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丽平
摘要:当今时代,各种航天类图书层出不穷,但真正有参考价值的不多,航天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高新技术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出版高质量的航天科技图书需要高素质的航天科技图书编辑,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科技图书编辑,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编辑基本功、狠准的选题鉴别力、创新的营销宣传思维,以及不断开阔眼界、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文字编辑能力 选题策划能力 营销宣传能力 国际合作能力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重大工程成就舉世瞩目。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航天发射能力显著提升,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突破。
技术的不断进步是航天科技工业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航天科技专著是科研生产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对于提高型号研制质量、优化型号研制流程、规避型号技术风险都具有重要作用。
当今时代,各种航天类图书层出不穷,但真正有参考价值的不多,航天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高新技术的求知欲越来越强。出版高质量的航天科技图书需要高素质的航天科技图书编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科技图书编辑,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字编辑基本功、狠准的选题鉴别力、创新的营销宣传思维,以及不断开阔眼界、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
编辑加工能力
编辑加工能力是一名编辑的基本功,在编辑加工的工作中,图书编辑一定要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确保文字和标点的使用规范。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编辑工作更要注重细节,一个标点、一个文字都可能有不同的意思。因此,图书编辑不仅要熟悉国家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还要认真执行审校流程,力求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提高原稿的文字水平和思想水平,消除原稿中存在的知识性错误、语言上的疏漏、体例格式上的偏差、引用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使文稿达到出版标准,保证出版物的质量,这是所有类型图书编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此外,还需要提高政治形态把关能力,要正确判断书稿是否存在思想导向及涉及民族、宗教、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等方面的问题,是否存在涉密、泄密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出版的内容。
航天知识学习掌握能力
对于航天科技图书编辑,还应具备广泛的理工专业知识背景,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学、工程学、机械学、计算机软件基础等。此外,还需要不断扩充专业出版相关的航天知识,涉及各种卫星、火箭、航天器、空间站、行星探测器等。首先,需要掌握各种常见航天器的基本功能,例如,北斗系统用于导航定位,嫦娥探测器用于月球探索,空间站是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神舟飞船用于载人探测等;
其次,熟悉各航天型号的发展历程,例如,我国的长征火箭经历了长征一号、长征二号……,到最大运载能力的长征五号,以及利用新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技术改进的长征十一号,从长征一号到长征十一号,要熟悉中国航天事业60多年的开拓进取历程;
再次,了解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成果与最新动态,例如,苏联第一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东方一号,美国第一个使人类踏上月球的阿波罗飞船,源源不断将美丽宇宙图像传回地球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以及人类迄今为止发射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卡西尼惠更斯号”土星探测器;
最后,了解蓬勃发展的商业航天,例如,取得巨大成就的美国SpaceX公司,实现了火箭第一级推进器历史性的回收,开创了运载火箭重复使用(一次性火箭回收)的新途径。
人们常说“编辑要做一个‘杂家”,就是知识面一定要广,什么都要知道一点。航天科技图书编辑接触的书稿中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很广,知道得越多越有利于编校工作,从而确保出版物所传播内容的正确性。
选题策划组稿能力
在专业图书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图书编辑的职责并不局限于稿件的编校,要想做出有竞争力的好书,编辑就必须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走向,具备较强的策划能力,只做案头工作是不行的。
但是,航天事业属于高技术行业,从业人员少、专业划分细、读者面向窄,航天图书的需求量和发行量都很有限。因此,出版航天图书不但不能像出版大众图书一样,可以凭借可观的发行量和发行收入取得丰厚的回报,反而会因内容复杂、排版困难、短版印刷而增加成本,造成亏损。所以,除非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一般出版社都不愿意出版专业性太强的技术图书。
在这样的背景下,航天科技图书编辑要想策划出优秀的图书,需要具备以下几项业务能力。
首先,蹭热点构建选题的能力。我国航天事业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很多重大发射都有严格的时间节点,为此,了解最新的航天动态,针对取得的历史性成果策划选题,就可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例如,2003年,借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出版了一批航天科普图书,出现一个航天类图书销售的小高潮。结合重大航天活动的热点顺势推出相关图书,出版活动才能有效展开。
