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万辉
【摘 要】德育管理是当前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小学班级德育管理的工作当中,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传播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班级德育管理质量,并且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本文主要从思想现状,小学班级德育管理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应用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班级;
德育管理;
应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已变成当前小学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小学班级德育管理当中,不仅能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观念,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传播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班级德育管理质量,并且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因此,在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小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观念,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内容深入融合,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当前小学生的思想现状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很多优秀的人物事迹,文化理念,道德思想,人文价值,民族精神等等,这对后人的思想启蒙,文化教育,价值引导等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在之前的小学义务阶段,学生们深受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对知识,教育,文化等有着强烈的学习渴望,希望能通过教育来改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的现实生活,然而客观的现实条件,比如: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教育环境,教学水平等等现实因素的不利影响,让这些学生不能接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各方面都受到社会客观条件的限制[1]。
而对于目前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能得到有效的满足,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水平以及精神文化建设等等相比过去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同时,我国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却出现了“滑铁卢”,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没有随着生活的进步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知甚少,学生们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因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有着某些认知上偏差,他们缺乏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思想意志方面不坚定,缺乏一定的训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建设的熏陶。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管理,思想品德政治教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班级的德育管理效率,丰富德育教学内容
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班级的德育管理效率,丰富德育的教学内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应用,可以推进小學班级德育的管理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很多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教育,文化,价值,思想,理念等等内容,因此,在小学德育管理教学中,通过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升一个人价值理念,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还可以提高班级的德育管理效率,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要注意转变德育教学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管理进行深入有效地融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作用[2]。
(二)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德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意识;
另一方面,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文化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升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德育方面的重要认识。
总之,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当前的小学生在思想政治,德育,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价值理念等方面都所知甚少,作为教师要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开发德育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这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形成都有着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时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入开发
教师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对教学资源开发不深入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学生的专注力没有那么好,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性格相对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转变教学方式,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行为习惯等等因素,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深入开发教材中有文化传统意义的优秀教材资源,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结合和有效应用[3]。
然而,在现实的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开发并不充分,对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有所限制。比如:有的教师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开发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了解并不深入,对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的含义仅仅了解个大概,所知甚少,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并不能给予学生全面的文化知识讲授;
还有的教师只是进行日常的德育教学,并没有把教材资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此,教师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这一事情上并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展开效果。
(二)教师没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化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的小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单一的教授知识,学生在下面学习,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大部分教师比较常用的,并没有借助其他的教学资源,只是加以黑板的教学辅助,加之有的学校的教学资源并不充足。因此,教师可呈现的教学方式比较有限,课堂教学内容不太丰富,学生可接受的教学知识也有一定的限度,缺乏在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熏陶。
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管理工作时,要注意把德育管理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衔接,把二者进行有效结合,改变之前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要注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新的课堂教学元素,比如,一些常用的游戏活动:击鼓传花,你画我猜,角色互换等等,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等等教学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越丰富,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越高,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深入融合[4]。
(三)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传统观念有待改善
教师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德育思想观念落后的现象。由于受一些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有一部分老师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进行及时地转变,并没有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因此这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有的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认为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开展和德育教学相关的教育工作,他们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应该由专门教授优秀传统文化的老师来进行单独讲授,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老师的观念完全错误,只是有失偏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适时转变教育观念,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观念。教师要擅于发挥德育教学的优势,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行为上改变学生,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德育教学的学习中还能了解中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教育水平。让德育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实现“1+1>2”的效果,不但能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传播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班级德育管理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5]。
四、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路径
(一)开发教学资源,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开展德育教学管理
开发教学资源,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开展德育教学管理工作。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要擅于开发教学资源,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展开补充,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拓展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拓展可以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得以熏陶,通过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比如:教师在讲授《团团圆圆过中秋》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对“中秋”进行详细展开,让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了解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以中秋的民间故事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述有关“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月下老人”等和中秋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中秋习俗方面,教师也可以讲授一些“赏月,吃月饼,放河灯”等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广开言论;
而古代诗词方面,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关于中秋的诗词,比如:李白的《静夜思》、《月下独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了解中华古代诗词的优美,拓展学生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6]。
(二)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来进行德育教学管理工作。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工作时,要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体验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切魅力,从而增加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自信心,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形成科学且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比如:教师在讲授《乙卯重五诗》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进行相应的主题活动,开展“端午节”的主题教学活动,让学生们了解端午节的起源,风俗习惯,民间故事等等,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端午节的来历,屈原为什么投身汨罗江的故事,以及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拜神祭祖,佩香囊等等。通过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促进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7]。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借助多媒体教学,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形式来进行德育教学管理工作。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进行工作学习,当然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加其文化自信心。
比如:教师在讲授《使至塞上》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形象生动地展示这首诗体现的具体意境,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诗人王维所要表达的诗词背后的具体情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充分介绍这首诗的具体背景,为什么唐玄宗要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等等,通过这些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古时人们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8]。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下,教师要注重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要在班级德育管理教学工作中合理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教师还要改善传统的思想教学观念,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深入挖掘教学资源,把德育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愛萍.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20).
[2]赵雪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J].天津教育,2022(15).
[3]苏永永.小学德育体系中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探索[J].文教资料,2022(4).
[4]石佳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A].2021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21.
[5]李佳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分析[J].新课程,2020(51).
[6]陆振芳.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的途径[J].教师博览,2020(33).
[7]周海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现状及路径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
[8]李林经.传统文化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的运用路径[J].新课程,2020(22).
猜你喜欢小学班级应用路径德育管理翻转课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东方教育(2016年18期)2017-01-16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9期)2016-12-05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路径研究科学与财富(2016年15期)2016-11-24加强德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46期)2016-06-24刍议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新课程·上旬(2016年2期)2016-04-14小学班级管理的艺术方法考试周刊(2016年20期)2016-04-14浅析小学班级管理措施与方法教育界·中旬(2015年12期)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