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经验案例范文(7篇)

时间:2024-10-03 10:25: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基层治理经验案例范文

  

  乡村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范文

  《创新乡村基层治理:典型案例探讨》

  乡村基层治理是构建美丽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一些乡村基层治理出现了许多创新举措和典型案例,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些乡村基层治理的创新典型案例。

  首先,河北省某村在治理村务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该村成立了以村委会为基础的综合治理小组,集中力量解决村民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治理垃圾、改善村容村貌等。小组成员由村干部和村民共同组成,充分发挥民主参与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村民的一些生活问题,提高了村庄的整体面貌和居住环境。

  其次,江苏省苏州市一些乡村在土地流转管理方面做出了创新。通过推行统一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将土地资源整合起来,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该平台也为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再次,浙江省某县在农村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县级政府引入社会力量,成立乡村社会治理委员会,组建了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乡村社会治理团队,提升了乡村社会治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为乡村的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的来说,乡村基层治理的创新典型案例多种多样,但都以服务民生、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为乡村治理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其他乡村治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乡村基层治理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推动。

篇二:基层治理经验案例范文

  

  基层治理典型案例剖析

  一、村民自治的成功案例:浙江省某村的“村民议事厅”

  在浙江省某村,村民自治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该村成立了一个“村民议事厅”,由村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负责村务事务的决策与管理。村民议事厅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并决定重要事项,如村庄建设、土地利用、教育、卫生等。村民议事厅的成立,有效地提高了村民参与决策的机会,增强了村民自治的意识,促进了村庄的发展。

  二、社区治理的创新案例:北京市某社区的“居民委员会+志愿者团队”

  在北京市某社区,社区治理采取了“居民委员会+志愿者团队”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居民委员会负责社区事务的决策与管理,由居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志愿者团队则负责社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包括环境卫生、安全巡逻、社区活动组织等。通过居民委员会和志愿者团队的合作,社区治理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江苏省某村的“农民合作社”

  江苏省某村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社,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民合作社由村民自愿组成,共同投资经营农业生产、农村旅游等项目。通过合作社的模式,村民能够共享资源、分担风

  险,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该村的农民合作社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村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

  四、城市社区环境治理的典范案例:上海市某社区的“美丽家园行动”

  上海市某社区通过开展“美丽家园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社区组织居民参与环境整治,开展垃圾分类、绿化美化、文明行为宣传等活动。通过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社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五、村民自我管理的典型案例:湖南省某村的“三资管理”

  湖南省某村通过实行“三资管理”,取得了村民自我管理的成功。该村通过设立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监察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村务民主决策和村务监督三资制度。村民参与决策、监督和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村民自治的能力和意识。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案例:广东省某村的“三通一平”

  广东省某村通过实施“三通一平”工程,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条件。该村先后完成了通电、通水、通路和平整村庄的工作,使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的出行、生活和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提升。

  七、城市社区安全管理的典型案例:广州市某社区的“平安巡防”

  广州市某社区通过开展“平安巡防”活动,有效地提升了社区的安全管理水平。该社区组织居民参与巡逻、防范和报警等工作,加强社区的治安防范和管理。通过居民的参与和合作,社区的安全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居民的安全感得到了提升。

  八、农村教育发展的创新案例:河北省某村的“村办学校”

  河北省某村通过建立“村办学校”,改善了农村教育条件,促进了农民子女的教育发展。该村利用村集体资金兴办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使农民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村办学校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率和教育质量。

  九、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北京市某社区的“文化广场”

  北京市某社区通过建设“文化广场”,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和居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该社区建设了一个集文化活动、文化展览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广场,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舞蹈表演、书画展等。通过文化广场的建设,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

  十、农村养老服务的典型案例:山东省某村的“农村养老院”

  山东省某村通过建设“农村养老院”,解决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该村利用村集体资金兴办养老院,提供养老服务和照料,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农村养老院的建设,有效

  地解决了农村老年人养老的难题,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以上是基层治理典型案例的剖析,这些案例展示了基层治理在不同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和社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这些案例的成功,离不开村民和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以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通过不断总结和推广这些典型案例,可以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的改革和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篇三:基层治理经验案例范文

  

  基层社会治理案例

  一、案例背景

  某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近年来,该市政府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注重发挥社区居民自治和社会组织参与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问题分析

