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重在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效果。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果,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作业设计应该重在减负和增效。
首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的学习压力往往来自于过多的作业量和繁琐的作业形式。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作业设计应该合理控制作业量,避免过多的重复性作业。同时,作业设计应该注重质量而非数量,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量和独立探索,而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和填鸭式教学。此外,作业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作业过多导致学生无法合理安排时间和歇息。
其次,增加作业设计的学习效果。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作业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任务,如调研、实验、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作业设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思量和探索,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作业设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减轻学生负担和增加作业设计的学习效果的同时,作业设计还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各不相同,因此,作业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此外,作业设计还应该注重学科的整合和跨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果,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目标。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合理控制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个性化和差异化设计作业,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惟独这样,才干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篇二: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优化作业设计
实现减负增效发布时间:2022-10-22T15:33:02.979Z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9月2期
作者:
江海霞[导读]江海霞
黑龙江省安达市万宝山中学163711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2)9-178-02减负增效一直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减负即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增效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好与兴趣,使学生逐渐的形成一种基本技能,掌握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新时代教育的重点是在少年儿童的天性上,过重的作业从根本上打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减负增效的目的是将学生从过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的时间和发展空间,发展兴趣和爱好,锻炼孩子的意志,磨练孩子的个性,为青少年时代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然而受中高考制度的影响,从低年级时开始,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学校为了长远的升学考虑,在不自觉中就把学生带进了单一的、枯燥的题海之中,矛盾的存在,使得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了。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全面或侧面体现在作业中。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全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的首要任务。然而现实教学中老师布置作业时,经常会出现下几个问题:1.作业量大,难度有时也大,背、写、记的量占比例大。
老师和家长从多练多做没坏处的角度考虑,给学生留了太多的作业。有的学校出现刚上六年级的孩子,如果学习能力在中等水平的,作业就得弄到九点半以后。若是学习能力差的或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就得弄到半夜。学生写不上写不完作业,但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就上网查阅答案直接抄上,也有家长帮孩子写作业。这样的作业方式,没有意义。2.作业内容重复性太多。
一个概念或一个单词背了多遍,写了多遍,一个知识点有多个相似的或一样的题在重复着。原本已经会的,练习了多遍,不会的还没弄不明白,又没有时间思考。这样的作业浪费了学生时间和精力,收获不大,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3.罚写作业多,意义不大。
适当的罚写可以对学生起着警示作用,避免以后别再犯类似的错误。当罚写由几遍变成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时,罚写就失去原有的意义了。学生在写的时候连看也不看,脑子想都不想,就小手在动,机械的一遍遍的写,对错全然不知。4.作业内容一致,全体同学一份作业。
孩子之间是有差距的,同在一个环境中接受新知识,有的学生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知识到理解到应用都很顺畅,而有的学生从学习新知识就很费力,接受的非常慢。若全班作业统一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比较吃力,大多数内容完不成,犹如拔苗助长;若内容过于基础和简单,则优秀的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和提高,作业不能一刀切,长此以往,效果不佳。
作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布置作业是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有提高,科学合理的安排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多年的亲身体验,就布置作业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作业的量适当,难度适中,形式多样。
布置作业的量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控制,只追求数量的作业,往往质量就会下降。学生迫于老师的压力,为了完成任务,采取消极抵抗、应付了事的态度,作业质量自然下降;如作业量过少,达不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布置作业的难度要从学生实际水平来考虑,教师事先最好预测一下学生完成的程度。化学作业除了书面作业,还可以布置阅读类的、口头表述类的、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来收集知识类的、调查类的(如有关水的净化污染与防治等)、家庭小实验、化学报告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作业要有针对性,并能坚持长久。
作业以中等学生为起点,要面向全体学生。上课时教师尽量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作业也要分层次来留.要有针对性,也可在同一个题里问题由易到难来设计:
如:在学习完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我给学生留了一个练习题:现有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g,溶剂的质量为________g
(2)如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3)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4)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则应加入硝酸钾________g;或蒸发掉________g水。
(5)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应加水_______g.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应完成不同的问题,分层留作业,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在感觉做作业有压力了,多多少少能提高一下这类学生的兴趣。也使这些孩子有点成就感。帮助这些学习弱的孩子掌握最基础的知识,确立正确的学习做事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得布置适量的在理解的基础上需要独立探究的练习,如在此题基础上可再留一个选做题:13g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对于中等学生来说主要抓基础,加强基础训练这个环节,特别注意他们审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他们的能力。不论哪个层次的学生,作业的量和难度要适当,让优秀的学生跳一跳脚才能够得到,因为他们具备探索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让中等学生伸伸手能学会,能增强他们的自信,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努努力能学会最基础的内容。通过做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都能成长为有健康人格的人。3.作业要能够引发学生思考
最佳的作业应该起着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只有深刻的理解了知识,才能深刻的认识它,学生只有熟练、准确、牢固的掌握了知识,才能进入理解和思考的层面,思考类作业比重复性、机械性作业更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将学习引向更深的层面,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和掌握知识。
不是所有的作业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去做,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选择的让学生接受训练,以便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探究性问题:比如:学习了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化学反应知识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上周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固体忘记了盖瓶盖,欲对该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问题1: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怎样检验?
