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14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7-25 11:20: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一、促进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体现,是社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14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14篇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1

一、促进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的体现,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主要矛盾的解决对次要矛盾的解决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政治素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团队精神、机制建设、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而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教师发展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并对其他方面的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根本和关键。抓住了教师发展这个根本,就牵住了“牛鼻子”。

第一,促进教师发展,要从全局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优先筹划,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充分重视教师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要求,要尽全力满足,并鼓励教师主动谋求发展。

第二,促进教师发展,要正确处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发展包括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情感态度、意志水平、专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之间是互动的。“在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是比任何时期都关键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教育专业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师工作专业化,使教师超越能干的教书匠而成为专业的教育家”。教师专业发展是决定教师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发展的核心。

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等。首先要求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专业理想,将教育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全力以赴;其次,整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素质;再次,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智慧,这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促进教师发展,要以教师的职业为发展取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着眼点,采取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措施来促进教师良好基本素质的养成,加快教师职业人成熟的进程,从而最终确立教师职业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地位。同时,除了培养教师具有专业素质外,还要在心理、情感、意志水平等方面使教师得到均衡发展,努力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使其成为有完善人格的社会人。

第三,促进教师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模式。多年来,教育界探索和实践了多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并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有效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内在需求。概括地说,校本研修,就是广大教师为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和特色,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研究。

校本研修的出发点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认知特征和情感需求,创造了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了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校本研修是对过去教研活动的深刻变革,它革除了以往教研活动的形式化而不注重内容、随意化而不讲求质量、经验化而不重视科研方法等种种弊端,最大化地促进了教师发展。

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要把改进研修工作、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和自己的中心工作,加强对校本研修的领导。对校本研修总体规划、全面组织、全权保障、全程管理;为教师创造一个安全的、信任的、允许犯错误的氛围,一个在真实教育情境中持续、有效、深入学习的校本研修环境,满足每个教师个体的发展需求,以开展校本研修为手段建立学习型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推动教师个体的主动研修。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教师个人主动研修,在工作中研修,在研修中发展,才能确保研修的成功和高效。以问题引导教师研修,不断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解决新问题,使问题成为教师发展的起点;以差别推动教师进取,不断促使每位教师在各自能力最近发展区的上限处工作,并通过与自己、与同事、与先进理论的对比,寻找差别,提升自己;倡导“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发展模式,鼓励教师立足于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实践、立足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自身的选择,不断反思自身的实践,向自己的教育教学要发展;提倡“知行合一”,强调认识中的“知”与实践中的“行”的同步交互与“悟性自足”,注重主体精神的发挥,鼓励教师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过的东西说出来。

关注、重视、促进教师群体研修。鉴于工作关系的联系,开展群体研修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学校团队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事间的合作与相互学习,是每位教师成长最直接的实践资源之一。教师群体研修既可以由教师个体提出问题出发设定主题内容,也可以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总体需要而设定主题内容。内容不仅要基于教育教学的业务领域,也可以涉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等其他领域。通过常规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和课件制作评比、理论学习和主题研讨等形式,推动教师个体主动研修与群体研修相结合。在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加强群体交流与合作,同伴互助互学,发挥群体智慧的作用。交流中既有倾听,又有回应,或敞开自己的困惑以求别人指点迷津,或公开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分享,或不同观点、不同体会进行争论,思想与思想碰撞而生灵光,在合作中扬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而促进教师群体发展。

加强与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联系,促进双方的深入合作,主动寻求专业引领。如果没有专家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教师之间的互助可能会限于同水平重复。与大学及其教育专业机构、教育专家的合作,可以使校本培训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支持,尤其是智力的支持。通过专题讲座促进观念更新,通过案例分析促进教学反思,通过专家指导促进骨干成长,通过学术沙龙促进交流沟通。专业引领不等同于专家的单边引领,先进的理念如果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那就只是纸上谈兵,专业引领应是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完美统一,共同引领。专业引领是使研究脱离低水平重复、收获最大成效的重要凭借,是校本研修成功的保障。专业引领的强势参与,可以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高质量、高频度的专业引领对广大教师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校本研修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研究氛围,实现了主研与群研结合,行为与理念互动,理论与实践统一,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然,校本研修不是惟一有效模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校本研修应该与其他模式有机结合。

二、促进教师发展必须“以教师为本”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应该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是关爱人,即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发展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再次,从方法论上讲,为获得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要从“具体人”的实际出发谋发展,二是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地发展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这要求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发展人就要充分重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作为专业人,其劳动有目的上的社会性和责任性、任务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过程上的示范性和严格性、手段上的规范性和创造性、成果上的广泛性和长期性等自身职业的特点。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因素,重视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坚持“以教师为本”。

“以教师为本”的第一要义是尊重教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受到社会和他人认可的体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理应受到尊重。

尊重教师,首先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的尊重。既要尊重教师独立的人格、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更要尊重教师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尊重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即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尊重教师自主确定自己在专业发展上的目标,自主决定以何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觉察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必要性,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专业发展活动方式与内容。教师个体的需要通常和他们实际教育教学目标直接相关,要尊重教师在学习取向上的差异与发展阶段的差异,承认差异,尊重教师在差异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尊重教师,需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促使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

其次是尊重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保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增强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激发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形成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进而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以教师为本”的第二要义是服务。服务必须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保障教师的利益,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做好生活方面的服务工作,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持续发展。

其次是全心全意为教师谋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创造和谐温馨的办公环境,提供各种现代设施,使广大教师在数字化的广阔宇宙中自由采撷,在光电传导中与世界对话交流;为教师发展提供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学术交流和培训、研讨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在交流与研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为教师发展搭建广阔的校内外交流平台,立足校本,切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等等。总之,从物质与精神、内部与外部、软件与硬件多个方面为教师谋发展、促发展。

“以教师为本”的第三要义是激励。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的作用。恰当的激励能够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好、调动好和发展好,并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2

一、促进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的体现,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主要矛盾的解决对次要矛盾的解决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政治素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团队精神、机制建设、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而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教师发展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并对其他方面的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根本和关键。抓住了教师发展这个根本,就牵住了“牛鼻子”。

第一,促进教师发展,要从全局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优先筹划,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充分重视教师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要求,要尽全力满足,并鼓励教师主动谋求发展。

第二,促进教师发展,要正确处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发展包括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情感态度、意志水平、专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之间是互动的。“在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是比任何时期都关键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教育专业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师工作专业化,使教师超越能干的教书匠而成为专业的教育家”。教师专业发展是决定教师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发展的核心。

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等。首先要求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专业理想,将教育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全力以赴;其次,整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素质;再次,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智慧,这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促进教师发展,要以教师的职业为发展取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着眼点,采取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措施来促进教师良好基本素质的养成,加快教师职业人成熟的进程,从而最终确立教师职业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地位。同时,除了培养教师具有专业素质外,还要在心理、情感、意志水平等方面使教师得到均衡发展,努力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使其成为有完善人格的社会人。

第三,促进教师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模式。多年来,教育界探索和实践了多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并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有效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内在需求。概括地说,校本研修,就是广大教师为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和特色,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研究。

校本研修的出发点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认知特征和情感需求,创造了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了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校本研修是对过去教研活动的深刻变革,它革除了以往教研活动的形式化而不注重内容、随意化而不讲求质量、经验化而不重视科研方法等种种弊端,最大化地促进了教师发展。

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要把改进研修工作、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和自己的中心工作,加强对校本研修的领导。对校本研修总体规划、全面组织、全权保障、全程管理;为教师创造一个安全的、信任的、允许犯错误的氛围,一个在真实教育情境中持续、有效、深入学习的校本研修环境,满足每个教师个体的发展需求,以开展校本研修为手段建立学习型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推动教师个体的主动研修。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教师个人主动研修,在工作中研修,在研修中发展,才能确保研修的成功和高效。以问题引导教师研修,不断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解决新问题,使问题成为教师发展的起点;以差别推动教师进取,不断促使每位教师在各自能力最近发展区的上限处工作,并通过与自己、与同事、与先进理论的对比,寻找差别,提升自己;倡导“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发展模式,鼓励教师立足于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实践、立足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自身的选择,不断反思自身的实践,向自己的教育教学要发展;提倡“知行合一”,强调认识中的“知”与实践中的“行”的同步交互与“悟性自足”,注重主体精神的发挥,鼓励教师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过的东西说出来。

关注、重视、促进教师群体研修。鉴于工作关系的联系,开展群体研修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学校团队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事间的合作与相互学习,是每位教师成长最直接的实践资源之一。教师群体研修既可以由教师个体提出问题出发设定主题内容,也可以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总体需要而设定主题内容。内容不仅要基于教育教学的业务领域,也可以涉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等其他领域。通过常规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和课件制作评比、理论学习和主题研讨等形式,推动教师个体主动研修与群体研修相结合。在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加强群体交流与合作,同伴互助互学,发挥群体智慧的作用。交流中既有倾听,又有回应,或敞开自己的困惑以求别人指点迷津,或公开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分享,或不同观点、不同体会进行争论,思想与思想碰撞而生灵光,在合作中扬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而促进教师群体发展。

