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
摘 要:当前经济全球化局势不断加快,国内市场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面临着一定的竞争压力,对于制造型企业同样如此。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器,所以制造业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与我国国家安全、综合国力提升有着很大关联,为此必然要加强国内制造业企业的大力发展。为了使制造业企业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稳定经营发展,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必须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相关工作,力争做好成本核算和管控工作。但是纵观我国制造型企业成本核算的相关工作开展,依旧有着很大改进空间。本文主要探讨了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和核算管理的相关内容,针对制造型企业成本核算和核算管理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更多企业实现精准成本核算,加强核算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其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解决各种成本核算难题。
关键词:成本核算方法;核算管理;制造业
成本是指在完成一件事情或者达到某个目的需要耗费的所有资源价值总和。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是指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花费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财力成本等资源转换为成本价值。在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成本核算对最终的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即使很多企业经营者都认识到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开展成本核算会存在着各种难题,为了更好地运营发展企业,要着重下手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随着现代化市场局势的发展,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实际业务活动需求,也无法顺应市场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开始创新、拓展更合适的成本核算方式,以期精準进行成本核算,减少运营成本,提高经营利润,促进其稳定经营发展。
一、制造型企业常见成本核算方法分析
(一)制造成本法
制造成本法是比较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这种核算方式划分费用的标准是是否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可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两大类。最后把生产费用纳入生产成本进行核算,而期间费用则计入当期损益。生产成本进一步细化可分为直接材料费、制造费、直接人工费,但是不限于这三种费用。比如产生废品比较多的企业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进行废品处理,就可以增加废品损失费用;
对于使用燃料量较大的企业,可以增加燃料成本项等等。实际上可采用的核算方式有分步法、品种法、分批法三种。这三种方式对于成本核算对象、期末生产费用分配、成本计算期等都存在差异,所以企业具体选择怎样的方式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
这种传统成本核算方式的弊端在于制造费用的核算时,容易出现工时、机时等的划分不准确;
期间费用核算时,容易出现当期损益划分不合理;
人工费用核算时,容易把设计人员薪资福利费用、其他员工培训费用等错误的划入人工费用中,最终导致产品成本核算不精准。
(二)作业成本法
鉴于传统制造成本法的弊端,制造业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寻求新的成本核算方式,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该模式是以单个作业成本为核算对象,把各环节进行汇总得出最终整体的产品核算总成本。
核算流程:作业成本法的重难点在于成本动因的确定,如果成本动因确定不合理,那么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会存在偏差,就会导致一系列作业成本核算工作失去准确性、可靠性。相关工作人员在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把重心放在各个环节作业上,而不是产品上。操作的基本流程为:把作业当做主要核算对象,依据资源动因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分配至各个作业中,再把作业动因追溯至产品,最终汇总得出产品的核算成本。
(三)资源消耗会计
该模式最先是在2002年美国兴起,是对弹性边际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有效结合。该模式核算对象主要是资源,有为作业提供服务的资源、有交互消耗资源产生的成本。具体核算方法与过程为:首先依据资源动因设置不同的资源结集点,每一个资源结集点都对应一个固定的成本对象、动因,所以也会因此产出一个计量单位,然后把单个结集点的资源消耗分别划分至作业成本中。最后把作业成本计入相应的产品成本中。总结来讲,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流程为:资源结集点→作业成本→产品成本。
把资源结集点的各种资源向作业成本分配过程中,使用的是非货币的、量化的指标形式,而作业成本向产品成本转化过程中,则同时采用量化指标和货币指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分离货币计算和量化计量过程。该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作业成本法中的弊端,实现取长补短,因此也将成为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四)目标成本法
该核算模式是把市场作为主要导向,把目标价格作为基础,确定合适的目标成本,然后从产品设计、研发阶段开始对全过程消耗的资源进行配置,最终实现目标利润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该模式实现成本费用降低的侧重点在产品研发、规划、设计阶段,但是并不局限于这几个环节,还涉及原材采购、物资出入库等全过程成本管理。在进行目标成本确定过程中,需要企业产品研发部门、营销部门、供应商、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共同参与,并及时获得各个环节产品售价、购价、定价等信息,便于企业及时作出质量、外观、性能等的调整。这种成本核算法因为涉及部门众多,所以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五)标准成本法
