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3-08-12 13:0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原小军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外语教学部,山西 太原 030024)

“互联网+”的生态模式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领域,“互联网+教育”必将是大势所趋,在新环境和新趋势中,外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将“互联网+”的生态模式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融合式教学,切实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性与融合性不够

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实施,教学行为受到教学理念的支配。当前,我国高校中的部分教师因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不主动更新知识体系,在常规教学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化的教学思维模式;
还有一部分教师入职时间较短,缺乏足够的实践积累和教学经验,无法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教学理念的探索与创新。国内部分大学英语课程还停留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上,教师只注重语言输入,忽略了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课堂教学成了“独角戏”,这种课堂氛围扼杀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的思维火花,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制约,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进入大学时已经有至少六年以上系统学习英语的基础,因此大学阶段英语科目的学习不能仅仅以期末考试及格和四、六级考试合格为目标,而应该努力使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甚至能实现独立完成未来职场涉外工作任务的目标。虽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推进多年,但“应试教育”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这种现状和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性与融合性不够密切,要真正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把以考试为教学目标的思想转变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上来,尤其是听、说等实际职场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材内容的时代性与职业性不强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材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大学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为中国企业、中国商品、中国文化、中国方案等“走出去”的战略服务。因此,大学英语教材在编写时既要考虑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相关背景,又要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以及出版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高校选用的英语教材品种越来越丰富,这些教材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部分教材在编写和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内容已经过时,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当前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部分教材中的练习和课堂活动缺乏实践性与互动性,无法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到所学的英语理论知识。此外,内容缺乏多样性、话题缺乏趣味性、案例缺乏代表性等,都是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时代性与职业性不强的突出表现。

(三)教学方法的互动性与实用性不足

教学方法无论对于哪个学段的学生、哪门学科的学习都至关重要,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桥梁和路径。好的教学方法既能完成知识的传授,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普遍使用的是认知法和交际法,这两种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中后期,认知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语法翻译的机械性和片面性,使外语科目教学更加灵活;
而交际法主张以交际行为或活动来推动教学,从而完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交际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以教师讲解、示范、问答、揭示、总结为主,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性、规律性的教学内容,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是听众,整个教学过程是单向和被动的,教师只注重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在未来真实场景中运用英语的实操能力。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受国外教学法的影响,国内大学英语教学领域也采纳和吸收了不少手段与方法,但是随着大学扩招,班级容量变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需求也更为复杂多样,英语教学法总体来说还是缺乏针对性和互动性,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领悟能力、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与安排,因此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更无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一)有利于高水准优质外语课程的打造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课程的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水准优质课程的打造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是一门相对系统和独立的课程,更是以语言知识、技能、文化、素养等为培养要素的综合学科。近年来,随着网易公开课、好大学在线、智慧职教、中国大学MOOC等线上教育平台的兴起,在线开放课程对传统线下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实现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就是以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为抓手,力促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模式的授课行为主要在教室中完成,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在同一场景中,知识传递的空间和时间明显受到了限制;
而“互联网+”的新理念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尤其是对于外语课程来说,这种融合能够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为学生创造出更适合听、说训练的学习环境。在资源丰富性和选择多样性方面,“互联网+”具有天然的优势,此外,借助虚拟现实的技术还可以增加英语课程的交互性和趣味性。因此,只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技术,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模式,将有利于打造出高水准优质的外语课程。

(二)有利于外语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目前,正处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崛起为各种教育类型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势头强劲,对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模式已由线下学习向线上学习拓展,传统课堂已经向翻转课堂、微课堂等大量信息化的课堂形式延伸,传统教育模式也已逐步向现代化教育模式升级。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提高各级各类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要求学校和社会努力为教师创建有利于信息化教学的机会、环境和平台,鼓励他们在重视学习新技术、善于利用新平台、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因此,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模式,将利于外语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三)有利于外语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以通用型和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进入新时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攀升,单纯追求语言基础知识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以及以量子信息、移动应用、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浪潮中,传统外语学科正面临严峻的瓶颈期。

