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政策论文800字(2篇)

时间:2024-10-07 18:5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浅谈双减政策论文800字

  

  浅谈“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初中生成长的影响

  摘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来总是要由今天的青少年去创造的。初中阶段是每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生中最躁动不安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将在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方面经历巨大的变化。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所减轻,学生能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参加更多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身心更加健康的成长,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关键词:“双减”政策;中学生成长;体育活动;全面发展

  一、学生减负,活动增加,使之身心健康

  在“双减”政策之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学校作业较多,课外补习班负担也很大,学生的身体得不到锻炼,很少有活动的时间。尤其是临近考试,学生们几乎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都在教室度过。长期如此,不仅成绩不会提高,并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心情压抑,而且身体也得不到锻炼,容易产生肥胖、身体素质低下等不良影响。严重的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产生悲剧。

  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所有中小学的课程安排都得到了优化。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减轻,课外辅导班也相继取消,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相应的学校也开展了很多社团,例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围棋、象棋、书法、音乐等等社团。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社团。学生可以通过社团来展示自己,锻炼来提升自己。我发现学生们在上社团课时热情高涨,比如篮球社团,让学生们持球绕操场跑3圈,每位学生都不知疲倦,奋力奔跑,乐在其中,就连平时不跑圈的学生都参与其中,这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书法社团中平时上课较为活跃的学生,在遇到自己的“知己”时,持笔挥斥方遒,培养了学生的定力;班级中平时比较羞涩腼腆的学生在音乐社团中,尽情得展示自己嘹亮的歌喉,培养了学生的胆量。这些都是“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生们可以在户外运动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在室内的活动中情感得到陶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

  二、活动增加,提高学生社交能力

  青年今日之体魄,国家明日之未来。长期“重智育、轻体育”之观念,课业繁重、学校体育课程被占用和体育课程缺乏趣味性及多样性之现状,升学竞争压力之氛围等诸因素导致我国青少年体质连年下降,肥胖率和近视率逐年升高。“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理念在实践贯彻中仍有待深化。加强青少年体质,夯实国家未来基石之措施已刻不容缓[1]。“双减”政策实施以后,学校教育方法由传统转为多样化教学,各学科课程进行了创新。由之前的灌输式,到现在的启发式,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通过踊跃的发言,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以体育活动为例:在篮球社团中,同学们来自各个班级,互不相识,但是都有同一个爱好----篮球。我会让同学们以球会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同学们很快融入到一起。其他社团活动也是一样。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学生们的社交范围扩大了,还可以和不同年级的学生成为朋友,从而相互学习,提升自己。

  三、中考体育不再难

  在学校层面,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唯分数论”的倾向,学校体育没有完全从应试体育转变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更全面的育人[2]。从结构化的内容上看,对于体育课堂上学什么(防止内容虚化)、学到什么水平(素养导向的整体质量观)都不明晰,尚未形成一个立体动态的结构。学生并未真正悟得、习得体育技能与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体育核心素养难以养成。“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的作业量减少、校外培训机构被整治,学生们有更多的体育活动时间,加之学校的各种活动社团,都可以让学生的到很好的锻炼。下课后,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我校学生在课间时,楼下一片欢声笑语:羽毛

  球、乒乓球、足球、篮球、跑步、单双杠锻炼,无不充斥着青春、阳光的气息。日积月累,我相信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就会有一个质的提升。根据“双减”要求,在学校体育课上,教师也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方面的锻炼。

  四、结语

  “双减”工作减的是教育的急功近利之心,不仅是形式上的减负、裁剪与学校体育教育同质化的部分,也是为学生埋头作业负担做减法,更是对家长教育焦虑的减负。伟大领袖毛主席把体育视为磨砺意志和品行的工具,以求身心并完之效。体育运动是伴随终身的事情,无论学生完成学校体育内容还是报名课外培训机构,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篇二:浅谈双减政策论文800字

  

  双减政策论文5000字

  “双减”就是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是通过夯实学校育人主体地位、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保护群众利益来缓解家长的焦虑心理,从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形成良好教育生态。该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因材施教,提高资本介入教育市场的门槛,势必会开启我国义务教育的新时期。

  一、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双减”政策解读

  约翰·W·金登提出多源流理论,以解释国家议程得以建立和公共政策得以形成的背后原因。本研究运用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的角度,对“双减”政策进行解读,探析“双减”政策是凭借哪些推动力量成为政府的显著议程,剖析多股源流汇合的内在张力,以此来说明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出现所具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1.问题源流:教育焦虑与资本介入

  (1)教育焦虑下的畸形竞争一直以来,儒家文化圈就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有极其强烈的心理追求,中国家庭的传统心理倾向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由于存在将成绩作为人才末端评价机制的标准以及择优录取的升学压力,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中都弥漫着一种教育焦虑的氛围。大多数家庭都“力争上游”,拒绝阶层下沉和“被淘汰”[2],中国父母往往会非常慷慨地投资自己孩子受教育的未来,希望孩子能够在社会中成为“高尚的脑力劳动者”,将超额的教育资源倾注在孩子身上,帮助孩子顺利“抢跑”,形成一种畸形的竞争。这意味着,许多青少年将承担着与其年龄不匹配的教育负担,造成同侪乃至整个社会的“剧场效应”。

