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S的多维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究

时间:2023-07-17 17:5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华英

摘要:文章以开放大学《Web前端开发》课程为例,从注意力、关联性、自信心和满意度四个角度开展教学设计。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分析,找出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目标点,运用信息化方法制定能激发学习者动机的教学策略。通过有效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设计,从“接受、运用、拓展”等层面定义知识维度,并在教学实施活动结束后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评价教学结果,修订教学策略,最终形成闭环“ARCS 多维度模型”。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学生自信心得到提升,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成绩和实践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ARCS模型;
多维度教学改革;
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13-0140-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0 引言

ARCS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约翰·M·凯勒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教学设计ARCS模型。ARCS模型有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和满意度。A代表着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选择关注学习内容;
R是指相关,学习者学习的内容符合他们自身的客观需要和目前的认知结构水平,并跟生活经验和未来的发展联系到一起;
C代表着自信,学习者自身已经了解了一些相关信息,有一定基础,从而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S代表满足,学习者由于在学习过程中达到自己的期望,从而产生良好的暗示。

ARCS模型侧重教学的动机设计,该模型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问题。教师利用适当教学策略,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去生成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分析,找出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目标点,运用信息化方法制定能激发学习者动机的教学策略,通过有效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设计,从“接受、运用、拓展”等层面定义知识维度,并在教学实施活动结束后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评价教学结果,修订教学策略,最终形成闭环“ARCS 多维度模型”。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思路和方向性的指导,为动机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化、科学化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教学研究

本文以开放大学《Web前端开发》课程为例,从ARCS模型的四个维度出发,以激发并维持学习者内部学习动机为目标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实施方案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注意维度策略研究

注意力是一切学习行为的基础,注意维度策略是教学资源建设成功的奠基石。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多是社会学习者,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兴趣度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资源组织时,重视知识点“碎片”整理,“碎片化”知识学习时间短,便于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单独知识点的学习,碎片化时间得以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兴趣是提升注意力的主要因素。在学习案例的选择上,选择有趣美观的网页案例可以更好地吸引学习者的注意。注意力不仅需要吸引,更需要维持。交互性的学习更利于维持学习者的注意力,设置问答、投票、小游戏等适当的挑战,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2)关联维度策略研究

关联性要体现前后知识的关联,这是内联。也要体现知识和学习者的关联,这是外联。内联可以告诉学生前面学了什么,有什么用,提升学习连续性。外联可以告诉学生知识对于学习者自身有什么用,让学生对知识产生认同感,从而明确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顶层设计,逐层分解的原则,形成整个课程的知识树,知识碎片为上层知识点服务,形成内联。在课程案例资源准备时,提供拼图式多种组合方式,通过学习者画像为学习者推荐不同资源,也可让学生自主选择资源进行组合,提升外联。

3)自信维度策略研究

自信心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行为肯定的一种体现,这种肯定行为是推动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动力。自信维度策略研究帮助学习者树立信心。个体的学习很难获得归属感,目前开放教育的在线学习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孤立感,通过教学互动平台、QQ群等方式组织学习者定期开展互动,展示优秀作品,提升学习者自信心。

4)滿意维度策略研究

满足感是对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认同,可以树立学习者自信心,帮助学习者找到关联,增强注意力。因此,满意维度策略研究是维持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强化剂。在每个知识点前将案例完成网站效果先展示给学习者,学习者通过学习实现效果,行为和结果一致有助于激发学习者满意度。对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设定不同的累积奖励分值,学习者在不断的学习中随时了解自己当前已有的收获以及和结果的距离,收获满足的同时也激发学习动力。

本课题围绕注意、关联、自信、满意四个维度,从顶层出发自上而下分解知识结构树,形成碎片化资源,建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1.1 前期分析阶段

学情分析是前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借助调查问卷等形式,发现学生学习问题,找到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学习动机,通过学习者画像分析学生的学情。以解决学生学习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从学生学习动机出发,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案例。

调查问卷从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偏好和个人能力等方面展开。以选择题收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学习兴趣、动机来作为群体划分的依据。通过量表来量化被调查者的个人能力,每种能力设定为5个等级。能力量化表显示学生年龄跨度较大,专业基础知识、编程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也参差不齐。通过详细分析统计结果可以发现,调查结果有一定规律可循,如学习兴趣不足、编程能力差、学习意愿差等通常为同一群体。根据调研结果可以把被调查者分为重点观察、鼓励督促、标准基础、提升拓展等几类群体[1]。

