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3篇)

时间:2024-09-13 12:5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以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1、【单选题】

  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周长都是十五公里左右,但是()的人文景观丰富得多。

  正确答案:A2、【单选题】

  北宋时期,将南京玄武湖围湖造田,影响城市生态的江宁太守是()。

  正确答案:A3、【单选题】

  杭州西湖中有白堤和苏堤。白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苏堤是()主持修筑的,为西湖文脉的传承奠定了重要基础。

  正确答案:C4、【单选题】

  因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南京城里一度“有水必臭”。当年桨声灯影的秦淮河被南京人自嘲为()。

  正确答案:B5、【单选题】

  房地产开发为牟取最大利润,(),造成地面、地下大量历史文化遗产被毁。

  正确答案:D6、【单选题】

  二十一世纪初,有专家宣扬社会发展就要“不惜打破坛坛罐罐”。这里“坛坛罐罐”指的是()。

  正确答案:B7、【单选题】

  随着城市产业转型,()逐渐成为实体经济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D8、【单选题】

  文化资源不是消耗性资源,不会像其他资源那样(),而是越积累越丰厚,所以能生生不息,持续不断。

  正确答案:C9、【单选题】

  ()是最重要的城市竞争力。

  正确答案:A10、【单选题】

  因为在土地开发前坚持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六朝建康都城夯土墙遗址,这一珍贵遗址得到保护,2014年建成了南京的又一家博物馆()。

  正确答案:B11、【单选题】

  当前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中,()保护相对较好。如南京明城墙风光带,保护范围包括城墙本体、护城河、周边控制地带和绿化景观。

  正确答案:A12、【单选题】

  ()是文化资源保护的重灾区。虽然有动工前考古的规定,但由于时间紧、经费缺,常常只能做抽样考古。而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几乎都是被暗中毁掉。

  正确答案:C13、【单选题】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牵涉到众多专业,相关专家学者应该发挥更多作用。准确地说,()应该让专家学者发挥更多作用。

  正确答案:B14、【单选题】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性强,急需专门人才,目前人才()的情况相当严重,这一状态亟待改变。

  正确答案:A15、【单选题】

  因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在南京建者,所以南京号称()。

  正确答案:C16、【单选题】

  南京城市发展有善于利用自然山水的传统,2500年来,形成了()和谐交融的独特文化形象。

  正确答案:A17、【单选题】

  南京的城市绿化历来为人所赞扬,又处于江南人文荟萃之地,所以将()

  作为城市形象定位。每个城市都会有自己的自然与人文特色,也都可以提炼出独具一格的城市形象。

  正确答案:B18、【单选题】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不能仅限于恢复旧观、简单展示,必须结合()。

  正确答案:D19、【单选题】

  历史文脉是城市时间与空间发展成果的沿续,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影响着城市物质与精神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D20、【单选题】

  每个城市都要研究自己的文脉资源,特色与要素,优势与劣势,利用才有基础,()才有方向,才能做出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产业,做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拳头产品。

  正确答案:D21、【单选题】

  城市的创新能力决定于()。

  正确答案:A22、【单选题】

  ()的去留取决于城市的宜居程度和发展空间,包括生态环境、生活负担、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

  正确答案:C23、【单选题】

  城市既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成为()的外在环境。

  正确答案:C24、【单选题】

  长期生活在一座城市中,人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固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人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产品,又会对城市形成反哺。城市()就在城市与人的相互作用中日积月累,丰富繁荣。

  正确答案:B25、【单选题】

  六朝时期南京的文化成就辉煌。如科学家()推算出圆周率,是当时的最高水平,至今在数学史上仍被称为“祖率”。

  正确答案:A26、【单选题】

  六朝南京产生了多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著作。如中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诗文总集()。

  正确答案:B27、【单选题】

  六朝南京在书画艺术上也有很高成就,出现了“书圣”()、“画圣”顾恺之这样影响深远的名家。

  正确答案:A28、【单选题】

  南京自建城以来就有远行贸易的传统,东吴建都后更有船队出海远航,北至辽东半岛,南至东南亚。大陆和()的联系,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就在东吴时期。

