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变革赋能教师群体专业成长

时间:2023-07-04 12:1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樊裔华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学生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接下来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双新”背景下,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也亟须变革。为建设向阳向上的高能团队,学校以课堂变革为抓手,推进校本化教师发展实施策略,赋能整个教师群体专业成长。

一、现状:教师发展现状与“双新”要求相脱节

(一)“双新”对教师发展提出新要求

2022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提出各学科课程标准要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对教师的学科能力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挑战。

(二)各年龄层教师发展呈现多问题

每所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团队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2023年是本校建校10周年。十年来,学校文化积淀比较丰富,特色不断凸显。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建校初期的一批骨干教师陆续进入中老年,工作热情开始减退,甚至呈现“躺平”状;
中青年教师慢慢开始摇摆,何去何从徘徊不定;
近几年招聘的青年教师尚且稚嫩,还在学徒期。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教师中有的是对发展方向不明;
有的是发展受限;
有的是同侪不济……(见图1)以上种种,都导致教师成长动力不足,无法适应“双新”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要求。变革,迫在眉睫。

二、策略:课堂变革推动教师群体专业成长

中国当代教育实践家、“青浦实验”的开创者顾泠沅教授曾说,“教师事关重大”“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课堂是变革的核心地带,教师是教育的核心优势。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成为学校在新课标背景下推进变革的核心要素。

(一)骨干先行,同侪共济,更新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将“双新”要求落到实处。理念的作用是强大的,理念往往也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学校提出了骨干先行的转变策略,最终实现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

1.课堂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已形成的共识。但从日常课堂教学实况来看,这一理念很大程度上还流于口头。

2022年在线教学期间,我们通过巡课发现师生互动方式单一,调查数据显示,90%的时间都是在单边互动,教师的主导地位明显,学生仅仅是学习的参与者。课堂教学是要深入研究的。为了通过改变互动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本校在充分了解各平台的基础上优选了ClassIn平台,发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团先行,并录制课堂视频组织全体教师听课研讨,让教师形象地感受到充分借助平台功能,可以实现将更多的学生请到台上多元互动,设置小组模式达成合作学习,发放题板进行自主学习……就这样,学校从改变互动模式这样一个小的切口探索实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样态。

有了可借鉴可操作的先行案例,教师从待在舒适区内抗拒变化到小步子尝试,再大踏步前行;
从语数英学科单个备课组的试点到整个教研组的推行,再带动全校各学科一起变革,推动在线教学从“教得了”向“教得好”跨进了一大步,实现了“教师教”到“学生学”的大转变。

2.课堂应体现学生真正的学习经历

课堂不仅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引领学生经历真正的学习过程。

在区研训员主持的《学习科学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充分学习研究》这一市级课题引领下,本校五年级语文组3位骨干教师,针对课堂中学生学习浮于表面、学习时间不足等问题,开展“充分学习”的实践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充分的学习机会,进行充分的学习挑战,经历充分的学习过程,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体现充分的学习状态。同备课组一位即将退休的女教师不由感叹:“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积极投入、人人参与,太有意思了,我也要试一试!”于是,该备课组根据“充分学习”理念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这三位改革的先行者分插到另外三个年级组,三个年级的所有备课组均践行这一理念,将“充分学习”落实到课堂中。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关键少数来引领全部,以一个协作组做试点,以序列化研修为引擎;
以点带面,由浅入深,同侪共济,促进教师转变理念,并将理念落实到课堂实践中,进而真正推动课堂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见图2)

(二)精準定位,聚合资源,变革样态

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不同,其课堂教学样态呈现出的问题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本校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充分了解教师的成长所困、发展所需,精准定位,聚合多方面资源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土壤,力图改变课堂样态。

1.因才发展,引领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支持学生通过解决真实问题培育素养的一种教与学的新样态,是促进国家课程教与学方式变革的一种重要载体。

在项目化学习的校本化实践过程中,本校开辟了“葵园农场”,并规划了相关课程。项目启动前,一位“躺平”状态的老教师竟自行在每一块菜地种上了他心仪的蔬菜。面对这一状况学校很是矛盾:究竟是铲除,根据既定的规划推进,还是尊重他,放手让他干?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学校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必须有自己的经过批准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由其自己的老师开发出来。当这位教师在农场里眼眸中闪烁着光芒阐释他的想法以及这一种植项目对学生创造性能力发展的意义时,学校也看到了这类老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可能,在尊重支持他的同时,跟他约法三章:课程建设好,青年教师带领好,学生培养好。此后,他带着自然组一起把拓展课程、课后服务甚至是教研课搬到了农场里,让课堂焕发出另一种生机,学校的“葵园农场主”活动项目也应运而生,且在全国项目化学习案例中获奖。