问题2: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如何?请设计实验证明。
问题3:如何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运用学习过的知识进一步解决问题,学生进一步思索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的方法、除杂质的方法和探究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实验方法,或再延伸到氢氧化钙变质的检验的方法和变质程度等问题的研究上。通过思考性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4.作业要及时反馈
不论是课上作业还是课后作业,一定要做到及时收,及时批改。最好做到全批全改,要写有评语,要带有鼓励性。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检查学生修改完善错题的情况,让学生养成自我找差距、自我完善的习惯。讲解要精炼明白,知识纠正要准确到位,有些探索性问题还要留给学生发散思考的空间。教师也要及时反思,根据上一次布置作业的完成效果和发挥的作用,改进下次作业布置的方法,让作业发挥其应起的作用,避免学生负担过重。
总之,新课程理念的形成和作业价值观的转变,指引科学设计作业的方向,使之更加人性化,优化作业布置与评价,科学合理的安排作业,能切实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压力,提高作业的质量,真正学会了知识。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的时间、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还学生快乐的生活,让孩子的个性得到释放,兴趣和爱好得以发展,使孩子们潜在的能力慢慢的发挥出来。参考资料:殷玉美《优化化学作业设计
落实减负增效》化学教与学
篇三: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减负增效措施
在双减背景下,针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减负增效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作业量合理化:合理安排作业量,避免过多重复性的作业。可以通过尽量减少重复的填空、抄写等机械性作业,鼓励学生进行主题性思考和创作性写作,提高作业的质量。
2.作业内容优化:优化作业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作业形式多样化:尝试采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可以设计情景模拟作业、小组合作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应用语文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作业反馈及时化: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进步。老师可以采取口头评价、书面批注等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改正错误和改进不足。
5.作业协同性发展:促进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支持。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6.精简作业流程: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减少学生在写、抄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作业效率。比如,可以使用电子教案和电子作业卡,让学生通过电子设备完成一部分作业,节省纸张和书写的成本。
7.关注学生需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健康。及时调整作业的难度和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避免过多的压力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合理安排作业量和内容、优化作业形式和反馈机制,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关注学生需求,推动学生的有效学习。只有在教育全员参与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篇四: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减负增效
优化作业设计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学生们的学业负担日趋沉重,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作业和学习任务。而在教学中,如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来帮助学生减轻负担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本文将讨论如何通过减负增效的优化措施来改善作业设计。
1.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设计作业时,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明确,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核心概念和技能,并能够进行实际应用。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业的意义和目的,提高学习动机,从而增加学习效果。
2.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在作业设计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单一的作业形式,而是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作业,让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任务。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1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作业的时间安排也是优化作业设计的重要一环。我们应该合理估计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作业的截止日期。同时,要避免将大量的作业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而是要分散安排,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
4.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
及时有效的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至关重要。在作业设计中,我们应该提供明确的评价标准,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通过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如在线批改系统或自动化反馈工具,来提高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索
优化作业设计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扩展性的作业或研究项目,让学生主动选择自己2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结论
通过减负增效的优化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减轻负担,提高学习效果。在作业设计中,我们应该明确学习目标,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反思和改进作业设计,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将能够为学生创造更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成为有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三.(2020).“减负增效”优化作业设计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12(4),43-48.