  正确答案:A29、【单选题】

  因为南京城市文化是多层面、多中心的(),所以形成了包容宽厚的城市氛围,善于接纳外来成分,吸收外来营养,在交汇融合中丰富自己。

  正确答案:C30、【单选题】

  明清时期南京形成两大支柱产业,一个是()织造,属于手工业;一个是科举服务行业,属于第三产业。

  正确答案:A31、【单选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南京旅游业极度萎缩。外宾到南京旅游往往只安排半天行程,看“一大一中一小”:南京长江大桥,(),小红花艺术团演出。

  正确答案:D32、【单选题】

  许多历史文化景观在经过维护后,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开放,成为文化旅游

  业的重要资源。如北京的()、西安的秦兵马俑、洛阳的龙门石窟、南京的明孝陵。

  正确答案:A33、【单选题】

  无论自然景观区还是人文景观区,都不宜插入影响风貌的大体量新建筑。南京钟山风景区现在尝试利用景区内原有小体量建筑,采取()方式,营造与大环境互补的软性休闲空间,可以有效提高旅游的舒适度。

  正确答案:B34、【单选题】

  南京明代都城城墙,周长超过()公里,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城”。

  正确答案:A35、【单选题】

  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有的可以维持原功能,而()也是常见的做法。

  正确答案:C36、【单选题】

  南京颐和公馆,将26幢民国公馆置换维修,作为民国生活体验区,一方面致力营造民国生活氛围,一方面始终保持较高的社会开放度,将公共资源还给社会。这一做法得到社会认同,2014年荣获()。

  正确答案:A37、【单选题】

  南京颐和公馆利用馆区内文物建筑创设展览馆,如利用抗日名将薛岳故居建成()。

  正确答案:D38、【单选题】

  颐和公馆以所办展览馆为基础,进一步延伸到产业,如以()展览馆为基础,与上海知名旗袍品牌合作,形成强强联合。

  正确答案:B39、【单选题】

  南京高淳国际慢城是乡村资源功能置换的范例。它位于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麓,包含六个村庄,人口二万,覆盖面积80平方公里,核心区50平方公里,观光道路48公里。2010年由国际慢城联盟组织授予()称号,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2012年被评为中国最佳休闲胜地,2015年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正确答案:C40、【单选题】

  国际慢城有严格的评选标准:人口五万以下的村镇,(),反噪音,绿化好,绿色能源,绿色经济,传统手工方式作业,无快餐,无大型超市等,共54项规定。

  正确答案:A41、【单选题】

  对于体量较小的文化资源,可以用区域整合的方式加以利用。如南京石头城遗址一带分布着几十个较小的人文景观,长期难以形成旅游热点,现在市里规划建设()遗址公园,使区域内文化资源得以整合利用。

  正确答案:A42、【单选题】

  工业遗产的利用,常常是被辟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实质上仍然是功能置换。其实最理想的是继承基础上的文化(),是基于既有文脉的创意产品和创新技术。

  正确答案:C43、【单选题】

  南京十竹斋在明代晚期发明的饾版拱花技艺,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高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技艺。

  正确答案:D44、【多选题】

  不惜代价追求GDP的城市发展状态,导致了()方面的自然生态恶化。

  正确答案:ABC45、【多选题】

  历史文化遗产从“障碍”到资源的认知变化,是一个相当长的、逐渐提升的过程。这一变化的发生有()等方面的因素。

  正确答案:ABCD46、【多选题】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ABCD47、【多选题】

  城市发展应该坚持()的宗旨,建设绿色、共享的宜居城市。

  正确答案:AB48、【多选题】

  最近几年,从宏观经济面上看,中央三令五申,强调(),文化产业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正确答案:ABC49、【多选题】

