政府的职能

  ④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是①②,但大部分学生对第①问,房地产市场调控从需求侧转到供给侧不理解,易做错,易选成第④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事实材料与第④就无关系,③错;

  3,例如:22题,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方法论是

  A.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B.金融工作需要采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全局谋发展

  C.金融工作的稳定发展需要主动做好量的积累,促进质变

  D.在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进行金融工作的探索和改革

  题答案是D(在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进行金融工作的探索和改革),大部分学生选成B(金融工作需要采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全

  局谋发展),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只是断章取义错选。

  4,例如:23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上述材料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①党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②正确的人生观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③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①④,但这道题难度很大,有许多同学在2,4问很难选择,出现错误。上面这些问题,有好多老师已在咱们政治学科,陕西省高三教学与备考群里也讨论过,确实有难度,也有些争议。就我校而言,大多数同学的分数集中在24---32分阶段。总体我认为客观题失分的原因:

  第一,理解不透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导致不能准确排错、失分严重。

  第二,基础知识记忆不精确、知识混淆导致失分的现象很多学生审题不清,不能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知识迁移能力欠缺。

  (二)非选择题:。

  1,第38题第一问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当前经济发展应怎样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6分)

  得分一般,基本3-5分。学生解读、归纳材料的能力比较薄弱、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审题不全。只有知识没有材料或只有材料没有知识,缺乏知识和材料的有机结合

  2,第38题第二问结合材料,说明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8分)

  得分4分左右,部分学生经济与政治分不清,已经给说的很明确,有些同学还答政治生活知识,不知如何运用已知知识解答题目,想到什么写什么,缺乏学科术语,答案组织逻辑混乱。

  3,第39题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依据。(12分)

  得分5-11分,题目简单,学生即使不学习,通过生活常识,也可组织答案。部分考生就不看书,不记知识点,乱写一起。

  4,第40题第一问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三代塞罕坝人先进事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12分)

  得分6-11分,题目指向明确,但学生答题欠规范性的训练,即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和术语化。还有些同学乱写,不用知识点答题,无知识点可写。

  5,第40题第二问从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简述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的重要性。(10分)

  得分4-9分,一些同学偏题,一部分同学材料与原理联系不精密紧密,不分要点、不分段落。只写原理,不写方法论,不会结合材料分析。

  6,第40题第三问是开放性试题,写宣传标语。(4分)

  得分2—4分,部分同学不会写标语,语句太长;部分学生脱离材料,乱写。

  总体看主观题的得分较低,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没有掌握各类主观题的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第二,学生考试时,看到题目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常常答不到

  “点子上”。

  第三,很很多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相关教材中提取知识,更不会把教材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书本知识,要么只回答书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

  第四,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还存在思路不清晰,语言不规范,运用政治术语能力欠缺等问题。

  三、结合我校实际,今后我认为所采取的措施与建议

  1、教师要认钻研考纲、高考试题,比较准确地把握知识体系;关注时政、关注党和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并把时政与书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注意总结各种题型的做题方法,教给学生回答各种问题的基本方法。

  2、督促学生准确、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必须区分清楚课本中重要的疑点、难点问题。

  3、精选试题、加强训练,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做题方法、特别是规律性的东西。

  5、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良好的做题习惯。

  6、要多给学生鼓气,树立自信心。

  总之,以上是我个人分析与看法,有什么不当之处,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谢谢!

推荐访问:七年级道法试卷分析与反思 道法 七年级 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