2.
李四.(2019).在作业设计中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36(2),56-61.
篇五: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作业改革减负增效的措施
为了实现作业的减负增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作业总量:学校和老师需要合理规划学生的作业量,确保作业适量,避免因作业过多而影响学生的休息和健康。
2.提高作业质量:教师应注重作业的质量,避免重复性、机械性、惩罚性的作业,而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作业。
3.优化作业设计: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推行分层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加强作业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作业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和正确率。
6.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可以建立作业完成情况的激励机制,鼓励和表彰完成作业的学生和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作业要求,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学生的作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8.引入科技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作业系统、在线教育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作业资源和辅导。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实现作业的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因过度减负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合理把握减负的度,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篇六: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优化作业设计
实现减负增效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本、减负增效”,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作业,利用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机械、重复,缺乏创造性的作业。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题海战术中,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
一、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造设计:
1、纵向联系。针对教材或某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趣味作业,让学生自己领会新知,自己巩固旧知。在教“日、目、虫”与“青”分别组成的字的音、形、义的区分。教完后,我让学生编创这三种偏旁所表示意义的儿歌。有的编出了“有太阳就是晴”,有的编出了“有目就是睛”“有虫就是蜻……学生们很快分清了它们各自的意思。然后,我又在教室墙壁上分别挂上“晴、睛、蜻、清、请”等“字插”,设计了“字宝宝找家”的游戏,让学生分别找出能与这些字组合连词的文字。孩子们对这类的“游戏”特别有兴趣,人人踊跃“参赛”,争先恐后,乐此不疲,谁也没想到这是在做作业。
2、横向联系。新大纲“要求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针对低年级的儿童特点,我设计了一些趣味作业。如学完一年级第二册《花》课文后,课文说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自开什么花。我在教室四角挂上邮筒,邮筒上分别写上“春、夏、秋、冬”,让学生当“小小邮递员”,课后搜集些与四个季节还开什么花的相关词语、句子或短文,然后投放到相应的筒中。以小组为单位,比比谁投的“信”最多。孩子们认真、兴奋,课后积极查找,团队精神尤为感人。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发动了储存在学生内心的能量,使学生产生了兴趣。趣味作业能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使儿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学习的自主性、创造的积极性显而易见。
二、设计探索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学生完成作业也是一种学习活动,而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情
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
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1、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三年级教材《荷花》时,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在家观察一些荷花,说说荷花的种类,等等,看有什么发现?
2、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语文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如:语文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
3、实验作业。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如:学习二年级教材《动手做做看》前,可要
求学生在家先把金鱼放进装满水的缸,看水会不会溢出来,通过感知达到对课文知识的了解。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热潮,广大教师正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的创新,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忽视。对传统的语文作业加以变革,可以用以下几种形式的作业来贴近学生的实际。
1、口语表达型
学生在家可谓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为此,可有目的地让学生在家进行口语练习。如:选讲学校、社会的新鲜事情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等。家长在听孩子“演讲”时,可随时对孩子加以指导点拨。
2、观察积累型
学生往往会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要求学生回家观察禽畜的生活习性,观察家用电器的式样及其功能,还可以让学生去商店、集市、车站、影院作专题观察。教师需事先进行观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在观察时应按顺序、有重点、抓特征、多联想,并完成一定数量的观察笔记。
3、动手操作型
语文作业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让语文与自然、社会等学科结合起来。因此布置作业时可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完成一些小研究,进行一些小探索,并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4、搜集整理型
这类作业的布置应因人而异。一方面可根据学生爱好的不同,引导他们搜集邮票、火花、图片等,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并贴在专门的作业本上,然后根据画面的内容写一些作品简介;还可以让学生对搜集的内容进行分类,如“迷人的风光”、“古老的建筑”等。另一方面可进行“语言知识”的搜集,让学生从书报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中搜集一些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等。
5、劳动服务型
为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服务观念,同时积累读写的素材,可要求学生回家学做一些家务活,也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
