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工具/装备理论的体现

时间:2023-08-03 20:4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劳动的本体论意义在于:劳动陶冶了介体工具,同时塑造了主体人类。从劳动本体出发界定劳动概念,使得劳动教育的课程理念十分清晰,课程目标更加明确,课程内容非常充实,课程评价尤为具体。基于学生参与和实施工具/装备创造的劳动教育课程,对教育教学改革将会起到推进作用,它提供了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机遇,体现了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精神。

关键词  中小学;
劳动教育课程;
课程标准;
工具/装备;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9-0013-05

0  引言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我国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指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并强调了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该文件的总体思路部分确定了“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基本理念。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该意见首先明确了在我国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然后就如何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如何提升劳动教育保障以及如何加强劳动教育实施等问题提出要求。2020年7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我国学生劳动教育体系,研究并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至此,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劳动教育深入开展的可行性问题都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理论体系建立也就显得地位越来越关键、时间越来越紧迫。本文在劳动的基本概念与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方面做一些讨论,希望可以为劳动教育基础理论建设提供有益资料。

1  中小学劳动教育

中小学劳动教育应该包括在校劳动教育与社会、家庭劳动教育,本文重点讨论中小学在校劳动教育问题。中小学在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由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标准规定,但是目前普通高中教学使用的课程标准是2017年颁布实施的,这些课程标准中尚没有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所以本文只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规定展开讨论。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施行。该方案为国家课程方案,该标准为国家课程标准,虽然它们的名称上没有“国家”二字,但是它们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体现了国家发展教育的精神。与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课程标准相比较,2022年的国家课程方案将劳动教育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建立了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一起规定了教学时间。劳动教育课程受到充分的重视,这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但是,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该课程到底应该怎样定位,教学目标应该怎样确定,教学内容应该怎样选择,教学评价应该怎样设计,等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在研究与优化的过程之中。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提供更有理论依据、更有实践意义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本文题目使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工具/装备理论的体现”,是因为笔者认为:如果在中小学劳动教育过程中不能反映劳动对工具的创造,则这样的劳动将不能真正体现劳动本体,不能真正体现劳动教育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劳动与工具创造有着必然的联系,劳动教育应该对此加以重视。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1](以下简称“劳动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对劳动下了一个定义,认为:“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课标的课程理念部分提出坚持育人导向、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注重综合评价、强化课程实施的安全保障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课程目标的核心素养内涵部分确定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四个要素。课程的总目标部分规定四个方面的目标: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
培育積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课程内容则选择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型劳动三个方面的课程群。

2  劳动概念的界定

在对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深入分析之前需要对劳动的概念做界定,使得参与讨论者处于相同的语境之中,不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纠缠,将主题定位好,达到基本一致的见解。劳动概念界定最简单的应是概念的语言描述界定,即给劳动下一个定义。但是,不同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下会给劳动下不同的定义,必须予以区分才行。本文主要从经济学领域、社会学领域、人类学领域和哲学领域专家学者对劳动的定义出发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并根据教育的本质特点和价值观,确定劳动教育应该采用的劳动定义。

2.1  劳动的定义分析

首先,从词典中查找一下对劳动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对劳动的解释: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显然,劳动课标中对劳动的定义基本上采用了这个定义为主体。《教育大辞典》对劳动的解释较为复杂:劳动(labour)是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
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教育大辞典》的这个定义包括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角度出发对劳动本质的阐释。

