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轻干部学习培养重视不足后备力量培养储备不足(5篇)

时间:2024-09-23 13:2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对年轻干部学习培养重视不足后备力量培养储备不足

  

  切脉查因

  对症施策

  切实加强全区中青年后备干部培养

  中青年干部后备力量分析及对策

  近期,我参加了部里举办的全区科级副职后备干部首期轮训班,通过与学员的交流,了解到许多单位的中青年干部严重不足,后备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比较明显。针对这一问题,我对全区中青年后备干部队伍的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我区中青年干部后备力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总量偏少。由于乡镇撤并、机构改革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区各单位具有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大多是资历较高、经验丰富、年龄偏大的干部,中青年干部的数量明显偏少。目前,全区行政机关和全额事业单位中,共有干部9452人,其中35岁以下2542名,占干部总数的26.9%。

  (二)后续力量不足。。二要分门别类、合理建库。根据全区后备干部队伍现状,分别建立不同类型的人才库。按照人才类别,分别建立党政领导型人才、经济管理型人才库;按照层次构成,分别建立科级后备人才、股级以下初级后备人才库;按照梯次构成,分别建立近期即可提拔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应用型”领导人才、可塑性很强、有一定发展的“储备型”人才库。三要及时补充,保证质量。按照动态管理的原则,对已经被列入后备干部名单的干部,要逐年进行认真考核,发现新的优秀人才要随时补充,对那些经实践证明不适合继续作为后备干部的,要果断地淘汰,从而使后备干部队伍通过不断新陈代谢,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要通过制度实现后备干部的流动,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数量足、结构好、活力强。

  (二)拓宽渠道,努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大力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机制,努力创造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切实搞好三个结合:一是组织选拔与群众推荐相结合。要坚持群众路线,把推荐后备干部的知情权、选择权交给群众,让群众把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推荐出来,使组织选拔与群众推荐有机结合,尽量避免组织选拔容易产生的经验主义和局限性弊端。二是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在坚持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推荐的同时,要大力提倡青年干部毛遂自荐,为有能力、有自信、有特长的干部搭建能够一试身手、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更多的“毛遂”脱颖而出。三是公开选拔与定向培养相结合。要打破年龄、职务、身份等种种因素限制,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把干部选拔工作完全置于“阳光操作”之下,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对那些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型后备干部,要加大培养力度,使其尽快走上领导岗位。

  (三)帮教结合,促进后备干部走向成熟。培养后备干部要重视实践锻炼,要给位子、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去干、去闯,使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工作方法,积累成功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全面增长才干。一是上岗培养。要为年轻后备干部合理设置一些岗位,实行一带一、多帮一的形式,教方法、传经验,使其尽快成长起来、成熟起来。二是挂职锻炼。要使后备干部尽

  快成长起来,就要把他们安排到比较艰苦、比较重要的岗位进行锻炼,如让长期在领导机关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后备力量到基层挂职,让偏远乡镇的后备力量到近郊乡镇或重要部门挂职,使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三是轮岗交流。要结合后备干部的岗位特点,加大岗位间的交流力度,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角色转换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要把是否经过多岗位锻炼,是否在几个岗位上都能取得明显的工作实绩作为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完善制度,形成有利于后备力量队伍梯次推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培养选拔后备力量,既要重视选拔培养,又要重视科学管理。因此,要树立标本兼治的观念,从制度入手,兼顾中、远期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注意梯次配备的结构完整,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干部培训、考核、管理体系。一是完善培训机制。按照系统化、规模化、制度化的要求组织培训。