益劳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四、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之间的“智力不平等性”几乎是绝对的,在同一个班级,由于理解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作业要求当然不能搞“统一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不仅是实际教学的客观要求,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设计作业前教师首先要对全班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很熟悉,然后按程度不同把学生分为几个组(一般以三组为好,即好、中、差)。设计作业时不仅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而且要明确各个层次作业的要求和目的,可以在基本题不变基本要求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基础题、中等题和提高题(可分为a、b、c三级训练)在好、中、差三个层次作业中按不同的比例设计。也可就一个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这些习题设计都要把握一个总的原则,不能脱离大纲和课本,即a级习题体现课本所要求掌握的双基;b级习题则在a级的基础上稍有难度,大多体现课本知识的重难点,但又需进行一定发散思维才能解答;c级习题则是为优等生准备的题目,设置不仅要灵活还要拔高,即在学生熟练灵活运用基础上有所创新。
减负不意味着放松,应在培养综合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方面多引导,引导孩子开卷有益,科学地玩,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增加人生履历,使小孩与外界有更多的了解与认知。创设多种适合儿童特点的作业,能更好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篇七: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优化作业设计
实现减负增效
作者:林瑜
来源:《天津教育·下》2022年第11期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领导、教师要认真阅读“双减”政策内容,围绕“双减”政策来实现教育形式的优化、创新。同样,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优化语文作业内容,创新语文作业形式,改变以往课后练习题、试卷题的单一作业,通过设计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的语文作业,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出学生做作业的效果,进而在减轻学生语文课业负担的同时实现增效提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在“双减”背景下,很多教师意识到减轻学生语文课业负担的重要性,但是在当前课堂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不能让“双减”政策真正渗透在语文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在语文作业设计方面,教师依然习惯于用重复做题的形式来布置语文作业,学生存在较大的课业压力,无法实现减负增效。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内容、形式期间,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设计一些理论性、习题式的语文作业,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部分学生无法跟上语文教学进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升。同时,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缺少沟通、互动,在设计语文作业期间,没有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差异点来设计语文作业,无法增强学生参与完成语文作业的主观能动性。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差异性的原则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设计小学语文作业内容、形式,一定要遵循差异性的原则,改变以往统一布置习题、统一批阅作业的形式,要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设计语文作业,以此来尊重、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还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去解决、完成语文作业,从中内化、复习文本知识,展现出语文作业的导向功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趣味性的原则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设计、布置语文作业期间,要全面体现趣味性原则,不要局限于让学生以做题的形式完成语文作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故事类、游戏类、合作类的语文作业,让学生在“玩”中巩固、复习文本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期间,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互动,了解学生的成长经验、兴趣爱好,以此来作为设计语文作业的依据,增强语文作业内容、形式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思考中完成语文作业。
(三)实践性的原则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想综合提高语文作业内容的质量,一定要体现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课堂中去合作学习,通过实践与体验,共同来完成语文作业,实现语文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这样设计实践性的语文作业,不但能消除学生对语文作业的抗拒心理,还可以在完成作业期间,获得一定的荣誉感、成就感,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法
(一)优化语文作业目标
“双减”背景下,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想达到“减负增效”的教育效果,教师要优化语文作业目标,改变以往只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语文作业目标,而是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在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目标期间,一定要由之前的知识技能转化为核心素养,不再单一地把语文作业当做巩固、复习语文知识的手段、媒介,而是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期间,展开深度思考、剖析,从中获得深刻的学习感悟。在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中,通常是采用“题型+重复性练习”的形式来布置一些日记、周记、听写、抄词、预习等作业,这属于一种“知识作业观”,无法完全展示语文作业的多向导向功能。而在“双减”教育政策的引导下,一定要把语文作业作为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平台、学习途径,促使学生的可持续性、全面化发展,围绕“素养作业观”来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展现出语文作业的育人功能。
1.由知识内容转化为语言品味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中,教师通常都是利用语文作业来评估学生对文本内容、文本情节的认知与理解,这种语文作业不深刻、不完善,由此,基于“双减”背景,在设计、布置小学语文作业内容期间,一定要让设计目标由知识内容转化为语言文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运用、巩固、理解,比如,在讲解《黄山奇石》文本知识之后,其中“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第一句内容,围绕这句话,教师可以做好句子朗读的停顿指导,让学生自主展开停顿训练;学生要把中外闻名、黄山风景区、我国安徽省南部用A、B、C来标记,引导学生变化语序,通过这种创新型、探究型的语文作业,能让学生再次复习、探究课本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在亲身实践、体验中,让课本知识结构更完整,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2.由知识结果转化为思维训练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教师在设计、布置语文作业期间,语文作业目标要由知识结果转化为思维训练,改变以往只关注知识成果、应付考试而设定语文作业目标的情况,而是要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思维训练。教师不要布置一些重复性、琐碎
