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翊楠?陈颖
摘 要 从前“某X”中“X”位置主要由普通名词或缺省的普通名词充当,“某X”可以表示隐指或不定指。但近来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用法,“X”可以由专有名词的一部分来充当。专有名词与普通名词相比,显著度和确定性都更高,与“某X”最初的功能产生抵牾。这种看似矛盾的组配是一种假性隐指,该用法在人类完形心理的作用下得以运作,满足了人们隐晦表达的需要。假性隐指的“某X”具有弱化批评,对冲表达风险的作用;
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种私密戏谑表达,暗示与指称对象的距离;
用具有隐指色彩的“某”替换指称对象名称的一部分,又造成了语言指称上的留白,符合接受美学。
关键词 “某X” 假性隐指 可及性 对冲表达
一、 引言
现代汉语学界对于“某”功能的认定,主要集中于隐指和不定指。王力(1954)认为“某”是无定代词,用于隐指表达者觉得沒有必要说出的人或物;
吕叔湘、江蓝生(1985)直接把“某”命名为“隐名代词”;
黄伯荣、廖序东(1997)把“某”归为指示代词,指不确定的人或物,是不定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某”的解释是,可以指一定的人或事物(知道名称而不说出),可以指不定的人或事物,这两种用法可以分别对应于隐指和不定指。
通常情况下,“某X”中“X”主要由普通名词或缺省的普通名词充当,普通名词具有普遍性和概指性,作为结构中的组成成分对整个结构的语义影响较小,所以,“某X”的用法很大程度由“某”所决定。由此,“某X”通常可以有两种解读:第一,用于隐指,如例(1);
第二,用于不定指,如例(2)。隐指的指称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已知的,但基于一些原因,表达者无法对其进行明确具体的指称;
不定指的指称对象对表达者来说是无法确定的、未知的。
(1) 初春时节,南国某地,第75集团军某防空旅与空军某部展开一场陆空对抗联合训练。(《中国青年报》2020-03-31)
(2) 医生手术过程中需要时不时看点绿色,比起特意找一些绿色的东西放在手术室某处,把“绿色”穿在彼此身上反而更方便。(《澎湃新闻》2020-05-18)
但近来,在社交媒体上,“某X”出现了例(3)—例(5)这样的用法,在这些用法中,“某X”表示的都是相对确定甚至显而易见的人或物,与前文提到的隐指和不定指用法的“某X”不同,“X”位置不再是普通名词,而是缺省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专有名词相对于普通名词显然具有特指性和凸显性,所以这类“某X”的不定指性减弱,隐指性被压制,不再是完全的隐指或不定指,而成为一种“假性隐指”。它与隐指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者在使用它们时的动机不同:隐指反映的内在动机是表达者不想说出或有意隐瞒表述对象;
而假性隐指反映的内在动机则是表达者主观上想要明确指出,并不想隐瞒,但出于委婉表达的目的,不得不对他想表述的对象进行隐指。可见,这种隐指并非出于表达者本意,表达者其实并不愿将表述对象完全隐匿化,因为这种处理就意味着降低自身表达的透明度,因此,表达者为了兼顾自己两方面的表达需求,“X”就会力求选用专有名词中具有较高辨识度的一部分,也就是表达者不愿完全隐匿指称对象而保留的“痕迹”。本文主要对“某X”假性隐指用法的构成、语境对这种用法的制约、其形成原因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
(3) 昨天在苏宁实体店买电视比某东便宜多了。(微博2020-04-25)
(4) 《我的前半生》简直太好看了,那才叫戏骨,实在是比当红的某颖某幂某嫣演得好太多太多了。(微博2017-07-13)
(5) 那边一直很乱,2011年那会儿,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某莞砍腿党事件。(微博2020-04-28)
二、 “某X”的假性隐指用法的构成
假性隐指的“某X”是由常项“某”与变项“X”构成的,当“某X”用于假性隐指不同的人或事物时,“X”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是表达者使用假性隐指的动机决定了“X”会选择所指事物名称中具有较高辨识度的一部分。
(一) “某X”指代人名