  (2)教育资源的资本化倾向

  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分配应该主要由国家通过公立学校统筹分配。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相对的机会公平,但是近些年,随着资本的野心瞄准了教育领域的巨大市场,教育资源的分配就变得无序且浪费。铺天盖地的“教培广告”进一步加剧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各种不合理的“天价”教培机构屡禁不止,市场分配资源的局限已经在教育领域显现。高考本身是一个选拔高能力、高智商人才的相对公平的平台,但是当教育的资本化程度越来越深,教育资源的分配就越来越明显地以阶层的富有来划分,这本身就是不正义的现象。当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富有阶层,将会大大降低底层人才的上升概率,将会模糊掉高考的人才筛选机制,这与高考的初衷背离,不利于激发社会活力。而“双减”政策正是将学生成绩的助力由“外挂”的教培转向天赋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2.政策源流:政策中的各种建议诉求

  (1)政策共同体内不同的态度和利益诉求教育专家、政协委员等群体从中国宏观大局出发,认为过度的学业负担会产生“剧场效应”,加剧社会内卷,不利于中国培养高精尖人才和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发出倡议为学生“减负”。教培相关利益群体表示,其作为学校的补充,可以在规范有序的运营状态下有效满足家庭的教育需求,能够促进学生在假期的学习进步[3]。家长认为,负担是出无奈或个体自愿的理性选择,为了孩子“抢先一步”,家长们自愿将孩子送进辅导班,承担教育成本。

  (2)国家对义务教育减负的实践探索

  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态度与要求也早就体现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减负文件里,但在中国这种“分数即正义”的惯性思维里,政策精神在全国的整体性收益不明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义务教育的要求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关注学生健康状况,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4]。201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就已经涉及许多提高教育质量、减轻义务教育负担的政策探索——如提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不得超标教学、成绩排名、惩罚性作业等[5]。尽管在竞争性的学习压力下,分数仍然是区分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但这些政策精神为“双减”政策奠定了基础。

  3.政治源流:社会共识与十四五开局

  (1)对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共识政策制定者常常从他们接触到的各种传播中感觉国民情绪,加快适应国民情绪的项目进入议程,由此对政府的议程产生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早已在社会达成默认的共识。国家在从宏观大局出发,自上而下倡导减负。自下而上看来,社会各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功利性诱惑——教师的业绩诉求、家长的高分诉求、教育机构的利润诉求[6]。社会各群体也身不由己、趋之若鹜般地加入“加码游戏”。这是一种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况和教育领域的恶行循环。整个社会也在这种反向张力下,对此产生无奈唏嘘、焦虑反感甚至批评的情绪。虽然总体上整个社会对于学业减负是支持的,这是多年来减负政策的社会心理支撑,但是对于减负的效果、减负之后的“何去何从”是有疑虑的、迷惘的。

  (2)“十四五”规划开局为教育指引新方向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规划中对教育发展提出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同时规范校外培训机构[7]。“十四五”规划为“双减”政策提供了支持。这种政治形势是有利于推动“双减”进入政府首要议程的。

  二、“双减”政策之窗的开启:多源流汇合下的教育新时期

  虽然问题源流或者政治源流都可以单独建构政府议程,但哪一种源流都不能保证一个项目绝对成功地进入议程,是三股源流的耦合效应开启了机会之窗,促使政策议程的产生。“双减”政策之窗更多地属于问题之窗。我国政府意识到了问题流处理的迫切性——教育“抢跑”下的教育资本化,不断损害民众利益,在关注到问题流以后,开始到政策源流中寻找各种浮现的意见作为备选方案。“十四五”规划提到了教育公益化原则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为政策酝酿指引了方向。社会对学业负担过重的共识,是倾向于支持教育减负政

  策出台的。所有的三股源流——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以及政治源流——都汇合在一起,问题之窗打开,那么关于为教育减负的项目进入决策议程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强。“减负”政策水到渠成地出现后,反过来又促使更多被问题流包围的人们认识到构建良性竞争的教育轨道的必要性。政策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政策执行并维持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全面开展整治活动的同时,宣布以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成都、郑州、长治、威海、南通为代表的九个城市为全国试点城市,其他省份应当至少在1个地市进行试点工作。

  在“双减”政策的“9+N”个试点城市中,中央通过巡视督导等方式压实责任主体。试点城市着重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必须严格限制、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活动,切实加强培训机构的收费监管,强调校外培训的公益性;二是合

  理、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在课余时间向学生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活动,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