该模式是把企业预先设置的标准成本作为核算基础,然后把实际产生的成本划分为标准成本和差异成本两大类,对于差异成本发生的原因、环节等进行详细分析,并找到合理的控制措施,以实现最终产品成本管理目的。这种模式一般会在产品生产质量和条件比较稳定的制造业企业中。
标准成本核算法在企业中应用的大前提是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产品标准成本,这对于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内部管理水平都有着很高要求,制定标准成本的人员要第一时间获取各种财务或非财务数据信息,才能制定出更高水平的标准成本相关数据。
二、制造型企业成本核算和核算管理策略
(一)规范核算基础工作流程
制造型企业在开展成本核算和核算管理工作时,要保障其效率,就要使其各环节工作流程更加规范、有序,为此企业经营者可以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第一,制造业企业要对现存的凭证审核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完善,把内部核算人员的岗位职责进一步精细化,落实到个人,也要对各种票据的使用流程进行梳理优化,确保企业原始凭证的完善性和真实性,并对原始凭证进行妥善保管,不可随意篡改、删减。为了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可靠,企业可以应用影像技术,对原始凭证进行扫描存档保存,避免后续原始凭证纸质版丢失等造成严重损失;
第二,制定完善可行的会计管理控制制度体系,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鼓励相关岗位人员积极主动履行岗位职责,还可以设置匿名举报制度,鼓励成本核算人员相互进行监督管控,让内部成本核算人员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督促的良好关系,既能增强核算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又能因此提高企业整体成本核算工作效率;
第三,对成本核算过程中涉及的岗位都要设置相应的人员,落实责任到人制度。为了鼓励相应岗位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核算效果评价机制,以此来反向督促各环节人员依据制度体系、规范开展核算工作;
第四,制造业企业可以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监督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核算过程监管,对发现的不合规行为要及时反馈,并督促相关负责人在限定期限内进行整改,保障最终成本核算质量不会受到影响。另外,企业的核算监督管理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业务活动的变化、经营水平等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二)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式
市场上有着成千上万的企业,即使是生产同样类型产品的制造业,也会因为内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企业文化等的不同,而造成成本核算方式的不同。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研究,制造业行业人们逐渐摸索出一些比较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比如分步法、分批法、品种法等。制造业企业要如何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式,确定精准的成本计算对象也有难度。成本计算对象不同主要是因为生产组织形式、企业规模、生产需要的技术水平等不同所造成。例如有些企业仅仅生产最终的成品,有些企业生产半成品和产成品,还有些较大型企业会生产原材料、包装材料等产品。有些企业生产是小批量,有些是大批量,还有些特殊情況会采用单件生产等等,这些不同都能会使企业成本核算方式和对象选择有所差异。所以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生产产品特点、销售模式、经营实力等各种因素,确定最佳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方式,以此来提升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准确率和效率,也因此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数据准确性
制造业成本核算工作是一项比较严谨的数据类型工作,其结果的准确性与否与基础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完整性等有着重要关联。但是在制造业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阻碍,导致基础数据信息获取不够及时、不够准确、不够完整,进而对后续核算准确性造成严重影响。为此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软件,利用信息化软件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等特点,实现各部门间基础数据信息的共享,也可以因此减少相同数据的重复性登记、核对,既能提高数据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又能够促进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成本核算工作更精准的开展。
(四)实施成本费用全面控制
为了加强制造业企业对成本费用支出的管控,在加强精细化成本管理过程中,还要求各职能部门对成本核算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并对各环节要素成本进行审核、管控。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在采购材料期间,可以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选用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争取用最少的费用购置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在日常车间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对内部大型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清洁,避免因维护不当造成重大设施功能减弱,甚至零部件不灵敏等问题发生,加强设施设备维护保养能够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维修费用支出。为了使生产车间严格按照预期生产规划执行,要提前制定合理的、足够精细化的生产规划,对人员、设施设备等进行合理分配,便于后续各环节能够有序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为了节省非制造成本费用支出,企业要在进行采购活动前,相关人员要根据实际生产计划制定合适的采购物资清单,采购既要保障满足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还要保障库存量合适,避免大量库存占用资金流量,减少资金流转速率。采购负责人在进行各部门采购单量合理性判断时,要深入各部门进行调研,了解其实际使用周期、使用频率、使用量等各个指标,判断其提供的采购申请单是否合理,合理予以批准,不合理则要适当进行修改。