加强与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联系,促进双方的深入合作,主动寻求专业引领。如果没有专家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教师之间的互助可能会限于同水平重复。与大学及其教育专业机构、教育专家的合作,可以使校本培训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支持,尤其是智力的支持。通过专题讲座促进观念更新,通过案例分析促进教学反思,通过专家指导促进骨干成长,通过学术沙龙促进交流沟通。专业引领不等同于专家的单边引领,先进的理念如果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那就只是纸上谈兵,专业引领应是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完美统一,共同引领。专业引领是使研究脱离低水平重复、收获最大成效的重要凭借,是校本研修成功的保障。专业引领的强势参与,可以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高质量、高频度的专业引领对广大教师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校本研修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研究氛围,实现了主研与群研结合,行为与理念互动,理论与实践统一,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然,校本研修不是惟一有效模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校本研修应该与其他模式有机结合。

二、促进教师发展必须“以教师为本”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应该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是关爱人,即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发展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再次,从方法论上讲,为获得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要从“具体人”的实际出发谋发展,二是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地发展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这要求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发展人就要充分重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作为专业人,其劳动有目的上的社会性和责任性、任务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过程上的示范性和严格性、手段上的规范性和创造性、成果上的广泛性和长期性等自身职业的特点。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因素,重视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坚持“以教师为本”。

“以教师为本”的第一要义是尊重教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受到社会和他人认可的体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理应受到尊重。

尊重教师,首先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的尊重。既要尊重教师独立的人格、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更要尊重教师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尊重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即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尊重教师自主确定自己在专业发展上的目标,自主决定以何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觉察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必要性,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专业发展活动方式与内容。教师个体的需要通常和他们实际教育教学目标直接相关,要尊重教师在学习取向上的差异与发展阶段的差异,承认差异,尊重教师在差异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尊重教师,需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促使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

其次是尊重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保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增强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激发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形成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进而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以教师为本”的第二要义是服务。服务必须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保障教师的利益,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做好生活方面的服务工作,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持续发展。

其次是全心全意为教师谋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创造和谐温馨的办公环境,提供各种现代设施,使广大教师在数字化的广阔宇宙中自由采撷,在光电传导中与世界对话交流;为教师发展提供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学术交流和培训、研讨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在交流与研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为教师发展搭建广阔的校内外交流平台,立足校本,切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等等。总之,从物质与精神、内部与外部、软件与硬件多个方面为教师谋发展、促发展。

“以教师为本”的第三要义是激励。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的作用。恰当的激励能够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好、调动好和发展好,并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3

按照市政协的统一部署,近期对我市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学校的现状作了调研。下面就展开调研的对象——黄山学校的有关情况向与会的各位作一汇报。

一、概况

黄山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黄山市第一所以英语教育为特色,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型市直民办学校。创办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扶持、上级教育部门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师生1500余人。

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为民办学、为国育才”为宗旨,以“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为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坚持“优质高中”、“品牌初中”、“精品小学”的发展策略,业绩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先进集体”、 “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xx年被北京奥组委、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政府共同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绿色学校”。

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先后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莫顿学院、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花菲卫理学校、瑞典瓦拉市拉各曼中学和日本藤井寺市小学等多所国外学校,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成为黄山市对外教育交流的窗口之一。

学校教学业绩显著。仅以20xx年为例,20xx年的高考,我校600分以上尖子生率为2.9%,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一本上线率为12%,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二本上线率为30%,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四;本科上线率为43%,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中考成绩又创新辉煌,初三考生以699分位居市直第二,全市第四,初三总分平均分比全市平均分高出100多分,遥居前列。办学十年来,先后为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一流名牌大学送去一批批优秀学子。

最近三年中,每年报考我校初一的学生数都是我校录取人数的两倍多,但学校以“做精、做强、不贪大” 的思想为指导,收优生,办精品,绝不滥收学生,使学校品位迅速提升。

今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一如既往的注重过程管理,认真踏实的做好每一项细节的工作,让细节的完美构筑整体的辉煌,从本学期全市高三的一、二、三模考试成绩看,我校尖子生率、一本率及本科率都名列前茅、高三艺体生专业考试成绩已全部通过。目前,学校整体工作运行良好。

二、学校的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400多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有19个教学班,870多人,高中13个教学班530多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基本达标,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等全面开展,学生成绩在教育局的考核评估中绝大多数学科名列前茅。

我校共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教师90人,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学历合格,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50%,他们都是从师范大学一毕业就在我校工作,有些教师的教龄和黄山学校的校龄一样长,他们正是黄山学校教育教学的栋梁。还有一些老教师和中年教师,他们一起构成了黄山学校老中青结合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年轻教师的职称正步入正轨,中年教师的职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停留在离开公立学校时的职称。黄山学校从办学初期开始就逐步为教职员工办“五险”,到20xx年元月开始给所有教职员工都办了“五险”。依法为教职员工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教职员工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目前,学校正在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规范办学,健康发展,正逐步享受法律赋予的全部权力和义务。

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学生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招生受阻将直接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中考时必须回报考学校的户籍所在地考试,否则不准报考相应的省示范高中,这一规定无形之中为民办学校学生的就学和学校招生设置了障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有不受区域限制的自主招生权,自由录取权,我市的相关文件明显与《促进法》相抵触。

公、民办学校教师流通不畅、养老保险不平等成了民办学校发展的又一桎梏。这一问题在中心城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优秀教师,被民办学校的感情、待遇和事业所吸引,心向往之,但财政编制成了一道“紧箍咒”,教师由公办学校进入民办学校,则意味着放弃了“有保障”的“财政编”,因为由民办学校返回公办学校,则是一条“不归路”,优秀教师对民办学校的“望而却步”,直接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健康永续发展。甚至求取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兼课,也只能“暗渡陈仓”。

民办学校学生的“两免一补”没有享受,这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公民办学校的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不符。

四、建议

1、建立合理的教师流通渠道。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类似政策:凡从公办学校招聘到民办学校带有财政编制的教师,其公办教师身份不变,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教师工资由民办学校给付。教师调离民办学校由教育部门重新安排。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在考核、职评、晋级、评优等方面享有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建立一条公办、民办学校教师流通的顺畅渠道。

2、民办学校教师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公立学校的教师一样从事义务教育事业,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一样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在教师的养老保险上不应与企业同等待遇,应该与公立学校教师同等待遇。

3、以黄山市市直初中学校为例,民办学校数已占33.3%,民办学校的学生数有2211人,占总学生数的29%,民办教育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为政府分担的责任是显而易见的。但民办学校学生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有吗?在哪里?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不能享受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请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划“优先发展教育”的决策时,把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统筹的盘子,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依法给予相应的兑现、扶持和奖励。

4、取消招生中的任何保护,完全由市场选择,由学生选择,由家长选择,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教育竞争中普遍遵守,让黄山市的教育发展更快。

5、民办学校的收费受学校质量的制约,受市场的制约,受学生家长的制约,受物价上涨的制约。放宽民办学校的收费自主权,严格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只需报主管部门备案和物价部门批准备案公示。

6、民办学校的校产属于民办学校,可以作为学校发展时的贷款抵押,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和规避办学风险。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4

新余八中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共有学生2355人,其中初中生774人,小学生1581人;共有专任教师170人,其中中学教师114人,小学教师56人。作为渝水区唯一一所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了全面把握我校发展现状,寻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学校班子成员分头进行了调研工作。我确立的调研内容和课题是围绕学校发展思路这一主题,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征集学校发展和改革的建议和意见。根据反馈建议和意见,经过认真梳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内容

1、学校队伍建设应如何扎实有效进行?

2、应如何抓好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新课改背景下,我校的课程建设和开发如何有效进行?

4、校园文化建设如何抓出特色和亮点?