  (),都属于文化资源保护的范畴。

  正确答案:ABCD50、【多选题】

  南京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有()以及明故宫遗址、瞻园、甘家大院、颐和路公馆区等。

  正确答案:ABCD51、【多选题】

  近年以来,()等文化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正确答案:ABCD52、【多选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相对较好,但也有一些因原有生态环境急剧变化而面临消亡的,如:()。

  正确答案:ABD53、【多选题】

  数千年发展中演化而成的乡村生态,()都十分可贵。然而因为房地产开发的诱惑,一度遭遇危机,现在仍难抑制某些地方政府的毁村冲动。

  正确答案:AB54、【多选题】

  文化资源保护的要求不断提升,从文物本体保护,发展到注意文物所处环境氛围的保存,明确提出历史街区、历史城区的()。

  正确答案:ABC55、【多选题】

  文化资源保护,在城乡总体规划和各层级规划中都应有所体现,如(),层层落实。

  正确答案:ABCD56、【多选题】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

  正确答案:ABC57、【多选题】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要研究当下发展现状,思考与解决面临的文化问题,以()激活生命力,有机融入现代功能,成为当代生活要素。

  正确答案:ABC58、【多选题】

  在物质的历史文化资源之外,也要看到精神资源。()都有助于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提升社会文化品位,增强城市凝聚力。

  正确答案:ABC59、【多选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和郑振铎先生筹划复刻了()。

  正确答案:BC60、【判断题】

  杭州西湖与南京玄武湖同样面临淤塞时,苏东坡和王安石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苏东坡的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正确答案:对

  61、【判断题】

  房价过高会成为吸引人才的障碍,影响城市的创新能力。

  正确答案:对

  62、【判断题】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障碍。

  正确答案:错

  63、【判断题】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城市不顾原有风貌特色,大拆大建,高楼林立,“千城一面”,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

  正确答案:错

  64、【判断题】

  二十一世纪初,有专家将历史文化遗产视为城市发展的障碍,宣称要“不惜打破坛坛罐罐”,这种说法符合城市发展规律。

  正确答案:错

  65、【判断题】

  一度推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农民上楼”,传统农村自然与文化生态遭受无可挽回的损失,乡愁无所寄托。这不符合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正确答案:对

  66、【判断题】

  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正确答案:错

  67、【判断题】

  高楼林立,千城一面,从空间维度上看城市是大大升高了,但从时间维度上看则被大大压缩。

  正确答案:对

  68、【判断题】

  西方国家曾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我们可以效仿。

  正确答案:错

  69、【判断题】

  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是无法破解的。

  正确答案:错

  70、【判断题】

  中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最近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既顾及当前利益、近期利益,又顾及未来利益与长远利益。当前、近期的发展不仅不损害未来、长远的发展,而且是为其提供有利条件的发展。

  正确答案:对

  71、【判断题】

  八十年代有一句宣传语:“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样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错

  72、【判断题】

  做文化产业必须有文化资源,可以说文化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

  正确答案:对

  73、【判断题】

  乡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深入研究。即使在城市近郊、交通便利之处,乡村休闲旅游也应发掘、运用自然与人文资源,打造地域特色,互补共进。

  正确答案:对

  74、【判断题】

  体量较小的文保单位,多有周边环境异化、成为标本的问题。就像一片树

  林只保留一棵大树,把其他的树木都砍掉,盖成大楼,这棵大树便失去了活力一样。

  正确答案:对

  75、【判断题】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常会因为迁就现代功能需要,而发生过度改造问题。

  正确答案:对

  76、【判断题】

  对于辖区内达到文物标准的历史建筑,某些地方政府往往也不愿认定为文物,因为一认定为文物就必须保护,会影响土地开发。这有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正确答案:错

  77、【判断题】

  南京近年对历史建筑实行公开挂牌的保护方式,明确标示建筑的建造年代、设计建造人、风貌特色、原使用单位及保护级别等,以便于社会各界监督。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正确答案:对

