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的价值共创与应用实践

时间:2023-07-31 08:50: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王 艳 王 孟

(1.汉江师范学院 文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2.中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在数字信息时代,平台模式、图谱模式因其知识共享和共建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是一个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建立的以历史地图为载体的古代文学数字化信息平台[1],汇集了158(1)据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统计,共158位作家行迹,其中唐47位,宋111位,统计时间止于2021年6月31日。位唐宋作家的生平事迹与诗词作品等信息。平台研发者对唐宋作家的人生行迹与文学创作等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和分类,并利用信息的集成性和关联性进行编年系地时空建模,再通过GIS技术将作家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历程可视化呈现。目前,平台158位作家信息根据用户体验和反馈不断补充,已基本完善。广大用户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按照数据模型通过端口上传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具体应用实践中,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在学术研究、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领域,通过研发者、用户及搜韵网站的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了平台信息资源的价值共创共享。

当今是一个数字技术驱动变化的时代,也是从传统发展模式到现代创新模式的转型期,人们拥有的知识、擅长的能力、成功的经验已经不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各种现代信息、全新概念、创新模式接连不断地挑战着人们的思维及学习能力。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互惠互利的价值共创基于数字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1993年,学者诺曼和拉米雷斯最早提出价值共创思想,他们认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价值共创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供应商、合作方、顾客等,所有成员共同生产价值[2]。随后,管理领域专家普拉哈拉德与凡凯特·拉莫斯沃米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价值共创理论,指出价值共创的核心是消费体验,价值享受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实现价值共创的基本方式[3]。此概念虽基于经济学,但同样适用于数字经济时代的文化领域,尤其是当前兴起的各类知识平台。

在知识平台中,用户消费的是文化。它和产品消费的不同在于,产品是有形的商品,其价值由生产者决定,文化是无形的知识,其价值不单纯由研发者决定,还有用户的参与创造。在倡导文化消费的今天,用户在参与文化资源生产过程中,能够修正和补充平台文化资源的错误和不足,助力生产者完善平台资源,增加使用功能,增强竞争优势。同时,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会因自我贡献而产生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会因参与平台建设而提升对平台的忠诚度[4]。这充分说明用户在平台价值中起到了参与共创的作用。2004年,瓦戈和卢斯科在价值共创的基础上提出“服务主导逻辑”,此逻辑吻合了数字时代用户个体价值崛起的需求。2021年4月,学者陈春花在专著《价值共生: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一书中提出连接、共生、当下是信息时代数字化的本质特征。她认为数字化给当今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正确认知这一切的核心是理解以下六点:一切正在转化为数据;连接比拥有更重要;开放、信任和协同是关键;从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顾客主义;长期主义[5]18。这些认知是知识平台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当前的各类知识平台普遍遵循“服务主导逻辑”,以用户的良好体验和需求满足为目标,利用平台的开放协同吸引用户参与平台建设,实现利益互补、价值共创。知识型平台价值共创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平台价值共创模式

生产者通过为平台提供文献资源创造价值,但创造的价值并不止于文献输出,还要通过宣传引导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实现知识价值共创。平台消费者不仅是资源获取者,也是资源提供者,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平台知识共创。在共创过程中,消费者会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对平台资源选择获取,并通过意见反馈促进平台资源的有效整合。平台不单连接着生产者和消费者,也连接着诸如文献机构、科研院所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各方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参与平台的知识共建,从而形成多方主体参与互动,“众帮众筹,共建共享”的持续性价值创造。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利用GIS信息技术,为用户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目前挂靠在搜韵网站上。平台从人(作家)、文(作品)、地(空间)、时(时间)、事(事件)五个要素呈现唐宋时期的文坛生态,做到了时地并重、人事并举。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效利用平台资源,及时反馈自己的使用体验与感受。搜韵网站也是平台资源的提供方,和平台研发者共同挖掘资源内容、开发使用工具、反馈用户信息,是平台价值共创生态链上的重要环节。