这样一位“躺平”老教师之所以能带着教研组取得弥足珍贵的进步,关键在于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个性化的支持:他们设计的课程,学校请专家指导;
他们开出的清单,学校购买好;
他们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学校宣传好。随着项目化学习理念的逐渐推广,多个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尝试培育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教师融合戏剧元素,关注口语表达和演绎,在课堂上尝试戏剧形式的文本重构;
语文教师依托“口语交际”学习任务群,开启了“小小演说家”的学习之旅……学校充分培植适合的土壤,靶向培养,帮助教师在课堂中不断体验力量感和价值感。

2.聚力前行,开展跨学科学习

“双新”背景下,义务教育课程应在增強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关注综合性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倡导整合实施与综合性教学。

语文组的教师关注到新课标中“跨学科学习”这一任务群,着力探究小学语文跨学科读写教学。学校给予充分支持,聚合语文、自然、美术等多学科的资源和力量,借助“科技节”这一主题情境,鼓励二年级学生从《雪孩子》一文跨出去,探索奇妙的天气、制作天气展示卡,布置“天气展览馆”……如果打个比方来描述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内容呈现的话,类似于“定向众筹”,实践语文的定向,是语文的主动跨出,是语文“邀约舞伴儿”的行为。其他学科是被动地“加盟”,被“卷入”而来的,是对语文学习的补缺、延展、丰富、印证、加深……各学科起的是支撑、辅助、提升的作用。从语文学科跨到其他关联学科,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方法等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发展思维,有助于学生发现、体验语文学习更为丰富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
也有助于学生在更复杂、更开放的真实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协同各学科的力量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跨学科学习从一个年级拓展到多个年级,从语文学科为主干学科拓展到其他学科为主干学科,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跨学科学习过程中,课堂样态发生改变,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学生需要因材施教,教师也要因人发展。学校通过精准定位,引导不同类型的教师找到合适的生长点;
聚合资源,为其个性发展培植土壤;
提供保障,激励他们在持续不断的研究中汲取新营养。(见图3)

(三)信息助力,变革课堂,赋能成长

当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它既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对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利用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将“双新”要求下以核心素养、关键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深植于课堂中,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本校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具现化产物作为课堂要素之一,利用市级教学平台“三个助手”、区教育局设点试行的松慧教育“一起作业”平台、上海市城乡携手互助成长项目中“深瞳优学”智能平台等,开展了信息助力课堂变革的实践探索。

1.数据驱动助力课堂教学目标确定,赋能教学内容优选

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课堂价值的重要体现,而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实施中最具实质性的要素。对标“双新”要求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各学科核心素养,本校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三个助手”“一起作业”“深瞳优学”等信息化平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真实问题,确定、调整教学目标,并针对学习重点、难点优选教学内容,实现数据驱动的因材施教。数据驱动下的课堂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从教师以前的经验主义转向了基于数据的实证主义。

利用“三个助手”中的“教学助手”,可根据教学课件的特定环节将对应的学习任务发送至学生端,学生在PAD端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系统则在学生完成后实时批改、反馈,并将结果统计同步至教师端,帮助教师分析、了解教学效度,进而确定或调整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还可提前把相关教学资源添置至“备课助手”中的“购物车”,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情况,即时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内容重点教学。“作业辅导助手”也会自动推送相应的跟进练习,并附有相关视频、文字解析资源等跟进辅导。数据驱动有助于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并实时调整、优选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设计等专业能力提升。

2.画像构建助力个性教学活动定制,赋能动态精准评价

教学活动是学生认知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基本方式,也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组织、方法、手段和途径的总称。本校运用“深瞳优学”“一起作业”等智能平台,根据课堂中随堂练习及课后专题练习、阶段练习情况,既可横向对学生的各学科、各模块知识掌握情况等学习结果及其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素养水平进行分析梳理,还能纵向追踪该生历时层面的学习表现,根据数据波动情况将不同学生确定为“紧急干预”“关注弱项”等不同类别,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动态个性化画像评价,并生成“量身定制”的阶段学习报告及错题库,从而帮助教师实现数据驱动的定制化教学,精准改进“教师的教”,优化“学生的学”。

信息助力教学项目的推进,赋能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评价实施,促进课堂教学从“基于经验”向“基于事实和数据”的结构化变革,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双轨成长。

笔者认为,一所理想的学校,教师的状态应该都在研学中,都在团队中,都在创变中,都在成长中,都在成就中……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育人的主渠道,一端连接着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
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教师也才能更好地获得真正的成长。学校将继续立足“双新”要求,以课堂为支点,撬动新课程背景下育人方式的变革,为教师群体专业成长赋能,为儿童终身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变革语文学校《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变革开始了中国工程咨询(2017年12期)2017-01-31学校推介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声屏世界(2015年5期)2015-02-28变革中的户籍制度四川党的建设(2014年9期)2014-08-23创新IT 赋能变革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语文知识连连看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5期)2009-06-08语文妙脆角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5期)2009-06-08语文知识连连看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4期)2009-05-11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2期)2008-02-18

推荐访问:变革 群体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