  78、【判断题】

  保护文物,也需要保护文物所处的环境氛围。

  正确答案:对

  79、【判断题】

  规划编制工作,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

  正确答案:对

  80、【判断题】

  城乡规划编制完成,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就必须遵照执行。但在实施过程中,常因受到政府领导“政绩工程”的冲击而被改变。在“规划管市长”还是“市长管规划”的争论中,应该选择前者。

  正确答案:对

  81、【判断题】

  有些专家在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时,认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能彰显个人成绩,热衷于拆旧建新,这对文化资源保护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正确答案:对

  82、【判断题】

  2009年春,南京和天津的专家学者为保护老城区发出呼吁,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相关老城区得到较好保护,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对

  83、【判断题】

  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可以有机融入现代功能、成为当代生活要素。

  正确答案:对

  84、【判断题】

  历史文化资源,在有形的物质资源之外,还有无形的精神资源。

  正确答案:对

  85、【判断题】

  历史文脉是城市时间与空间发展成果的沿续,如果遭到破坏,是可以再生的。

  正确答案:错

  86、【判断题】

  历史文脉不会影响城市物质与精神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确答案:错

  87、【判断题】

  人才不足,高素质人才尤其缺乏,是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最大困难。

  正确答案:对

  88、【判断题】

  城市环境会影响人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而人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也能够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正确答案:对

  89、【判断题】

  从历史上说,南京是个偏安、短命,悲情的城市。

  正确答案:错

  90、【判断题】

  南京的建都史虽然只有450年,但前后跨度很大,从封建社会前期直到现代,长达1700余年,可以说明南京这座城市的再生能力很强。

  正确答案:对

  91、【判断题】

  六朝定都南京,正是中原地区汉文化面临断绝之际。由于南京的传承,使汉文化得以存续,没有像埃及、巴比伦等古文明那样中断。

  正确答案:对

  92、【判断题】

  因为南京是多层面多中心的多元文化,难以用一个简单概念概括,可以说南京文化特征不明显。

  正确答案:错

  93、【判断题】

  对于自然景观优美、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区,在维护、展示的同时,适当补充与景区相协调的休闲服务设施,可以提高景区的舒适度与吸引力。

  正确答案:对

  94、【判断题】

  南京明城墙如今不再担负城市防御功能,而成为古代都城的标志之一,在不影响城墙保护的前提下,可以让它更多地融入现代生活。

  正确答案:对

  95、【判断题】

  南京明城墙内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不少空间,现在管理部门将这种空间辟为书吧,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正确答案:错

  96、【判断题】

  对于非专业展览机构,利用既有空间与民间收藏家联合办展,可以节约经费,也容易保证展品质量。

  正确答案:对

  97、【判断题】

  “让生活慢下来“的国际慢城,倡导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正确答案:对

  98、【判断题】

  创新水平不是一句空话,它取决于认知水平、思维水平、科技水平和制作水平。

  正确答案:对

  99、【判断题】

  文化产业的创意产品,如果缺少技术含量,是很容易被模仿、被替代的。

  正确答案:对

  100、【判断题】

  明代末年,南京十竹斋雕版印制的《十竹斋笺谱》,正是因为采用了饾版、拱花的新技艺,达到了世界印刷史上的新高度。

  正确答案:对

  101、【判断题】

  北京荣宝斋在为鲁迅先生和郑振铎先生印制《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的过程中,技艺水准大大提升,成为非遗传承的一个成功范例。

  正确答案:对

  102、【判断题】

  南京十竹斋传习所现在以明代印制的《十竹斋笺谱》为蓝本,进行复刻,藉以传承工艺,培养人才,创新产品。

  正确答案:对

  103、【判断题】

  南京十竹斋组织艺术家在新制的十竹斋笺纸上进行再创作,很快引起关注,成为一种新兴的收藏品。

  正确答案:对

篇二:以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2005年11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anxiTeachers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Nov.,2005Vol.32No.6第32卷第6期文化资源及其利用吴圣刚(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