篇二:对年轻干部学习培养重视不足后备力量培养储备不足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党建与社团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使用工作研究加格达奇林业局党委组织部?扈雅秋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日常工作中要加大年轻干部的储备力度,尤其从基层以及艰苦的地方选拔干部,通过实践来检验年轻干部的思想认知水平以及工作能力。为更好地开展年轻干部选拔工作,各级组织部门需要扎实做好储备、锻炼以及选拔工作,三方面的工作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确保了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文章从各个层面出发,采取相应的储备培养锻炼以及选拔手段,组建起完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关键词: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选拔一、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为基础性工程,将其作为重大任务来抓。现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年轻优秀干部选拔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一是存在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选拔任用机制还不够健全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尽量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避免简单地以年龄、硬性条件为标准进行年轻干部的选拔,导致整个年轻干部培养的过程中,出现轻视培养、重视使用的情况,造成年轻干部培养体系的缺失。同时年轻干部选拔机制也存在不完全的情况,使得整个年轻干部培养体制不完善,缺乏协同性,没有能够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养选拔工作,造成优秀年轻干部存在漏洞,缺乏活力,无助于年轻优秀干部的培养。二是存在来源渠道单一、培养路径不优的问题。年轻优秀干部的选拔缺少灵活性,部分地区,出现唯学历论的观念,将大学学历、硕士学历、博士学历的干部中进行选拔以及培养,忽视了从多个层面,进行年轻干部的选拔以及培养;部分地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年轻干部,尽管学历较高,但是其缺乏相应的工作实践经验,所以在实践中,不愿意信任、不愿意重用年轻干部,出现不敢委以重任的现象,导致基层年轻干部得不到充分的实践锻炼,成长进步较慢。三是存在战略储备缺乏、后备力量不充足的问题。基层年轻干部流失严重,造成后备干部不足的,甚至部分地区出现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的情况,由于工资偏低、条件艰苦、工作难度大压力大等原因,年轻干部没有得到足够的机会,即便是得到机会,也没有空间来展现自己,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年轻干部出现年龄偏大的情况,基于这种实际,需要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组建高素质的干部后备队伍。三、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要在相关规律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例如以培养工作为前提,以实践为重点,树立起系统化、完备化的选拔培训机制,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年轻干部选拔、培养以及管理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年轻干部选拔的常态化、制度化。(1)注重源头建设,全力做好年轻干部储备的“蓄水”工程。在年轻干部选拔的过程中,将储备作为前提,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借助于这种方式,采取竞争上岗、对定向招录等多种方式,实现干部队伍的周期性补充,不断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要树立“筑巢引凤”思维,建立年轻干部人才常态化引进机制,借助于更加人性化的政策,实现人才的招录与引进,将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纳入到党政干部队伍之中。要加强和改进后备干部储备工作,借助于党组织推荐、筛选、考核等多种方式,将脱贫攻坚、安保维稳等工作作为评价标准,大力进行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以及培养,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后备干部梯队,保证干部的上升空间。同时对于已有的干部资源,需要进行深入发掘,例如建设干部信息库,通过干部信息库,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部的考察、考核工作,逐步实现年轻干部管理的信息化与动态化,为干部的储备、培养提供强大的支撑。(2)强化教育培养,不断夯实年轻干部德才的“打磨”基石。年轻干部的培养环节,应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理念,突出政治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多个层面出发,积极开展各项理论学习以及教育教学工作。要注重实践锻炼,借助于轮岗等多种方式,使得年轻干部得以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不断积累自身的工作经验。而部分在艰苦地区进行锻炼的年轻干部,则稳步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树立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有计划地对其价值观念进行·163·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保证年轻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需要组织部门更好地做好年轻干部的选拔以及培养工作,通过年轻干部队伍的有效建设,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注入生机与活力。(1)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永葆干部队伍青春和活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保证。干部队伍内部新老干部的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年轻干部的选拔是一个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为了充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保持政治定力,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善于发现、选拔懂政治、善治理、能担当的优秀干部,深入发掘年轻干部,不断激发起干部队伍的活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同时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2)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任务。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是加强领导队伍的重要手段,是对党各项事业建设以及国家长治久安的路径。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伟大工程、开展伟大斗争,需要年轻干部的参与,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因此归根到底就是,干部队伍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基于这种实际,要求年轻优秀干部在选拔培养的过程之中,需要不断提升责任感、使命感,从发展的层面出发,通过全面、系统的手段,扎实做好年轻优秀干部的选拔,通过干部队伍的科学化建设,为各项事业以及建设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二、当前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从2018年开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相关文件,将年轻优秀干部的选拔、培养作新时代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以及培养,需