(一)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价值共创主体:三方协同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由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学术团队研发,我们称之为“研发者”。平台用户群体包括专业学者、古代文学爱好者及部分普通用户,是价值共创模式中的消费者,我们称之为“用户”。此外,还有文学地图挂靠的搜韵网站,我们称之为“合作方”。这三方共同构成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价值共创的主体。学者黄海澄先生把价值主体分为三类:活动主体、信息接受主体、价值主体[6]。在唐宋文学地图平台价值共创体系中,研发者是活动主体,用户是信息接受主体,平台是价值主体。

1.研发者。研发者即王兆鹏学术团队,是活动主体。活动主体通过生产文献资源创造价值,他们向平台提供了158位唐宋作家的生平事迹与诗词作品等资源信息。这些资源信息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前贤时彦所撰唐宋作家年谱和编年笺注的别集、唐宋时期文学编年史和有关唐宋作家作品编年考订的论文[7]。如地图平台2021年6月新增人物陆游,引用书目就有于北山的《陆游年谱》、钱仲联的《剑南诗稿校注》、马亚中和涂小马的《渭南文集校注》、夏承焘和陈桂生的《陆游全集校注》。

2.用户。用户群体包括专业学者、古代文学爱好者及部分普通用户,是信息接受主体。用户是信息接受主体,但同时也是信息发布者。他们在地图平台发布的信息,一方面基于个人求知需要,另一方面来自平台其他用户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是用户在浏览使用平台后的体验和感受,既有赞扬等肯定评价,也有较差体验感带来的否定批驳。平台研发者王兆鹏教授明确提出,平台的研发是为研究者解决研究中的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问题。因此,研发者首先面对的用户是学术同行。同时,平台的海量文献资源也吸引了古代文学爱好者和部分普通用户。古代文学爱好者可以在地图上查询作家作品;对历史感兴趣的用户可以查询唐五代两宋时期的历史地图及历史事件;旅游爱好者可以利用地图上文人行迹进行深度文化旅游;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地图的可视直观性进行有效教学。这些用户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既是信息接受主体,同时也会根据平台的功能如评价、数据上传等方式参与内容共建。这种共建模式正是数字信息时代资源有效整合的新型方式。有学者提出,在用户主导的价值共创过程中,他们的体验感至关重要,处于核心地位[8]。这无疑夸大了消费者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必须重视用户的体验感。对唐宋文学地图平台而言,无论是专业学者、古代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用户,都是资源共建、价值共创的主体,要充分重视这些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多方共建中不断完善平台的信息资源。

3.搜韵网站。搜韵网站是唐宋文学地图的合作方,它在文献资源、用户群体等方面都参与了文学地图的价值共创。打开文学地图,可以看到首页标示“软件设计搜韵,数据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王兆鹏”,两者之间是合作共赢关系。唐宋文学编年地图的广泛传播给搜韵网带来了大量的访问用户,搜韵网的忠实用户也在无形中成为文学地图的用户。搜韵网在2018年用户报告中称,用户当年访问搜韵网站次数约1350万次,网页浏览量达1.4亿[9]。在2020年度用户报告中称,当年有2569万次访问和3.15亿网页浏览量[10]。这些不断增长的用户、增加的访问量说明文学地图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搜韵网站和唐宋文学地图的资源共享,降低了各自的运行成本,拓展了用户范围和群体,提高了用户的信息接收效率,实现了双方的合作共赢。

(二)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价值共创模式:内外共创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价值共创机制是内外共创模式:“内”指平台本身和所挂靠的搜韵网站,主要指线上;“外”指研发者和用户,主要指线下。共创的价值载体是文献资源或由文献资源转化生成的知识信息。价值共创理论指出,在人们可利用的资源中,操作性资源是动态的、无形的,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11],要创造更大的价值,就必须对操作性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的价值载体——文献资源都是无形的、动态的,属可操作性资源。无论是线上的平台和网站,还是线下的研发者和用户,在松散耦合的服务系统中通过交流互动和资源互补,彼此共享信息资源,形成唐宋文学地图平台价值共创模式。