  要:文化资源指的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以一切文化产品和精神现象为指向的精神要素。和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重要资源。文化资源具有无形、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等特征。文化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因此,应充分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加强文化的创新,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资源;文化;文化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5957(2005)0620128203在文化的狭义层面上。“狭义的文化是严格意义的文化,即一、文化资源的含义资源就其属性和存在形态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物化资源和非物化资源。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人文资源则是人类自身创造的、能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的社会要素。有形资源即能看得见、摸得着、有形存在的资源,比如水、阳光、森林等。无形资源则是指能为人类利用,但没有固定形态的资源,如空气。物化资源指的是以实物体现的资源;非物化资源则是非实物形态存在的资源,如知识等。一般而言,自然资源是有一定量的,因此,资源的使用和消耗是有限度的。比如,地球能够提供给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地球上的人口无限制地膨胀,地球上的资源必将枯竭。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有些资源是不能再生的,一旦消耗殆尽,再也不可能拥有。有些资源再生的周期相当漫长,如煤炭、石油等,如果我们不珍惜,一经消耗殆尽,人类对其再生的期待则可能遥遥无期。文化是产生于人类自身的一种社会现象。“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物质所构成的复合体。”[1]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涵盖一切社会现象;狭义的文化则单指人类的精神现象。《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简单地说,广义的文化可分为器物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类[2]。在现代,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主要指人类的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3]本文所讨论的文化,主要也是精神现象的文化。原因在于在笔者看来,器物方面的文化是显性的,其文化意蕴更多体现为表层化,人们对它的认识、利用直接、简单。而精神现象的文化则更能体现文化精神的深髓。因而,人类对它的认识、把握以至利用难度相对更大。总而言之,文化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结晶,但人类创造精神产品决非为创造而创造,其目的在于对它的利用。人类自诞生以来,一方面是物质的生存,一方面则是文化的化成,并使之不断社会化,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发展。进入21世纪,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对文化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文化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则更加凸显。文化资源指的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以一切文化产品和精神现象为指向的精神要素。劳动创造了人,人的能动的生产活动、意识活动创造了文化。人类自从创造了文化就与其自身的发展密不可分了,并成为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而且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这一资源体现出来的能量愈来愈显著,文化不仅成为一种生产力,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反映。“综合国力既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又指一个国家的文化积累、文化潜力、文化活力和发展水平,是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实力的总和。……而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恒常组成部分,而且是综合国力显现的重要标志。”[4]文化资源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科收稿日期:200520122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4FZX010)作者简介:吴圣刚(1962—),男,河南遂平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128—

