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工作介入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可行性与路径

时间:2023-07-04 09:4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王燕

摘要:目前,手机依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高职学生自身意志力和自控力不足,不能合理使用手机,常因过度使用,出现手机依赖现象,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同时还造成失眠、头疼等生理问题和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产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和危害,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探索社工介入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可行性和路径,运用社工介入的方法和技巧来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进行干预,提高其意志力和自控力,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促进自身发展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学生;
社会工作;
手机依赖;
可行性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以即时性、便携性等特点得到广泛使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受到青少年群体的青睐。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 %,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99.7 %,10—19岁和20—2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3.3 %和17.3 %。[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群体上网率较高。高职学生是青少年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学生自我意识尚不稳定,自控力不足,容易受手机的诱惑不能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手机游戏、短视频、微信等手机社交软件中,沉迷其中而产生手机依赖现象,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日常学习和生活。

手机依赖,又称为手机成瘾,是一种过度沉迷于以手机为载体的各种活动的现象,具有强烈的、持续的渴求感与依赖感,并且可以对于个体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2]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手机依赖已然被视为一种非常态的状况,对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帮助手机依赖群体摆脱依赖,恢复正常的发展。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高职学校抽取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6份,回收率为97 %,去除无效的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为95 %。其中男生104人(占比54.73 %),女生86人(占比45.26 %);
大一学生68人(占比35.79 %),大二学生66人(占比34.74 %),大三学生56人(占比29.47 %)。

(二)研究工具

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Index,MPAI)。[3]共 17 个条目,包括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4个维度(详见表1)。采用 1(完全没有)—5(常常)5 级计分,得分越高个体手机依赖程度越高。

(三)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结果分析,高职学生对手机有着明显的依赖,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1.使用手机的时间

根据问卷数据分析,高职学生手机拥有率为100 %,从使用手机时间来看,68 %的学生每天使用时间超过10个小时。

2.手机功能的使用情况

手机为生活带来便捷,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多样的社交软件、各种游戏、视频,将大家联系起来。而这种虚拟的联系并不能代替现实生活。手机除了娱乐功能还有查询功能,能帮助学生快速查询到信息,也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一些网络课程增加知识。通过调查发现只有13 %的学生将手机用于学习,63 %的学生使用娱乐功能,如游戏、微信、小视频等。

3.手机依赖的情况

通过问卷和量表调查手机依赖情况,通过统计0—2分占22 %,3—5分占78 %,分数越高则依赖程度越深,通过分析量表所得数据显示调查学生中最低分16分,最高分74分,超过48分以上的学生占65 %。

三、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危害

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属于不良行为,长时间沉迷手机会对高职学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产生许多问题。如长时间玩手机挤占学习时间,分散注意力,造成学习成绩下降;
沉迷于手机世界远离现实社会,热衷于社会软件,缺乏面对面的实际交流,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对手机形成依赖,离开或不能使用时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影响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

1.学习成绩下降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手机超越了最基本的功能,附带查询和娱乐的功能,对于一些有手机依赖的高职学生来说,往往因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管控而确保将手机只用于促进学习方面,反而被手机干扰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低头族”。在课堂中偷玩手机,分散注意力,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把大部分的心思投入到手机上而忘记学习才是自己本职。在对某高职学校学生的量表调查中有54 %的被调查者在第7题选择了“非常符合”,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写作业时会受手机影响,而不能更好地完成作业。

2.人际交往障碍

当代人们在享受到手机带来的便捷服务后,绝大部分人几乎天天把手机拿在手中,不管是吃饭、睡觉、学习、工作,甚至是上厕所的时候都是“机不离手”,走在路上也都是低着头看手机,这种现象遍布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手机作为新时代的一种通信和娱乐的工具,它存在很多附加功能比如娱乐、游戏、聊天和视频等,而且随着网络市场上各种新颖软件的开发,无形中增加了高职学生对手机探索的好奇心。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开始迷恋手机的便捷和娱乐功能,其主动与别人进行现实沟通在逐渐减少,部分学生痴迷于“网络交友”,而在现实生活中同他人进行人际交往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影响正常的人际往来。问卷调查中第14题和第17题分别有20 %和13 %的学生选择了“符合” 和“很符合”,自己因过分关注手机而忽略周围的事物,减少朋友之间的交流。此外,在量表调查分析中有23 %的学生表示其家人或朋友抱怨过自己在手机花费的时间过多。可见手機依赖导致高职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激情不足,使他们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得不到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

3.身心健康受损

长期对手机的依赖,会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不利于高职学生健康成长。手机属于电子产品,眼睛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造成视力下降,现在大学生中近视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长时间看电视和玩手机造成的。有些手机依赖的高职学生,时刻随身携带手机,甚至直到深夜还在微信聊天、浏览网页或打游戏,经常出现失眠、睡眠不足等问题,而且长时间的单手持手机和低头会损伤手指和前臂,造成颈部和脊柱受伤。[4]过度沉迷手机的高职学生一旦手机离身或者信号不好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在量表调查中有15 %的学生认为手机不见时自己会感到孤单失落,27 %的学生觉得自己与外界失去联系时心情很烦躁;
同时在问卷调查中有10 %的学生表示会牺牲睡眠时间熬夜玩手机,这表明手机确实已经影响到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四、社工介入手机依赖的可行性

