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党的为统领牢固树立什么(6篇)

时间:2024-09-05 14:0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要以党的为统领牢固树立什么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笔记君

  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时强调,新形势下,中央和国家机关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正风肃纪,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思想理论上作表率,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下面就随笔记君一起来重温和学习。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就是要推动全党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

  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就是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守正确政治方向的坚强战斗堡垒,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8年6月29日)

  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所有党组织都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领导干部在政治上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对党忠诚老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要深刻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讳言甚至丢掉远大理想。

  ——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1月11日)

  谋划事业发展,制定政策措施,培养干部人才,推动工作落实,都要着眼于我们党执政地位巩固和增强,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局部服从全局,确保各项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2017年10月25日)

  着力把好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要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把管党治党责任担在肩上,做到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

  ——向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授军旗、致训词并出席座谈会时的讲话(2017年7月19日)

  党的高级干部要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率,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最终要落脚在看齐上。党的高级干部要自觉经常同党中央对表,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把党中央大政方针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月6日)

  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2015年1月12日)

  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

  政治立场事关党的政治建设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引导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用在破难题、克难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8年6月29日)

  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是有深远考虑的,也是有充分理论和实践依据的。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在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18年2月13日)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先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对此必须保持十分清醒的认识。党的十九大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

  一领导作为明确的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这是对大家党性的考验,也是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17年12月25日-26日)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古人云:令之不行,政之不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大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7年2月13日)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5年2月2日)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18日)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要把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要着力点,突出政治标准。要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让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增强政治免疫力。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8年6月29日)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就会滋生权欲熏心、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一系列问题,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拔出来,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的讲话(2017年3月7日)

  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0月27日)

  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正气不彰、邪气不祛;“明规矩”名存实亡,“潜规则”大行其道;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受到排挤,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如鱼得水。这种风气不纠正、不扭转,对

  干部队伍杀伤力很大。“浇风易渐,淳化难归。”净化政治生态同修复自然生态一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

  提高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炼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8年6月29日)

  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我们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既要矢志抓发展,又要善于抓发展;既要勇于抓改革,又要善于抓改革;既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又要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10月27日)

  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特别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和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谋划事业发展,制定政策措施,培养干部人才,推动工作落实,都要着眼于我们党执政地位巩固和增强,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2017年10月25日)

  党的高级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7年2月13日)

  要增强战略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决不能发表同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2月19日)

篇二:要以党的为统领牢固树立什么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开启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

  我们党始终坚持教育发展的人民立场,历来强调发展教育为了人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用70多年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基本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了“九个坚持”的顶层设计、思路原则和任务要求,深刻回答了关系教育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党对教育的规律性认识,引领教育改革更加深化、教育公平和质量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2.9万所,在校生2.9亿人,各级教育普及水平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8.1%,义务教

  育巩固率达95.4%,历史性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失学辍学问题,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4%,如期实现普及目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进入普及化阶段。各级各类教育的加快普及,显著增强了我国教育的包容性、公平性、适应性。当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3.8年,为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2)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重、协调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建设学分银行,实现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转化,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县域基本均衡目标;高等教育坚持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发展,取消或停办近万个本科专业,新增1.7万个,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国已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互认协议,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三)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针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开展2万多所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增加普惠性学位416万个,2021年普惠园覆盖率87.8%,公办园在园幼儿占51.9%。针对群众反映的义务教育校内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问题,坚定不移推进“双减”,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95.6%,线上压减87.1%,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大部分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压实地方政府举办义务教育责任,2022年秋季学期新增公办学位628.4万个、购买民办学位756.2万个,保持民办义务教育合理结构。这些教育民生工程,进一步优化了教育生态,支撑了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教育服务发展能力全面提升。10年来,我国大中专院校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上亿名毕业生,继续教育每年为各行各业培训上亿人次。支持高校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平台,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实施强基计划,77所高校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着力培养拔尖人才。连续举办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直接或间接创造就业岗位591万个。3年来高职累计扩招413万人,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统筹教育资源主动服务东北振兴和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建设,为区域和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五)教育优先发展得到有力保障。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10年不低于4%,是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的第一大支出,巩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改薄”改善了832个脱贫县办学条件,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要求。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覆盖各个学段,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700万农村学生。“特岗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103万名教师,“优师计划”每年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本科层次师范生。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教师的周转住房、职称评聘、职业发展等持续改善,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