二、调研开展情况

1、调研范围:全校教职工、部分学生家长

2、调研方式:采取座谈、电话采访、上门拜访、设立征求意见箱的方式展开调研工作。

三、形成的共识及所反映的问题

新余八中创建于1987年,XX年送桥中学并入,XX年桥背小学并入,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在22的办学历程中,全校师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创造过辉煌成绩,1998年至XX年连续5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区前5名。但是近几年,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和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这方面:

1、一些班子成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发挥表率作用。

2、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大,师德师风建设成效不够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教研效率不高。

3、校本开发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没有真正抓起来干起来。

4、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单薄,没有特色,没有亮点。

四、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1、满足现状

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曾连续五年进入全区先进行列,一些干部和教师产生了满足心理,工作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

2、发展思路不够明确

对学校而言,发展规划不够明确;对教师而言,成长的。思路不够清晰。

3、客观条件限制

我校办学经费历来比较紧张,政府部门划拨的办学费用有限,影响了教学设施的改善,师资的培训和新课程建设,也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

五、发展思路及基本对策

(一)加强班子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清廉、严谨、科学、务实、民主、团结、奋进”的班子队伍

抓好班子成员教育理论学习,健全校务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素质、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制度,即带头遵守制度,带头履行好教学教研职责,带头响应号召,带头当班主任,带头讲文明、讲风格、讲奉献、讲和谐;严格要求班子成员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宽容,做到分工不分家,到位不缺位,排难不推难,补台不拆台,同唱一个调;严格要求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吃苦在前。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素质

1、开展好师德师风教育

继续把师德建设作为搞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提高教师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水平,有效规范教师的日常行为。

2、抓好教师继续教育

着力抓好二大培训:一是网上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二是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业务培训。通过这些培训,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抓好教师电脑操作训练

加大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远程教学技术的培训,强化教师电脑基本操作的训练,提高教师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能力和远程教学技术,让越来越多的教师会上远程课,爱上远程课,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4、实施名师工程

加大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青年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倾力打造名师,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二)强化教学管理,加大教研力度

1、强化常规教学管理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健全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管理条例,让教师对常规教学各环节的要求了然于心;做好质量教育,让教师树立起质量意识;建立有效的常规教学管理网络和分层次检查制度,充分发挥行政、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职能,认真做好教师常规教学各环节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具体改正措施,切实做好教学各环节的层层落实,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2、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

要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年级组、班级和教师个人,形成学校有目标、班班有指标、人人有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教学质量责任制。

3、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发扬团队作战精神

一是各学科要进一步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精神,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掌握命题动向,明确教学方向,切实加强教学和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大力发扬备课组的团队精神,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考查、统一质量分析,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二是要抓实常规教学,立足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做到一课一得,老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试要严、辅导要细。

4、加大教研力度

完善教研制度,认真制订教研计划,扎实有效开展优质课和展示课上、听、评活动,组织各科教师观看特级教师上课视频,不断提高教研质量。

5、要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培优、扶中、补差工作

一是在思想上要真正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在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不放松尖子生,不忽视中等生,不放弃学困生。二是教师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统筹教学工作,既加强对尖子生的“磨尖”指导、中等生的提升,又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补差工作,开成尖子生更尖、中等生更好、学困生转好的良好态势。

6、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一是要利用上课、班会或谈话等有利时机,经常渗透学法指导。二是要组织学生进行学法交流,让榜样学生谈感受、说经验,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法。

(三)努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和校本开发

校园文化表现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表现一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我校要理清思路,明确主题,构建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1、构建了独特的楼道文化。基于地处城区的实际和科技大楼现代的建筑风格,也基于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需要,我们将在科技大楼构建“爱我新余,爱我家乡”的主题文化,东楼道悬挂新余城区精美的风景图和仙女湖山水图,每一幅图都配上饱含深情的诗文,让学生每天都能从中感受到新余的美丽可爱和蓬勃发展。在西楼道悬挂新余古今名人像,让学生每天都能从新余名人身上吸取积极上进的精神力量。还将组织人员制作了内容更为丰富的《爱我新余,爱我家乡》课件,组织各班同学观看,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新余爱家乡的情感。行政教学大楼建筑风格古朴,主要是初中部的教学和办公用房。初中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神导师和优质营养的精神食粮。八中以“走进孔子,走进《论语》”为主题,从孔子追求知识真理、追求仁德、生活态度和《论语》对中国对世界影响等方面制作了21幅字画,悬挂在东西两个楼道,让学生每天抬眼就能从孔子身上和《论语》中吸取营养,滋养心灵,陶冶情操。为了扩大孔子和《论语》的影响力,我校还将组织人员制作了《走进孔子,走进〈论语〉》课件。

2、在科技楼一楼大厅里构建了礼仪文化长廊,引导学生做一个懂礼仪、会礼仪的文明人。

3、在校门南侧树起主题为“一起成长,一起快乐”的校长寄语牌,以期建立一套“以人为本”,尊重信任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现代管理制度,创造出健康、有益、团结、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4、成立《爱我新余,爱我家乡》和《走进孔子,走进〈论语〉》校本教材开发机构,制订开发计划,精选开发人员,提供开发经费。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5

按照市政协的统一部署,近期对我市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学校的现状作了调研。下面就展开调研的对象——黄山学校的有关情况向与会的各位作一汇报。

一、概况

黄山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黄山市第一所以英语教育为特色,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型市直民办学校。创办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扶持、上级教育部门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师生1500余人。

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为民办学、为国育才”为宗旨,以“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为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坚持“优质高中”、“品牌初中”、“精品小学”的发展策略,业绩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先进集体”、 “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XX年被北京奥组委、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政府共同命名为“北京XX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XX年被评为“安徽省绿色学校”。

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先后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莫顿学院、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花菲卫理学校、瑞典瓦拉市拉各曼中学和日本藤井寺市小学等多所国外学校,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成为黄山市对外教育交流的窗口之一。

学校教学业绩显著。仅以XX年为例,XX年的高考,我校600分以上尖子生率为2。9%,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一本上线率为12%,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二本上线率为30%,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四;本科上线率为43%,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中考成绩又创新辉煌,初三考生以699分位居市直第二,全市第四,初三总分平均分比全市平均分高出100多分,遥居前列。办学十年来,先后为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一流名牌大学送去一批批优秀学子。

最近三年中,每年报考我校初一的学生数都是我校录取人数的两倍多,但学校以“做精、做强、不贪大” 的思想为指导,收优生,办精品,绝不滥收学生,使学校品位迅速提升。

今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一如既往的注重过程管理,认真踏实的做好每一项细节的工作,让细节的完美构筑整体的辉煌,从本学期全市高三的一、二、三模考试成绩看,我校尖子生率、一本率及本科率都名列前茅、高三艺体生专业考试成绩已全部通过。目前,学校整体工作运行良好。

二、学校的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400多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有19个教学班,870多人,高中13个教学班530多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基本达标,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等全面开展,学生成绩在教育局的考核评估中绝大多数学科名列前茅。

我校共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教师90人,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学历合格,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50%,他们都是从师范大学一毕业就在我校工作,有些教师的教龄和黄山学校的校龄一样长,他们正是黄山学校教育教学的栋梁。还有一些老教师和中年教师,他们一起构成了黄山学校老中青结合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年轻教师的职称正步入正轨,中年教师的职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停留在离开公立学校时的职称。黄山学校从办学初期开始就逐步为教职员工办“五险”,到XX年元月开始给所有教职员工都办了“五险”。依法为教职员工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教职员工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目前,学校正在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规范办学,健康发展,正逐步享受法律赋予的全部权力和义务。

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学生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招生受阻将直接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中考时必须回报考学校的户籍所在地考试,否则不准报考相应的省示范高中,这一规定无形之中为民办学校学生的就学和学校招生设置了障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有不受区域限制的自主招生权,自由录取权,我市的相关文件明显与《促进法》相抵触。

公、民办学校教师流通不畅、养老保险不平等成了民办学校发展的又一桎梏。这一问题在中心城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优秀教师,被民办学校的感情、待遇和事业所吸引,心向往之,但财政编制成了一道“紧箍咒”,教师由公办学校进入民办学校,则意味着放弃了“有保障”的“财政编”,因为由民办学校返回公办学校,则是一条“不归路”,优秀教师对民办学校的“望而却步”,直接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健康永续发展。甚至求取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兼课,也只能“暗渡陈仓”。

民办学校学生的“两免一补”没有享受,这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公民办学校的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不符。

四、建议

1、建立合理的教师流通渠道。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类似政策:凡从公办学校招聘到民办学校带有财政编制的教师,其公办教师身份不变,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教师工资由民办学校给付。教师调离民办学校由教育部门重新安排。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在考核、职评、晋级、评优等方面享有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建立一条公办、民办学校教师流通的顺畅渠道。

2、民办学校教师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公立学校的教师一样从事义务教育事业,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一样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在教师的养老保险上不应与企业同等待遇,应该与公立学校教师同等待遇。

3、以黄山市市直初中学校为例,民办学校数已占33。3%,民办学校的学生数有2211人,占总学生数的29%,民办教育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为政府分担的责任是显而易见的。但民办学校学生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有吗?在哪里?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不能享受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请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划“优先发展教育”的决策时,把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统筹的盘子,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依法给予相应的兑现、扶持和奖励。

4、取消招生中的任何保护,完全由市场选择,由学生选择,由家长选择,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教育竞争中普遍遵守,让黄山市的教育发展更快。

5、民办学校的收费受学校质量的制约,受市场的制约,受学生家长的`制约,受物价上涨的制约。放宽民办学校的收费自主权,严格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只需报主管部门备案和物价部门批准备案公示。

6、民办学校的校产属于民办学校,可以作为学校发展时的贷款抵押,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和规避办学风险。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6

新余八中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共有学生2355人,其中初中生774人,小学生1581人;共有专任教师170人,其中中学教师114人,小学教师56人。作为渝水区唯一一所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了全面把握我校发展现状,寻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学校班子成员分头进行了调研工作。我确立的调研内容和课题是围绕学校发展思路这一主题,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征集学校发展和改革的建议和意见。根据反馈建议和意见,经过认真梳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内容

1、学校队伍建设应如何扎实有效进行?