1.2 教学实施阶段

针对调查问卷中学生群体划分设计分层教学案例和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以一个完整网站案例设计教学框架,组织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自主设计网站主题,既能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又能对学习内容产生共情。

根据前期调研分析结果改进教学策略,结合“互联网+教育”普及,围绕信息化、大数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不断被提出的发展现状。结合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针对前期的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不足以适应完全的翻转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提高教师在教学模式中的参与,通过信息化手段多元化考核。信息化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体现在课前、课堂、课后整个教学过程。

1)课前对知识的预习

课前预习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的重要环节。依托在线开放教学平台发布教学任务和微课视频,以教学任务为出发点学习微课,学有目标。教学团队开发制作的和教材配套的知识点微课,通过动画等有趣的形式讲解知识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课前学习脱离时空限制,对学生的监管非常重要,通过学习平台的测验统计功能,设置任务点和测验,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课堂对知识的内化

根据学情分析,课堂教学保留传统教学教师讲授的模式,但信息化的使用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移动端学习平台提供了签到、选人、抢答等交互功能,这些常见的教学活动都可以依托手机完成,使交互更具趣味性。课堂教学中发布课堂讨论、投票,即时反馈信息,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更有教学平台提供了移动端接入的功能,可以控制接入的学生移动终端,把学生手机的应用控制在教学页面中,通过平台发布的教学任务,学生利用手机在线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平台统计数据随时了解自己的整体学习情况和与班级平均成绩的对比情况,学生的每一项参与实时反映在数据模型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满意度。学生的学习通过一系列信息化技术,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根据前期调研分析的学生群体按学生学习能力正态交叉分组,每一组学生覆盖各个群体,并给学生赋予不同职责。重点观察群体作为总负责,提升他们的参与感和自信心,鼓励督促群体负责网站设计,包括UI设计和逻辑设计,让他们从开始就参与到学习中,后期任务都要依靠设计来进行,组内其他成员为了完成后期任务必须督促设计工作的进行。标准基础群体和提升拓展群体负责网站开发,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提升拓展群体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化完善网站,并在整个完成过程中指导帮助大家。

3)课后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知识的学习仅有课堂时间是不够的,需要在课后的巩固。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拓展知识。通过学习平台发布不同难度的测试和作业,让学生综合自身学习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等级完成。同时通过学习平台分享拓展知识的微课和视频,让拓展群体学生能够得到更好地提升。

1.3 教学评价阶段

多元化考核方式是教学模式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考核不仅是对学生成果的鉴定也是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在线开放教学平台提供多种交互活动的统计功能,教学实施阶段各项教学轨迹数据都可以得到收集汇总,通过权重计算学生综合成绩,节省了教师的统计工作。

课程完成后同样通过调查问卷以量表和开放式问题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满意度进行调研分析。量表通过5个等级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实践能力的评级、对学习内容、教学考核方式等的满意程度。同时可以通过开放式问题让学生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教学平台提供的云图功能可以帮助教师提取意见中的重点信息[2]。

学习轨迹统计结果和调查问卷反馈数据,如图2、图3所示,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效指引。根据分析结果修改教学实施各项任务,优化教学活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 结束语

基于ARCS的多维度教学模式改革从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和满意度四个维度出发。挖掘学生兴趣相关的内容融入教学知识点,提升学生学习意愿;
重构教学内容,以“一体化设计,碎片化资源”的形式划分教学模块,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能够有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分组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质各司其职,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贡献,增强其参与感和自信心;
通过期初和期末调查问卷了解学生需求,优化教学实施,做学生想学的课程,增强学生的满意度。通过“调研→设计→实施→调研”的不断滚动优化,将理论改革和教学实践动态结合,形成教研相長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申民哲.基于数据挖掘的学生画像与学业预警方法研究[D].郑州:郑州轻工业大学,2022.

[2] 李辉,林金燕,刘怡.课程评估如何推进教学改革——基于昆士兰大学CTQRA项目实践的思考[J].高教探索,2022(3):112-117.

【通联编辑:朱宝贵】

猜你喜欢学习动机大学生韩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2年3期)2022-02-08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潍坊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0-11-2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13期)2017-12-19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英语教学注入活力疯狂英语·新策略(2017年8期)2017-05-31非约束条件下成人在线学习动机量表编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年4期)2015-12-23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述评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4年2期)2014-08-16

推荐访问:多维 探究 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