  学和教育发展水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等。在现代,信息技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计算机、网络通讯及其组成的信息技术,使人类创造和拥有的信息量剧增,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的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在不同种族人群中开始引起重要范式的转变,它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5]在这诸多方面,其中,以社会价值观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人文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的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6]科学精神则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引导意义。”[7]我们说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资源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是因为价值观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之后,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在充分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刺激了人的物欲膨胀。物欲膨胀会伤害人们的情感世界,阻滞人们的精神交往与沟通,最终导致人们精神上的空白和空虚。在为物质文明喝彩的同时,人们以为运用理性的力量可以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人人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而事实上,按科学理性建构的科层组织机构,不但没有实现自由、民主的社会理想,反而成为禁锢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牢笼。20世纪,社会因素的复杂多变,生活世界的动荡不定,使得人们难以形成固定不变的价值观,许多人失去了对生活意义的坚定信念,怀疑主义、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随之蔓延。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撑,需要在变动不定的世界里寻找到一个安定的精神家园。因此,即使在西方,越来越多的人仍在强烈呼吁建立和整合社会价值体系,以协调整合社会秩序。可以说,精神资源处于文化资源的核心部位,而价值观则是核心之核心。文化资源在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方向性。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一定的社会价值观、精神理想和既成的制度文化,必然对现存的社会经济、政治产生影响,并引导社会向其规指的基本取向发展。无论社会的统治集团情愿与否,文化的渗透力和化成力量不是人们可随意主观地改变的。因此,文化的首要功能就是引导、约定社会的发展方向。(2)支撑力。人是物质的人和精神的人的统一体,不但需要个民族具有永久的、强大的统摄力,能够凝聚人心,积聚力量,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4)推动力。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有时会出现加速度,有时也会停滞,甚至倒退,社会运动亦如此。文化是人类社会最活跃的因子,当社会发展出现停滞以至倒退时,文化以其意识的能动性和观念的崭新性,引起人们思想的解放,制度的革新,催促社会的变革。不仅如此,文化作为涌动于社会肌体的恒常力,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相比,具有如下特征:(1)无形性。文化资源大多是以精神、理念等观念形态存在的,人们可以认识它、理解它、感知它,甚至可以用语言表达它,但却不能说出它的形状、长短、方正、圆缺、颜色等等;而且,人们在享用文化资源的时候,感觉是隐性的、潜在的,功效即便巨大,但往往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它对人的作用常常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2)传承性。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无论是发展也好,创新也好,都不能丢掉历史,舍弃传统,而是要在学习、吸收、掌握传统精髓的前提下发展和创新,否则,文化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成为不伦不类的东西。(3)稳定性。文化作为客观存在,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是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发展历程的观念形态,深深地刻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特别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是超稳定性的。譬如社会价值观,一旦得到整个民族的共同认同,便会长久地对这个民族发挥作用,不是人们想改变就能轻易改变的。(4)共享性。和自然资源相比,文化资源虽然也有产权归属,但产权拥有者并不一定对这一资源完全独占独享。任何文化资源,一经产生即是民族的,更是世界和全人类的共同资源、共同财富。(5)持久性。一种文化资源,只要人们认为它对人类有用,便可以永久地使用。使用的人越多、频率越高,还可能促使这种文化资源量上的增长,甚至产生新的文化特质。因为,学习、普及、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二、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创新文化资源比任何资源都富有弹性,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因此,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人类创造的文化资源,对人类的发展,人类历史进程的功效是不可估量的。11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有效利用文化资源的基础。开发文化资源实质上就是发掘、宣传、阐释文化资源。文化是人类自古至今一代代人共同创造的成果。一般来讲,离人们生活的时代愈近的文化,人们愈熟悉,反之,离人们生活时代愈远的文化,人们就愈陌生。这其中既有不同时代经济、政治、社会背景的差异,又有不同时代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还有不同时代文化语境的差异。当然,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还有语言和文化特质的差异。以中国文化为例,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先贤哲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如元典文化、诸子百家、历代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著作,卷帙浩瀚,而这些文化成果离我们现代年代久远,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对物质力量的支持,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物质力量可以使人丰衣足食,物欲增长,精神力量可以使人意志坚强,理想远大,乐观进取。无论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整个人类,没有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柱的支撑,就不可能获得长久的动力。(3)凝聚力。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包含着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以及各种社会要素、并为广大社会成员认同的精神资源,它一般体现为信仰、信念、价值观,而且一旦形成,相对稳定。因此,它对一个国家、一—129—

