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贝多芬与德彪西作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作曲家,其音乐作品中都有关于月光的创作,而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的个人审美观念必然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与德彪西的《月光》在创作技法、音乐风格、音乐语言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二者音乐创作的动机,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影响,都在两首作品中有所体现。
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今中外的许多作曲家、诗人等都被月亮那高洁神圣、神秘莫测、纯洁美好的特征吸引,从而产生了许多与月亮或月光有关的佳作。在西方音乐史上,提到与月亮相关的作品,首先人们会想到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也就是《升c 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继而是德彪西的钢琴印象图画《月光》(又名《明月之光》)。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思绪,从而发出不一样的感慨与结论。虽然标题相似,但两位作曲家在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结构、情感表达、创作技法等方面却大不相同,从而体现了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美学观念的差别。本文从作曲技术理论的角度对两首月光曲的主题呈示、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音乐风格、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体现贝多芬与德彪西在音乐创作中的美学思想,并通过对其美学思想的比较,理解音乐创作活动的美学原理,从而更好地说明制约音乐创作的审美因素和音乐创作与美学的关系。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大量的音乐作品,而钢琴作品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也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32 首钢琴奏鸣曲,钢琴作品也是他最有成就的一个方面。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并且经发展改造加入了自己的思想,他的音乐常常表达“激烈的情感”,主张音乐艺术要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他的音乐常常具有矛盾性、英雄性,充满动力、充满力量,给人热情宏伟的听觉感受。作为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贝多芬的音乐对欧美各国音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人们誉为“乐圣”。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法国著名作曲家,也是欧洲“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作为浪漫主义后期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他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德彪西的音乐多以自然景物、诗歌绘画为题材,多数具有标题,既重视个人情感的表达,又追求形式上的精美。他反对墨守成规以及盲目追求创新的音乐理念,反对矫揉造作、夸张的音乐表现手法,提倡作品的精炼,重视声音描绘的画面感。和声、调式、旋律、节奏、速度等都是印象主义所追求的色彩的工具,德彪西在他的作品中通过各个方面诸如和弦的继承创新运用,把声音的色彩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对欧美各国及20 世纪音乐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过渡时期”的作曲家,德彪西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风格,成为连接19 世纪与20 世纪音乐的重要桥梁之一。
《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32 首钢琴奏鸣曲中比较柔美的一首,创作于1801 年,起初并无标题,并且关于此作品有段非常美好的传说。作曲家将该作品以及前一首《降E 大调奏鸣曲》合并在作品第27 号中,同样都冠以“幻想曲风奏鸣曲”的称谓。在整体曲式结构上,这首作品最不同的地方是没有用古典奏鸣曲“快—慢—快”的传统形式,而是用了“慢—快—快”的形式,即全曲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慢板乐章,后两个乐章为快板乐章,速度由慢变快,情绪也从第一乐章的安静柔美最终变成激情热烈。