1.研发者和用户单独创造价值。研发者负责文献资源内容的挖掘和生产,并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此进行价值创造。他们向平台贡献海量文献资源,并对文献资源进行集成化和关联化处理,展示的作家行迹既形象直观又动态关联,还可生成新的学术增长点,充分体现了平台的学术价值。用户根据自己的价值主张和需求,在获取平台资源的同时对资源进行再加工来创造价值。例如,一些用户在文学地图平台上看到感兴趣的文人行迹后,会产生顺着文人行迹去旅游的想法,他们的实践验证会修正文人行迹的某些错误。这正是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实现平台资源的完善修正,参与平台价值创造的一种方式。

2.研发者和用户共同创造价值。资源整合与互动合作是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价值共创的重要方式,这是双向互动式价值共创。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研发者的价值创造系统是开放兼容的,可以直接感知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价值需求;平台的信息资源是动态的、变化的,属可操作性资源,在研发者和用户的交流互动中不断更新迭加。尽管团队成员在挖掘基础数据时尽力做到补阙和正误,但仍会存在少量阙误。如某个文人的出生时间和地点,年谱中阙而未考;某首作品编年或系地错误;等等。这些信息面向全网开放时,众多用户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参与补正。平台的学术价值在团队成员和用户的交流互动、共享共建中得到提升。

3.地图平台和搜韵网站共同创造价值。唐宋文学地图平台挂靠搜韵网站,两者在网络中的用户群体和目标一致,在信息资源发布的决策和行动上一致,是共享协同式价值共创。作为搜韵网的资料类平台,该平台将唐宋时期文学从人(作家)、文(作品)、地(空间)、时(时间)、事(事件)五个要素汇集成作家数据库、作品数据库,既可以从时间呈现某一时段的创作,也可以从空间呈现某一地点的创作。平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献资料分散的难题,而且也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时空分离的难题[12]。搜韵网是一个诗词门户网站,既能提供超过91万首古今作品的资料检索,又能为创作群体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工具[13]。网站后台大量的诗词作品是文学地图的信息资源支撑,利用技术优势建立的工具类平台和社交类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并便于与用户的交流沟通。工具平台如朔闰表小工具,可自动转换帝王年号及干支纪年为公历纪年,使编年系地变得更加便捷;古今地名对照小工具,让古今地名变化一目了然。社交平台能够精准了解用户需求,和用户之间沟通的迅捷性及无距离感便于双方参与内容的再创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价值共创基本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价值共创模式

(三)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价值共创实现:技术赋能

技术赋能是指运用数字技术促进资源增长和价值创新。唐宋文学地图平台采用了现代通信、GIS、新媒体等数字技术,实现了文学、历史、地理、计算机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正如搜韵网创始人陈逸云所言:“搜韵网的成功,在于既能紧贴用户需求,又能借助与时俱进的技术和传播方式。”[13]在众多的数字技术中,GIS作为赋能手段,是平台和用户价值共创的核心动力,实现了平台信息资源井喷式持续增长,带来了平台流量、资源、功能等各方面的提升。平台赋能的数字技术包括知识识别和提取、知识融合和呈现、知识关联和推理。

1.知识识别和提取。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要实现文献资料集成和时空一体,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源作知识底库。团队成员首先要将唐宋作家的人生行迹与文学创作等内容按照编年系地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便于计算机识别。同时,为有效提取文献资源信息,再通过数据建模对数字资源结构化处理。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围绕五个要素形成设计数据模板,并对数据进行标引,使之成为关系型结构化数据库[12]。通过对人名、地名、职官名、物名、篇名等词汇的标注,让计算机建立一定的规则,自动读取同类型数据,得到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