性、低級化的语文作业,如内容填空、检查课文情节等作业,而是要让语文作业具备较强的思维含量,促使学生思维与语言的协同发展。例如,在学习了汉字“车”后,教师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写出和“车”相关的词语,如,上车、坐车、车站、车厢、火车、马车、汽车等。虽然这个语文作业内容看似简单,实际能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增强语文作业的探究性、启发性,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3.由知识训练转化为审美意识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教师要把语文作业内容设计目标由知识训练转化为审美意识,不再把语文作业作为训练语文知识的手段,如,写一写、练一练、读一读、说一说、做一做等,而是要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时候,提升学生自身艺术鉴赏素养,感知文字的魅力,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师可以利用艺术表达形式来设计语文作业,借助于音乐节奏来让学生展开朗读,增强学生的文本结构意识。比如,在语文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布置“汉字画”语文作业,把图画和字形结合在一起,增强语文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对学生开展关联、构图、立意的审美熏陶。比如,在教学《牛郎织女》时,教师可以出示“牛郎织女”的连环画,让学生给连环画配上文字,实现美术和语文课程的融合,使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期间,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4.由知识实体转化为文化渗透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教师要把语文作业内容设计目标由知识实体转化为文化渗透,不再让学生重复记忆文章内容、段落的大意、句的意思、词的含义、字音与字义,而是要让学生深入挖掘实体知识背后蕴涵的精神内涵、文化底蕴。如在学习了“美”的汉字知识之后,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把四个横写好、写平,还需要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从中来感知“美”的上下结构、人文内涵,让语文作业具备较强的趣味性、探究性,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情感性,这样既能减轻小学生的语文课业负担,还能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二)增强语文作业主体意识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要想在“减负”的同时达到“增效”的效果,教师要优化语文作业主体,改变以往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现状,而且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分析作业,全面减轻学生的课业与学业压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设计期间,教师要重视习惯培养。教师要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之前,先去整理下笔记、阅读文本内容,把当日的文本知识复习一遍,这不仅对学生是一种引导,也是一种新型的语文作业形式。同时,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期间,做到不翻阅笔记、不翻阅资料,能像对待考试一样去完成作业,并且要限时完成语文作业,做好语文作业的检查,形
成“不检查作业、不上交”的习惯,这样才能展现出语文作业的检验功能,通过考查学生提交的语文作业,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2.促使学生自主解题
在“双减”背景下,要想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期间,一定要注重促使学生的自主审题、解题,防止出现审题不准确的问题,提高语文作业质量。比如,在学完《坐井观天》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安排相应的角色,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来熟悉好词好句。这种语文作业类型,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语文解题中,学生在合作、分享中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3.注重语文作业的自主评价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注重语文作业的自主评价,这样才能展示出语文作业的教育优势,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教师要在学生完成语文作业后,鼓励学生自行检查作业内容,展开科学、合理的评价,实现教学、学习、评价的一体化发展,学生在自主评价、修改中,加深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
4.强化语文作业的自主设计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注重语文作业的自主设计,让学生成为设计语文作业的主人公,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意识。比如,在讲解了《只有一个地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语文作业,有的学生认为这篇课文比较适合朗诵,要选择一段音乐作为背景,自主展开有感情朗读;还有的学生认为要多搜集资料,自主书写一篇保护地球的作文;还有的学生认为要创作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广告词。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语文作业,激发学生参与设计语文作业、完成语文作业的主观性。
(三)优化语文作业类型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教师在设计、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一定要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类型,以此来实现减负增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质量。
1.设计本体性的语文作业
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活动中,要想全面落实“双减”教育政策,教师要设计本体性的语文作业,让学生从中来思考、书写、学习,突出语文作业的导向性。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倾听类的语文作业,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或者让学生倾听其他学生的朗读,从中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营造温馨的语文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要设计一些交流类的语文作业,以此来创设真实、趣味、实践性的教育情境,鼓励学生用心倾听,深刻记忆、内化语文课本知识。最
后,教师一定要设置一些阅读理解类的语文作业,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强化对阅读策略的指导,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文本阅读量,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2.设计拓展类的语文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设计拓展类的语文作业,不再把语文教育内容局限在文本知识中,而是要注重对课内文本知识进行延伸、拓展,丰富学生的文本知识面,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综合素质。在设计拓展类语文作业期间,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合作,以此来完成作業、探究作业,比如,通过完成手抄报作业,强化对文本知识的记忆,提升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比如,在学习了《四季之美》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想象去绘画,实现美术课程和语文课程的融合,增强语文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实践性,让学生获得操作、体验、实践的快乐,形成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
