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进交流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时间:2023-07-31 08:4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赵 静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1]。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统一战线重要前提。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并强调“要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2]。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实践路径[3],也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重要抓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起点始于主体,个体交往作为交流和交融的首要条件[4],其实践效果有赖于个体的交往能力。已有研究证明,具有良好交往能力的个体具有社会适应力强、信任感高和生命意义感强的心理素养,有助于个体融入群体。同时,相关调查发现,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饮食生活习惯和外貌特征等是阻碍民族大学生与其他同学高频率交往的主要因素[5]。积极提升个体的交往能力,使个体间产生良好的交往互动,才能推动不同民族情感交流与文化融合,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大学生是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增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生力军。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0年6月,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读民族大学生已超过432万,其中普通本科人数逐年增长[6],这个日益庞大的群体的交往能力不仅直接关涉其个人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家繁荣发展。当前,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民族地区或边疆地区,由于受到经济状况、文化习俗、宗教信仰、言语习惯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7],常出现局限于本民族同学狭小“朋友圈”的人际特征。这些特征不仅阻碍民族间大学生进行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而且影响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的认同,进而影响各民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的实现。故此,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针对性提升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扩大民族大学生的人际范围,对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提升青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在团体带领者的指导下,团体成员通过成员之间的认知、行为、情绪等相互作用与影响,以激发团体潜能,形成团体动力满足成员心理与行为需求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8]。其特性是将团体作为一个微型社会,成员之间在建立真实的社会互动模式中获得悦纳自我、审视自我、发展自我的方式和技能,培养成员的信任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实现积极行为和体验外溢于现实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满足不同特殊群体的需要,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形式之一[9]。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提升主观幸福感[10],增强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力[11],有效地降低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12],提升人际交往水平。

鉴于此,本文以提升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为目标,将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如人际信任、自我认知、交往焦虑等和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相结合,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和认知行为干预模式,设计人际交往能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采用“前测—干预—后测”范式,通过实施团体心理干预,探索提升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以促进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理育人实践成效。

(一)研究工具

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 采用Leary编制,由汪向东等人修订的交往焦虑量表[13],共15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分数范围15-75分,得分越高代表社交焦虑体验越高。该量 Cronbach’s α值为0.936。

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s, ITS) 采用Rotter编订的人际信任量表[14],包含25个项目,13个项目为反向计分,采用5点评分法:1(完全赞同)—5(完全不赞同),分数范围25-125分,分数越高表示他人的人际信任程度越高。该量 Cronbach’s α值为0.906。

(二)研究对象

在某民族高校通过张贴海报、校园广播和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招募有意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民族学生216人,男生126人、女生90人,年龄分布为18-21岁,预科生92人、大一78人、大二31人、大三15人,理工类131人、文史类85人。发放交往焦虑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216份,回收问卷212份,回收率98.15%。剔除信息填写不完整的无效问卷11份,有效问卷201份,有效率94.81%。

研究者筛选交往焦虑量表得分大于50分的学生,对符合条件的82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了解被试基本信息,并告知团体辅导目的、内容、方式和时间,排除不适宜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学生。满足下述任意一项退出本研究:①患有精神类疾病或正在服用相关精神类药物;②具有严重人格障碍;③不能保证连续八周参加团体辅导;④了解研究内容和方法后,不愿意参加本研究者。经过严格逐一访谈,筛选符合条件的64名学生,将他们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并签署被试知情同意书。分组情况为:干预组32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4人,平均年龄20±1.21岁;对照组32人,男生20人、女生12人,年龄20±1.46岁。干预组和对照组样本的民族分布见表1。

表1 研究样本的民族分布

(三)干预方法

1.干预流程。根据研究设计,对干预组开展8次,每周1次,每次120分钟的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在这期间,对照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被试进行交往焦虑和人际信任量表后测,3个月后,再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追踪测量。

2.团体辅导方案设计。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书籍资料,依据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理论和交往心理理论,并结合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邀请4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且团体辅导经验丰富的专职心理教师对团体辅导方案进行综合设计。最终,确定了中华民族一家亲、信任之旅、发现不一样的我、我自信我快乐、应对焦虑我能行、解码人际沟通奥秘、交往技能加油站和“石榴花开·一起向未来”共8个团辅主题方案,主要围绕交往焦虑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信任、团结互助、交往策略等人际交往技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调适和辅导(见表2)。

表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3.团体带领者受训背景。团体心理辅导带领者是高校心理健康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具有7年以上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经验,接受过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伦理的专业系统培训。团体心理辅导助手是2名拥有3年带领团体心理辅导经验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接受过团体心理辅导的专业培训。