  党建与社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传播途径研究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赵扬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将人们带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模式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广泛化、多层次、宽领域的传播,进一步创新了其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但在互联网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弊端,克服互联网带来的弊端,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开辟一条更具创新性和先进性的道路至关重要。关键词:互联网;马克思主义;传播途径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革命性、发展性等诸多鲜明特征已经在人类历史上绵延数百年的历史,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在每个历史时期与该时代独特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从而推动自身的传播。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的诞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普及与传播,同时也对其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一时代红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互联网作用的最大化发挥。一、互联网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促进作用们辨别正确信息的负担,错误思想理念的泛滥破坏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生态环境。一些敌对分子正是利用互联网时效性、便捷性等特点大肆宣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违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冲击了人们特别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社会中地位。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需要从宏观上来整体把握,并运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而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发声的权利,部分群众在没有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这门学科的前提下盲目发表自己的不当观点,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三、互联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思主义思想文化的广泛传播更是离不开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将马克思主义中晦涩难懂的内容用人民群众能够理解的话语表达出来。正如我们平时所看的《新闻联播》,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节目模式,运用大量贴近群众的网络用语加强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同时增强与观众的互动频率,大大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三)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在互联网未兴起之前,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大部分是以书本刊物的形式向公众普及,而订阅购买书本刊物的人群也十分有限,普及率普遍不高。自从网络社会的形成,便彻底颠覆了以往的传播方式,我们应该利用好网络传播的时效性等优势,在微博、公众号、App等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平台上普及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采取问答互动方式吸引群众积极参与,调查群众密切关心的民生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同时应该加强对于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青年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正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3]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以及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感的优势。参考文献(一)时效性互联网以其无与伦比的创新技术,打破了旧时书信往来的局面,加快了“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传播速度。马克思主义在此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各类最新思想、方针、政策在网络平台上快速传播,广大受众足不出户也能享受最新信息和国家的方针动态,从而使得生活更加便捷;此外,人们亦可以通过互联网即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各类理论观点的快速输入与输出,引发各类思想间的交流和碰撞,从而又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更新与进步,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二)创新性互联网的诞生一改以往单向传播模式,广大受众不再是各类思想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变成了主动创造者,利用自媒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并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各类信息进行加工使其通俗化,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从而在人们的能动作用下更是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具中国味,更富中国魂。二、互联网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阻碍作用(一)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广为流传,充分依靠人们群众,具有明晰的实践导向性和主体选择性。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要延续这一优秀传统,深入到人民群众中,站在人民的立场去想问题办事情,明确一切思想文化都应该以解决人们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出发点,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来指导实践,做到每一思想都有其“用武之地”。此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赋予人民群众足够的创造空间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以保证其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各职业媒体人也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网络言论的审核工作,以保证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的准确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重点就在哪。”(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语言通俗化“党的宣传工作者、文艺工作者要转变关于文风、语言,提倡民族化、科学化和大众化。”[2][1][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工作做得更好[N].北京:人民日报,2016-02-20(0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拔,逐步转变旧有的观念,不再按部就班,而是强调工作实效,对群众认同,社会认可的年轻干部进行大力的培养以及选拔,为年轻干部创造更多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实现年轻干部的选拔以及任用,还能够在干部队伍形成良好的氛围,保证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性。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各种信息在此基础上都能得到广泛传播,从而加重了人塑造,例如安排其到企业挂职,通过企业培训,使其掌握更加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形成效率意识与进取精神。同时做好各项业务培训工作,通过业务培训,不断增强年轻干部履职能力。(3)完善使用机制,积极搭建年轻干部·164·这是其所倡导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是对于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现如今马克成长的“广阔”舞台。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应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敢为事业用人才。要严格遵循相关工作要求以及工作原则,从更加广阔的角度出发,进行干部的选拔以及任用工作,同时严把入口关,从源头上,保证年轻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以及专业性。在年轻干部的选用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竞争选

篇三:对年轻干部学习培养重视不足后备力量培养储备不足

  

  年轻干部培育后备力量

  年轻干部是企业、组织的宝贵财富,培育年轻干部也是提升企业、组织竞争力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因此,将“年轻干部培育后备力量”重新整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明确培育目标

  首先,需要明确培育后备干部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企业或组织发展战略的需要,即要根据企业或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确定需要哪些素质、能力和技能等方面的后备干部,并针对这些特定的需求来进行培育。