2.知识融合和呈现。所谓知识融合,就是通过建立映射关系把不同数据源的知识迭加在一起。具体操作方案是通过数字映射技术将不同数据源的知识汇集融合,形成体系化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根据用户查询场景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存储架构和呈现方式。唐宋文学地图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唐宋时期的年谱数据、别集笺注数据、考证论文数据等信息按编年系地类型,在地图上可视化呈现,用户既可根据需要单独了解某个作家的具体创作情况,又可横向比较几位作家的活动行迹,同时还能纵横概览唐宋时期的文学全景。

3.知识关联和推理。知识关联是在知识融合后根据某个点产生的关联。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可以按时、地、人、事、文,把同类元素的知识关联在一起。此外,还可以根据上下文或外部证据进行关联。如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作家的情况,就是基于时间关联,方便用户对比了解社会动荡之时作家的表现。在实现了知识关联后,还可根据现有的资料,基于逻辑和统计的方法进行知识推理,一方面校验违背逻辑的明显错误,另一方面通过推理,实现知识扩充。

随着数字化对现实世界的重构与创造,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密切相连、深度互动,并创造出全新的价值。众所周知,知识的价值体现在应用上,尤其是以知识为主的平台或图谱,研发者要推进应用导向的知识管理,充分发挥知识价值,才能获得用户认可。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本是研发者针对学术研究的资源离散和时空分离而设计,但在实际应用实践中,由于各方资源信息的共生共享,其应用范围除学术领域外,还包括课堂教学、旅行游玩、文创设计甚至漫画等领域,现仅就平台在学术研究、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的应用情况逐一说明。

(一)学术研究

如前所述,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本就是研发者针对学术研究的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而设计的,其目标用户是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业学者,他们能够有效利用地图平台的聚合性资源进行学术研究。目前,根据文学地图数据资源形成的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文学、地理学、数字技术等方面。

在文学研究方面,首当其冲的是平台的总设计师王兆鹏教授。他围绕数字人文在地图平台中的应用、平台的学术理念、数据分析等方面,发表了数篇较有影响的学术论文。2020年8月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数字人文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初步实践及学术意义》一文,探讨了数字人文技术为文学研究带来的新体验和新突破[12]。在《文学评论》2021年第2期发表的《从“年谱”到“编年系地谱”——重建作家年谱的理念与范式》,提出文学地图平台结项成果之一——《唐宋文学编年系地谱丛刊》,建立了时地并重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活动)+作品”五要素范式[14]。此外,相关的学术论文还有《时空一体化——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的学术理念与学术价值》《唐代诗歌版图的静态分布与动态变化——基于〈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地平〉的数据分析》等。

在地理学方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应申教授带领团队在进行3DGIS与三维地籍、位置数据聚合与关联研究时,发现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的系地数据正好可以用于地理学研究。他们利用王兆鹏学术团队提供的数据,形成了相关研究成果。如发表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年第5期的《基于唐宋文人足迹集聚性分析的中心文化城市变迁》一文,就是根据平台上唐宋时期文人的移动足迹数据来论证中国历史上文化中心城市的变迁[15]。苏州大学邓晓倩的《试论辛弃疾词对苏轼诗词接受的地域差异——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为参考依据》一文,是利用地图上辛弃疾和苏轼的行迹数据,考察辛词对苏词接受的地域差异。江西农业大学章政、刘纯青的《诗词行吟地图下唐代景观吟咏的时空分布研究》一文,也是利用唐代文学编年地图数据进行景观吟咏及时空分布研究。

在数字技术方面,中南民族大学朱锦蕊同学的硕士论文《基于ArcGIS的中国唐宋诗词编年信息系统的实现》,探讨了唐宋文学地图平台的架构技术与算法模型。成都理工大学刘永志、唐春兰在《数字文学地图平台研究》中以唐宋文学地图等平台为例,分析了文学地图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提升了唐宋文学地图平台的学术价值,促进了平台的资源建设。同时,平台时刻关注学者们的学术资源需求,及时开发辅助工具,更新各种功能。在平台及用户对学术资源的共享共建中,自然形成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共创机制。