4.伦理规范要求。详细告知团体心理辅导成员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为了保障其权益,签署保密协议和团体心理辅导知情同意书。团体辅导过程严格按照团辅心理辅导要求执行,并及时观察团员的躯体状况和情绪反应,如出现躯体不适或情绪波动较大应立即停止干预,由校医院或心理咨询师及时接洽与应对。

(四)数据处理

选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统计分析。

(一)干预组交往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

以交往焦虑量表得分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2(组别:干预组、对照组)×3(测量时间:前测、后测、末次随访)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组别主效应显著F(1,62)=198.79,P<0.01,η2=0.87,干预组(44.48±1.27)显著低于对照组(51.74±1.41);测量时间主效应显著,F(1,62)=99.19,P<0.01,η2=0.62,后测(46.42±2.32)和末次随访数据(45.28±2.43)显著低于前测(52.63±1.39)。组别×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1,62)=102.44,P<0.01,η2=0.69。

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干预组中,后测和末次随访交往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前测,且后测与末次随访得分之间差异显著F(1,62)=162.13,P<0.01,η2=0.84。在对照组中,三次测试得分差异不显著F(1,62)=1.21,P>0.05,η2=0.04。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F(1,62)=2.45,P>0.05,η2=0.07。干预后,干预组后测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1,62)=227.59,P<0.01,η2=0.88,干预组末次随访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1,62)=218.35,P<0.01,η2=0.87。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被试干预前测、后测、末次随访交往焦虑得分比较(M±SD)

(二)干预组人际信任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以人际信任量表得分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2(组别:干预组、对照组)×3(测量时间:前测、后测、末次随访)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组别主效应显著F(1,62)=102.45,P<0.01,η2=0.77,干预组(73.97±0.82)显著高于对照组(63.96±0.54);测量时间主效应显著,F(1,62)=42.22,P<0.01,η2=0.58,干预后测(71.91±4.78)和末次随访(70.75±4.70)显著高于前测(64.23±4.67)。组别×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1,62)=27.70,P<0.01,η2=0.47。

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干预组中,后测和末次随访人际信任得分显著高于前测,且后测与末次随访之间无显著差异,F(1,62)=53.56,P<0.01,η2=0.63。在对照组中,干预前测、后测和末次随访差异不显著F(1,62)=1.22,P>0.05,η2=0.04。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F(1,62)=3.49,P>0.05,η2=0.10。干预后干预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F(1,62)=123.91,P<0.01,η2=0.80,干预组末次随访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F(1,62)=60.61,P<0.01,η2=0.66。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被试干预前测、后测、末次随访的人际信任得分比较(M±SD)

(三)团体心理辅导对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干预有效性分析

为了准确评估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法对改善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组实验研究设计。将研究对象进行编码,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整理被试资料,干预组与对照组无论在性别、年龄、民族、年级、学科性质,还是参与团体辅导活动的意愿上是相对同质的。对两组被试在干预前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发现交往焦虑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上的得分均无差异,说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各项指标相似,这为检测干预效果奠定了基础条件。

经过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干预,统计结果发现,交往焦虑和人际信任得分在组别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民族大学生交往焦虑水平的降低和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干预后测和末次追踪的交往焦虑水平低于干预前测,人际信任水平高于干预前测;干预组后测和末次追踪的交往焦虑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得分,人际信任得分高于对照组同期得分。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以缓解民族大学生交往焦虑体验,增强人际信任力,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对象自我改善意愿强烈。本研究通过校园招募、访谈选择有意愿参与活动且希望改善自身人际交往技能的被试,研究者于辅导活动开始前一周再次与被试逐一核实参与的意愿和时间,确保被试的参与率。李永慧关于大学生希望特质团体心理辅导研究发现,愿意参与组的希望特质水平显著高于不愿参与组的被试[15],也就是说有参与意愿的被试在体验活动时积极性强,参与度高,改变动力越强,在辅导过程中能积极体验团体动力,感悟团体能量,主动学习人际交往技巧,觉察和克服自身人际交往问题,这些表现均有助于缓解交往焦虑,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是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的优势。与心理讲座、心理情景剧、个体心理咨询等形式相比,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具有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趣味性高和实践性强等特点,辅导者带领团体成员沉浸在自由、安全、和谐的场域里,引导他们在活动中自我觉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和自我成长,通过团体内的感悟分享、游戏互动、人际交流和团体动力的相互作用,以缓解交往焦虑情绪和增加人际信任。因此,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成效显著。

三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研究发现,交往能力弱的个体往往人际信任低、自我评价低、不自信、缺乏情绪管理和人际沟通技巧等。根据团体心理辅导理论要求,结合人际交往能力的改善机制,干预工作阶段设置信任之旅、自我探索、自信提升、情绪管理和交往技巧等内容,让团体成员在循序渐进、彼此信任、愉悦轻松的感悟中自我突破和成长。例如,第六单元“解码人际沟通奥秘”,我们通过设置“有效沟通三部曲”的探索、“倾听的魅力”的体验、“沟通训练营”的练习,引导团体成员了解沟通过程的核心要素,学会倾听,主动表达,帮助他们掌握人际沟通方法和策略。

