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纯 柯丽娥 蔡丽书 张慰勉 林传愉
(晋江市医院呼吸科,晋江,362200)
慢阻肺与糖尿病均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慢阻肺发病后会导致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而糖尿病进展时肺脏也是常见受损的靶器官,也会导致肺功能降低,故有学者认为慢阻肺常与糖尿病并发,会加重肺功能损害,且可能出现终身性[1]。研究显示,慢阻肺合并糖尿病病情更为复杂,相互影响,病程长,治疗时间久,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的心情,影响患者睡眠质量,故采取科学的护理帮助患者对控制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2]。协同管理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护理模式,是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鼓励患者参与健康护理,强调家属及患者的自我护理,让患者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被广泛运用于多数疾病的护理中,但其对慢阻肺合并糖尿病的影响尚不明确[3]。因此,本研究选择85例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探讨协同管理模式在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并分析其对疾病进展恐惧、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观察组中男41例,女2例,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5.47±4.23)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18~25.46 kg/m2,平均BMI(22.15±3.26)kg/m2,糖尿病病程3~8年,平均糖尿病病程(5.25±1.13)年。对照组中男41例,女1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5.51±4.29)岁,BMI值18.25~25.23 kg/m2,平均BMI(22.18±3.30)kg/m2,糖尿病病程3~9年,平均糖尿病病程(5.28±1.1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慢阻肺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4]诊断。糖尿病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5]诊断。
1.3 纳入标准 1)临床数据完整;2)无生命危险者;3)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机体功能丧失者;2)病情无法控制者;3)肠系膜血管病变者;4)依从性差者。
1.5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包括、病情、饮食、卧床体位等护理,包含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与并发症护理、适当运动指导等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协同管理模式干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制定健康的方案,充分掌握患者病史、用药情况及心理状况,家属协调成为协调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记录血糖情况,结合糖化血糖和餐时血糖给予饮食教育,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指导,减少糖分的摄入,如降糖润肺的膳食疗法,确保每日正常营养供需,严格控制糖分、盐分、脂质等摄取,逐步提高其抵抗能力及免疫能力,定期监测血糖,检测血糖后做好记录,若出现异常及时返院复查;指导患者坚持锻炼,呼吸康复锻炼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康复操等,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散步等运动,运动量、运动强度遵循从小至大的原则,以运动后不出现疲劳感、呼吸困难为宜;患者病程普遍较长,应对患者认知进行干预,提高患者信心,积极和患者沟通,使其取得家庭和社会支持。
1.6 观察指标 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疾病进展恐惧评分采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进行评定包括生理健康、社会家庭2个维度,共12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计分1~5分,总分为60分,分值越低疾病进展恐惧情绪越轻;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总分21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越差;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Analysis,ESCA)评价,包括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共42个项目,每个条目得分是0~4分。量表总分168分,加起来分值越高自护能力越强;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患者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观察记录6 min步行距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1 2组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进展恐惧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2.3 2组患者炎症水平比较 干预后,2组CRP、IL-6水平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炎症水平比较
2.4 2组患者肺功能临床检查结果比较 干预后,2组PEF、FEV1、6 min步行距离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肺功能临床检查结果比较
2.5 2组患者自护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护能力水平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自护能力比较分)
2.6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后,2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低血糖及糖尿病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慢阻肺是一种气流阻塞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部分患者可同时罹患这2种疾病,且可相互影响[6]。有研究显示,慢阻肺引发的炎症反应可激活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促使脂肪细胞大量摄入糖,减慢机体血糖分解的速度,加重糖尿病病情[7]。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病情得到控制,但许多患者出院后脱离了医院护理工作不遵医嘱、不服药、不合理饮食等不健康行为,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甚至2种疾病恶性循环,影响病情控制效果[8]。因此,对于慢阻肺合并糖尿病不仅需要有效的治疗,还需要有效的护理,帮助他们提高知识和健康行为,提高临床疗效。
既往临床在治疗慢阻肺合并糖尿病过程中多采用常规护理,虽然能确保治疗顺利实施,但因缺乏针对性,部分患者存在不配合治疗等情况,影响治疗质量[9]。协同管理模式指在责任制整体护理前提下协同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强化协同管理,更关注患者心理干预,并同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相结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本研究中,给予协同管理模式后生理健康水平、社会家庭评分降低,PSQI评分降低,结果提示,协同管理模式在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明显,能提高患者生理健康、社会家庭,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李丽君等[10]研究也显示,协同管理模式重视与患者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长,在长期的病痛折磨下患者会产生抑郁等消极情绪,而协同管理模式会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确保患者在心理、生理等方面达到最愉悦的状态,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稳定患者情绪,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本研究还显示,给予协同管理模式后观察组呼吸道感染、低血糖、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常规护理患者,说明协同管理模式用于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有较高的安全性,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有研究显示,慢阻肺患者因气流受限,可影响肺功能,而肺功能减退出现急性感染会导致血糖升高,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因此,给予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改善肺功能水平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还显示,给予协同管理模式的患者PEF、FEV1、6 min步行距离水平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协同管理模式应用于慢阻肺合并糖尿病中能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体内血糖、炎症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协同管理模式是协同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鼓励患者积极配合,饮食时减少糖分摄入,给予合理运动指导,改善患者肺功能,协同作用增强了其护理优势。
综上所述,在慢阻肺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协同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睡眠质量。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进展协同血糖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家庭科学·新健康(2022年3期)2022-05-10Micro-SPECT/CT应用进展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4期)2021-11-05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四化”协同才有出路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猪的血糖与健康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2016年5期)2016-12-01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寄生胎的诊治进展疑难病杂志(2014年12期)2014-04-16协同进化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