目前,对于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多是通过政府、学校、家长三方面采取行动。然而,政府方面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比如说限制手机广告或者是对手机作弊予以严重的惩罚,但这些宏观的政策对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缓解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作用,仍然不能解决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学校和家长方面都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约束学生使用手机,而不是出于学生自愿去解决问题。社会工作介入高职学生手机依赖,会深入了解和分析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和危害,评估高职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与高职学生共同商议制订目标方案,以专业理论为依据,运用专业技巧来缓解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程度,促进他们增强自我改变的意愿和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在社工介入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过程中,社工只是起到辅导作用,主要是引导高职学生增强改变的意愿和信心,自愿性地改变现状,解决问题,这相比较于强制性和规则约束的方法更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在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上,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具有可行性的。

五、社工介入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路径

(一)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方法是社工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解决问题,激发个人潜能和恢复家庭功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5]社工在接案之前,要与申请的案主达成服务协议,正式确立工作关系。社工接案后了解案主的基本资料与大致情况,与案主一起探讨,对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达成共识。收集资料,对案主的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与案主讨论制订服务计划。在介入过程中,和案主一起面对问题,分析产生手机依赖的原因,按照制订的方案完成目标,解决问题。原定目标实现后,即可结案,对案主给予肯定,并做好评估,撰写评估报告。高职学生过度依赖手机与家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个案介入时,与家长联系,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建议父母与孩子共同努力,为孩子做榜样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周围环境的改变会促使高职学生慢慢摆脱对手机的依赖,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方法是以小组中的个人为对象,强调小组经验与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使小组成员经由小组过程,获得行为的改变及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6]小组工作中的成员会有相同的兴趣和目的,身份之间有认同感,可以互相依赖、互相接纳。有手机依赖的高职学生更适合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

1.接案。在接案之前社工要考虑小组的工作目标与意向人群,并寻求机构的认可,同时制作问卷和量表进行发放,分析了解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情况,通过海报宣传和学校沟通的形式招募小组成员,并进行会谈与将来组员相互了解,建立初步关系。

2.预估。小组成员筛选确定,收集小组成员的基础资料,发放手机依赖量表,根据量表确定小组成员手机依赖的程度,对组员的问题和需求进行预估,初步确定小组活动的目标。

3.计划。这个时期社工要根据预估制订小组服务计划,与小组成员会谈,共同确立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方案。服务计划要详尽充实,每个活动的过程、目标都要明确,要与案主不断地商榷选择最合适和最有效的方案。

4.实施。这一阶段是小组实施服务计划,正式开始介入,社工可为小组成员提供具体服务、提供信息、指引方向的帮助。鼓励组员分享各自手机依赖的情况,不断增强组员改变现状的信心,利用团体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最终达到目标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5.评估。评估是个持续的过程,贯穿于从接案到介入的整个过程,对信息、问题、服务方案等进行评估,同时也是评判小组活动是否达到预设目标的一种手段。在评估阶段社工可以发放量表,评测成员手机依赖的程度是否降低,同时制作问卷调查成员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和建议,以评估小组工作的成效,有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品质。

6.结案。小组工作介入过程的结束阶段,这一时期小组成员的目标已经达成,要与社工结束工作关系,此时社工应提前告知组员即将结案,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结案说明小组成员的问题得到解决,恢复正常学习生活,自身能力有所发展。结案后要进行跟进服务,对案主的情况进行回访,了解案主在结案后是否进展良好,并适当为案主提供必要的咨询。

六、结束语

手机的便携性、及时性、时尚性吸引着大量高职学生,满足了高职学生的需求,但这一时期的高职学生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善,自制力差,不能很好地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常常因为过度使用而造成对手机的依赖,危害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影响其学习和日常生活。如不能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手机依赖的干预,会适得其反引起高职学生的反抗,加重其对手机依赖严重性。要运用科学的、专业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干预,通过探索社会工作介入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可行性和路径,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很好地缓解和解决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引导高职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手机,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社会工作的介入不仅仅是帮助高职学生缓解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也能促进高职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这也是社会工作的宗旨:尽最大努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新闻潮,2022(02):3.

[2] 黄海,牛露颖,周春燕,等.手机依赖指数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5):835-838.

[3] 张凌瑞.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 2018,1(34):59-62.

[4] 段海丹,汪瑩.大学生无聊感与隐性逃课: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21,10(15):108-112.

[5]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 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手机依赖社会工作高职学生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芜湖市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科技视界(2015年25期)2015-09-01

推荐访问:社工 高职 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