(二)文化旅游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是一个文学与地理相结合的知识平台,该平台最受关注的是运用GIS技术,将人物行迹精准定位,实现了文学与技术的融合。平台汇集了158位唐宋著名诗人的旅迹,为人们开展深度文学旅游提供了多条参考线路。这些人物行迹便于人们直观查看古人行走路线,实现了古今时空的重叠。古今地图的自由替换打通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人们可根据古人的足迹,了解他们的生活轨迹、主要活动以及所著诗文。文学地图上线后,受到网友热烈关注,人们发现这张文学地图可以指导自己到达任何想去的地方,如同跟着诗人去旅行一般,感受诗人的心境,触摸诗人的灵魂,体会他们保家卫国的豪情以及贬谪塞外的无奈,由此也对那些诗篇有了更加直观的感触、丰富的体会、深入的理解。

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文旅线路是文学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产物,其融合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共创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文旅线路也是由平台主导、多方参与的价值集合体。平台上最受关注的就是李白、杜甫等享誉千古的大家的旅行足迹。同时,一些用户对自己居住地的诗人行迹很感兴趣,如宁德网《南宋6位诗人曾在宁德停留并留诗6首》介绍了公元1140-1276年间,在宁德停留的6位诗人张元干、戴复古、黄公度、辛弃疾、文天祥、谢翱[16]。“长江云”在湖北广播电视台官方微信特别提到了李白、杜甫、苏轼、韩愈、孟郊五位诗人在湖北的行迹[17]。一位叫“漫溯路”的用户专门探寻了唐宋时期文人在南京的足迹[18]。此外,岳阳、杭州等一些名胜区的文人足迹也受到热烈关注。成都理工大学刘永志受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文旅价值共创模式启发,主张利用巴蜀文学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他提出:“基于巴蜀文学资源的旅游开发,目前主要表现为将文学家故居纳入综合旅游路线,并借助文学经典打造人文景观,再现文学家笔下的现实生活场景”;“加快建设巴蜀文学数字地图平台,能够借助互联网更加快速、高效地传播巴蜀文学。”[19]

前述文旅地点和线路从价值主体来说,是平台和用户共同创建的。用户作为消费者时,是价值共创最直接的体验者和评判者,平台会根据他们的体验和感受,及时调整、更新相关信息。文学地图作为一个专业性的文学资源平台,为用户知识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专业保障;其功能的直观可视又为用户实时实地使用提供了便利。用户可以查询自己向往的地方有哪些诗人停留过,留下什么诗作。对于自己喜欢的诗人,也可用文学地图查询诗人曾走过的地方,留下的名作,循其足迹去旅行。在文旅线路价值共创过程中,平台还将联合文旅行业协会、知名文旅集团、旅游管理等部门,充分发挥文旅知识共享和资源共建功能,以旅游行业资源为基础,持续注入文旅细分领域优势力量。今后,平台还将通过长效性、品牌化运营,延伸文学历史等资源价值,与国内文旅业界产生更多联动,共同挖掘文旅新空间,开拓文旅合作新领域。文学地图将成为更有粘度、广度、深度、价值的资源平台,成为人们文化旅游最好的选择之一。