人名可以分为姓和名两个部分,姓是相对封闭的类,具有很高的复现性,而名则更具有开放性,所以名字部分相较于姓氏部分的辨识度更高,区别性也更强。因此,当“某X”用于人名的假性隐指时,“X”位置优先配置名。名有单音节和双音节,“X”也可以是单音节或双音节,如例(6)、例(7)、例(8)。如若双音节名是叠字形式,“X”可以选取一个音节,也可以保留叠字,如例(7)、例(8)的“某冰”和“某冰冰”结合上下文就可知指代的都是演员范冰冰。常规用法的“某X”在指代人时,“X”位置通常填入职业、性别等可以描述人的相关特征的词语。例如,“某医生”“某男子”,但常规用法的“某X”却无法指代具体的人名,它大多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主要功能为保护当事人隐私。
(6) 突然发现,我对某凡的大碗宽面转粉了,还挺好听的。(微博2020-06-30)
(7) 发现自从某冰销声匿迹后,娱乐圈的审美都正常了,终于不再是清一色的锥子脸、刻薄嘴了。(百度贴吧2020-06-26)
(8) 郭晶晶已经退役多年,虽然没有某冰冰、某薇名气大,但每一次出场都令人刮目相看。(微博2020-04-25)
(二) “某X”指代地名
当“某X”用于假性隐指地名时,“X”位置会尽量配置地名中较为独特的部分,因为中国的地名有部分音节重合的现象,所以表达者会努力选取易被准确识别的部分,这样,表达者的所指才会更高效地在受话者的认知中被激活。如例(5),称东莞为“某莞”,是因为在地名这个子集内,“莞”相对于“东”更加独特,重复率更低,受话者得以在头脑中将“莞”迅速完形,从而激活“东莞”这个地名。再如例(9)、例(10),称天津为“某津”,是因为“津”与“天”相比更加显著,称合肥为“某肥”也是如此。常规用法的“某X”可以用于指代地点,包括大地点和小地点,但却无法指代具体的地名,例如“某新一线城市”“某奶茶店”等,它的功能主要是在保护隐私的基础上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
(9) 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我的广州小伙伴叫某津大农村了。(微博2019-07-09)
(10) 上海的排水系统是真的牛,某肥真要好好学学。(微博2020-07-06)
(三) “某X”指代品牌名稱
“某X”还可以用于假性隐指品牌名称,比如,最常见的就是用于某个应用或网站名称的假性隐指。有的网络平台由于和其他平台存在竞争关系,所以会以竞争对手的名称作为一个屏蔽关键词。当表达者在某一平台发言时提到其他应用平台,就会采用“某X”这样的指称方式来避免自己的整个发言内容被屏蔽掉,后来这种指称格式逐渐泛化,成为一种潮流,除了可以避免被屏蔽、表达批评外,表达者也可以就此对一些网站的屏蔽行为进行“反讽”。即便是两个应用平台间并不构成竞争关系或是某个网站并没有屏蔽竞争对手的习惯,网友们也已经习惯于在一个应用平台发言时,将所提到的其他应用平台称为“某X”。如例(11)、例(12),网友在百度贴吧中称“拼多多”为“某多多”,称“抖音”为“某音”,称移动、电信、联通为“某移”“某信”“某通”。常规用法的“某X”无法指代具体的品牌名称,当它用于指代品牌时,会称“某品牌”或“某知名品牌”等,用于显示该品牌的某一特征。
(11) 我太讨厌某多多砍刀凑百元功能了!(微博2020-07-03)
(12) 有一说一,我特别讨厌某音入魔的女孩子,你刷刷某音,拍拍视频拉倒了,非得中“某音毒”干啥。(百度贴吧2020-06-09)
(13) 当挖机师傅挖断几根电线后,“某移”“某信”“某通”三大运营商没想到会以这样的形式见面(微信公众号)
现代汉语中,人名和事物的名称大部分都是双音节和三音节的,在人们的认知中,二者具有同构性和同质性。比如,购物平台“拼多多”有时还会被称为“拼某多”,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增加凸显度的假性隐指,这种形式的假性隐指与新闻报道或一些文件中三音节人名的隐指“姓+某+名”具有相同的框架。我们从中能够看出人们往往会自动在人名与事物名称之间进行一个类比推理,把事物名称的后部分识解为事物的“名”。因此,假性隐指的“某X”在指代事物名称时,就如同它指代人名时,也是由整个名称的后半部分来充当“X”的。
通过对检索到的语料进行观察,我们发现常规用法的“某X”使用范围更广一些,只要说话人想要对指称的事物进行隐指,都可以在前面添加一个“某”,但它的使用范围虽然广,却无法进行更具体的指称,且通常情况下它也只用于一些新闻事件报道等严谨且正式的书面语中。而假性隐指的“某X”则不然,它主要用于指称人名、地名或者品牌名称,使用范围相对有限,但它的指称明示度也相对更高。常规用法的“某X”几乎不承载表达者的任何主观情感,只是在陈述事实的同时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假性隐指的“某X”要求指称对象必须是一个专有名词,因为此类名词的可及性都比较高,即便有时这种可及性仅存在于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受话人在接收到“某X”时才能凭借人类固有的完形心理来进行认知加工,识解表达者的真正所指,对此我们将在后文详细说明。