2013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此倡议中,外语类人才本应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传统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基建、国贸、金融、能源、文旅、跨境电商等领域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而复合型外语人才除了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具备与未来建设领域密切相关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协同融合,突出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外语类人才的培养质量,而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模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传递“互联网+”的多元化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的方向,确保教学理念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与教学目标相统一是保障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有效创新的基础条件。在“互联网+”模式下,教育领域已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影响,广大教师不仅要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充分的认知,还要具备信息搜索、获取、筛选和整合的能力,同时应掌握灵活使用各种信息化设备和平台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互联网+”的多元化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将各种教学手段、方法与互联网技术、平台和资源进行充分融合,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

要实现这一融合,首先,要引导师生关注互联网上大量的教学资源。就大学英语课程来说,在线词典、听力音频、双语视频、阅读篇章、英文网站等都是很好的资源,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用作备课和授课的素材,学生也可通过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其次,要明确多元化教学理念的贯彻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而不是为了应付临时测评或比赛的权宜之计。大学英语课程通常面对的是校内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背景、英语基础、职业规划千差万别,要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习主体贯彻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专业需求和未来的职业要求出发,科学设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最后,要坚持将“互联网+”的多元化教学理念贯穿到所有的教学要素中,如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教学实施、学生评价、教学反馈等,只有这样,才能为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变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造“互联网+”的多元化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环境往往局限在学校和教室中,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环境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了无限可能,正因为不受时空限制,且拥有良好的交互性和便捷性,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了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可能。对于教育资源匮乏、师资条件不足的偏远山区,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互联网+”的多元化教学环境,能帮助他们接触到教育发达地区的课程资源,享受到信息化教学所带来的受教育机会。“互联网+英语教学”的模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学习者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终端设备可以随时进行个性化的语言学习,这种新的体验完全颠覆了传统语言学习模式单一、实用性差的现状,契合了英语学习者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多元化需求[1]。

移动式学习虽然突破了时空限制,但也脱离了班级这个群体学习的氛围,而建立线上英语学习社群,是解决这一弊端的有效途径。社群可理解为把具有共同爱好和目标的个体聚集在一起,从而实现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的社会群体,英语学习类社群可以按照教师的教学需求设定,例如打卡型、答疑型、反馈型、评价型等,也可按照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来设定,例如单词社群、听力社群、阅读社群、写作社群等。“互联网+”背景下英语学习社群的建立是移动式学习的有效辅助,也是传统式学习的有效补充,更是创造多元化教学环境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和学校通过为学习者创造“互联网+”的多元化教学环境,能有效帮助他们实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2]。

(三)创新“互联网+”的多元化教学手段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把学生作为课程讲授和人才培养的中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学习者提供灵活、个性、互助的新型体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互联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显而易见,例如写作或口语两个模块,教师经常会用到“头脑风暴”来实施教学,这时就可采用“弹幕式”教学的方式,学生碰到有疑问的地方或者需要及时分享交流的思维火花时,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用手机或平板发表看法、提出疑问、进行讨论互动,所有的内容会像弹幕一样显示在多媒体界面上,学生不需要频繁举手提问,教师也不需要反复确认学生的掌握情况,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学生在课后只需一扫生成的二维码,就可以存储和记录当堂的授课内容及相关资料。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技术设计出一些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游戏任务,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完成该任务,教师再根据学生任务完成的进度和质量进行评估与奖惩,使学生从游戏化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学习动力,最终实现高效学习。

综上所述,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一种突破和创新,它克服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局限性,对广大英语教师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要真正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普及和推广,教师必须学习和了解“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技术,尝试熟悉各种智能化终端设备的使用方法,积极提高个人的信息化素养。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相关信息和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在高效学习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职业观,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外语多元化互联网+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11-24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大山教你学外语漫画月刊·哈版(2016年5期)2016-07-11大山教你学外语漫画月刊·哈版(2016年1期)2016-02-22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4期)2014-02-28性人权与性多元化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术沙龙辑录(2013年0期)2013-10-24多一点等故事作文·低年级(2009年1期)2009-01-05

推荐访问:互联网 浅析 大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