2、应如何抓好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新课改背景下,我校的课程建设和开发如何有效进行?

4、校园文化建设如何抓出特色和亮点?

二、调研开展情况

1、调研范围:全校教职工、部分学生家长

2、调研方式:采取座谈、电话采访、上门拜访、设立征求意见箱的方式展开调研工作。

三、形成的共识及所反映的问题

新余八中创建于1987年,XX年送桥中学并入,XX年桥背小学并入,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在22的办学历程中,全校师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创造过辉煌成绩,1998年至XX年连续5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区前5名。但是近几年,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和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这方面:

1、一些班子成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发挥表率作用。

2、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大,师德师风建设成效不够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教研效率不高。

3、校本开发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没有真正抓起来干起来。

4、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单薄,没有特色,没有亮点。

四、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1、满足现状

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曾连续五年进入全区先进行列,一些干部和教师产生了满足心理,工作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

2、发展思路不够明确

对学校而言,发展规划不够明确;对教师而言,成长的。思路不够清晰。

3、客观条件限制

我校办学经费历来比较紧张,政府部门划拨的办学费用有限,影响了教学设施的改善,师资的培训和新课程建设,也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

五、发展思路及基本对策

(一)加强班子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清廉、严谨、科学、务实、民主、团结、奋进”的班子队伍

抓好班子成员教育理论学习,健全校务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素质、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制度,即带头遵守制度,带头履行好教学教研职责,带头响应号召,带头当班主任,带头讲文明、讲风格、讲奉献、讲和谐;严格要求班子成员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宽容,做到分工不分家,到位不缺位,排难不推难,补台不拆台,同唱一个调;严格要求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吃苦在前。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素质

1、开展好师德师风教育

继续把师德建设作为搞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提高教师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水平,有效规范教师的日常行为。

2、抓好教师继续教育

着力抓好二大培训:一是网上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二是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业务培训。通过这些培训,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抓好教师电脑操作训练

加大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远程教学技术的培训,强化教师电脑基本操作的训练,提高教师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能力和远程教学技术,让越来越多的教师会上远程课,爱上远程课,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4、实施名师工程

加大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青年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倾力打造名师,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二)强化教学管理,加大教研力度

1、强化常规教学管理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健全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管理条例,让教师对常规教学各环节的要求了然于心;做好质量教育,让教师树立起质量意识;建立有效的常规教学管理网络和分层次检查制度,充分发挥行政、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职能,认真做好教师常规教学各环节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具体改正措施,切实做好教学各环节的层层落实,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2、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

要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年级组、班级和教师个人,形成学校有目标、班班有指标、人人有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教学质量责任制。

3、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发扬团队作战精神

一是各学科要进一步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精神,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掌握命题动向,明确教学方向,切实加强教学和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大力发扬备课组的团队精神,做到统一备课、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考查、统一质量分析,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二是要抓实常规教学,立足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做到一课一得,老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试要严、辅导要细。

4、加大教研力度

完善教研制度,认真制订教研计划,扎实有效开展优质课和展示课上、听、评活动,组织各科教师观看特级教师上课视频,不断提高教研质量。

5、要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培优、扶中、补差工作

一是在思想上要真正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在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不放松尖子生,不忽视中等生,不放弃学困生。二是教师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统筹教学工作,既加强对尖子生的“磨尖”指导、中等生的提升,又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补差工作,开成尖子生更尖、中等生更好、学困生转好的良好态势。

6、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一是要利用上课、班会或谈话等有利时机,经常渗透学法指导。二是要组织学生进行学法交流,让榜样学生谈感受、说经验,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法。

(三)努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和校本开发

校园文化表现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表现一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我校要理清思路,明确主题,构建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1、构建了独特的楼道文化。基于地处城区的实际和科技大楼现代的建筑风格,也基于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需要,我们将在科技大楼构建“爱我新余,爱我家乡”的主题文化,东楼道悬挂新余城区精美的风景图和仙女湖山水图,每一幅图都配上饱含深情的诗文,让学生每天都能从中感受到新余的美丽可爱和蓬勃发展。在西楼道悬挂新余古今名人像,让学生每天都能从新余名人身上吸取积极上进的精神力量。还将组织人员制作了内容更为丰富的《爱我新余,爱我家乡》课件,组织各班同学观看,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新余爱家乡的情感。行政教学大楼建筑风格古朴,主要是初中部的教学和办公用房。初中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神导师和优质营养的精神食粮。八中以“走进孔子,走进《论语》”为主题,从孔子追求知识真理、追求仁德、生活态度和《论语》对中国对世界影响等方面制作了21幅字画,悬挂在东西两个楼道,让学生每天抬眼就能从孔子身上和《论语》中吸取营养,滋养心灵,陶冶情操。为了扩大孔子和《论语》的影响力,我校还将组织人员制作了《走进孔子,走进〈论语〉》课件。

2、在科技楼一楼大厅里构建了礼仪文化长廊,引导学生做一个懂礼仪、会礼仪的文明人。

3、在校门南侧树起主题为“一起成长,一起快乐”的校长寄语牌,以期建立一套“以人为本”,尊重信任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现代管理制度,创造出健康、有益、团结、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4、成立《爱我新余,爱我家乡》和《走进孔子,走进〈论语〉》校本教材开发机构,制订开发计划,精选开发人员,提供开发经费。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7

为了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镇教委的统一部署,我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于五月十五日至五月二十日,围绕镇教委提出的三个问题,深入老师、深入班级、深入学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教委管理:关于支教轮教的负面影响:

1、近两年都是对考试成绩差的老师进行轮教,这对轮教老师及被轮教学校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每年老师的流动面积过大,不利于老师队伍的稳定。

重点工作:写规范字,缺少有效的监管。我们的卫生、体育工作,相比于写字做得就比较好。因为我们的卫生要经常检查,体育要测试,也就是老师的考核挂钩,因此我们的老师就要求学生认真打扫卫生,进行体育训练。建议在期末测试中对学生的试卷情况进行加分或扣分,以此来激励学生写好字,激励老师严格要求学生。

学校在课改工作中的成效:

通过近两年来的课程改革,我们永安小学全体老师在镇教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身课改工作,取得了一点成效:我们的老师变了;课堂变了;学生变了。

老师变了

首先,老师的理念得到了更新。理念是行动的指南,为了促进老师理念的更新,在老师培训方面加大了力度。两年来在教委的组织下外出学习三次,聆听专家讲座。学校有组织老师多次观看专家讲座,制定老师业务学习制度,人人抄写《衡水模式百问答》等一系列活动,转变了老师的观念,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老师角色的转变:

1、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2、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3、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老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第三、师生关系的转变,老师与学生成了朋友,课堂上共同学习,课下一期活动做游戏。老师对学生的微笑多了,关心多了,关注多了,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

课堂变了

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自主合作、交流展示、巩固提升”的高效课堂模式。

1、学生的座位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更方便了。老师走下高高的讲台来到学生中间,方便了老师关注学情、把握学情。

2、参与展示的学生多,机会多,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锻炼。同时也便于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按导学案来分组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分组展示,体现了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多样性。

4、学生经常黑板展示,学生的书写水平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5、评价方式的转变,由个体评价转向小组捆绑式评价。

这样的课堂真正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课堂,老师退出了展示的舞台。把舞台真正让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老师的“导演作用”。

学生变了

1、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所占比重大大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展示汇报等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决断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2、学生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3、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学生依据“学案”课前独立预习,课堂上积极发言、交流、展示,大部分学生由“看客”变为“参与者”,把课堂当场了快乐学习的舞台。

4、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小组长成了老师的小助手,成了组员的小老师。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他们在各自的舞台上施展着自己的才华。

存在问题:

我们在课改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课改工作遇到了种种困难,出现了不少问题,距离真正的高效课堂还有很大的差距。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做简单的分析:

1、学案编写质量不高。五、六年级语数学课实行了集体备课,但其他年级,其他学科的学案编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老师认为有了太谷县的《课堂新模式》,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拿来就用,而没有深入钻研,进行二次备课,结果是学案难易程度不符合学生实际,和老师教学设计也不吻合,用起来很生硬、很别扭。还有的学案要素不全,设计不规范,或者是内容单一,缺少梯度,使用的价值不大。

2、课堂教学重形式,轻实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注重了模式的形式,而忽视了课改的内涵,穿新鞋,走老路,没有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使教学效果不明显。

3、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不明显。有两个突出问题:①只求表面合作,不求实际效果。有的老师不是让学生在该合作时合作,而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可以解决,老师却让学生几人围在一起进行小组讨论,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收获。还有的是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一提出问题,就马上组织学生坐在一起,讨论还不到两分钟,又匆匆让学生归位。讨论成了走过场、做花样,流于形式,缺少实效性。②对小组培训不够,合作不能有序开展。小组学习缺少组织,分工不明确,组员不能各司其职,小组长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合作效果不好。

4、学生学习方式未得到真正改变。调研发现,仍有部分老师不舍得从“主角”的位置上退下来,课堂还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活起来,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学习方式未得到真正改变。

5、小组捆绑式评价未落到实处,有些老师仍以个人评价为主。 “捆绑式”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最大程度地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数老师怕麻烦、不得要领,“捆绑式”评价的作用基本没有体现。

改进建议

一、理念先行,强化老师课改意识。

课改意识强不强,课改决心大不大,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真正把课改当成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在学校内部掀起课改热潮,让每一位老师都能积极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

二、加强培训,提升老师课改能力。

调研发现,多数老师有了课改的热情,但课改的能力还需要提升。因此我们应继续加大培训学习的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老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老师得到更具体、更专业的指导,提升老师的课改能力。

三、机制保障,长效推进课改进程。

为加大老师课改积极性,学校在制度上向课改老师倾斜,把课改和老师的评模、评优等利益挂钩,对能在教学中落实课改精神、完成学校课改任务的的老师优先推荐,激励广大老师积极投身到课改中,形成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长效推进机制。

四、落实评价,形成科学评价体系。

重新修订和制定小组评价实施模式,使模式易操作、易实施。使小组捆绑式评价成为学校的常态化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五、强化管理,确保课改落到实处。

为确保课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加强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常规检查力度,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检查方式,如推门听课,课件抽查等,督促老师课改日常化,杜绝“上面检查我课改,上面不查我照旧”现象的出现。

总之,一所学校要办好,就必须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暴露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为学校教育的明天创造辉煌。我相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永安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8

1993年以后,中国足球走上市场化和产业化道路,后备人才培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靠国家拨款、各级政府、体委和足协主办的后备人才培养方式越来越趋向于依靠社会和市场,一些社会办的足球学校应运而生。本文简要阐述现今足校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足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

足校主要是私人或企业出资建立,规模不等、条件有限面临足协(体委)和教委的双重领导,存在各种关系不易理顺的问题。

(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投机者的介入使很多足校一味追求铺摊子、上项目,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提高训练与教学质量上,具体表现在:

(1)对教练员缺乏控制和审查,一些退役的二、三流球员不经学校的再教育,直接到足校任教。

(2)采取“三集中”式的训练方式,使学生远离家庭和社会教育,由于足校内部体教分离,普遍只“体”不“教”,学风差、教育质量低,导致学生素质低下,甚至在心理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如陈庆合等对中国足校学生心理健康所做的调查表明,足校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在强迫、人际敏感、偏执和敌对等方面表现极为突出。

(三)收费高

竞技体育是穷孩子摆脱贫穷、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许多贫寒子弟都以廉价的足球为首选,据有关资料统计,欧洲、美洲各国职业球员80%来自工人家庭,钟秉枢的调查也表明,我国大球类运动员父亲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42、1%,远远高于表现类、游泳类和小球类项目,但足校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贵族化倾向,年收费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如八一足校每生每年学费2、2万元+一次性建校费2万元,或每年交费2万元+一次性保证金3万元,北京龙力足校签3年合同的学生每生每年交3万元,签4年合同的学生每生每年交2、6万元,而1998年我国人均GDP只有人民币6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24元,农村居民为2160元[2],甚至一些足校还出现了不讲训练教学效果、只讲赢利数额的问题。

(四)学生的出路问题

家长们在高投入之后,都期望能够得到高回报。一些足校在招生时对学生和家长做出了关于出路的承诺,比如学校自己组队打乙级联赛冲击甲B;毕业后推荐输送国外俱乐部;推荐输送到全国各甲级足球俱乐部。但国家体育总局计划财务司《体育事业统计年鉴》中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全国足球优秀运动队在队运动员人数都在1000人左右,尤其是1994年职业联赛以来,人数更是控制在1000人以下。而自1993年以后,平均每年我国全国足球优秀运动队新吸收的运动员为105人左右。能在的2万多名注册的足球少年中脱颖而出、成为职业球员的,毕竟是极少数,这2万人(由于各种原因,还有很多踢球的孩子没有注册)中的大多数将无情地被职业足球所淘汰。

二、关于我国足校发展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降低交易成本

完善的法规制度是足球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处于体制转型期,逐步完善各项法规制度,是足协面临的重要任务。足协对于市场的规范,不仅要规范职业联赛,而且要规范足球学校,不仅要对足球学校的硬件设施进行规范,而且要对学校的软件,如教练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范,怎样使教练员上岗证制度不流于形式,切实发挥它的作用,仍然是值得思考的。

(二)为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公共产品

市场无法自动提供公共产品,足球强国的足球管理机构都非常重视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大力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公共产品,促进足球运动的普及。

1、加强教练员培训

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训练水平,逐步建立教练员学历教育、资格认证和岗位培训制度,尤其加强对中青年教练员的培养深造。各级足协应把教练员培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期地轮训教练员,选派优秀教练员出国学习。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培养一支思想好、素质高、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教练员骨干队伍,以带动从事后备人才培养的教练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2、提供政策支持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大规模增加公共体育设施,尤其是大片足球场地的建设,并不现实。因此,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场地,制定场地开放政策,向社会开放。除了国家投资以外,要广开筹资渠道。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应提供必要的优惠,引导企业赞助后备人才培养。

3、对项目进行包装推广,营造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借助体育中介公司,对项目进行包装推广,塑造青少年足球的良好社会形象,利用新闻媒体对体育运动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人们对足球运动的热情与兴趣,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促使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足球活动。青少年足球缺少社会赞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到关注较少,难以引起赞助商的注意。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使大量的社会资金和人力资源被投人到青少年足球方面。

(三)严格管理,杜绝后备人才培养中的违规行为

目前我国后备人才培养市场管理混乱,体育部门与其他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因此,主管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监管,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于违规者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罚,防止足球学校“捞一把走人”的现象发生。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9

为了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镇教委的统一部署,我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于五月十五日至五月二十日,围绕镇教委提出的三个问题,深入老师、深入班级、深入学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教委管理:关于支教轮教的负面影响:

1、近两年都是对考试成绩差的老师进行轮教,这对轮教老师及被轮教学校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每年老师的流动面积过大,不利于老师队伍的稳定。

重点工作:写规范字,缺少有效的监管。我们的卫生、体育工作,相比于写字做得就比较好。因为我们的卫生要经常检查,体育要测试,也就是老师的考核挂钩,因此我们的老师就要求学生认真打扫卫生,进行体育训练。建议在期末测试中对学生的试卷情况进行加分或扣分,以此来激励学生写好字,激励老师严格要求学生。

学校在课改工作中的成效:

通过近两年来的课程改革,我们永安小学全体老师在镇教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身课改工作,取得了一点成效:我们的老师变了;课堂变了;学生变了。

老师变了

首先,老师的理念得到了更新。理念是行动的指南,为了促进老师理念的更新,在老师培训方面加大了力度。两年来在教委的组织下外出学习三次,聆听专家讲座。学校有组织老师多次观看专家讲座,制定老师业务学习制度,人人抄写《衡水模式百问答》等一系列活动,转变了老师的观念,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老师角色的转变:

1、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2、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3、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老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第三、师生关系的转变,老师与学生成了朋友,课堂上共同学习,课下一期活动做游戏。老师对学生的微笑多了,关心多了,关注多了,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

课堂变了

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自主合作、交流展示、巩固提升”的高效课堂模式。

1、学生的座位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更方便了。老师走下高高的讲台来到学生中间,方便了老师关注学情、把握学情。

2、参与展示的学生多,机会多,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锻炼。同时也便于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按导学案来分组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分组展示,体现了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多样性。

4、学生经常黑板展示,学生的书写水平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5、评价方式的转变,由个体评价转向小组捆绑式评价。

这样的课堂真正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课堂,老师退出了展示的舞台。把舞台真正让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老师的“导演作用”。