三、 语境对“某X”的制约
(一) 语境增加“某X”的可及性
Grice(1975)提出了交谈的“合作原则”,包括“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在这里,“量的准则”可以包含两个方面,沈家煊(2004)将其概括为“足量准则”和“不过量准则”。作为一种指称,假性隐指的“某X”用具有隐指功能的“某”替换了指称对象名称的一部分,虽然“X”常常由指称对象名称中凸显度较高的一部分充当,但由于“某”所携带的信息量几乎为零,所以这种操作本质上违反了“足量准则”。表达者受交际目的的制约对表述对象提供的信息量不足,受话者自身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这样可能会令双方产生交际误差,这就要求表达者要尽力通过提高表达语境的可及性来增加“某X”的可及性,利用语境的完形作用来补充传达足够的信息量。
Ariel(1990)曾指出,指称实体相对受话者越可及,指称词语的编码信息就越少。如例(8),“某薇”假性隐指的是普通的人名,但是我们却能准确识别到表达者的所指,他指的是演员“赵薇”。这是由于指称对象是众多人熟知的演员,她的名字对公众来说是易激活的可知信息,对受话者来说可及性很高,采用“某X”作为指称,虽损失一定的明晰度,但语境会给予补充。
语境可以增加假性隐指的“某X”的可及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固有的范畴表征的认知机制。范畴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概念构成的集合。“范畴化”可以看作是一种“思维惯性”,人类会习惯性地把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划归到同一个认知域,方便记忆与提取。心理语言学的范畴表征理论也认为,某种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是基于范畴的,不同语义范畴的事物是分开存储的。如上文的例(9) ,受话者在识别“某津”这个名称时,由于参照体“广州”的存在,激活了城市名称的范畴,所以他们会在城市名称范畴内进行检索和筛选,而不会在人名范畴内进行搜索,从而高效地将“某津”完形为“天津”。再如上文例(3) 中表达者提到了“某东”,若除去语境的限定,仅从表达者与受话者双方的知识背景来看,它可以是地名、人名、也可以是其他事物的名称,但是一旦有了语境的介入,如在例(3) 的语境中显示出了表达者存在买家电的行为,同时句中也存在一个重要的参照体“苏宁实体店”,它激活了购物平台名称的范畴,因此受话者能够将“某东”完形为购物平台“京东”,而并非地名或人名。再如例(8) 利用“某冰冰”来反衬优质运动员郭晶晶,因而“郭晶晶”作为一个参照体能够反向激活听话人头脑中公众人物“某冰冰”这一范畴,在这个范畴中最显著的两个元素是范冰冰和李冰冰,在“某冰冰”这个范畴内,范冰冰由于税务欺诈问题曾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她具有[-优质]的典型特征,而李冰冰却没有,所以当人们看到“某冰冰”时,就会通过范畴中的典型成员来理解整个范畴。
除此之外,例(14)、例(15)提到的“某洋”“某亮”并不是基于公共知识背景的,这对受话者来说可及性很低,客观来说,需要更多的信息去增加其可及性,但从表达者自身的表达意图出发,他的表达重心在于叙述或记录事件,而非描述或评价“某X”。通过语境的指示作用,受话者的认知中只会浮现一个表达者与指称对象之间关系亲密的完形,从而确定“某洋”“某亮”只是同表达者关系亲近的人,而无法确定“某X”指称的究竟是谁,当然这与表达者的本意也是相呼应的。
(14) 某洋上班了,留给我一碗螺蛳粉。(微博评论)
(15) 冰箱里仅存的一块拿破仑被某亮偷吃,他还在电话里趾高气昂质问我为何不给他吃,因为,你不配吃那么高贵的拿破仑啊。(微博2020-06-01)
(二) 语境制约“某X”的表义倾向
上文提到,语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某X”的可及性,“某X”对语境的高度依赖,决定了它所在语境的褒贬倾向会对其产生巨大影响。换言之,“某X”表达态度的正向与否是由其语境的褒贬决定的。具有贬义色彩的、负向性语境中的“某X”表征负向性语义,这种负向性表达主要是表达者对“某X”假性隐指的对象进行批评、嘲讽或是表达厌恶,如例(16)。具有褒义色彩的、非负向性语境中的“某X”表征非负向性语义,这种非负向性表达主要是表达者与指称对象之间的互动,借用“某X”来表达戏谑、对外展现亲密关系,或是对假性隐指的对象进行叙述以表达亲近和喜爱,如例(17)。