  它们了解甚少,再加上古今语言的差距,人们阅读它们难,理解、吃透更难。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就蕴含其中,我们要掌握民族文化的要义,必须从这些典籍开始,要了解它、读懂它。因此,宣传、阐释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宣传、阐释文化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富有意义的工作。宣传、阐释文化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文化,尤其是准确地把握文化的精髓。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有其前后相承的传统。“传统就是人类生活中前后相继、主导人类文明的文化灵魂与精神整体,是在历史进行中延伸着的思想纲领和生活主题”。[8]对一种文化来说,如果我们从源上就不能把握它的主旨,那么我们就很难在流上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进而也就很难认清文化精神的实质。文化资源开发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化繁就简,拨冗钩沉,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以现代人可接受的方式提供给人们,供人们学习它、掌握它,并为人类造福。文化建设也是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文化资源的开发重在建设。宣传、阐释文化需要把文化的精髓、要义通过一定的载体、一定的形式体现出来。比如,把文化的内涵分解、制作成若干个组合信息传达出去,把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以适合现代人的形式体现出来,把人类创造的理论、学说制作成文化产品提供给人们,包括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提供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21文化的创新。创新是文化创造过程的继续。文化的文化创新能够进一步培育和丰富民族文化的特色,升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品格。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一种文化形态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最持久动力,就是体现该文化的内在精神及其个性。正是这种内在精神及其个性,才使该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具有独特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独特部分,其中所凝聚的生活、实践智慧、审美的魅力和情趣等,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面对新世纪的到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必须着力培育中华文化新的特色。因此,第一,我们要大力创新,寻找中华文化新的增长点;第二,要通过创新,积极探寻不同文化的交汇点,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吸收别人之长,为我所用,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第三,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优秀部分,转化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资源,进而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独特的贡献。参考文献:[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11.[2]孙本文.社会学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306—307.[3]黄楠森.论文化的内涵和外延[J].北京社会科学,1997,(4).[4]邱明正.文化发展与综合国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化的开放性,即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可以有自己的体系,但这个体系不是封闭的,可以随时吸纳各种有用的文化因子,以充实、丰富自己的体系。文化创新也是在寻找文化新的增长点。新加坡李光耀先生曾以中医的发展为例探讨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中医的许多药典都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但由于人们守着祖传秘方不外传,使之不能转化为社会共同的财富,而西方采用专利制度,一种新技术、新工艺在保护期内有归某人所有的专利权,过了保护期后,就属于全社会的了。这就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研究,1998,(1).5.[5]韩小谦.信息技术?文化?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7).[6]冯虞章.试谈人文精神[J].清华大学学报,1998,(2).[7]陈晏清.重建新世纪的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00-10-11.[8]高清海,胡海波.文化传统的当代意义[J].烟台大学学报,1998,(1).CulturalResourceAndItsUtilizationWUSheng2gang(SchoolofHumanities,XinyangNormalUniversity,Xinyang,Henan464000,China)

  Abstract:Culturalresourcereferstoallspiritualelementswhichareneededforexistenceanddevelopmentofmankind,allcultur2alworksandspiritualphenomenabeingitsdirection.Likenaturalresources,itisalsoimportanttotheexistenceanddevelopmentofmankind.Theculturalresourcehasthecharacteristicsofbeinginvisible,steadyandeverlasting.Ithasthemaximumefficacyandcanbeshared,transmittedandincreasedprogressively.Ithasthefunctionofdirecting,sustaining,coheringandpromotingthedevelop2mentofthehumansociety.Therefore,moreattentionshouldbepaidto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theculturalresourceanditsinnovation.

  Keywords:resource;clture;culturalresource;utilization—130—

篇三:以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文化历史资源是地区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而且为有关文化家产的开发供应了保障。

  文化历史资源在地区文化个性形成的过程中起侧重点性的作用,保护和利用好文化历史资源,能使地区的文化建设获取巨大的动力和经济效益,进而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由公共物件理论,文化历史资源属于准公共物件,拥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非排他性。

  所以文化历史资源具备了经营权市场化运作的条件。关于准公共物件能够经过多种组织形式,让市场力量进行经营,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私营部门的经营与技术优势,获得资源的合理利用配置,获取高效率的最大化。第一,从时间角度看,经过家产化开发能够促使文化历史资源的动向和可连续性发展。

  第二,从空间角度看,经过家产化开发,能够将本来零落的文化历史资源进

  行有机整合,进而获得必定规模化效益,节俭社会和经济成本,获取更好成效。第三,从供应者角度看,经过家产化开发能够自觉的适应知识产权保护要求,从法制角度确定文化历史资源主体,促使文化历史资源保护和传承的良性发展。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能够推进经济增添,家产构造合理化高度化,改变社会花费构造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促使地区经济增添。