(四)团体心理辅导改善民族大学人际交往能力效果的稳定性检验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束3个月后,结果显示:干预组的交往焦虑得分和人际信任得分与干预后测、对照组同期数据差异均显著。这一结果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对交往能力的改善效果具有持久性。一方面,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多次行为训练可以缓解民族大学生的交往焦虑,让学生敢于主动沟通和交流,从其自身内部建立交往的主动机制,内化人际交往策略,从而保持对人际交往的信心与动力。另一方面,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能循序渐进地强化团体成员的的积极情绪,让他们体验积极情绪的正向作用,促进成员形成积极行为表现方式,主动参与人际交往,乐于沟通与交流。通过反复联系,使团体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实践与强化这种行为,稳固提高民族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所以干预效果呈现较好的稳定性。

(一)加强教育引导,激发民族大学生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希望与他人亲近的内在动力。交往动机可以激发交往需要和行为的产生,交往需要的满足不仅可以健全人格发展,还可以促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民族、民族与民族之间深入理解、相互信任,有助于培育理性平和、团结凝聚的社会心态。要提升民族大学生的交往动机,前提是调动交往主动性。一方面,及时调整民族大学生交往适应性。民族大学生要明确交往目的,端正交往态度。尤其,很多学生习惯了高中熟悉的交往环境,进入大学后对多元文化和人际环境产生了陌生感,出现交往适应不良。为此,要促进民族大学生积极转变主观态度,发挥自我能动性,充分体悟民族交往的重要价值,及时适应交往对象和环境的转变。另一方面,加强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交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要引导民族大学生对我国多元一体民族理论、“五个认同”“四个共同体”的理解与认同以及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铸牢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加交往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精准施策,增强民族学生交往技能

人际交往技能是影响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之一。通常民族大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较多,教育者要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依据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类引导,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因人际交往知识缺乏和交往观念不正确学生适用于课程讲授、教育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知识普及和观念引导的教育,增加民族大学生交往理论知识的体悟与感知,树立正确的民族交往观。二是针对人际交往技巧缺乏和人际信任低的学生可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或心理素质拓展的形式,利用团体动力、启发群体融合,获得交往技巧,增加情感信任。尤其在新生入学适应调适期,开展人际交往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生活。三是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则需个体心理咨询或干预治疗的方式进行个体咨询,如利用森田疗法、系统脱敏法、箱体疗法使交往障碍学生接受系统心理咨询,克服交往焦虑、社交恐惧和回避退缩心理。总之,要根据民族学生交往问题的不同表现,细化分类,量体裁衣,将普及教育与精准施策有机结合,优化教育资源,切实提升学生人际交往技能。

(三)创建互嵌环境,保障民族学生交往条件

研究发现,民族大学生交往范围小,与本族学生的交往频次显著高于他族学生的交往。因此,一要建立各民族互嵌班级、宿舍、生活区的模式,安排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混班学习、混寝居住、混区生活,在物理空间上最大限度地促进民族学生与他族群际接触的频次与质量。二要举办文化互动活动,营造校园多元文化交融氛围。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交往互动需求和规律,有效设计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充分满足需求侧供给,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了解彼此,增进情感互动,拉近心理距离,促进心灵契合,形成不同民族文化多元发展与中华民族一体繁荣的生态融合。三是创设包容共生的心理情境。民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取决于主流文化群体对彼此的态度,相互尊重差异、包容共生可以促进民族学生实现交往互通、守望相助,而排挤歧视则阻碍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因此,学校要利用课堂、团学、实践等教育途径,发挥三全育人效能,大力创设包容共生的交往情境,让不同民族学生在和谐包容的环境中主动交往交流交融,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树立榜样示范,引领民族学生交往风尚

心理学证明,个体普遍通过模仿或重复别人的行为以获得社会趋同。榜样示范能形象生动、具体真实地发挥典型人或事的引领作用,可以有效增强教育的感染性和可接受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高校要设立多层次的激励机制,选拔品学兼优、乐群性高,并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先进个人。要充分发挥学生朋辈效应的积极促进作用,加强宣传,让他们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增加中华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后测人际团体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中等数学(2022年8期)2022-10-24搞好人际『弱』关系意林·全彩Color(2019年6期)2019-07-24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6期)2017-07-13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新课程·上旬(2017年5期)2017-06-28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中学课程资源(2016年11期)2016-12-21基于前后测的数学课堂教学反思学周刊·中旬刊(2016年12期)2016-12-15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01-22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当代修辞学(2013年3期)2013-01-23

推荐访问:人际交往 少数民族 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