(三)教育实践

文学地图为诗词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盘俊春老师在《了解唐宋诗人文学足迹的工具: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中专门介绍了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并称赞其为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工具。刘琛、王文炎也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中向中学生介绍了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成都理工大学刘永志、唐春兰在《数字文学地图平台的教学应用研究》一文中重点介绍了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2020年10月,台湾学者周睿在《基于历史地理软体的中国古典诗研究教学的新尝试——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为例》中,以王勃、岑参、杜甫、孟郊、鱼玄机、贯休六位诗人以及西安、成都、苏州、江陵、敦煌五地区为例,详细分析了公元752、868年两时段,评价其利弊得失,提出改进方案,并展望该平台在文学研究和华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1]。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文学地图因形式的可视化、内容的准确性成为诗词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语文诗词教学。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语文老师辜学超利用文学地图备课教学,他认为该地图沟通了语文、地理、历史三大学科,地图上人物行迹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对语文教学帮助颇大[20]。有老师发表推文《诗歌可以这样学:诗意盎然教诗歌》,称自己在讲李白《渡荆门送别》公开课时,利用文学地图介绍李白出蜀入楚背景:“从地图上,学生清晰而兴奋地看到了李白从四川出发一路乘舟从成都、重庆、奉节来到湖北宜昌,也就是诗中提到的荆门。”[21]廖鹏飞语文工作室在推文《〈登高〉课件及教学设计》中,根据文学地图上杜甫的足迹图设计《登高》的教学课件[22]。翁佳妍的《用一张地图,将唐宋诗人请出“格子间”》已成为当前各省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必选材料。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多,平台后期还会加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载体资源,如诗人画像、创作手迹,平台用户的诗词吟唱等,资源信息形式更加多样,功能也会不断完善,这正是平台和用户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共创。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秉承“编年”“系地”并重的学术理念,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唐宋文学按照时间和地点在地图上可视化呈现,既可以根据时间呈现某个时段的文学创作,也可以根据地点呈现某个地方的创作情况。这正是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的深度融合,其可视化呈现所带来的直观、立体、全景让文学研究有了新方法和新手段,也带来了文学研究的新范式和新理念。在应用实践中,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形成了多方价值共创的网络体系。它通过研发者、用户、平台及搜韵网站三方共举,依靠研发团队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整合多方协同资源,形成线上线下信息互通,并借助 GIS数字技术赋能,在学术研究、文学旅游、教育培训等方面有效地发挥平台共创价值效益,成为当今数字时代知识和价值传播的主要渠道。

目前,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已有158位唐宋作家信息,研发者王兆鹏教授表示,还有三百多位作家编年系地数据虽已完成,但尚在审核校验过程中,计划下一步将这些数据上传平台,同时开发历代评论资料数据、研究论著资料数据,并将其开发成关系型结构化数据库,实现唐宋文学信息集成化和时空一体化。这无疑将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便利。相比传统数字化的文献资源,这些信息资源不再是单独的、离散的文本,而是集成化、结构化的数据。资源中的隐含关系和推理关系在集成化、结构化过程中被开发出来,不仅能实现诗词创作的可视化呈现,而且更有利于诗词创作现场的还原。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的发展目标就是建立起数字人文价值共创服务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任何利益相关者都是价值参与主体,都是信息资源贡献者。在未来发展中,平台将积极应对知识共创时代要求,通过技术延伸将平台的学术价值不断转化为应用价值。一方面积极整合各种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以中国古代文学信息内容为主,逐步扩大优质文学资源供给,充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另一方面以数字技术为翼,将其应用到古代文学领域,结合数字时代人们生活需求,在影视媒体、游戏动漫以及电子图书等方面培育和引导用户积极正面的文化消费。最终,形成开放互联、协同共赢、共创价值、共享发展的文学互动交流平台。

猜你喜欢编年共创文学贵州土司史籍编年系列总序寻根(2022年2期)2022-04-17我们需要文学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共创美好生活心声歌刊(2020年6期)2021-01-14索尼微单TM相机编年册摄影世界(2020年12期)2020-12-06“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创新与坚持 共创黔茶辉煌明天贵茶(2018年6期)2018-05-30苏词编年百年回顾与反思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3期)2017-03-12共创美好的明天艺术评鉴(2016年14期)2016-05-30影像编年:色彩美学、造型风格与跨界追求——论导演张艺谋电影新作(2016年1期)2016-02-27我与文学三十年小说林(2014年5期)2014-02-28

推荐访问:唐宋 共创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