  二、制定培育计划

  根据企业或组织的具体需求,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后备干部培育计划。这个计划应包括培育的内容、培育的方式、培育的时间和培育的人员等方面。同时,要注重落实和监督,确保计划的有效性。

  三、重视实践经验

  一个人的经验积累往往比书本学习更有价值,因此对于后备干部的培育也需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可以通过实习、派驻、轮岗、深入基层等方式,让后备干部亲身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加深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注重培养领导能力

  在培养后备干部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这里的领导能力不仅仅是指一种能够管理和指导下属的能力,更是指一种能够引领团队的能力。培养后备干部的领导能力,可以通过讲座、磨练、团队协作、案例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

  五、强化伦理道德教育

  从事商业活动,没有道德准则的约束,将导致信誉的破坏,甚至企业的倒闭。为了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需要加强后备干部的伦理道德教育。通过课程讲授、成长经历分享等方式,引导后备干部牢固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通过以上方面的培育,可以为企业和组织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干部,为顺利实现企业和组织发展战略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篇四:对年轻干部学习培养重视不足后备力量培养储备不足

  

  年轻干部培养锻炼若干问题探讨

  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一大批70后干部、80后干部逐渐崭露头角,正在我国政治舞台上强势崛起。如何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使他们将来真正成为党和国家乃至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干部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可以说,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就难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方锻炼成长,努力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能够担当历史重任和保证党的建设事业发展的接班人,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新形势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当前,在培养年轻干部上,突出的矛盾是干部来源渠道单一,经历单一,独挡一面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不强,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极为不利。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选人的渠道不够宽。在取消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前,干部选拔的渠道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学校毕业生分配,之后,由于编制的限制,招录公务员来补充的很少。

  二是育人的方法不够活。没有主动自觉地、有组织地对年轻干部进行基层锻炼、挂职锻炼、外挂学习、下派到村任职等多个岗位锻炼,特别是基层岗位的交流轮岗、交叉任职。再加上近年来每逢机构改革,党政换届,撤乡并镇等情况,人事“冻结”接二连三,不同程度影响干部交流,使一些本来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逐渐失去了优势。三是用人的体制不够新。年轻干部的培养上,存在重选拔、轻管理,重使用、轻培养,重计划、轻落实,重当前、轻长远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论资排辈、讲台阶、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落后观念的束缚,从而难以有大的突破。

  四是后备力量不足。目前,单位职数控制严,职位已经饱和,好的进不来,差的出不去,导致出口不畅,个别部门年龄老化,年轻干部匮乏,后备干

  /4部队伍不足,出现人才断层,缺乏生机活力,有的单位甚至出现无人可选的尴尬局面。

  五是独挡一面能力不强。过于担心年轻干部经验不足、挑不起重担,较少放手让年轻干部独自完成工作。年轻干部因经验、能力以及个性的问题,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会导致年轻干部畏首畏尾。

  二、主要动因

  从理论上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组织工作、干部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积极探索干部成长的规律,充分调动干部的创造活力,满足干部成才进步的愿望,鼓励和支持干部干事创业,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加快推进“三个发展”。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年轻干部到基层培养锻炼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一大批了解国情、熟悉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干部。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新农村建设繁重的任务,需要年轻干部做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这是时代赋予年轻干部的历史使命。

  从干部个人成长来看,xx: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一线是锤炼干部的熔炉,是干部成长的摇篮,基层锻炼对于干部成长大有裨益。做过基层工作可以养成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作风,能够锻炼干部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他们直接接触群众,对群众有感情,心理上好沟通,能够体谅基层群众的疾苦和困难。再一方面,基层情况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能够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妥善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党政干部的培养问题上,面向基层一线应该是一种导向,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干部,这是干部成长的一个规律。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把年轻干部留在机关里,应该把年轻干部放到基层去,引导他们在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对于特别优秀的,更需要大胆使用,破格使用。

  /4三、措施建议

  年轻干部茁壮成长、执政队伍人才辈出,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要立足于未来对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需要,科学制定和认真实施干部培养规划,切实抓好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