(16) 某度吃相是真的难看,贴吧到处收烂钱就算了,网盘开了会员照样限速。(百度贴吧2020-02-26)
(17) 在重大玩的最好的姐妹们呀,某华、某婷、某芃,我爱你们。(微博2020-06-02)
不同表义倾向的“某X”对语境的凸显度也存在差异。假性隐指的“某X”既可以出现在负向性语境中,也可以出现在非负向性的戏谑和私密语境中,只是“某X”在不同的语境中对语境的凸显度要求不同。比如,在表达批评、讽刺的负向性语境中,指称对象“某X”的背景信息不仅要为听说双方熟知,而且要求语境要有足够高的凸显度。表达者对指称对象的批评是一种违反礼貌原则的行为,所以为降低产生冲突的风险,他会对指称对象采用假性隐指,并通过语境为受话者构建一个认知的可及性通道。但由于批评行为的特殊性,又要求指称对象必须被受话者准确识解,否则便会引发误会,误伤他人。例如(7) 中的“某冰”只是一个假性隐指的人名,复现率极高,受话者若想准确将“某冰”识别为演员“范冰冰”,需要表达者对她的职业、外貌特征及相关典型背景知识进行描述,比如“她曾经在娱乐圈、她是锥子脸、她现在销声匿迹了”,这些都是具体化指称对象的重要标志。
在非负向性的戏谑和私密语境中,“某X”对语境的凸显度要求明显要低很多,因为在这种语境下,表达者与指称对象间不存在冲突,表达内容更多是內向化的,是个人的独白,主要是一种戏谑或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如例(14)、例(15),表达者的表达焦点是事件,而在负向性语境中,表达焦点是指称对象,即“某X”,所以语境对负向性语境中的“某X”的完形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强、苏慧丽(2014)论证了面对诸多的网络新闻题材报道,人们会倾向选择负面报道进行关注,而且人们阅读负面网络新闻题材报道时情绪的唤醒度更高,他们认为受众关注偏向负性的信息是自动发生的,人类对负向性信息有天生的偏好。因此,受话者往往会更加关注、乐于分析和探讨负面信息,这也就决定了,在非负向性语境下受话者通常并不会过多关注或追究“某X”究竟指称的是谁,而在负向性语境中则不然,受话人会尽力通过表达中的每一个“参照体”去分析求索“某X”究竟指称的是谁。由于受话者对负向信息的关注热情,在社交媒体等公共平台上,部分表达者为增加自身话语的关注度与互动性,还是会去选择提高语境的凸显度,以满足受话者的分析与讨论需求,即便这样会带来交际风险。
四、 “某X”假性隐指用法的语用动因
(一) 隐晦表达的需要
隐指是语言指称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在日常表达中也需要隐指,用于委婉表达或用于戏谑,但是由于常规用法的“某X”客观性和隐指性过强,难以承载主观情感,所以很难用于日常交流的口语和独白式的自由表达中。对于假性隐指的“某X”来说,“某”表现出[+不定指]和[+模糊性]的语义特征,而“X”位置是专有名词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程度的明示性,语境同时也赋予其[+确指性]的特征,而且由于它并不是完整的专有名词,若抛开语境不谈,“某X”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模糊性]的语义特征。“某X”的假性隐指用法具备表义的平衡性,它能够在满足说话人隐晦表达需要的同时承载一定的主观情感。在一些批评式的负向性语境中,可以既照顾到指称对象的面子,又可以保留说话人对指称对象的批评意图。在一些私密或戏谑语境中,“某”的存在可以满足指称的私密性,同时,“X”位置填充的专有名词,又会令指称带有个性化。
(二) 人类的完形心理
人类认知中固有的完形心理是“某X”这种假性隐指得以运行的重要心理机制。完形心理认为心理活动是有组织的整体,强调整体知觉大于部分之和,而且感知整体比感知部分更快更容易。赵艳芳(2002)提出完形感知本身具有解释和组织的作用。例如,我们看到“某津”“某度”这样的指称方式,在完形心理的组织下,受话人一定不会将它当作“某”与“津”或“某”与“度”的简单相加。斯滕伯格(2006)认为人们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这使得人们能够明智地利用有限的心理资源,把人们感兴趣的刺激变亮。“某”是一个表隐指的代词,在假性隐指的“某X”中可以看作是一个表达委婉和隐晦的标记,携带的信息量十分有限,显然受话者会将更多的兴趣与认知付出放在“津”和“度”上,并将它们与语境看作一个完形,调取认知中已有的经验,在语境中进行分析,努力使“津”和“度”完整化,将“某津”“某度”还原为表达者真正的所指。
“某X”这种假性隐指能够满足表达者的委婉需要,人类共有的完形心理又能帮助受话者准确识别到表达者因委婉而有意模糊的所指,最终“某X”这一表达虽看似隐晦,但却也具有一定的明示度。
