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增强思政育人的时、度、效

时间:2023-07-04 12:0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钟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当代青年正处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面对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样的生活、四方涌动的思潮,面向“走在前列”的时代要求,亟须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加以有力引导。高校作为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的重要任务。如何紧密契合思政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时、度、效”?浙江大学研究生理论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进行了“宣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因“时”而动,“宣讲+研学”筑牢理论根基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时”并不是单纯求快,而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做到因“时”而动,准确把握理论宣讲的历史使命和具体任务,科学厘定提高理论宣讲效能的时空坐标。

“老骥”扶“青马”,从宏观上把握时代之势。宣讲团广纳“五老”育人、思政教师力量,构建理论学习、技能培训、主题调研、实践提升、微党课比赛“五位一体”的研学机制。宣讲一滴水,学习一汪池,读原著、看原文、论原理,学报告、学讲话、学思想,在强大师资和闭环制度的双重保障下,引导“青年学习者”自信地学在前列,面对世界文化交锋日益频繁带来的“青年之惑”,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青年之责”,在学懂弄通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过程中,追寻真理的力量,回答时代之问。

“前浪”带“后浪”,从中观上紧扣时期之需。设置“见习讲师—校级讲师—金牌讲师”的培养路径,以宣讲团为示范的朋辈宣讲纳入学校党支部骨干培训必修课程,金牌讲师作为宣讲“前浪”带动院系党支部书记、特色宣讲队等宣讲“后浪”,变个体自学为群体互学。设置“选题—备课—磨课—试讲”的课程把关机制,将学习热点作为选题“点将旗”,将党的号召作为宣讲“集结号”,推出包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青年使命愿景等系列专题课程,紧扣高校思政教育“时期之需”,将朋辈宣讲与价值塑造紧密结合。

“真人”讲“真事”,从微观上奏响时机之弦。理论宣讲是“真刀真枪”做引领、树典型的范例,讲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宣讲内容才更容易打动听众。宣讲团讲师、医学院博士生张同学是学生党支部书记,他在微党课中以自己组建党员先锋队,为医学研究生提供核酸采样的专业培训并和队员完成一晚数百次核酸检测挑战的真实事迹为例,诠释青年使命担当。同他一样,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讲师们在宣讲团“模块—主题—课程”的理论宣讲体系中,立足专业背景,在关键时间节点用真故事、真作为,拨动听众的心弦,让信仰鲜活地“零距离”传递。

详情“度”理,“宣讲+美育”激发情感共鸣

“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求掌握适宜“溫度”、切准青年“热度”、达到精确“程度”的平衡点。宣讲团不断创新“宣讲+美育”的新形式、新场景,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探索详情度理、美善相携的育人模式。

“演绎式”宣讲—以演代讲,有共鸣、能共情。为了让“国之大者”从“跃然纸上”到“跃然台上”,让专业使命感从“跃然台上”到“跃然心上”,宣讲团的指导单位(之一)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耦合百年党史和百年电气学科发展史,原创理想信念报告剧《电气信物》。讲师们身着戏服化身舞台剧演员,在“邃密群科济世穷”的救国初心中“溯源”,在“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建设征程中“赋能”,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改革浪潮中“强电”,在“青年强,则国家强”的时代使命中“铸魂”,将“小而精”的演绎型宣讲,连接成“大而全”的篇章型报告剧,成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互促的鲜活素材。

“情境式”宣讲—边讲边演,讲得活、说得透。声情并茂的叙说游走于故事情景的重现之中,理想信念的输出烘托于历史场景的再现之下,声与画、情与景、人与理的交融,让情境式微党课直击听众内心。宣讲团讲师董同学等参与到《永不凋谢的马兰花》的创作和比赛中,以一人讲、多人演,一边讲、一边演的形式让王淦昌、程开甲、林俊德三代浙大师生的感人故事,于“有声、有形、有情”中“润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温”。

“沉浸式”宣讲—又听又演,真有趣、很有力。在理论宣讲中,宣讲者与被宣讲者是一对主要矛盾。为了能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宣讲团面向军训大学生创新性开展“沉浸式”宣讲,以抗战时期浙大十二勇士携笔从戎、保家卫国的真实故事为背景依托,以讲师为微党课主线的推动者、连队少数学生为情节的表演者、连队全体学生为场景的亲历者。平等对话、同等发声的“沉浸式”宣讲让每一位听众都有“麦克风”,感同身受、情之所至、同述故事、共话担当,巧妙地转化理论宣讲“两个矛盾”,形成内容“实”、方式“活”、语言“鲜”的沉浸式宣讲模式。

行之有“效”,“宣讲+网络”形成风景风尚

“效”是检验理论宣讲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覆盖青年受众的“效率”以及思想价值引领“效用”的尺度。青年在哪里,宣讲到哪里,面向青年大学生开展宣讲,既要“说青言、话青语”,更要用网络、有阵地。

媒体互动,打造标杆标识。宣讲团在巩固传统媒体传播阵地的基础上引进融媒体技术,讲师们面向镜头成为“主播”,系列微党课在浙江大学网上党校平台、学习强国平台、微信视频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上线,并在学校文化广场、食堂等学生主要活动场所滚动播放,全方位构建互鉴、共享、互通的“品牌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优质微课从校园主阵地“破壁”,走向青年文化圈,走进青年学生精神世界。

跨校联动,形成合声共振。加入全国高校宣讲联盟,探索与国内知名高校常态化合作互访机制,联合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0余所高校开展线上接力宣讲、高校宣讲联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网络打破地域的隔阂,让跨校联合宣讲不仅成为讲师成长成才的“练兵场”、检验本领的“试金石”,更成为互学互促的“大课堂”和凝聚青年正能量的“向心力”。宣讲团讲师走出校园,走进校外社区、企业、军队、西部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联学联讲的辐射范围,服务于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期待。

校内推动,促进入脑入心。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功能,自2017年成立以来,宣讲团培育学生骨干讲师近200名,累计覆盖数十万人次,荣获浙江省基层宣讲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面向全校开放“云点单”预约系统,微党课宣讲贯穿学生党员培训和党、团支部建设各个环节,推动宣讲“轻骑兵”打通理论服务青年学子的“最后一公里”。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宣讲,是为了更好的成长。下一步,浙江大学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宣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度、效”的创新做法,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思想伟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青年强志、宣讲强音、朋辈引领的活力竞相迸发!

猜你喜欢宣讲团讲师党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走进省农业农村厅进行宣讲河南农业(2022年12期)2023-01-17《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共产党员·上(2022年3期)2022-04-21——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支部建设(2021年35期)2022-01-15金牌讲师在哪里趣味(语文)(2021年4期)2021-08-05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 专访CEDIA培训讲师薛磊家庭影院技术(2020年10期)2020-12-14“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坚持图像的科学 深入解读ISF讲师Joel Silver家庭影院技术(2020年2期)2020-03-25数学小讲师小学生导刊(2018年1期)2018-03-15省委宣讲团走进妇联系统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海峡姐妹(2017年12期)2018-01-31

推荐访问:宣讲 育人 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