学生变了

1、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所占比重大大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展示汇报等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决断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2、学生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3、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学生依据“学案”课前独立预习,课堂上积极发言、交流、展示,大部分学生由“看客”变为“参与者”,把课堂当场了快乐学习的舞台。

4、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小组长成了老师的小助手,成了组员的小老师。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他们在各自的舞台上施展着自己的才华。

存在问题:

我们在课改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课改工作遇到了种种困难,出现了不少问题,距离真正的高效课堂还有很大的差距。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做简单的分析:

1、学案编写质量不高。五、六年级语数学课实行了集体备课,但其他年级,其他学科的学案编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老师认为有了太谷县的《课堂新模式》,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拿来就用,而没有深入钻研,进行二次备课,结果是学案难易程度不符合学生实际,和老师教学设计也不吻合,用起来很生硬、很别扭。还有的学案要素不全,设计不规范,或者是内容单一,缺少梯度,使用的价值不大。

2、课堂教学重形式,轻实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注重了模式的形式,而忽视了课改的内涵,穿新鞋,走老路,没有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使教学效果不明显。

3、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不明显。有两个突出问题:①只求表面合作,不求实际效果。有的老师不是让学生在该合作时合作,而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可以解决,老师却让学生几人围在一起进行小组讨论,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收获。还有的是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一提出问题,就马上组织学生坐在一起,讨论还不到两分钟,又匆匆让学生归位。讨论成了走过场、做花样,流于形式,缺少实效性。②对小组培训不够,合作不能有序开展。小组学习缺少组织,分工不明确,组员不能各司其职,小组长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合作效果不好。

4、学生学习方式未得到真正改变。调研发现,仍有部分老师不舍得从“主角”的位置上退下来,课堂还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活起来,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学习方式未得到真正改变。

5、小组捆绑式评价未落到实处,有些老师仍以个人评价为主。 “捆绑式”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最大程度地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数老师怕麻烦、不得要领,“捆绑式”评价的作用基本没有体现。

改进建议

一、理念先行,强化老师课改意识。

课改意识强不强,课改决心大不大,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真正把课改当成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在学校内部掀起课改热潮,让每一位老师都能积极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

二、加强培训,提升老师课改能力。

调研发现,多数老师有了课改的热情,但课改的能力还需要提升。因此我们应继续加大培训学习的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老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老师得到更具体、更专业的指导,提升老师的课改能力。

三、机制保障,长效推进课改进程。

为加大老师课改积极性,学校在制度上向课改老师倾斜,把课改和老师的评模、评优等利益挂钩,对能在教学中落实课改精神、完成学校课改任务的的老师优先推荐,激励广大老师积极投身到课改中,形成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长效推进机制。

四、落实评价,形成科学评价体系。

重新修订和制定小组评价实施模式,使模式易操作、易实施。使小组捆绑式评价成为学校的常态化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五、强化管理,确保课改落到实处。

为确保课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加强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常规检查力度,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检查方式,如推门听课,课件抽查等,督促老师课改日常化,杜绝“上面检查我课改,上面不查我照旧”现象的出现。

总之,一所学校要办好,就必须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暴露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为学校教育的明天创造辉煌。我相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永安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10

按照市政协的统一部署,近期对我市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学校的现状作了调研。下面就展开调研的对象——黄山学校的有关情况向与会的各位作一汇报。

一、概况

黄山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黄山市第一所以英语教育为特色,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型市直民办学校。创办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扶持、上级教育部门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师生1500余人。

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为民办学、为国育才”为宗旨,以“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为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坚持“优质高中”、“品牌初中”、“精品小学”的发展策略,业绩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先进集体”、 “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XX年被北京奥组委、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政府共同命名为“北京XX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XX年被评为“安徽省绿色学校”。

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先后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莫顿学院、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花菲卫理学校、瑞典瓦拉市拉各曼中学和日本藤井寺市小学等多所国外学校,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成为黄山市对外教育交流的窗口之一。

学校教学业绩显著。仅以XX年为例,XX年的高考,我校600分以上尖子生率为2。9%,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一本上线率为12%,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二本上线率为30%,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四;本科上线率为43%,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中考成绩又创新辉煌,初三考生以699分位居市直第二,全市第四,初三总分平均分比全市平均分高出100多分,遥居前列。办学十年来,先后为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一流名牌大学送去一批批优秀学子。

最近三年中,每年报考我校初一的学生数都是我校录取人数的两倍多,但学校以“做精、做强、不贪大” 的思想为指导,收优生,办精品,绝不滥收学生,使学校品位迅速提升。

今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一如既往的注重过程管理,认真踏实的做好每一项细节的工作,让细节的完美构筑整体的辉煌,从本学期全市高三的一、二、三模考试成绩看,我校尖子生率、一本率及本科率都名列前茅、高三艺体生专业考试成绩已全部通过。目前,学校整体工作运行良好。

二、学校的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400多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有19个教学班,870多人,高中13个教学班530多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基本达标,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等全面开展,学生成绩在教育局的考核评估中绝大多数学科名列前茅。

我校共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教师90人,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学历合格,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50%,他们都是从师范大学一毕业就在我校工作,有些教师的教龄和黄山学校的校龄一样长,他们正是黄山学校教育教学的栋梁。还有一些老教师和中年教师,他们一起构成了黄山学校老中青结合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年轻教师的职称正步入正轨,中年教师的职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停留在离开公立学校时的职称。黄山学校从办学初期开始就逐步为教职员工办“五险”,到XX年元月开始给所有教职员工都办了“五险”。依法为教职员工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教职员工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目前,学校正在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规范办学,健康发展,正逐步享受法律赋予的全部权力和义务。

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学生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招生受阻将直接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中考时必须回报考学校的户籍所在地考试,否则不准报考相应的省示范高中,这一规定无形之中为民办学校学生的就学和学校招生设置了障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有不受区域限制的自主招生权,自由录取权,我市的相关文件明显与《促进法》相抵触。

公、民办学校教师流通不畅、养老保险不平等成了民办学校发展的又一桎梏。这一问题在中心城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优秀教师,被民办学校的感情、待遇和事业所吸引,心向往之,但财政编制成了一道“紧箍咒”,教师由公办学校进入民办学校,则意味着放弃了“有保障”的“财政编”,因为由民办学校返回公办学校,则是一条“不归路”,优秀教师对民办学校的“望而却步”,直接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健康永续发展。甚至求取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兼课,也只能“暗渡陈仓”。

民办学校学生的“两免一补”没有享受,这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公民办学校的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不符。

四、建议

1、建立合理的教师流通渠道。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类似政策:凡从公办学校招聘到民办学校带有财政编制的教师,其公办教师身份不变,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教师工资由民办学校给付。教师调离民办学校由教育部门重新安排。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在考核、职评、晋级、评优等方面享有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建立一条公办、民办学校教师流通的顺畅渠道。

2、民办学校教师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公立学校的教师一样从事义务教育事业,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一样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在教师的养老保险上不应与企业同等待遇,应该与公立学校教师同等待遇。

3、以黄山市市直初中学校为例,民办学校数已占33。3%,民办学校的学生数有2211人,占总学生数的29%,民办教育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为政府分担的责任是显而易见的。但民办学校学生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有吗?在哪里?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不能享受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请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划“优先发展教育”的决策时,把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统筹的盘子,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依法给予相应的兑现、扶持和奖励。

4、取消招生中的任何保护,完全由市场选择,由学生选择,由家长选择,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教育竞争中普遍遵守,让黄山市的教育发展更快。

5、民办学校的收费受学校质量的制约,受市场的制约,受学生家长的制约,受物价上涨的制约。放宽民办学校的收费自主权,严格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只需报主管部门备案和物价部门批准备案公示。

6、民办学校的校产属于民办学校,可以作为学校发展时的贷款抵押,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和规避办学风险。

20XX年六月五日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11

按照市政协的统一部署,近期对我市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学校的现状作了调研。下面就展开调研的对象——黄山学校的有关情况向与会的各位作一汇报。

一、概况

黄山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黄山市第一所以英语教育为特色,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型市直民办学校。创办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扶持、上级教育部门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师生1500余人。

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为民办学、为国育才”为宗旨,以“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为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坚持“优质高中”、“品牌初中”、“精品小学”的发展策略,业绩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先进集体”、 “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xx年被北京奥组委、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政府共同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绿色学校”。

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先后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莫顿学院、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花菲卫理学校、瑞典瓦拉市拉各曼中学和日本藤井寺市小学等多所国外学校,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成为黄山市对外教育交流的窗口之一。

学校教学业绩显著。仅以20xx年为例,20xx年的高考,我校600分以上尖子生率为2.9%,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一本上线率为12%,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二本上线率为30%,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四;本科上线率为43%,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中考成绩又创新辉煌,初三考生以699分位居市直第二,全市第四,初三总分平均分比全市平均分高出100多分,遥居前列。办学十年来,先后为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一流名牌大学送去一批批优秀学子。