五、 假性隐指的“某X”的语用效果
假性隐指的“某X”是“某”与专有名词一部分的结合。沈家煊(2015)认为对于像汉语这样缺乏形态的语言来说,频率标准和分布标准对判定是否是有标记项格外重要。假性隐指的“某X”的使用频率低于常规用法的“某X”,并且它通常出现在负向性语境和非负向性的私密和戏谑语境中,分布有限。由此我们判定假性隐指的“某X”属于有标记组配,它承载了表达者更多的主观情感,产生了异于常规用法的“某X”的语用效果。
(一) 弱化批评,对冲表达的风险
Leech(1983)提出了“礼貌原则”,其中一条“赞扬次则”就是尽力弱化对他人的批评,尽力夸张对他人的表扬。明确而直接地对某人、某地点提出批评违反了“礼貌原则”,但若完全使用隐指,将批评对象隐匿化或符号化,例如,使用“某(某)”“某(某)人”,或者直接将指称对象空位处理,又会造成表达内容的中空,从而降低表达的效度和力度,这违背了表达者的主观意图。因此,通常情况下,表达者为降低个人的批评表达所带来的争议,会下意识地采取略微隐晦的指称方式,以通过模糊被批评者来弱化批评。
在“某X”中,表隐指的代词“某”代表了指称中隐晦的部分,“X”作为专有名词的一部分则代表了明示的部分,这种隐晦意图与明示意图的整合,既保证了“某X”在表达时的含蓄礼貌,又保证了指称的相对确定性,确保表达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交际的风险。这种看似矛盾的指称组合其实可以看作是表达者在做风险对冲(“对冲”原本是金融学术语,指的是为降低某一领域的投资风险,而同时进行了相反的操作)。批评或者讽刺属于言谈交际中的高风险操作,易使交谈陷入尴尬,所以表达者为了对冲批评或讽刺所带来的风险,用假性隐指的“某X”来模糊被批评者,形成对冲表达。同时,在“某X”的内部,“某”与“X”也形成了对冲,“X”同“某X”所在的语境实际上已经暴露了批评对象,而表达者却又同时使用了“某”,这可以看作是表达者在传达善意,在公开的批评中照顾被批评者的面子,不至于使之颜面扫地,激化双方矛盾。对于表达者来说,假性隐指的“某X”是不完整的指称,看似让渡出了一定的话语透明度,实则不仅未影响受话者的识解还可以规避批评他人行为给自身带来的风险,是一种交际中的指称策略。
(二) 私密戏谑表达,暗示与指称对象的距离
在公共平台分享生活时,表达者不可避免地要对周围亲密的人进行指称,在这种私密语境中,有时为保护隐私,会采用“某人”这样的指称方式,但是由于它的使用度和普及度已经极高,人们已经对之进入了使用倦怠期,并且它也已经有了词义窄化的趋势,如多用于女性对爱人的指称。“X”位置可以填入不同人的“名”,因此,“某X”相对于“某人”来说更加具有灵活性,显然比“某人”更能适应多元化指称的需要,并且,由于它展示的并不是完整的姓名,所以也可以在迎合指称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满足私密指称所需的模糊度。
“某X”还可以作为戏谑指称,这种指称是说话人与指称对象双方的互动,所在语境是一种戏谑式的语境,如例(14)、例(15)中的“某亮”和“某洋”,它们都是表达者对所指对象的“戏谑称呼”,用以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小情趣。这种表达的目的不在于传递某种信息,只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记录,彰显了事件的趣味性和指称对象在表达者心中的特殊地位,暗示了表达者同指称对象间的亲密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假性隐指的“某X”既不是表达者批评的对象,也不是同表达者关系亲密的对象,例如(18),表达者只是借用“某X”这种形式来指称表达对象,不存在委婉表达的需求或凸显的需求。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表达者对假性隐指用法的复制使用,是由于它的流行进而被扩展使用到了其他语境中。
(18) 在某乎看到的一句话好狠也好真相:“如果你迷恋一个人,那你一定配不上他。”(百度贴吧2017-11-20)
由于“私密语境”与“某人”的高适配性,固化了二者的联系,人们会本能认为出现“某人”的语境很大概率都是私密语境,所以当表达者在非负向性语境中使用了“某X”作为指称,即便受话人并不知道“某X”究竟指称的是谁,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认为表达者与指称对象的关系十分亲密。但是,若“某X”指代实际上与表达者关系并不密切,距离也并不近的对象时,例如指称某个公众人物,如例(19),很明显表达者指代的是演员周迅,演员与粉丝之间由于地位、关注度的不对等,自然存在距离,但是在这样的语境中,表达者使用了私密指称就具有拉近双方距离的功能。