  1.基层组织建设不够完善

  在该市部分社区中存在基层组织建设不够完善的情况。一些社区缺乏党组织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导致管理和服务工作无法开展。

  2.安全隐患较多

  由于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等原因,该市部分社区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在某些小巷内存在乱堆乱放垃圾等问题,容易引发火灾等意外事件。

  3.群众参与度不高

  在一些社区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和群众参与平台,群众对社区事务参与度不高。

  三、解决方案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政府应加强对基层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社区党组织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2.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政府应加强对社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完善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社区安全保障能力。

  3.提高群众参与度

  政府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和群众参与平台,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增强社区自治意识。

  四、实施效果

  经过政府的不断努力和居民的积极参与,该市部分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安全隐患得到了及时排查和整改,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外,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群众参与度有所提高。这些成果为该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篇四:基层治理经验案例范文

  

  基层治理优秀案例

  1.安徽省六安市“12316”热线服务平台

  通过“12316”热线服务平台,六安市基层政府解决了办事群众找不到窗口、各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畅的问题,提高了政务服务水平和便捷度。群众只需要拨打“12316”热线电话,就可以咨询基层政府的各类事务和政策法规。

  2.河南省南阳市“智慧城管”项目

  南阳市政府推出的“智慧城管”项目,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效率。该项目通过建设城市管理中心,实现了对公共设施的统计、监控和管理,有效处理了群众的各类问题和投诉。

  3.浙江省湖州市“四红一绿”道路塑胶隔离带

  湖州市基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引入了新型“四红一绿”道路塑胶隔离带,由此提高了城市道路的安全和环保水平。该隔离带采用环保材料制作,既美观又耐用,能够有效减少车辆之间的碰撞,提高道路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篇五:基层治理经验案例范文

  

  接诉即办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

  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基层社区中,通过组织居民自治、社区自治和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下面是十个典型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

  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通过政府、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中心设有党务服务区、居民服务区、文化活动区等功能区,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服务,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

  一些社区建立了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和服务活动。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包括社区居民、大学生、退休人员等多个群体,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社区治理,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社区矛盾调解委员会

  社区矛盾调解委员会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解解决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委员会成员由社区居民代表、社会组织代表等组成,通过开展调解工作,有效减少了社区纠纷,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四、社区安全巡逻队

  社区安全巡逻队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通过定期巡逻、防范犯罪等方式,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巡逻队成员和居民一同参与,加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促进社区治安的改善。

  五、社区文化活动推广

  社区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例如,组织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手工制作等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

  六、社区环境整治

  社区环境整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改善社区的环境质量。例如,清理垃圾、绿化美化等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

  七、社区公共设施建设

  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通过建设公园、健身设施等,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社区居民可以在公共设施中进行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等活动,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八、社区网络治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区网络治理越来越重要。社区通过建设社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交流,发布社区动态、政策信息等,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九、社区扶贫工作

  社区通过开展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居民脱贫致富。例如,组织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帮助贫困居民增加收入来源,改善生活条件。

  十、社区老龄工作

  社区积极开展老龄工作,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和福利。例如,组织健康讲座、义务助餐等活动,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关心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增进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以上是十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基层社会治理在不同领域的实践经验。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多样化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管理。

篇六:基层治理经验案例范文

  

  XX县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近年来,XX县高位推进党建引领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制定印发《xx县“1+1”模式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各乡(镇、街道)在深化“1+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形成了XX县基层社会治理“六个典型案例”。

  一、“五化五新”基层治理模式

  立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定位,聚焦解决搬迁群众能住得好、能融入等问题,不断增强安置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金盆街道新兴社区为例。该社区探索推进“五化五新”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完善治理架构、细化便民服务、提供就业信息、健全保障体系,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管理网格化,打造新环境。以区域、楼栋为基本单元,科学划分管理网格,在社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在网格中实行定格、定岗、定人、定责,形成层级明晰、职责清晰的三级管理网格,实现问题隐患在网格发现、矛盾在网格化解。便民精细化,提供新服务。推行“大事、小事、私事”“三事分流”机制,构建起“收集一商议一办理一回应”的工作闭环。同步下移服务窗口,下放事务办理事项,抽调业务骨干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窗口办公,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就业信息化,激发新动力。建立群众务工需求信息数据库,通过“智慧就业”智能平台、“敲门送岗”服务平台,采取“线上+线下”推送就业信息的方式,推动形成“有人有岗”“人岗相适”