  教育面貌的格局性变化,根本在于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的全面加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有力保证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通过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当代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发出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充分表明他们是值得信赖、可以寄予厚望的一代。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2当前,世界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正在加速发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历史方位,对以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强国必先强教育,中国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在新的起点上,教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和国家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机制,培育道德。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是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丝毫不能偏离的政治方向。青少年是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德育为先。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教育传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塑造、能力锻造、人格养成。教育无论发展到什么

  程度,第一位的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有能力、有责任、有爱心,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培养出党和国家需要、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先导。教育是一门科学,兴教办学、人才成长有客观的规律。中华民族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等。要坚定教育自信,弘扬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深化体教融合,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每个学生的禀赋、潜质、特长不同,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办学,对在某些方面确有专长的学生,通过个性化指导、兴趣小组等灵活教学管理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用心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施教,使教育的选择更多样、成长的道路更宽广,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持续不懈的努力,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事关国民素质提升和国家未来发展,是重要的公共服务。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政府以外的民办教育机构提供教育服务,对于扩大学位供给、满足多样教育需求来说是有益的。但良心的行业不能变成逐利的产业,更不能让资本在教育领域无序扩张,加重群众负担,破坏教育生态。近年来推进“双减”工作、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同时大力发展普惠园、推

  进义务教育城乡均衡、保障随迁子女入学、开展控辍保学,都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既在于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更体现在教育机会、资源配置、制度政策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不是削峰填谷,关键在补齐短板、提高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数字化线上教育是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我国城乡学生共享全国名师、名家、名校、名课资源,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各级政府要承担起责任,该投入的必须投入,保障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平衡好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政府责任和社会责任,将教育改革发展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坚持教育质量的生命线。人民满意的教育必定是高质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2万美元,教育正加快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阶段。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全方位调整,需要做到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学校“管好”三位一体。义务教育阶段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基础,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重点抓教学改革、课程质量提升,倡导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坚持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强化本科教育,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规定,同时严格学校管理,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不了业,形成鲜明的质量导向。职业教育优化类型定位,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促进提质培优,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一半以上。牢固树立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统筹教

  育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把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心集中到教育教学上来,全面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3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落实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1)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创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把教育系统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深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各级党委政府要确保办学安全,解决学校后顾之忧。

  (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要适应人民期盼和发展需求,巩固提升普及水平,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要多渠道增加普惠性资源,全面提升科学保教水平。义务教育要落实“五育并举”要求,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要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高等教育要促进内涵式发展,鼓励高校在不同定位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入实施中职、高职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推动高职提质培优,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关乎公平与效率、规模与质量、国家需要与个人期望,涉及思想观念、利益调整,要发挥关键领域改革的作用,带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综合改革。学校的职责归根结底是教书育人,要推动办学治校坚守育人的本源,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自主招生、特才特招等选拔机制,更好发挥“指挥棒”作用。要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秩序和综合育人环境,巩固拓展“双减”成果,防止反弹。稳步推进民办义务教育治理,落实“公民同招”和免试就近入学,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教育督导改革要重点完善常态化监测,强化结果运用和问责机制。同时,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谈不上高质量的教育。要深入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动政策、资源、投入进一步向教师倾斜,引导师范院校坚持“师范为本”、以培养教师为主业,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保证教师队伍有充足的师资来源,加快补充思想政治、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倾斜支持,完善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轮岗的激励机制,扩大中小学中高级岗位比例,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吸引和激励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五)着力完善保障条件。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体现在经济社会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等方面。要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全面落实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低于4%。不断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标准,完善覆

  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把新增教育经费更多用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设施改善上,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推进教育数字化,全方位奠定教育发展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

  人民日报

  》(2022年11月09日06版)

  (责编:赵欣悦、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篇三:要以党的为统领牢固树立什么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判断题(共15题)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保证。

  标准答案:错误

  2.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标准答案:正确

  3.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标准答案:正确

  4.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标准答案:错误

  5.十九大报告指出,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标准答案:正确

  6.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

  标准答案:正确

  7.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法治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标准答案:错误

  8.十九大报告指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党、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标准答案:错误