其次,敏锐感知作者需求的能力。航天科技图书的读者圈即作者圈,这两类群体的重合度非常高。针对此特点,航天科技图书编辑若想了解读者的需求,了解图书市场的需求,就需要多和作者沟通交流,提升与作者的黏度,循序渐进地建立信任,这也是编辑展示自我专业素质的过程。作为编辑,掌握了与作者交往的艺术,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与作者一起打造精品图书,才能创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再次,从旧选题中探索新选题的能力。虽然长远看航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原创技术层出不穷,但是短期内某些方向的技术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可能未有新的重大突破,这种情况下此技术领域的航天图书选题可能就比较乏善可陈。编辑可以换种思路,从旧的选题中探索新的选题。比如,此技术难以攻克的瓶颈问题都有哪些,此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实践中的失败案例等等,反向思考问题,从旧选题中探索新选题,进而促进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
此外,航天科技图书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离不开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和整合能力。一个具备执行能力的图书编辑,不仅能够落实作者需求,协调稿源,且需要熟悉图书出版的整个流程,能够精准把握每个细节。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清主次。只有如此,才不至于在执行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至于忽略了重点。
外版译著引进能力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航天作为重要战略选择,推动世界航天蓬勃发展。空间探测器的探测活动大大更新了有关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文方面的知识。到20世纪末,已有5000多个航天器上天,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航天活动。航天活动促进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反过来,航天技术又推动航天活动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Wiley、Springer、Taylor & Francis、Elsevier等国外知名出版机构跟踪世界各主要航天大国的技术发展,将航天基础知识及技术、航天发展动向、航天历史、商业航天、空间法律等各个方面的成果及时总结出版。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较晚,与世界航天技术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除了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外,还要借鉴世界先进航天技术。因此,我们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航天技术著作,一方面,可以为我国重大航天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密切跟踪世界航天技术发展前沿,掌握世界航天技术发展方向,缩小与世界航天技术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在航天译著引进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有航天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优秀的外语阅读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针对关键词,如Robotics,SpaceX,Crewed Spacecraft,Planetary Science,Space Policy,Orbital Dynamics等进行相关航天图书搜索,搜索出一系列相关图书后,还需要简略阅读图书内容简介,掌握此书所讲的主要内容。图书的作者背景、出版年月、规模大小等也需要有所了解,以进一步评判此书的参考借鉴价值。
近年来,中国宇航出版社的译著引进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2022年,航天译著引进大约25本,通过译著引进直接贡献的经济效益约300万元,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营销宣传推广能力
图书出版之后,编辑的工作并没有完成,还需要继续关注市场走向,积极地参与营销,从生产到销售环节都严格把关。首先,制作精美的宣传书单和海报,如编辑推荐、專家推荐、精彩书摘等,与发行部门进行沟通,找到适合的方式和渠道进行宣传。其次,通过各种新媒体进行宣传。当今社会,多种媒体共同发展,信息宣传方式变得丰富多样,例如,请图书作者录制图书宣传视频,在微博、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展示宣传,让读者快速了解图书信息。再次,充分利用每年的航天大会以及各种航天学术会议,制作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宣传页,扩大在业内的品牌力和影响力。
出版物在现代社会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策划者应具备商人的气质,虽然航天科技图书销量小,但也应积极宣传,充分考虑图书的“卖点”在哪里,怎样才能引起读者的购买欲,怎样以最佳的时间、采取最佳的方式进入市场,以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这就要求每一个图书编辑学习营销方面的知识,掌握营销策略。
航天科技图书出版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编辑从业人员要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不断开拓创新,帮助航天科技工作者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知识财富传承下来,以指导新时期的航天重大工程实践,促进航天科技成果在更加广阔的领域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邓宁丰,张铁钧,曹晓勇,范占英.航天专业出版在航天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着力点[J].航天工业管理,2012(05):15-19.
[2]高若海.编辑力十讲——与青年编辑朋友聊做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3]曾伏华.关于策划编辑核心素养与能力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4):238-239.
[4]何胜.营销编辑需要具备的十八般武艺[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12-18(64).
[5]张铁钧,邓宁丰,艾小军.航天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对策[C]. //首届航天科技出版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6:1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