(五)重视成本核算人才引进和培养
所谓“专人专岗”,“在其位谋其政”,任何岗位工作都要有专业的人才负责。制造业企业要想高效的完成成本核算工作,就要从成本核算相关岗位人员入手,加强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招聘门槛。具体操作如下:第一,在招聘环节就要了解岗位技能需求,选择与之匹配度较高的人员,也便于后期进行专业性培训。为了吸引行业尖端成本核算人才的加入,可以适当提高薪酬福利待遇,鼓励内部员工之间相互交流专业知识,互相学习、借鉴经验,为企业创建优秀的成本核算管理团队,也为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
第二,对企业现有成本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的知识培训,可以邀请优秀讲师来企业开展讲座,也可以为员工提供外派学习参观机会,让员工能够了解更多前沿的成本核算知识,也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促进成本核算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三、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案例
HJ企业是一家生产半导体的企业,产品畅销海内外,产品生产涉及的环节诸多,本文主要分析其复配环节成本核算的不足和改进。
核算现状及问题分析:生产车间成本核算引入了软件系统,对各环节生产消耗的物料都有标准规定,总消耗成本是利用系统进行加权平均,各种直接费用成本、燃动费、制造费也可以合理进行分摊。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复配环节领料和实际盘点存在差异、成本归集不精细;
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不合理;
能源消耗核算不准确。
解决方案:对复配环节涉及的直接材料成本、能源动力成本、直接人工、间接成本都要准确划分核算依据、标准。在直接材料成本核算过程中要加大物资盘点频率(线边仓数据、仓储数据、配方定额计算数据),确保最终得到实际物资耗用数据。对能源动力如水电气等费用要依据总账、投料占比等合理分配到车间、部门。对于直接人工成本分摊要依据投料金额、人工费用占比、订单工时等进行分配。间接费用有设施折旧费、人员费用、备品备件等,分摊时要按照工时分摊到半成品或产成品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制造业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否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实现精准的成本核算,对其整体发展状况、盈利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在目前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也要高度重视成本核算和核算管理相关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从源头上实现成本管理,最终实现降本增效。上文中分析概述了制造业企业常用的成本核算方式,有制造成本法、作业成本法、资源消耗会计、目标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通过对比这些成本核算方式的优劣势,提出了制造型企业成本核算和核算管理的相关策略,具体策略有:规范核算基础工作流程、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式、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数据准确性、实施成本费用全面控制、重视成本核算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更多企业合理分配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价值,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祝咏婷.浅析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J].中国有色金属,2022(05):70-71.
[2]曹桂莲.高端制造成本核算方法的优化探讨——以某芯片制造企业为例[J].经济师,2022(02):271-273.
[3]李凤云.陶瓷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与应用[J].纳税,2021(15):151-152.
[4]吴敏莲.制造型企业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20,(21):153-154.
[5]万红丽.制造型企业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J].财富生活,2021(06):99-100.
[6]童明英.制造型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3):105-106.
猜你喜欢核算管理制造业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大众投资指南(2020年10期)2020-07-24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中职学校固定资产核算信息化建设的思考财会学习(2016年23期)2017-01-07针对完善税收会计核算管理问题剖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9期)2016-12-27浅析用友T3中采购的相关业务处理考试周刊(2016年5期)2016-03-11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专用汽车(2016年1期)2016-03-01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2014上海制造业50强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新会计制度后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北方经贸(2014年2期)201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