  9.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

  标准答案:正确

  10.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标准答案:正确

  1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标准答案:正确

  12.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常态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标准答案:错误

  13.五年来,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标准答案:正确

  1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标准答案:错误

  15.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标准答案:正确

  二.单选题(共20题,共41.6分)

  16.党的()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标准答案:C

  17.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把()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

  A.规矩

  B.纪律

  C.问责

  D.执纪

  标准答案:B

  18.“四个全面”中()是根本保障。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标准答案:D

  1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A.巡视委员会

  B.巡察委员会

  C..监察委员会

  D.检察委员会

  标准答案:C

  2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A.根本保证

  B.基本保证

  C.根本方式

  D.基本方式

  标准答案:D

  21.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A.观念不纯、成分不纯、作风不纯

  B.观念不纯、组织不纯、行为不纯

  C.思想不纯、党员不纯、行为不纯

  D.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

  标准答案:D

  22.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A.政治统一力、思想引导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

  B.政治凝聚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影响力

  C.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D.政治领导力、思想知音力、群众号召力、社会组织力

  标准答案:C

  2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明显增强。

  A.法治水平

  B.法治意识

  C.法治理念

  D.法治观念

  标准答案:D

  24.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

  A.党的自我监督和舆论监督

  B.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

  C.党的自我监督和司法监督

  D.党的自我监督和民主监督

  标准答案:B

  25.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A.政治信仰和政治本领

  B.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C.政治自信和政治素质

  D.政治理想和政治能力

  标准答案:B

  26.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A.宪法

  B.党章

  C.党的纪律

  D.党内法规体系

  标准答案:B

  27.“四个全面”中()是战略目标。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标准答案:A

  28.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

  A.决定性

  B.关键性

  C.发展性

  D.建设性

  标准答案:A

  2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成立(),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A.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B.中央依法治国改革领导小组

  C.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D.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改革领导小组

  标准答案:C

  30.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现代化。

  A.治理体系

  B.治理能力

  C.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D.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

  标准答案:C

  3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A.国家主体地位

  B.公民主体地位

  C.人民主体地位

  D.党的主体地位

  标准答案:C

  3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A.宪法

  B.民法

  C.党章

  D.刑法

  标准答案:A

  3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二〇二〇年

  B.二〇三五年

  C.二〇五〇年

  D.本世纪中叶

  标准答案:A

  34.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A.执政考验、深化改革考验、开放经济考验、保护环境考验

  B.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C.领导考验、深化改革考验、开放经济考验、保护环境考验

  D.领导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标准答案:B

  35.()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A.党小组

  B.党支部

  C.党委会

  D.党总支

  标准答案:B

  三.多选题(共13题,共27.04分)

  36.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标准答案:CD

  3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A.为人民服务

  B.为民族求独立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D.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标准答案:CD

  38.“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更加发展

  B.民主更加健全

  C.文化更加繁荣

  D.社会更加和谐

  标准答案:ABCD

  39.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

  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A.政治意识

  B.大局意识

  C.核心意识

  D.看齐意识

  标准答案:ABCD

  40.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A.思想不纯

  B.组织不纯

  C.道德不纯

  D.作风不纯

  标准答案:ABD

  41.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A.组织建设

  B.作风建设

  C.纪律建设

  D.廉政建设

  标准答案:ABC

  4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

  A.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B.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

  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C.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D.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标准答案:ABCD

  4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讲的是发展的()。

  A.平衡性

  B.科学性

  C.协调性

  D.可持续性

  标准答案:ACD

  44.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

  A.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B.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C.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D.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标准答案:ABCD

  45.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和(),坚决反对特权。

  A.形式主义

  B.官僚主义

  C.享乐主义

  D.奢靡之风

  标准答案:ABCD

  46.坚持()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民主协商

  标准答案:ABC

  47.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

  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

  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显著增强。

  A.创造力

  B.创新力

  C.凝聚力

  D.战斗力

  标准答案:ACD

  48.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

  A.系统性

  B.整体性

  C.协同性

  D.持续性

  标准答案:ABC

篇四:要以党的为统领牢固树立什么篇五:要以党的为统领牢固树立什么

  

  党的十九大报告

  辅导读本考试试卷B卷

  姓名:

  准考证号:

  分数: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40分

  1.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着力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________;

  A、食粮

  B、粮食

  C、层面

  D、文化

  2.牢固确立习近平___________在国防和军队建设

  中的指导地位;

  A、军事化思想

  B、强军思想

  C、强化思想

  D、理论思想

  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__________;

  A、统领

  B、目标

  C、领悟

  D、要求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为%,比1978年提高

  13个百分点,近些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______%;

  A、10%.