3.设计预习类的语文作业
在“双减”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注重设计预习类的语文作业,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方向,改善以往盲目预习的问题,并利用课前时间来熟悉课本内容,节省更多的课堂活动时间,培育学生良好的知识预习习惯,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同时,教师在设计预习类语文作业期间,要综合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以及认知水平,在布置、设计预习语文作业时要考虑学段特点。比如: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可以布置以下预习作业:一读,把课文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二圈,圈出文中生字,把每个生字拼读三遍,并试着认一认;三划,用横线画出带生字的新词,并试着记一记;四标,标出自然段序号;五想,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而第二、三学段除了基本的字词识记外,还应该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设计详细的导学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教育政策的引导下,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制定语文教学目标,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还要优化语文作业内容、形式,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布置语文作业,增强语文作业内容的趣味性、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期间,掌握多项学习技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改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研究”(课题批准号:Fjjgzx21-094)研究成果。
(刘
芸)
篇八: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调查性作业。例如,在研究“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让学生到校园内测量各种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注重趣味性,设计有趣作业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如果感到枯燥乏味,很难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注重趣味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研究。
1、游戏性作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性作业,让学生在游戏中研究。例如,研究“分数”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款名为“分数大作战”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
运算方法。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趣味性练
除了游戏性作业,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研究。例如,在研究“三角形的性质”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如“画出一个三角形,让它尽可能的像一只动物”,让学生在练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研究的趣味性。
三、个性化设计,满足学生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研究特点,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该注重个性化,满足学生的需求。
1、差异化作业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研究能力,设计差异化作业,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难度下进行研究。例如,在研究“分
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
2、个性化拓展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个性化拓展作业,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例如,学生对音乐感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道与音乐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解题中感受到音乐与数学的奥妙。
结论:
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优化作业设计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研究效果。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性、趣味性和个性化,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自主研究能力,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调查性作业是指通过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
为了让学生喜欢作业并通过作业有所收获,教师应该开阔视野,多设计趣味性强的作业。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模式,保持练的新颖、生动、有趣,唤起学生的新奇感,做研究的主人。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的不同,设计一些可供选择的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生活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并具有挑战性的题,这样做不仅能减少学困生与一般学生的畏难情绪,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
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有机设置弹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研究需要。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有变化,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如自选作业、自编作业、自批作业等。
教师应该联系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能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实践型作业,让课内合作研究在课外继续发挥作用,使“合作完成”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理念。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该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巧妙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一般开放性作业的类型包括:条件开放型作业、问题开放型作业、结论开放型作业以及方式开放型作业。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应该设计出有益的数学作业,以便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注重作业的实用性、趣味性、合作性和开放性。通过这些多彩的作业,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发挥,同时也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使作业成为学生的“加油站”,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推荐访问: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 作业 增效 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