《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为单三部曲式结构,升c 小调,2/2 拍。乐曲一开始右手的8 分音符三连音平稳弱奏分解和弦,并且这种三连音的因素始终贯穿全曲,是全曲一个重要特点,左手则为八度主音音程的长音,小调色彩顿时把听众带入一种悲戚、沉重的情绪。从第6 小节开始右手高音声部弱起进入主题旋律,附点节奏属音升g 的反复呈示,像是一种诉说,一种反复的吟唱,传达着悲伤,仿佛一缕月光飘进。11 小节开始转入b 小调,旋律进一步体现忧伤的情感,左手八度旋律稍流动,24 小节开始进入乐曲中部,调性开始游移不定,28 小节开始旋律声部在左右手高声部呼应对话,情绪略有起伏,三连音音型在一个爬升最高点后的回落中,引出再现部43 小节。乐曲亦如前面进行,在尾部的左手反复强调属主关系及右手三连音的上下迂回中,全曲慢慢归于平静并结束。整个乐章在三连音音型的贯穿中连绵不断,始终向前流动,并在调性上做了丰富的设计,仿佛寂静的夜晚,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月光的变换,时隐时现,并隐隐传达着悲剧色彩,梦幻中交织含蓄的激情。
乐曲的第二乐章为复三部曲式结构,降D 大调,3/4 拍。乐曲在这一乐章转入同主音的大调,色彩自然较前相对明亮,成为一三乐章强烈情绪对比的过渡,篇幅较短。第一部分为再现性单二部曲式结构,其中第一段为平行双句体,第一句左右手四部和声式的弱起齐奏8 小节,第二句与第一句稍做变奏。第二段落也同为2个乐句,与第一段呈示相似,并在25 小节开始变化,再现了第一段的乐句。中部同样在降D 大调上,第一句右手八度叠加走出旋律,左手上声部音保持的同时也突出下声部旋律,在第二句右手的连续切分与左手节奏相错,乐句扩充结束。最后则完整再现了第一部分。
乐曲的第三乐章为快版奏鸣曲式结构,升c 小调,4/4 拍,急板。此乐章是整个乐曲的高潮,情绪激昂,表现了贝多芬一贯的风格即作品的内部冲突,体现出了矛盾与对立,并且仍有优美的旋律,升华了整部作品。呈示部主部乐曲一开始,右手连续的十六分分解和弦音符转位上型及左手主属音交替推向强奏的主和弦,之后再由低平行再起,14 小节停在属音上,属于开放主部,之后是平行再起的,起连接作用的第二大句,一直到在21 小节出现副部主题,乐曲转为B 大调,歌唱性的旋律与主部热情澎湃的旋律形成对比,在重复急促和弦的结束部后乐曲情绪缓和下来,进入展开部。展开部以主部旋律引入,并且发展主部与副部主题,更加紧张,更具有戏剧性,副部主题在高低声部交替出现,调性游移,在展开部的结尾,低音部在持续的属音下,音乐渐渐平和,停在属和声上,并预示着新的高潮到来。之后再现了副部主题,调性回归到升c 小调,狂暴激烈的尾声后在主和弦的上升和下行进行中,全曲强奏结束。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是他的钢琴组曲《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首,他以创新的音程、和弦、调性、描绘了朦胧美幻的月光,使整首乐曲具有梦境般的色彩。这首乐曲不像贝多芬的奏鸣曲有三个乐章,而是具有再现段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独立乐曲,该曲中运用了大量的传统织体表现手法,但最突出的是多层次,并且运用了复合节拍9/8 拍,打破了规整的节奏,大量使用弱化强拍的手法,如延留音等,使音乐更具有幻想性。乐曲的开始是平行的三度音程,左右手交替后下行,如同月光的影子投射到水面,给人空灵、梦幻的感觉。9 小节的乐句后是平行再起第二句,左手加入了和弦,加深乐句的音乐层次,仿佛不同的缕缕月光,随后在低音区的八度低吟后,大跨度跳进的4、5 度叠加式和弦的长句子在高音区倾泻而下,仿佛是微微动荡的水面倒映出了月光闪烁的余晖,让听者充满无限遐想。低音区的八度音程缓缓上行,在越来越紧凑的和弦后突然转折,乐曲力度突然减弱,并没有向人们往往期待的高潮乐句发展,而是连续四个波音和弦,仿佛带来了另一番景象。这个转折也成为这个时期对墨守成规的乐曲的“反叛”。这一段充分体现了浪漫派音乐创作技法的继承和发展,上方旋律声部抒情地诉说,而下方则采用了分解和弦进行装饰背景,令听众感受到水浪轻拍岸边那富有节奏的声音,丰富的和声变化是对水波动荡的形象描绘,使乐曲变得流动且渐渐活跃。37 小节开始乐曲转入了E 大调,并且右手旋律达到了整首乐曲的高点,力度也演变为f 最强,推动乐曲的情绪,随后又恢复了平静,力度也变为pp,调性转回主调。随后乐曲进入再现,力度更弱,左手分解和弦的流动进入右手三度旋律,与呈示部相比更加流动。在66 小节的尾声中,琶音上行还在持续,乐曲犹如水浪声音在梦幻般的月色中逐渐消逝。
在上面两首月光相关的音乐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贝多芬与德彪西,他们在创作技法、情感表达、音乐风格上有很多的区别,但同时也有些许相似之处。