  B、20%

  C、30%

  D、40%

  5.从社会生产力看,我国仍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匀;从“________”总体布局看,推动国家各方面发展,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还不够;

  A、五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三位一体

  D、二位一体

  6.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使具有________多年悠久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告别贫穷和落后,全面迈向现代化;

  A、300B、400C、500D、600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_________;

  A、精神

  B、胜利

  C、目标

  D、里程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同以往概括的党的__________、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A、基本纲领

  B、基本理论

  C、基本路线

  D、基本方略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______个坚持的内在逻辑、精髓要义及其相互关系;

  A、10个

  B、12个

  C、13个

  D、14个

  10.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己连续十几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超过________斤,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六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A、万亿

  B、万亿

  C、万亿

  D、万亿

  11.党的十八大以来,“_________”的前瞻布局和系统推进得到显着加强,科技创新突破明显加快;

  A、二个面向

  B、三个面向

  C、四个面向

  D、五个面向

  12.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__________,是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

  A、产能体系

  B、产业体系

  C、生产体系

  D、经营体系

  13.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加快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_______法,加快完善物权、合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

  A、土地管理法

  B、反垄断法

  C、知识产权保护法

  D、民法总则

  14.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______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A、2025B、203C、2035D、20415.

  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A、雄安新区

  B、南沙开发区

  C、珠海经济特区

  D、上海自贸区

  16.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_________;

  A、法宝

  B、法则

  C、决定

  D、决策

  17.办好网络教育、继续教育,我国将探索“________”,打造符合国情实际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A、弯道超车

  B、弯道超前

  C、弯道前进

  D、弯道超过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少139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下降到______以下;

  A、5%

  B、4%

  C、3%

  D、2%

  19.深刻把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______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重要意义和作用;

  A、现代化

  B、新时代

  C、小康社会

  D、文明时代

  20.必须秉持“________”理念,发展两岸关系,要见物,更要见人;

  A、一国二制

  B、两岸一家

  C、同胞亲情

  D、两岸一家亲

  二、多选题,多选、漏选均不得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40分

  1.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指的是:

  A.社会是在矛盾斗争中开拓前进的B.我们党是一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党

  C.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D.社会环境复杂,必须经过斗争才能取得前进;

  2.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包括:

  A.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B.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C.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D.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制

  3.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要义和基本思路包括: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B.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C.完善国建健康,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

  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4.要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

  A.一国两制

  B.港人治港

  C.澳人治澳

  D.高度自治

  5.坚持正确前进方向,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指的是: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6.

  政治忠诚,主要看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其中“四个意识”指

  A.

  服从意识

  B.

  政治意识

  C.

  大局意识

  D.

  核心意识

  E.

  看齐意识

  7.

  培养选拔干部,具体应把握以下哪几方面

  A.

  看领导能力

  B.

  看政治忠诚,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C.

  看政治定力,是否坚定“四个自信”

  D.

  看政治担当,是否坚持原则、敢于斗争

  E.

  看政治能力,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8.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具体表现在

  A.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

  B.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

  C.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

  D.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

  9.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哪些重要积极成果

  A.推动两岸政治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

  B.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

  C.推动开放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D.大力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E.国际社会一个中国格局更为稳固

  10.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重点任务和举措是什么

  A.

  打赢蓝天保卫战

  B.