其次,从专著中检索一下人们对劳动的解释。廖博谛[2]在经济学著作中进行论述,认为劳动是人类为了满足基本生理要求而有意识调动身体各个器官的综合活动。庞树奇等[3]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汇总了劳动的多个定义,将劳动归纳为:1)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2)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活动;
3)劳动是人类通过消耗肉体与精神能量而获得生产与服务中的结果的活动。周波[4]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将劳动定义为:劳动力、劳动文化、劳动物质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葛寿昌等[5]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劳动是人类使用工具作用于对象,创造价值与服务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6]认为:1)劳动是体力上的;
2)劳动是有计划的;
3)劳动使得人类区别于动物并创造了自己的世界。英国经济学家斯坦利·杰文斯[7]对劳动的定义是:人类为了未来的利益而忍受身心痛苦所做出的努力。意大利哲学家、人类学家巴蒂斯塔·莫迪恩[8]给劳动下的定义为:劳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通过身体和工具实现的体力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体系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对劳动的定义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9]。《教育大辞典》对劳动的解释引用了马克思的这个定义。马克思除了这个劳动定义外,还有两个著名的生产劳动定义,这两个从政治经济学出发的生产劳动定义与上述定义存在较大差异,不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10-11]。

以上关于劳动的定义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强调劳动是调动人身体机能的活动;
2)强调人类劳动是有明确目的性的;
3)劳动能够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4)劳动对象是自然界,劳动中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
5)劳动过程需要使用工具。应该看到,一些劳动定义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属于生产劳动定义。同时还可以看出,劳动课标中对劳动的定义应属于经济学定义与社会学定义的结合。

2.2  劳动概念的哲学界定

以上讨论的劳动定义基本上没有从哲学角度进行的概念界定,而从哲学出发对劳动的概念进行语言描述界定是非常重要的,是在最根本的性质上对劳动进行的人类思维规定。本文此处引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劳动的阐释与恩格斯的劳动观。

黑格尔[12]对劳动的阐释为:劳动是受到限制或节制的欲望,亦即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换句话说,劳动陶冶事物。对于对象的否定关系成为对象的形式并且成为一种有持久性的东西,这正是因为对象对于劳动者来说是有独立性的。人与动物都具有果腹的欲望,如果他们面对树上的果实直接去摘取后食用,则这一本能的活动不能被称为劳动,只有当人类限制或节制了当下满足的这种直接摘取食用欲望,而且通过先去制作出获取食物的工具,再使用该工具去取得食物,则这个“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的过程才能被称为劳动。其中那个被劳动陶冶的事物就是劳动工具,而人工制造工具的过程就是对制造工具原材料这个对象的否定,使它“成为一种有持久性的东西”——工具。这个工具对于人类(劳动者)来说具有独立性,它既不是人类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被称为介体的中间体。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所界定的劳动必须伴有工具的创造活动。

恩格斯的劳动观是人们广泛注意而且得到认可的辩证法思想。《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是恩格斯收集在他的专著《自然辩证法》中的一篇论文[13]。恩格斯在该文中强调指出的一个观点是人的身体各部位从动物到人的转变是劳动的结果,人类语言的形成也是劳动的产物,劳动使猿脑逐渐进化为人脑,所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4]。应该注意到,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劳动观仅仅是强调了劳动对于人类生理上、身体机能上的促进作用,还停留在生物学或人类学角度,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劳动观与劳动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吻合的,因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塑造人。

黑格尔在对劳动作出阐释之后,又对劳动的本体论意义进行了说明。黑格尔[12]认为:“这个否定的中介过程或陶冶的行动同时就是意识的个别性或意识的纯粹自为存在,这种意识现在在劳动中外在化自己,进入持久的状态。因此,那劳动着的意识便达到了以独立存在为自己本身的直观。”这段从哲学本体论角度出发对劳动意义的表述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类工具的制造虽然是人的意识或人格的外化,但是在人类建立独立人格(person)的作用上是至关重要的,劳动创造的人类本身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机能,而是劳动通过工具的创造使得人类在道德上脱离了动物界,成为具有独立、自由、自为的人格的人类,使得“人之为人”得以实现,人类成为主体;
人类在创造工具的同时创造了自己,而劳动陶冶了事物,同时塑造了主体。本文在此强调劳动的本体论意义,是因为它把握了劳动的本质,从劳动本体出发的劳动教育才能够真正发挥劳动的本体作用。