  的信息化就业模式,进一步激发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治理多元化,引领新风尚。建立健全社区内的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成立由搬迁群众为主体的邻里互帮互助、矛盾纠纷调解、社区志愿服务等各类自治组织,教育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治理、自觉遵守和服从社区管理,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保障体系化,共享新生活。配套建设幼儿园、中小学学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娱活动广场、社区警务室、扶贫车间、金融服务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加强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搬迁群众生活、就学、就医提供便利。

  二、“三议”工作法

  聚焦解决村民参与度不高、基层治理“一头热”、示范点后续管理难等问题,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积极性,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以卡蒲毛南族乡为例。卡蒲毛南族乡结合毛南族传统“议榔”制度,积极探索“村民动议、村委商议、乡镇决议”三议工作法,构建“自治组织一村委一乡镇”三级议事体系,基层自治水平实现有效提升,进一步有力推动了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村民动议。由联户长收集汇总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各网格结合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按照“大伙商议办、大伙一起干”原则,组织召开群众会进行动议,并将动议结果提交村级进行研究。村委商议。进一步规范“村委商议”程序,按照议题征集、议题提出、议题讨论、议题表决、议题实施与监督5个环节,对各联户单元动议提出的工作建

  议,进行逐个商议研判,议事结果向党员、村民代表告知,并接受监督和满意度评价。乡镇决议。围绕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完善乡镇党委议事规则,分析汇总村级研究提出的议题,凡涉及村级的相关重要事项,由具体分管或包村领导提请党委会议研究讨论决定。

  三、“文明积分制”

  聚焦村民自治,以积分兑换的方式引导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让“小积分”助力基层治理,激发群众共建共治的内生动力,构建党建引领下的文明生活新风尚。以牙舟镇王宋村为例。该村以积分超市为载体,制定了积分奖励机制,对积极支持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等工作的村民给予积分奖励,积分达到一定标准的村民,可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调动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同时,还将积分超市纳入“1+1基层社会治理联户长之家”成员单位,给牙舟镇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提供9折购物优惠,增加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的“含金量”和吸引力,涌现出了争当联户长和竞争上岗的好现象。通过积分超市平台,兑换出乡风文明、兑换出生态宜居、兑换出治理有效,形成互学互比互促的文明新风尚。20xx年,王宋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4万元,为全村残疾人分红0.54万元。

  四、“三建五强四单”机制

  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矛盾纠纷诉求多、外出务工人员多、基层治理难等问题,在建综治中心、建社区网格、建联户单元,强安置就业帮扶、强法德宣教、强纠纷隐患联处、强基层自治、强社会管控的基础上,以“四单”制不断构建易搬社区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格局。以克度镇马鞍社区为例。该社区通过建设规范化综治中心、社区网格、联户单元,实现设施标准化、运行实战化、办公信息化,不断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格局。成立劳务公司,结合“零工驿站”等智慧就业平台,实施安置就业帮扶,加强对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的前期排查化解,强化基层自治,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四单”:居民点单:通过入户走访、楼栋院坝会、征集问题信箱、楼栋微信群等线上线下“下单通道”定期收集居民有关生活服务、就业、教育、医疗等“微心愿”,梳理汇总形成社区居民“需求清单”;社区派单:社区根据居民提出的需求清单,按照“基础设施类别”“政策类别”“民生类别”“矛盾纠纷类别”,分层次、分渠道采取面对面书面送达、电话反馈等方式,将“服务清单”精准有效及时派发到社区具体业务人员手中;干部领单:社区干部接收到派单任务后,依据自身职能职责立即主动认领“接单”。对接到的服务事项,立即针对性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办理时限、办理流程,公开承诺践诺,切实让居民了解办事流程,知晓办理进度。组织晒单:建立社区“服务清单”问题办理反馈、满意度评价、结果公示等制度,明确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定期