  从目前看来,成效开始慢慢显现。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呈现出“各显神通”的执行机制:在内紧抓学校的主体责任,促使学校逐渐转向多元化教育资源的供给;在外严格规范教培市场,如重庆市在因材施教的原则下实行作业的分学科精细化指导,江西省依托“智慧系统”实现作业分层、弹性化、个性化,辽宁省通过承诺书压实双减责任以提高教学质量[8]。但是,“双减”政策的相关配套措施仍然需要时间、精力去完善,不是一个政策就能妥善处理好的。必须多管齐下,实现“政府—学校—家庭”互动和多元主体参与,得到每个家长的理解和支持。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要求父母要合理安排未成年人的学习、休息、娱乐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的学习负担,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9]。学校要转向全面育人发展的导向,与社会组织协作发力,合理安排学生的寒暑假,给予家庭更好的选择。

  在一些尚未进行试点的城市,会存在消极、躲避的心态。因为在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教育机制下,“抢跑”和“加外挂”的趋势就不可逆转。即使政策落地,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会促使教育“黑市”的产生和教培风险、成本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在巡视督导的压力下,会对学校和教培结构作出整改,但是如果家庭采取消极、不配合的态度,再严厉的政策也难以渗入。因此,要促使减负精神落地,不能仅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和“大水漫灌式”的减负政策,只有找到精准的发力点,才能打破教育领域的“剧场效应”。

  三、“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良策:推进教育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末端人才评价机制和择优筛选的升学压力背景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传统的家庭与学校的单一化供需结构没有改变,顽固的家庭与教培市场的供需结构仍然存在。有需求就必然有供给,要推动“减负”精神落地,就必须调整这种供需结构,必须从教育的供给侧发力,逐渐影响需求侧。从供需结构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是通过提升学校作为主体阵地的多元化供给能力,限制教培的资本化供给,以调整教育市场传统的供需结构。具体来说,一是限制传统市场的资本化供需结构,践行教育公益性原则;二是改变学校单一性、同质化的教育资源供给结构,践行“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观,最终达到更新教育理念的社会共识,实现社会共赢。1.改变“分数即正义”的惯性思维要推动“双减”政策精神落地,最重要的治本之策是更新全社会的教育理念,促进全面育人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打破“分数即正义”的惯性思维,但在人才末端评价机制不改变的前提下,这是很难做到的。家庭总是会在短期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只着眼于量化的分数,由此产生的教育需求就是单一的分数而已。教育机制应该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人才,而不是机械训练下的庸才。人才的定义应该是宽泛的,是指各行各业的人才,而不仅仅指脑力劳动者。流水般的教育生产线——校内过度的学习负担和校外“遍地开花”的教培资本市场,恰恰抑制了每个学生独特的潜力,反而驱使所有人都踏入教育的恶性循环圈。在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的教育理念应该实现从“分数至上”到“分数、品德、能力”三位一体的转向,实现不同特长学生的全面发展,缓解在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和攀比情绪。2.保证学校对教育资源的多元化供给能力教育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分配只有通过学校才能实现公益性原则。一方面要紧抓

  学校在教育领域的主阵地,促使学校牢牢占据并主导优质教育资源,要防范过多的教育资源流入市场“坐地起价”。根据“水龙头理论”,学校是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机构[10],但教育回归家庭的课余时间往往成为教培市场的黄金期,学生的学业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较大。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为家庭提供一些可以替代培训机构的活动,如夏令营、参观文化馆、读书会等班级团建活动。另一方面,提高学校为家庭提供“五育并举”教学方案的供给能力。学校不应该仅仅是传授课本知识、提高分数的平台,而应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健康的、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长期以来,学校都把所有资源投入考试学科的教育过程中,体育、艺术、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普遍被轻视,这种学科布局供给是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学校必须在政府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在有所侧重和多元化的原则下,调整学校课程和活动安排,科学对接家庭需求端。3.限制市场对教育资源的资本化供给能力严格规范教培市场,不仅仅是因为它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更重要的是因为资本化供给有悖于教育公益性原则。教育领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一旦教育公共资源过多流入市场,就必然就出现阶层化的不正义现象。因此,要支持教培机构通过“去学科化”成为学校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学生在校外的另一个“包袱”。以往对于教培机构的政策往往是规范化其运作过程,但是“双减”政策开启了教培机构的寒冬期,大大地限制了资本介入教育需求市场的门径,大幅度地直接切断了“家庭—市场”之间的供需结构。同时,国家将满足家庭教育需求的责任牢牢放在学校,通过学校供给侧的改变来影响家庭需求侧,进而希望影响整个社会。要建构起新的供需结构,不仅要在“9+N”的试点区精准试点,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逐步推广普及,还要完善政策配套措施,为“双减”政策提供更多支撑点。从

  供需结构来看,相关配套措施的发力点应该包括“为学校调整课程安排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支撑,严格防范教培市场的各种隐秘形式卷土重来”。

  如前所述,教育部出台的“双减”政策是在三股源流的交汇下产生的。其中,不同于以往的是问题源流,即资本介入教育程度愈益加深。为此,“双减”政策直接重新定位了教培机构,限制了“资本触角”进入教育领域的活动范围,将教育重新拉回公益性的平台。未来,教培机构后退产生的教育空间必须由学校来填补,以构建起新的、公益性的供需结构,促进教育的机会平等。这才是推动教育界良性运转的精准之策。

推荐访问:浅谈双减政策论文800字 浅谈 政策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