黑格尔对劳动的阐释要比劳动课标、词典、上述专著中给劳动下的定义更加适合于劳动教育课程对劳动概念的界定,这是因为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育人为本,是对教育系统主体的培养,劳动教育课程必须将育人作用放在首位,而劳动课标、词典、上述专著给出的劳动定义其关注点在客体方面(财富、价值、物质交换等),所以,它们作为劳动教育课程中劳动的定义确实不太合适。

3  工具/装备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

劳动的本体论意义在于:陶冶介体工具,塑造主体人类。上述讨论中人類主体的呈现是劳动教育课程劳动定义的关键,但是劳动定义的引出却与工具/装备的创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说劳动塑造主体的作用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劳动定义,那么,劳动创造工具/装备的条件则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3.1  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分析

“德智体美劳”被称为“五育”,分别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科目设置规定,国家课程中德育课程只有道德与法治一门课,智育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等10门课,体育课程只有体育与健康一门课,美育课程只有艺术一门课,劳动教育课程只有劳动一门课,这些课程都有相应的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课也属于国家课程,但是没有对应的课程标准。

劳动课标的课程内容部分给出劳动课三个方面共计10个任务群,三个方面分为日常生活劳动(含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含四个任务群)与服务性劳动(含两个任务群)。这样进行课程内容规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内容可以由其他课程内容取代或重复了其他课程的内容,使得各个课程之间的学科界限模糊。例如: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都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完成,特别是生产劳动中的传统工艺制作课程群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造型·美术”课程内容部分已有充分体现。虽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提出跨学科教学的要求,并且做出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时占比不小于10%的规定,但是跨学科教学是将各门课程的内容融合,并非要模糊各门课程的学科界限。这就如同语文课程与数学课程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但语文课标中的内容规定不会与数学课标中的内容规定相重合一样,两门课程教学内容交叉,而学科界限十分清晰。

为了使得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各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形成明显学科边界,具有鲜明的学科界限,需要对劳动课的课程内容做一些根本性的特征规定,这些规定应该反映劳动的本体论意义,否则无法形成清晰的学科界限,而这一明显特征就是劳动中工具/装备创造的体现。

3.2  劳动课工具/装备创造的体现

工具/装备理论是教育装备理论的基础,工具/装备理论的依据是工具/装备的本质与工具/装备本体论。工具/装备的本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并由人类创造出的资源(即人工物力资源)[15],而工具/装备本体论赋予它的存在形态为物质形态、介体(或中间体)形态与智思体形态[16]。所有这些就认定了工具/装备是伴隨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的。同时,教育也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的,教育的第五种起源说认为:教育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教育起源于人类对生存条件的需求[17]。人类是“先天缺失者”,人性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教育在这里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18]。人类作为先天缺失者,通过教育学会制作工具/装备便成为其生存的必要条件。教育与制作工具/装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人类主体的塑造贡献力量。

从中小学课程内容的角度去考察,目前各门课程都没有工具/装备创造的相关内容,所以劳动教育课程如果将工具/装备创造作为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与评价指标,则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界限就会变得十分清晰。所以,无论从劳动教育课程目的的政策性出发,还是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技术性出发,在该课程中体现工具/装备的创造都是具有必要性的。

将工具/装备创造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也完全具有可行性。政策可行性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政策文件对工具/装备在劳动教育中体现的支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设置劳动教育课程部分提出“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劳动教育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而技术可行性主要依据劳动课标的课程实施部分规定。2022年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一共有14个学科16个课程标准(外语学科有三个课程标准),除了劳动课标之外,在其他15个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实施部分体例一致地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等五个内容组成,只有劳动课标的课程实施部分由劳动项目开发建议、劳动过程指导建议、劳动周设置建议、学校与家庭和社会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建议、课程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建议等七个内容组成。

从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部分规定的内容差异性可以看出,首先,劳动课标没有教材编写建议;
其次,劳动课标提出劳动项目开发建议;
再次,劳动课标在时间上具有劳动周的安排;
最后,劳动课标重视与家庭和社会协同开展劳动教育,使得劳动教育在空间上扩展到学校之外。所有这些对于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条件,这也是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个新建课程必然经历的过程。也正是这一宽松条件给工具/装备创造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4  体现工具/装备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