最近三年中,每年报考我校初一的学生数都是我校录取人数的两倍多,但学校以“做精、做强、不贪大” 的思想为指导,收优生,办精品,绝不滥收学生,使学校品位迅速提升。

今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一如既往的注重过程管理,认真踏实的做好每一项细节的工作,让细节的完美构筑整体的辉煌,从本学期全市高三的一、二、三模考试成绩看,我校尖子生率、一本率及本科率都名列前茅、高三艺体生专业考试成绩已全部通过。目前,学校整体工作运行良好。

二、学校的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400多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有19个教学班,870多人,高中13个教学班530多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基本达标,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等全面开展,学生成绩在教育局的考核评估中绝大多数学科名列前茅。

我校共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教师90人,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学历合格,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50%,他们都是从师范大学一毕业就在我校工作,有些教师的教龄和黄山学校的校龄一样长,他们正是黄山学校教育教学的栋梁。还有一些老教师和中年教师,他们一起构成了黄山学校老中青结合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年轻教师的职称正步入正轨,中年教师的职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停留在离开公立学校时的职称。黄山学校从办学初期开始就逐步为教职员工办“五险”,到20xx年元月开始给所有教职员工都办了“五险”。依法为教职员工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教职员工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目前,学校正在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规范办学,健康发展,正逐步享受法律赋予的全部权力和义务。

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学生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招生受阻将直接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中考时必须回报考学校的户籍所在地考试,否则不准报考相应的省示范高中,这一规定无形之中为民办学校学生的就学和学校招生设置了障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有不受区域限制的自主招生权,自由录取权,我市的相关文件明显与《促进法》相抵触。

公、民办学校教师流通不畅、养老保险不平等成了民办学校发展的又一桎梏。这一问题在中心城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优秀教师,被民办学校的感情、待遇和事业所吸引,心向往之,但财政编制成了一道“紧箍咒”,教师由公办学校进入民办学校,则意味着放弃了“有保障”的“财政编”,因为由民办学校返回公办学校,则是一条“不归路”,优秀教师对民办学校的“望而却步”,直接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健康永续发展。甚至求取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兼课,也只能“暗渡陈仓”。

民办学校学生的“两免一补”没有享受,这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公民办学校的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不符。

四、建议

1、建立合理的教师流通渠道。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类似政策:凡从公办学校招聘到民办学校带有财政编制的教师,其公办教师身份不变,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教师工资由民办学校给付。教师调离民办学校由教育部门重新安排。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在考核、职评、晋级、评优等方面享有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建立一条公办、民办学校教师流通的顺畅渠道。

2、民办学校教师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公立学校的教师一样从事义务教育事业,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一样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在教师的养老保险上不应与企业同等待遇,应该与公立学校教师同等待遇。

3、以黄山市市直初中学校为例,民办学校数已占33.3%,民办学校的学生数有2211人,占总学生数的29%,民办教育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为政府分担的责任是显而易见的。但民办学校学生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有吗?在哪里?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不能享受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请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划“优先发展教育”的决策时,把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统筹的盘子,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依法给予相应的兑现、扶持和奖励。

4、取消招生中的任何保护,完全由市场选择,由学生选择,由家长选择,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教育竞争中普遍遵守,让黄山市的教育发展更快。

5、民办学校的收费受学校质量的制约,受市场的制约,受学生家长的制约,受物价上涨的制约。放宽民办学校的收费自主权,严格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只需报主管部门备案和物价部门批准备案公示。

6、民办学校的校产属于民办学校,可以作为学校发展时的贷款抵押,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和规避办学风险。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12

1993年以后,中国足球走上市场化和产业化道路,后备人才培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靠国家拨款、各级政府、体委和足协主办的后备人才培养方式越来越趋向于依靠社会和市场,一些社会办的足球学校应运而生。本文简要阐述现今足校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足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

足校主要是私人或企业出资建立,规模不等、条件有限面临足协(体委)和教委的双重领导,存在各种关系不易理顺的问题。

(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投机者的介入使很多足校一味追求铺摊子、上项目,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提高训练与教学质量上,具体表现在:

(1)对教练员缺乏控制和审查,一些退役的二、三流球员不经学校的再教育,直接到足校任教。

(2)采取“三集中”式的训练方式,使学生远离家庭和社会教育,由于足校内部体教分离,普遍只“体”不“教”,学风差、教育质量低,导致学生素质低下,甚至在心理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如陈庆合等对中国足校学生心理健康所做的调查表明,足校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在强迫、人际敏感、偏执和敌对等方面表现极为突出。

(三)收费高

竞技体育是穷孩子摆脱贫穷、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许多贫寒子弟都以廉价的足球为首选,据有关资料统计,欧洲、美洲各国职业球员80%来自工人家庭,钟秉枢的调查也表明,我国大球类运动员父亲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42、1%,远远高于表现类、游泳类和小球类项目,但足校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贵族化倾向,年收费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如八一足校每生每年学费2、2万元+一次性建校费2万元,或每年交费2万元+一次性保证金3万元,北京龙力足校签3年合同的学生每生每年交3万元,签4年合同的学生每生每年交2、6万元,而1998年我国人均GDP只有人民币6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24元,农村居民为2160元[2],甚至一些足校还出现了不讲训练教学效果、只讲赢利数额的问题。

(四)学生的出路问题

家长们在高投入之后,都期望能够得到高回报。一些足校在招生时对学生和家长做出了关于出路的承诺,比如学校自己组队打乙级联赛冲击甲B;毕业后推荐输送国外俱乐部;推荐输送到全国各甲级足球俱乐部。但国家体育总局计划财务司《体育事业统计年鉴》中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全国足球优秀运动队在队运动员人数都在1000人左右,尤其是1994年职业联赛以来,人数更是控制在1000人以下。而自1993年以后,平均每年我国全国足球优秀运动队新吸收的运动员为105人左右。能在的2万多名注册的足球少年中脱颖而出、成为职业球员的,毕竟是极少数,这2万人(由于各种原因,还有很多踢球的孩子没有注册)中的大多数将无情地被职业足球所淘汰。

二、关于我国足校发展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降低交易成本

完善的法规制度是足球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处于体制转型期,逐步完善各项法规制度,是足协面临的重要任务。足协对于市场的规范,不仅要规范职业联赛,而且要规范足球学校,不仅要对足球学校的硬件设施进行规范,而且要对学校的软件,如教练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范,怎样使教练员上岗证制度不流于形式,切实发挥它的作用,仍然是值得思考的。

(二)为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公共产品

市场无法自动提供公共产品,足球强国的足球管理机构都非常重视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大力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公共产品,促进足球运动的普及。

1、加强教练员培训

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训练水平,逐步建立教练员学历教育、资格认证和岗位培训制度,尤其加强对中青年教练员的培养深造。各级足协应把教练员培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期地轮训教练员,选派优秀教练员出国学习。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培养一支思想好、素质高、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教练员骨干队伍,以带动从事后备人才培养的教练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2、提供政策支持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大规模增加公共体育设施,尤其是大片足球场地的建设,并不现实。因此,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场地,制定场地开放政策,向社会开放。除了国家投资以外,要广开筹资渠道。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应提供必要的优惠,引导企业赞助后备人才培养。

3、对项目进行包装推广,营造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借助体育中介公司,对项目进行包装推广,塑造青少年足球的良好社会形象,利用新闻媒体对体育运动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人们对足球运动的热情与兴趣,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促使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足球活动。青少年足球缺少社会赞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到关注较少,难以引起赞助商的注意。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使大量的社会资金和人力资源被投人到青少年足球方面。

(三)严格管理,杜绝后备人才培养中的违规行为

目前我国后备人才培养市场管理混乱,体育部门与其他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因此,主管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监管,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于违规者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罚,防止足球学校“捞一把走人”的现象发生。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13

按照市政协的统一部署,近期对我市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学校的现状作了调研。下面就展开调研的对象——黄山学校的有关情况向与会的各位作一汇报。

一、概况

黄山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黄山市第一所以英语教育为特色,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型市直民办学校。创办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扶持、上级教育部门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师生1500余人。

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为民办学、为国育才”为宗旨,以“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为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坚持“优质高中”、“品牌初中”、“精品小学”的发展策略,业绩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先进集体”、 “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XX年被北京奥组委、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政府共同命名为“北京XX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XX年被评为“安徽省绿色学校”。

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先后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莫顿学院、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花菲卫理学校、瑞典瓦拉市拉各曼中学和日本藤井寺市小学等多所国外学校,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成为黄山市对外教育交流的窗口之一。