  加快水污染防治

  C.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D.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E.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

  2.党的领导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证;

  3.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

  4.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的关键环节,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中之重;

  5列宁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

  6.加强理论武装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关键所在;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8.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9.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

  10.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表述,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有充分的现实依据;

篇六:要以党的为统领牢固树立什么

  

  EducationManagement教育管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张中旺(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8)摘要: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高校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从坚定政治信仰、把握政治方向、承担政治使命、发挥政治功能、站稳政治立场、营造政治生态等方面,统领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关键词:新时代;政治建设;高校;党建工作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党的头脑,事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期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完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党政领善落实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领导、责任分建设方向和效果。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导干部和广大教师,要在认真研读马克工、督查检查机制,党政合力,齐抓共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同时,特别要认真学管,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1]高等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线,时刻把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抓在校党的建设作为整个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思想这一最新成果,学深悟透马克思主手上。二是强化舆论引导。高校要充分成部分,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平台、校园广播、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政治建设理论的理解,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校报等传播手段,及时宣传党的大政方作为根本性建设,准确认识和把握新时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用”,针,唱响党在新时代的主导声音,坚定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坚定以理论上的清醒指导实践,用政治上的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政治信仰,把握政治方向,承担政治使坚定把准方向,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用马克思主义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命,发挥政治功能,站稳政治立场,营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教育领学校宣传舆论阵地。三是强化思想指造政治生态,努力找准高校党的政治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设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以“思政课功能,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程”为主体,以“课程思政”为补充,改进教育方式,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果武装头脑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不断增强新时地位,增强主流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影响代广大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力,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90多年,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2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领导根人民、奉献国家。四是强化阵地督导。质,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的具体权和话语权要按照“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纪律”的要求,通过校院两级督导加强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课堂管理,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守好课堂主阵地。同时,相关部门联动,主义思想。历史实践证明,不断发展的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加强学校论坛、讲座、学术报告、国外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提力。”“各级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教材等的审核监督,加强互联网等媒体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指引,是我和领导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的舆情监测,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当前,体责任”[2]。由于高校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全党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一直处于前沿阵地,3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最新理论工作艰巨复杂。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义建设者成果。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领域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高校党委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地,能否准确把握重大理论观点,能否须做到“四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领指出,“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导。高校各级班子成员要深刻认识新时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作者简介: 张中旺(1982—),男,汉族,籍贯:山西介休,学历:硕士,职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125·

  教育管理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高校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符合国家政治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时刻心系祖国和人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要教育学生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修德修身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要帮助学生增长专业知识,创新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充分运用课堂教学、学科竞赛、专业实习、实践创新等手段,引导学生追求真理,追求学问,增长见识,提高学识。要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通过论坛讲座、文体活动、就业指导、志愿服务等平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4 大力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高校要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高校党委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发挥高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要进一步发挥二级单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履行政治责任,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问题,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和政治把关作用。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不断优化和创新支部设置,把党支部建在教研室、学术团队、科研平台、课题项目组,建在学生社团、公寓、班级、实践基地,推进“项目+支部”“团队+支部”等实体模式,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切实发挥党支部在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宣传引领凝聚师生和联系群众·126·推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大力推进“党建+学术”“党建+业务”“党建+思政”等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切实按照工作要求,抓在经常、严在平时。重视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和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党员发展全过程。5 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办学地位高校党委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始终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把以师生为中心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围绕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工作,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师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最大化满足师生利益。针对教师群体,高校要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服务。依托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以及各类学术研究基地和科研平台等,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促进良好师德师风形成;积极开展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和校外研修,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条件;指导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鼓励教师团队跨学科、跨专业开展科研学术交流合作。帮助教师不断拓宽文化视野,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针对学生群体,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积极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打造一支高水平教师和管理队伍,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条件,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合理解决学生诉求,积极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 持之以恒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要有抓手,那就是严明党内政治纪律、严肃党EducationManagement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4]高校党委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拿起党的纪律武器,强化监督和执纪问责,扎实推进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特别是加强高校后勤、基建、财务、招生、资产管理等高风险权力运行的动态监督,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决遏制“四风”反弹回潮,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持久战。党员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提高做师生工作的本领,更好地走近师生、懂得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在工作中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以实实在在、师生满意的工作业绩,以艰苦奋斗、崇尚实干的工作作风,带动校风学风教风向善向上。与此同时,要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经常性、针对性、主动性的纪律教育,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使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党员干部明确纪律禁区,时刻心存敬畏,增强行动自觉,以身作则,防微杜渐,真正让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真正把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使广大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为学校建设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参考文献:[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8/22/c_1123310729.htm.[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10/c_1123406247.htm.[4]  徐国民.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3):9-15.

推荐访问:要以党的为统领牢固树立什么 统领 要以 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