(19) 所有女明星,只有某迅让我看到会心动。(微博2020-05-17)
(三) 语言的留白,符合接受美学
“留白”是文艺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最初应用于绘画中,中国艺术非常推崇留白美。“接受美学”的原则是,读者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在文本含义生成时扮演主动角色。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话语要以受话者为中心,在语言表述中表达者要给受话者一定的“留白”,在假性隐指的“某X”中,“某”就是表达者的留白,在语境的基础上,受话者可以利用自己的逻辑推理和联想填补空白,推理出“某X”的真正所指,这种推理的运作过程会带给受话者愉悦和享受,表达者这种机智讨巧的表述方式也会被受话者所欣赏,这会促使表达者更多地去使用这种指称方式,由此,这种假性隐指的“某X”会进一步地传播流行。
六、 结语
“某X”可以用于对人、地点、品牌名称的假性隐指,由于其所携带的信息量存在不足,故语境对其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语境可以增加它的可及性,同时也制约着它的表义倾向性。在负向性语境中,表达者为避免自己的表达内容因指称对象的特殊性被聚焦,进而产生争议,选择采用“某X”这种假性隐指的指称方式,在遵守礼貌原则的同时维持一定的指称效率,在指称对象的明示性和模糊性之间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兼顾礼貌与凸显两方面的需求。“某”与专有名词的一部分在语义特征上的背离形成对冲,可降低表达者因将批评对象外显而遭受反击的风险,此外,假性隐指的“某X”还可以作为私密戏谑表达,暗示与指称对象的距离,帮助展示表达者与指称对象的特殊关系,从而满足表达者隐晦表达的需要。Du(1985)认为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源自互动交际中不同的功能需求,不同需求之间的相互竞争塑造了语言的结构形式。假性隐指的“某X”也一样,它生成的根本动力和直接原因是人们的表达需要,它脱胎于隐指的“某X”,是在表达者对礼貌性与明示度的双重需求中被塑造的。隐指更多是语义导向的隐指,而假性隐指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语用导向上的隐指。
当下,社交媒体的公开性和自由性已经极高,人们有发表观点的自由,同时也要接受他人对其观点本身的观点,随着个人话语在公开平台的易被聚焦性,会令人们对这种假性隐指的需求愈加强烈。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李强,苏慧丽.网络新闻受众负面偏向的关注度研究.传媒观察,2014(1).
3. 吕叔湘,江蓝生.近代汉语指示词.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4. 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5.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6. 斯滕伯格.认知心理学. 杨炳钧,陈燕,邹枝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7.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
8.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9.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10. Ariel M. 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 London:Routledge,1990.
11. Du B J W. Competing Motivations. // Haiman J. (ed.) Iconicity in Syntax. Amsterdan: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85.
12. 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13. 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London:Longman,1983.
(責任编辑 刘 博)
推荐访问: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