第一,从总体曲式结构看,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是奏鸣曲式结构,三个乐章,虽然第一乐章柔美幻想,但最终在第三乐章又表现出贝多芬以往的美学思想,即音乐的矛盾对比冲突,这也正是奏鸣曲式结构的一个特征: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形象对比。而德彪西则没有运用奏鸣曲式,这是由于其美学思想是受到当时印象主义绘画及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注重描绘乐曲的形象感以及捕捉万物瞬间的美,德彪西还提倡作品的精炼,他的观念思想决定了他很少使用奏鸣曲式结构。
第二,从创作技法看,贝多芬采用了传统大小调体系,乐曲中大量的调性变化使得乐曲更为丰富,这符合当时创作的总体趋势并且又有自己的新发展。德彪西则运用丰富的叠加和弦,变音,模糊了整体调性,带来了更新颖的听觉感受,他的作品摆脱了大小调体系的束缚,发展全音阶并融入民族调式以及宗教音乐、中古调式、东方五声音阶等等,使音乐轻盈柔美,富有诗意。这些创作特点源于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浪漫主义后期,当时人们在美学上的典型倾向即印象主义音乐,注重唯美艺术的享受。
第三,从音乐风格看,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接近他创作的成熟阶段,具有贝多芬自己的风格特点,英雄的气质与极具创造性的结合,把当时进步思想和高尚的情感都紧密结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并通过严谨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具有叙事性的音乐常常反映人民的苦难、斗争及对自由的渴望。而德彪西的音乐大多具有缥缈朦胧、空灵幻想的独特风格,他十分注重音乐的色彩与音色的运用。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与当时的美术文学一样,充满了变化之美,德彪西在创作中也善于捕捉事物瞬间的美或情绪,他的音乐主观色彩较浓,不强调激烈的斗争或表现社会现象,德彪西开创了音乐个性写作的新时代。
从两首月光曲的分析中可见,虽然两个作曲家的创作有所不同,但是也具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们都力求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打破之前奏鸣曲的传统曲式结构,慢板的第一乐章以及到第三乐章才使用真正的奏鸣曲式,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个性。德彪西更是处在19 到20 世纪音乐的过渡时期,创新观念更加强烈,使用多种调式调性,强调音色的运用,音乐中光与影的对比,与之前的音乐时代相比有着极大的创新,成为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代表人物。作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两个时期作曲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也都融合了两个时期的元素,例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具有极强的幻想浪漫主义色彩。
在音乐的实践中,音乐创作的动力有内在动力,即自我表现的需要,还有外在动力,即社会的需要。影响制约音乐创作的因素有来自作曲家本人对音乐审美内在的规律制约,还有其处于环境的制约、文化背景的制约等等。作曲家作为独特的审美个体,他们的个性特征、个人的美学观念都通过创作的过程反映于作品之中,从上述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作曲家的差异都表现在自身的作品以及个人风格上。与贝多芬的宏大、质朴的英雄主义相比,德彪西精致、梦幻的音色语言则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通过了解贝多芬以及德彪西的不同创作美学思想,我们不仅可以学习他们在音乐史上的伟大贡献,还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创作与美学的关系,明白音乐实践中的美学原理。
猜你喜欢德彪西奏鸣曲音乐创作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手机上的奏鸣曲上海人大月刊(2022年5期)2022-05-19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戏曲研究(2019年1期)2019-08-27春天的奏鸣曲文学少年(原创儿童文学)(2019年4期)2019-05-23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10期)2017-11-25饥饿奏鸣曲语文世界(初中版)(2017年6期)2017-06-15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乐府新声(2017年1期)2017-05-17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7期)2016-12-01贝多芬《月光》与德彪西《月光》的比较分析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