学校教学业绩显著。仅以XX年为例,XX年的高考,我校600分以上尖子生率为2。9%,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一本上线率为12%,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二本上线率为30%,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四;本科上线率为43%,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中考成绩又创新辉煌,初三考生以699分位居市直第二,全市第四,初三总分平均分比全市平均分高出100多分,遥居前列。办学十年来,先后为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一流名牌大学送去一批批优秀学子。

最近三年中,每年报考我校初一的学生数都是我校录取人数的两倍多,但学校以“做精、做强、不贪大” 的思想为指导,收优生,办精品,绝不滥收学生,使学校品位迅速提升。

今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一如既往的注重过程管理,认真踏实的做好每一项细节的工作,让细节的完美构筑整体的辉煌,从本学期全市高三的一、二、三模考试成绩看,我校尖子生率、一本率及本科率都名列前茅、高三艺体生专业考试成绩已全部通过。目前,学校整体工作运行良好。

二、学校的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400多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有19个教学班,870多人,高中13个教学班530多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基本达标,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等全面开展,学生成绩在教育局的考核评估中绝大多数学科名列前茅。

我校共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教师90人,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学历合格,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50%,他们都是从师范大学一毕业就在我校工作,有些教师的教龄和黄山学校的校龄一样长,他们正是黄山学校教育教学的栋梁。还有一些老教师和中年教师,他们一起构成了黄山学校老中青结合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年轻教师的职称正步入正轨,中年教师的职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停留在离开公立学校时的职称。黄山学校从办学初期开始就逐步为教职员工办“五险”,到XX年元月开始给所有教职员工都办了“五险”。依法为教职员工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教职员工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目前,学校正在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规范办学,健康发展,正逐步享受法律赋予的全部权力和义务。

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学生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招生受阻将直接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中考时必须回报考学校的户籍所在地考试,否则不准报考相应的省示范高中,这一规定无形之中为民办学校学生的就学和学校招生设置了障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有不受区域限制的自主招生权,自由录取权,我市的相关文件明显与《促进法》相抵触。

公、民办学校教师流通不畅、养老保险不平等成了民办学校发展的又一桎梏。这一问题在中心城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优秀教师,被民办学校的感情、待遇和事业所吸引,心向往之,但财政编制成了一道“紧箍咒”,教师由公办学校进入民办学校,则意味着放弃了“有保障”的“财政编”,因为由民办学校返回公办学校,则是一条“不归路”,优秀教师对民办学校的“望而却步”,直接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健康永续发展。甚至求取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兼课,也只能“暗渡陈仓”。

民办学校学生的“两免一补”没有享受,这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公民办学校的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不符。

四、建议

1、建立合理的教师流通渠道。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类似政策:凡从公办学校招聘到民办学校带有财政编制的教师,其公办教师身份不变,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教师工资由民办学校给付。教师调离民办学校由教育部门重新安排。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在考核、职评、晋级、评优等方面享有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建立一条公办、民办学校教师流通的顺畅渠道。

2、民办学校教师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公立学校的教师一样从事义务教育事业,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一样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在教师的养老保险上不应与企业同等待遇,应该与公立学校教师同等待遇。

3、以黄山市市直初中学校为例,民办学校数已占33。3%,民办学校的学生数有2211人,占总学生数的29%,民办教育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为政府分担的责任是显而易见的。但民办学校学生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有吗?在哪里?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不能享受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请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划“优先发展教育”的决策时,把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统筹的盘子,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依法给予相应的兑现、扶持和奖励。

4、取消招生中的任何保护,完全由市场选择,由学生选择,由家长选择,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教育竞争中普遍遵守,让黄山市的教育发展更快。

5、民办学校的收费受学校质量的制约,受市场的制约,受学生家长的`制约,受物价上涨的制约。放宽民办学校的收费自主权,严格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只需报主管部门备案和物价部门批准备案公示。

6、民办学校的校产属于民办学校,可以作为学校发展时的贷款抵押,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和规避办学风险。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篇14

按照市政协的统一部署,近期对我市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学校的现状作了调研。下面就展开调研的对象——黄山学校的有关情况向与会的各位作一汇报

一、概况

黄山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黄山市第一所以英语教育为特色,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型市直民办学校。创办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扶持、上级教育部门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师生1500余人。

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为民办学、为国育才”为宗旨,以“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为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坚持“优质高中”、“品牌初中”、“精品小学”的发展策略,业绩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先进集体”、 “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XX年被北京奥组委、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政府共同命名为“北京XX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XX年被评为“安徽省绿色学校”。

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先后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莫顿学院、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花菲卫理学校、瑞典瓦拉市拉各曼中学和日本藤井寺市小学等多所国外学校,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成为黄山市对外教育交流的窗口之一。

学校教学业绩显著。仅以XX年为例,XX年的高考,我校600分以上尖子生率为2。9%,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一本上线率为12%,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二本上线率为30%,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四;本科上线率为43%,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中考成绩又创新辉煌,初三考生以699分位居市直第二,全市第四,初三总分平均分比全市平均分高出100多分,遥居前列。办学十年来,先后为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一流名牌大学送去一批批优秀学子。

最近三年中,每年报考我校初一的学生数都是我校录取人数的两倍多,但学校以“做精、做强、不贪大” 的思想为指导,收优生,办精品,绝不滥收学生,使学校品位迅速提升。

今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一如既往的注重过程管理,认真踏实的做好每一项细节的工作,让细节的完美构筑整体的辉煌,从本学期全市高三的一、二、三模考试成绩看,我校尖子生率、一本率及本科率都名列前茅、高三艺体生专业考试成绩已全部通过。目前,学校整体工作运行良好。

二、学校的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400多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有19个教学班,870多人,高中13个教学班530多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基本达标,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等全面开展,学生成绩在教育局的考核评估中绝大多数学科名列前茅。

我校共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教师90人,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学历合格,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50%,他们都是从师范大学一毕业就在我校工作,有些教师的教龄和黄山学校的校龄一样长,他们正是黄山学校教育教学的栋梁。还有一些老教师和中年教师,他们一起构成了黄山学校老中青结合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年轻教师的职称正步入正轨,中年教师的职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停留在离开公立学校时的职称。黄山学校从办学初期开始就逐步为教职员工办“五险”,到XX年元月开始给所有教职员工都办了“五险”。依法为教职员工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教职员工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目前,学校正在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规范办学,健康发展,正逐步享受法律赋予的全部权力和义务。

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学生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招生受阻将直接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中考时必须回报考学校的户籍所在地考试,否则不准报考相应的省示范高中,这一规定无形之中为民办学校学生的就学和学校招生设置了障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有不受区域限制的自主招生权,自由录取权,我市的相关文件明显与《促进法》相抵触。

公、民办学校教师流通不畅、养老保险不平等成了民办学校发展的又一桎梏。这一问题在中心城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优秀教师,被民办学校的感情、待遇和事业所吸引,心向往之,但财政编制成了一道“紧箍咒”,教师由公办学校进入民办学校,则意味着放弃了“有保障”的“财政编”,因为由民办学校返回公办学校,则是一条“不归路”,优秀教师对民办学校的“望而却步”,直接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健康永续发展。甚至求取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兼课,也只能“暗渡陈仓”。

民办学校学生的“两免一补”没有享受,这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公民办学校的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不符。

四、建议

1、建立合理的教师流通渠道。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类似政策:凡从公办学校招聘到民办学校带有财政编制的教师,其公办教师身份不变,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教师工资由民办学校给付。教师调离民办学校由教育部门重新安排。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在考核、职评、晋级、评优等方面享有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建立一条公办、民办学校教师流通的顺畅渠道。

2、民办学校教师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公立学校的教师一样从事义务教育事业,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一样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在教师的养老保险上不应与企业同等待遇,应该与公立学校教师同等待遇。

3、以黄山市市直初中学校为例,民办学校数已占33。3%,民办学校的学生数有2211人,占总学生数的29%,民办教育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为政府分担的责任是显而易见的。但民办学校学生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有吗?在哪里?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不能享受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请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划“优先发展教育”的决策时,把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统筹的盘子,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依法给予相应的兑现、扶持和奖励。

4、取消招生中的任何保护,完全由市场选择,由学生选择,由家长选择,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教育竞争中普遍遵守,让黄山市的教育发展更快。

5、民办学校的收费受学校质量的制约,受市场的制约,受学生家长的制约,受物价上涨的制约。放宽民办学校的收费自主权,严格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只需报主管部门备案和物价部门批准备案公示。

6、民办学校的校产属于民办学校,可以作为学校发展时的贷款抵押,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和规避办学风险。

20XX年六月五日

推荐访问:调研报告 优秀 学校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范文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范文大全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优秀结尾 学校建设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调研学校建设情况 学校建设调查问卷 高校建设调研情况报告 调研学校项目建设 校园建设调查方案设计 学校调研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