  对清单事项办理进展进行跟踪了解,对办理结果进行实绩“晒单”评比,广泛倾听居民意见和建议,全程接受居民监督。

  五、“四议四建四促”工作法

  聚焦乡村振兴目标任务,通过村党支部牵头,建立村级议事平台,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寨事务管理,有效解决群众合力不够、主动参与村级发展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实现民事民商、共治共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以克度镇金星村为例。针对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村级重大事务,该村按照村“两委”提议一乡贤会动议一事管委商议一群众会决议程序最大限度把全村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商议,通过建立“四个平台”,推动实现“四个促进”。一是搭建“议事平台”促自治。针对不同的问题分别召开党小组会、寨管委会议、乡贤寨老会议和群众大会,充分发扬民主,提高议事效率,实现了群众的事情从“镇村要求办”到“自己商量着办”的转变。二是搭建“文化平台”促文明。根据法律法规,修订了《寨规民约》,挖掘制定了一批家规家训,公益事业、村寨事务、邻里矛盾等“寨规”约定,实现了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新景象。三是搭建“荣誉平台”促新风。通过开展尊老爱幼示范户、创业致富示范户、移风易俗示范户、文化教育示范户、热心公益事业示范户等评选活动,以先进鞭策后进,在全村形成积极的良好氛围。四是搭建“交流平台”促合力。建立微信群,把村里日常内容、工作情况、建设活动等信息编辑成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在外党员、群众积极响应,在群内畅谈建设“金点子”,凝聚发展共识。目前,金星

  村通过“四议四建四促”工作法,解决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问题40余个,切实推进乡村建设持续发展。

  六、“两建两兴”管实村组事务工作模式

  近年来,XX县坚持“村民参与、村民做主、村民监督”的原则,积极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形式,在实践中形成了事务管理委员会(简称事管委)“两建两兴”工作模式,有效解决了村民事务管不好、矛盾纠纷调解难、环境卫生脏乱差、发展致富无门路等问题,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该模式于20xx年入选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一是建组织,大小组事有人管。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推选出“事管委”成员,注重发挥乡贤寨老作用,赋予“事管委”参与村级事务权力,对村级建设项目、惠农政策落实、矛盾纠纷调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重要事项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反应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提升群众参与村寨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建制度,村规民约立章法。坚持村规民定,落实村事民管,充分尊重群众风俗习惯和意愿,制定《村规民约》和《组规民约》,建立说理、批评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惩戒制度,对违反村(组)规民约的采取“一说理二批评三处罚”的“三步工作法”执约,形成“人人遵规守约”的良好局面。三是兴产业,增收致富夯基础。事管委通过整合各种资源禀赋,采取抱团发展形式,带头在本村发展产业,示范带动群众参与,实现利益联结广覆盖,消除群众顾虑,大胆发展产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定期梳理惠民政策清单,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开展宣传,切实提升组上群众惠民政策知晓率。四是兴

  文明,和谐乡风造环境。“事管委”成员牵头成立文娱宣传队,把村规民约、组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惠民政策等内容编排成文体节目、写进山歌,在村寨轮番宣传;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星级文明户”“好媳妇”等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有效提高了村(居)民综合素质,环境卫生和生活习惯得到改善。

篇七:基层治理经验案例范文

  

  基层治理案例

  基层治理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等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个基层治理案例。

  某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县级市,经济相对落后,属于典型的农业区域。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地方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基层治理薄弱,导致了许多问题,如农民工工资拖欠、村干部贪污腐败等。

  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当地政府决定加强基层治理,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他们首先成立了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社区干部和村干部组成的工作组,负责协调各方资源,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该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以推动基层治理的改进。首先,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优化农村人民群众的自治能力。政府组织村干部和居民代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同时,政府建立了村民自治机制,让村民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其次,政府加大了对村干部的监督力度,以防止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发生。政府建立了村干部考核制度,对村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对能力较差或存在问题的村干部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政府还建立了举报奖励机制,对检举和揭发贪污腐败行为的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并保证其个人安全。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与农民工的沟通与服务,在工资支付方面加大力度,确保农民工能够及时获得应得的工资。政府还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和脱贫。同时,政府鼓励企业和农民工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实现双赢。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县级市的基层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民群众的自治能力得到提高。村干部的作风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贪污腐败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总之,基层治理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只有通过加强基层治理,推动农村治理的现代化,才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这个案例是一个有关基层治理的成功案例,通过政府的有效领导和各方的努力,实现了基层治理的改进,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推荐访问:基层治理经验案例范文 基层 治理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