  一是鼓励和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基层艰苦环境中培养锻炼。要把基层和生产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到生产一线去、到艰苦地方去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我们可以规定在县直机关凡是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提任副科级职务,都要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基层工作或锻炼2—3年,没有基层工作经历或没有经过基层锻炼的,不能提拔任用。同时,可以考虑安排一批或者几批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干部到农村挂职副科级职务进行锻炼,一定2至3年,也可以在重点工程项目执行单位,各种矛盾集中、问题复杂的政府综合部门以及急难险重工作中培养锻炼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改变一些机关单位干部死水一潭,多年都是老面孔的被动局面。

  二是培养和吸收基层干部到党政机关任职。注重从基层选拔大批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妥善应对复杂局面,有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改变一些地方党政机关干部来源单

  一、经历单一的状况,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充分利用招录乡镇公务员和县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大好机会,认真做好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以及考录县、乡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要采取切实措施,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争取更多的村干部考录到乡镇公务员队伍。

  三是对年轻干部进行多岗位锻炼。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搞好优秀年轻干部的多岗位锻炼。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把长期在领导机关工作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交流到基层锻炼;把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交流到上级机关培养锻炼;把长期在业务部门工作的干部交流到综合部门锻炼;把优秀青年干部交流到急难险重带有风险性的环境中去锻炼;把拟提拔为主要职务的干部放到辅助性的领导岗位上轮岗培养等,使年轻干部获取更多的经历、经验,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在实际工作经受摔打,成长、成才。

  /4四是工作第一线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在思想上要放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不求全责备、吹毛求疵,不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要用战略的眼光、发展的思路看待年轻干部,予以宽容,不因某个方面的缺点就否定个人的才干。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经济建设主战场是最能培养和提高年轻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的平台。培养一批懂经济、善管理的综合型、复合型干部。在突发事件处置第一线培养锻炼年轻干部。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利益格局调整更加剧烈,利益冲突更加频繁、更加复杂,信用缺失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近年来发生了类似于三鹿奶粉事件、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群体性突发事件。在处理突发事件或任务较重的工作任务中,可以有意识地吸纳部分年轻干部直接参与到任务的组织实施和处置过程中去,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培养其应对突发事件和控制复杂局面的能力。

  五是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培养链。干部管理工作涉及培养、选任、考核、监督、升降、奖惩等多个环节,从干部成长的角度看,有必要形成培养链,其目的就是使人才能够健康成长,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面向未来的基层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规划,从制度和机制上,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坚持和完善干部挂职锻炼制度、交流轮岗制度、跟班学习制度和重要岗位锻炼制度等。舍得给年轻干部压担子,让其担任一些乡村党政正职,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能力。

  /4

篇五:对年轻干部学习培养重视不足后备力量培养储备不足

  

  年轻干部人才储备工作不足的原因

  年轻干部是一个组织的希望和未来。然而,当前的年轻干部人才储备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制度设计不完善是导致年轻干部人才储备工作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些组织中,干部选拔仍然囿于传统模式,偏重关系而忽视能力和潜力。这种不科学的选拔机制导致了不合适的人员被提拔为年轻干部,而优秀的年轻人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

  其次,缺乏良好的培训机制也是不足之处。年轻干部需要系统的培训与学习以提升专业能力和领导水平。然而,一些组织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缺乏具体、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年轻干部只能通过实践摸索,无法获得系统性的培养,造成他们在管理和协调能力上的不足。

  此外,工作环境和氛围对年轻干部的成长也起到重要影响。一些组织中,年轻干部面临的工作压力过大,工作环境不够良好。长时间的加班和高强度的工作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思考,限制了他们的成长空间。此外,一些组织的工作氛围缺乏开放和包容,年轻干部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限制了他们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对于年轻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也是导致人才储备工作不足的原因之一。年轻干部在职业发展方面面临着种种不确定性,缺乏明确的晋升路径和奖励机制。这就导致了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对于长期从事干部工作缺乏动力,选择其他行业或岗位。

  综上所述,年轻干部人才储备工作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制度设计不完善、缺乏良好的培训机制、工作环境和氛围不佳,以及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改革选拔机制,建立培训体系,改善工作环境和氛围,完善激励机

  制,给予年轻干部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动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组织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后备力量。

推荐访问:对年轻干部学习培养重视不足后备力量培养储备不足 培养 后备力量 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