在不对现行劳动课标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实施体现将学生参与或从事工具/装备创造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劳动教育课程的特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可参照ASSURE教学设计模型进行设计。ASSURE教学设计模型分为六个层次,分别为分析学习者(A)、阐明教学目标(S)、选择教学材料(S)、运用教学媒体(U)、要求学习者参与(R)、评估与修正(E)[19]。其中,选择教学材料部分可以根据劳动课标中课程内容部分规定的三个方面10个任务群进行教学设计,而在运用教学媒体部分和要求学习者参与部分的设计中则可以将工具/装备的创造纳入其中。在此应强调指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工具/装备创造=工具设计+工具制作。

现以劳动课标中一个任务群为例,做一个简单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实例。

1)分析学习者: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通过两年的劳动教育对劳动的概念和意义具有基本认识。

2)阐明教学目标:本课程将在五个学时的劳动教育后,使得学生体验到伴有工具创造的劳动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3)选择教学材料:选择清洁与卫生课程群,重点清理和清洁自己的课桌。

4)运用教学媒体:课桌内的边角处容易藏污纳垢,设计并制作一个清洁工具,可以方便地清理课桌内的各个角落。

5)要求学习者参与:学生可以自主完成,也可以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

6)评估与修正:第1学时讲解要求,学生讨论方法,并对课桌内进行观察和测量;
第2学时开始设计清洁工具;
第3学时开始制作工具,并测试使用效果;
第4学时进行工具修正,继续测试效果;
第5学时进行相互评价和教师讲评。

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虽然不够优秀,但是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以工具/装备创造为基础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相信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定会发展壮大。

5  结束语

本文自始至终坚持使用“劳动教育课程”一词而未使用“劳动课程”,是希望以此强调该课程的育人作用。该课程不能以学生是否从事了劳动为课程目标,而应以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思想上、精神上的升华为教学目标。这是国家课程方案、劳动课标对该课程提出的要求,也是劳动本体意义对该课程的限定。

本文从劳动的本体论意义出发,遵循劳动在陶冶介体工具的同时塑造了主体人类这一原则,强调在劳动教育课程中体现学生参与或从事工具/装备的创造,认为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劳动的育人作用,同时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三个方面促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

本文除了在理念上论述了将工具/装备创造纳入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也就它在政策上和技术上的必要性以及政策上和技术上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期待以工具/装备创造为基础的劳动教育课程理念迅速得到广大教师、学生与社会的认可,并对其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6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S/OL].(2022-04-08)[2022-08-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W020220420    582367012450.pdf.

[2] 廖博谛.告别宏微观架构的经济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19.

[3] 庞树奇,范明林.普通社会学理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55-56.

[4] 周波.劳动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1:20.

[5] 葛寿昌.劳动经济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12.

[6]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李夏菲,译.广西:漓江出版社,2019:143.

[7] 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M].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36.

[8] 莫迪恩.哲学人类学[M].李树琴,段素革,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38.

[9] 陈刚.马克思的自由观[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215.

[10] 陈其人.关于马克思两个生产劳动定义问题:兼论重农主义和斯密的生产劳动观[J].当代经济研究,2002(3):3-7,73.

[11] 陈振羽.马克思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定义剖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9-17.

[1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0.

[13] 陈林.恩格斯传[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8:262.

[14] 姜惠,劉宝杰.恩格斯劳动观及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0):9-12.

[15] 艾伦.教育装备与工具[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4):1-7.

[16] 艾伦.教育装备本体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16):1-10.

[17] 艾伦,刘强.论教育资源[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2,38(11):6-12.

[18] 吴国盛.什么是科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28-29.

[19] 艾伦.实验教学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2.

猜你喜欢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教学考试(高考地理)(2020年4期)2020-11-17——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教学考试(高考数学)(2020年1期)2020-11-16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中小学 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