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下中国外交的时代风貌与主要实践

时间:2023-07-04 08:55: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外交体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时代风貌。首先,中国政府对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具有辩证性,这充分反映在厚植外交思想指导、守正和平发展道路、创新国际战略思维、保持外交战略清醒四大方面;
其次,外交实践指向鲜明,其核心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新型大国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体布局,并有力彰显其中国特色、时代属性和世界意义。在世界处在十字路口的当下,中国外交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仅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强保证,也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强保证。

关键词 大变局 中国外交 时代风貌

新时代,在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在大力夯实其赖以成功的国内基础的同时,注重通过思想和实践创新来优化外部战略环境,为此特别强调对外工作要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理论创新、战略谋划和全球布局,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和重大利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EB/OL].(20180515)[2021091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15/c_1122836914.htm.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群体性崛起和国际权势转移进程的加速,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出现了深度调整,大国战略竞争显性化、激烈化、阵线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后文简称美西方)制华遏华战略意图更加露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中国外交尤其需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和时代风貌。

一、对大变局下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辩证认识

关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回答的问题,因而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特别是在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前程与世界密不可分,其发展前景必须也只能在世界大势中去把握和筹划。为此,我们不仅要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而且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及其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明辨大变局及其催生的重大国际战略问题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影响,从而科学谋划,从容应对。

(一)辩证认识大变局下的世界大势

全面客观科学地认识外在世界,是治国理政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政府对于世界的认识既有其内在连贯性,又有很大的变化。新时代,中国政府在进行国际战略思考时,特别强调了国际战略形势的变与不变,且无论是变还是不变,均与当代中国密不可分。

一是深刻认识到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强调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2013年3月,中国政府就强调:“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EB/OL].(20130324) [20210810].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0893328.对世界的这一全新认识,既是基于对世界大趋势的科学把握,也是基于对重大战略问题的深刻洞察。概括起来就是: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

习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41129) [20211010].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9/c_1113457723.htm.之后,中国政府对于时局的认识又有了新的阐释。2017年12月,在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要论断。

习近平接见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71229) [20211013].http://cpc.people.com.cn/shipin/n1/2017/1229/c24324729737072.html.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还着重强调:“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0.

顯然,这种前所未有的大变化带来的是普遍的战略焦虑,它既源自未来的不确定性,又源自现实世界的诸多困扰,并集中体现在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四大方面。

习近平.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 20210421(02).从根本上讲,战略焦虑产生的原因在于国际权势转移的不可避免,即世界格局的显著变化。众所周知,冷战后的第一个十年里,国际权势等级结构体现为“一超多强”,核心是美西方占有主导性优势地位。

[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M].刘永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576.而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在新兴大国崛起、世界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国际权力转移进程明显加速,国际力量格局出现了新的显著变化,其中最具时代意义是东西方之间(特别是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在全球范围内渐次展开,美西方原有的主导性优势地位难以为继,同时伴随的是美西方对华遏制战略的不断升级,大国战略竞争成为国际政治的强话语。

二是深刻认识到国际政治有其传承的一面,世界潮流、时代主题和国际体系的变革方向依然遵循着自身固有的逻辑,且总体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首先,维护和平、追求发展仍然是世界基本潮流。当今世界,危机、冲突乃至战争的阴霾始终不散。其中,美西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成为生战生乱的一大缘由,地缘安全博弈催生的国家间冲突和战争同样影响重大,国内政治生态变化引发的局势不稳与冲突也不时导致局势紧张,加之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存在,世界仍不太平。尽管如此,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和平力量显著增长,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仍是世界各国的基本政策取向。

其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这不仅得益于世界基本潮流,也得益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于和平与发展的坚守,得益于中国政府一以贯之的鲜明政策立场。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进步事业的中坚力量,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02).

最后,国际体系变革方向不会改变。冷战后,以大国权势等级结构为核心表征的国际体系,出现了深度调整和变革的趋势,为此,主要力量均提出了各自的政策主张,并展开了激烈的博弈。这就特别需要坚持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持更加公正合理、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体系变革方向不动摇。如此,“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等国际关系核心要义,才能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政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王毅2021年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接受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采访[EB/OL].(20211230) [20220422].http://news.cctv.com/2021/12/30/ARTIjEdV1zXUq1tGPb9LGUCB211230.shtml.强调自己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二)辩证看待大变局下新时代的中国

全面客观科学地认识中国,是治国理政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甚至可以说是缔造国家大战略的重要起点。实际上,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如何认识中国的问题。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经历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正因为如此,认识中国始终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课题。

毫无疑问,当代中国赋予自身的全新身份——“强起来”的中国。这既是基于历史认知的逻辑,又是基于现实发展的逻辑,是客观和主观的有机统一。“强起来”的中国反映的是这样一种治国素养:一方面清醒认识和把握现实情势,另一方面科学前瞻进行战略谋划。主要得益于这种核心战略素养,中国在大变局下充分释放自身的战略动能,成功实现了国家身份属性的历史性跃升。

那么,“强起来”的中国,又持有怎样的基本国际态度呢?也就是说,“强起来”的中国是否会重走西方“国强必霸”的老路?对于这个问题,国际社会心存疑虑。对此,中国政府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習近平.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EB/OL].(20210921) [2022031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1338.htm.归结起来就是三条:一是发展自己,改变世界,强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为此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习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41129) [20210813].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9/c_1113457723.htm.二是在国际秩序中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前程,为此“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2.;
三是强调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对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进,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7.