  其主

  要作用以下:

  (l)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使地区经济增添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对地区经济增添的促使主要表此刻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使地区经济增添直接表现包含使用价值,如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品牌价值,如宜兴紫沙壶;产权价值,如知识产权;旅行价值以及有关商品价值等。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使地区经济增添间接表现为文化家产关系带动效应。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关系效应一方面作用于文化家产内部各有关家产,如音像家产与信息、网络传媒、广告家产之间都有亲密

  的关系。另一方面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关系效应作用于文化家产之外的其余行业。波及住宿、餐饮、交通、零售、文化娱乐六个部门,别的,农业、工业、建筑、金融、纺织、通信和城市建筑等部门也在间接效应影响范围之中。如电影的关系效应,第一创建票房收入,其次带动音乐磁带、DVD销售、拍摄景点旅行发展以及利用电影形象促销等“后电影产品

  ”的发展。据统计,国际会展业的关系家产带动系数为

  1:10,即假如会展收入是1,它所带动的住宿、餐馆、运输等家产的收入将达到10。乘数效应是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间接效益的一种形

  态。一种经济量的变化能够惹起其余经济量发生相应的多次连续性变

  化,这类多次连续性变化所产生的最后效应就是乘数效应。

  用公式表

  示就是:

  此中mpc是边沿花费偏向,指的是花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

  重,c、I、G、T、X、Q分别代表花费、投资、政府支出、税收、出口和入口。依据这个公示,能够计算出全部花费性支出对公民经济产出的乘数效应和贡献度。

  (2)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使文化就业

  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需要更多的人材,文化家产的竞争也能创建

  人材,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就业局势困难的时辰,需要侧重发挥文化家产促使就业的特色以稳固社会。

  同时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也相应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也劳动者创建就业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家产逐渐迈开了新步伐,从业人员之多、家产进步之快都是亘古未有。文化家产己经成为促使就业保证经济增添的新亮点。

  (3)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使家产构造升级

  文化家产以其特别的家产属性和外溢效应,对其余家产产生关系

  带动作用,有益于地区家产构造的演进与优化,提高地区家产构造。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提高地区内家产构造高度化和合理化发展过程是

  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路径。

  实现地区经济构造的高度化一般有以

  下趋向:第一、第二和第三家产在家产构造中优势地位挨次转移;劳

  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

  (知识)密集型家产优势地位顺向递进

  ;产

  品加工程度加深;高附带值家产比重不停增添以及知识产品中知识含量的比重不停上涨。

  (4)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使地区社会发展与和睦地区建设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促使,相辅相成。

  文化历史资源开发能够带来地区经济联系和文化沟通,经过沟通能够达到认可,而经过认可和相互相信才能成立起经济联系,进而建立和睦地区。经过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使地区经济合作,推进文化贸易发展,实现地区间的优势互补。有益于地区间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减小地区经济文化差别,提高各自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5)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促使文化经济政策与管理体系

  文化经济政策是党和国家为指导和调理文化、艺术事业活动和经济利益所拟订的规则和举措,包含文化投资政策、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价钱政策、文化税收政策、文化金融信贷政策以及文化扶助政策等。

  文化经济政策是党和国家文化目标政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文化领域的详细表现。是政府间接收理文化企事业,促使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河南地处中原文化的中心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

  物质

  性文化历史资源有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殷墟,国家

  4A级旅行景

  区白马寺、关林、篙山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包公祠、林州红旗

  渠、焦作云台山等以及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生物保护圈篙山、宝天曼

  自然保护区等;非物质文化历史资源有历史名人老子、庄子、张衡、杜甫、玄奖、岳飞、包拯等,地方艺术豫剧、地方戏、洛阳水席等。

  文化历史资源表现出来的能量越来越明显,剖析我省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其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文化历史资源推对动河南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推荐访问:以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 核心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