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新使命新任务

时间:2023-07-04 11:5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黄群慧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在一定意义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国资国企人,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也是对高质量发展中所有国有企业的要求。如何在新征程中不断扩展、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分析。

关于现代化的历史现象和发展过程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发展过程。关于现代化,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

一方面,它是历史现象,是一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现象看,现代化被广义地看作是一场由西方社会发端,后传递至全球范围内,至今仍在进行的人类文明转型发展的变化,涉及由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思维等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提出现代化,其实是在描述文明的发展过程,是社会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过程。

另一方面,当描述现代化时,我们更加关注其经济发展的一面。狭义上的现代化,是指工业化或者由工业化而可以去动用经济社会的一系列的变革的过程。工业革命让传统的经济结构改变,让农业主导的国家逐渐演变为工业主导,继而引起了整个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社会产品的变化。

除了这两个方面,我们也应理解两类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即理解现代化的两种路径。第一类是英国那种类型的先发国家,第二类是处于后发位置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到在两种国家类型中现代化路径的丰富性。先发国家的经验虽然对后发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但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路径绝不会是先发国家的照搬,即使都是后发国家,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路径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

可以说,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首要是要由国家的国情来决定,成功的现代化道路一定是符合其基本国情的。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7日重要讲话时指出的: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

展望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将分两步走: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我认为,在2050年之前,我国经济发展也会经历三个关键节点。

第一个节点是到“十四五”结束(进一步延伸到2027年),我国建设新发展格局、现代化经济体系将会取得重大进展,人均GDP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达到高收入国家门槛的水平,这对于一个超过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第二个节点是2035年,我国将正式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形成新发展格局,我们预测人均GDP将达到25500美元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前提是2025年—2035年我国经济需要实现4%~5%的潜在增速目标。

第三个节点是在2050年左右,如果从2035年到2050年能够实现3%~4%的潜在增速目标的话,到2050年前后,人均GDP基本实现比2035年翻一番,约为48700美元,开始步入高等发达国家行列。我国人民共同富裕也将基本实现。至此,中国将真正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预测是基于外推式的经济结构趋同理论进行的。如果环境允许,这样的预测才有可能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多,尤其是在机遇期和风险期并存的情况下,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有三大风险值得注意:一是经济全球化受阻带来的创新乏力风险;
二是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带来经济衰退风险;
三是重大国际政治军事冲突和全球危机带来的极端环境风险。

因此,必須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国资国企力量

在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国有企业必须强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也就是说,强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使命,这是中国国有企业在现代化新征程中改革发展的逻辑基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微观制度基础之一,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最大的国情,又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市场化改革方向。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企业微观基础制度之一。面对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使命,国有企业要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一个现代化国家,必须有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支撑的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服务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农业强国建设的需要,服务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

这启示我们,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而进一步完善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强化国资委对国有企业使命定位、战略方向、资本布局的监管,避免国有资本脱离主责主业,“管资本”应该把管企业的资本和管企业的使命、战略等统一起来,这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我们还应为国有企业的建设设立标准,就像品牌要做创新领先的一样。加速推进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育和形成,成为新时期国有企业奋斗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世界一流企业”应具备四个维度要素:

一是价值导向维度,包含企业使命、社会责任、组织文化、企业价值、企业家精神等指标。

二是资源基础维度,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核心产品及服务等核心指标特征。

三是动态能力维度,该能力既包含公司治理能力,也包含组织、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四是战略引领维度,包括企业的战略定位、规划等。

通过改革发展,国有企业已成长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具有现代属性的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使命新任务,现代新型国有企业要以追求卓越、志在一流的使命担当,通过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趋势,有效提升企业技术牵引和产业变革的创新力,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全面提升企业产品品牌价值创造力,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提升企业现代治理和管理能力,通过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快速提升企业的全球影响力,从而积极推进现代新型国有企业跨越发展为世界一流企业。

猜你喜欢中国式二十大强国二十大颂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23喜迎党的二十大金沙江文艺(2022年11期)2022-11-28喜迎二十大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喜迎二十大区域治理(2022年35期)2022-09-30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中国式民主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强国有我音乐教育与创作(2019年7期)2019-05-19秦晋争霸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5期)2018-10-10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推荐访问:国有企业 使命 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