(三)辩证看待大变局下大国战略竞争

自近代国际体系形成以来,大国竞争乃至大国战争便成为一个永恒主题。后冷战时代,大国竞争依然没有丝毫消减的迹象,反而因为国际权势转移进程的加速而愈益激烈,极端事态则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明确地将中美关系定性为大国战略竞争关系,强调中国是美国最严重的地缘政治挑战,并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反复予以强化,这自然招致中国政府的有力驳斥和坚决斗争。

一方面,我们坚决反对那种人为制造大国战略竞争、毒化国家关系的战略图谋;
另一方面,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大国战略竞争依然是国际政治的主题之一。某种意义上,国际权势转移已然进入一个关键期。一方面是中国、印度等非西方新兴大国崛起势不可挡,另一方面是美西方不甘心丧失自己在国际权势格局中长期占有的主导地位。不仅如此,为维护自身霸权,美西方对中国的态度从警惕和疑惧,发展为肆意遏制打压,导致国际局势紧张。正是因为国际权势转移与美西方的霸凌政策交互作用,决定了大国战略竞争将在很长时期内成为国际政治主题之一。

与上述问题同等重要的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和美西方经济衰退迹象,已经在世界造成了更大范围的体系危机。民众对现状不满的持续扩散,直接导致美西方国家民粹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潮的抬头。可以说,美西方国家的内部震荡,促使其政府致力于转移国内矛盾,转嫁治国成本,由此引发的地缘战略之争也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作为上述情势的一大反映,大国在海洋方向的战略竞争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开。在美国的强力主导下,在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和欧盟的大力助推下,以“印太战略”为取向的大国战略整合已然成形,并触发了大国间新一轮的关系重组和地缘战略博弈。其中,美国强化“印太战略”的目的在于先期进行战略塑造,借助同盟伙伴的力量维护自身的世界领导地位;
不同于美国,日本和印度渴望在“印太”地缘政治架构中,通过对美协调和两国间战略对接,以期在未来的大国战略竞争中保持主动;
澳大利亞希望借助“印太战略”提升自己同时作为太平洋和印度洋国家的战略权重;
在“印太战略”中,欧盟因素同样不时隐现,其目的在于强化利益存在和力量存在,扩大国际影响力。毫无疑问,上述力量的“印太战略”尽管根本目的各不相同,但其指向性却不言自明,实质上就是对华战略竞争。

出于维护自身霸权领导地位的战略考量,以及对于中国力量发展、累积与运用的现实关切,美西方在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时,特别关注中国对于现行国际秩序的看法,其有关中国国际秩序观的政策解读,不仅负面消极,而且有着特定的政策意图,核心就是强化中国作为首要战略对手的身份。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妄称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挑战者;
二是污蔑中国是东亚霸权的追逐者;
三是认为中国是非西方理念模式的示范者。

宋德星.中国国际秩序观及其基本战略选择[J].国际展望, 2021(1):1718.毫无疑问,美西方的目的是强化对抗的一面,即通过塑造一个强大且紧迫的地缘战略威胁,推动构建一个美国主导下的对华联合阵线,甚至是战略同盟体系。正因为如此,明辨美西方鼓吹大国战略竞争的中国指向,不仅意义重大,而且相当紧迫。

二、新时代中国外交基本风貌

21世纪前30年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根本原因在于大国战略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全面展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震荡将更加严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将更加复杂。面对这样的情势,中国外交需要在守正基础上进行创新,充分展现时代风貌。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715) [20210915]. http://www.gov.cn/xinwen/202107/15/content_5625254.htm.这就是新时代中国外交不断展现新气象和新风貌的内生动力。

(一)厚植外交指导思想

每一个历史时期,均会产生符合时代要求的外交思想。就像美国著名的地缘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基所指出的,动员一个国家采取政治行动进而塑造世界的,主要靠的是思想。这些思想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
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
可以是深刻理解得来的,也可能是本能地感觉到的;
有时候被超凡魅力的人物表达出来,有时候只不过流行盛行罢了。

[美]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潘嘉玢,刘瑞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序言(第2页). 后冷战时代,思想理念创新尤为重要,究其根本在于它能够帮助消除不确定性的迷思,从而对战略缔造与实施发挥定向导航的作用。今天,社会主义中国进入新时代。对于外交工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生了作为新时代外交工作根本遵循的习近平外交思想。

杨洁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 不断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J].求是,2017(14):36.

新的思想往往孕育于伟大的时代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处的时代不仅延续着后冷战时代固有的逻辑,而且催生了许多新的元素。如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出的特点是乱象纷呈。在这样的世界,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非但未获得根本解决,反而呈现出愈加复杂之势。为此,各种国际力量都想在乱中求变、在乱中牟利,围绕权力与利益再分配的斗争十分激烈,结果是摩擦冲突甚至意外情况多发,小战不断、冲突不止、危机频发成为常态。故对于当今中国来说,认清大趋势,预见可能性,就极为重要。

首先,中国的崛起作为历史必然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EB/OL].(20161111) [20220907].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111/c100128853750.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当然,在这个由大向强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是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中国受到的反弹也越来越强,而这在外交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其次,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作为历史必然已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1218) [2021081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12/18/c_1123872025.htm. 显然,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事业对于外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再次,中国力量“走出去”作为历史必然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标志,中国国家利益拓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与之相伴随的安全保障需求明显提升。在这一进程中,外交的使命任务光荣而艰巨,同时也更加的自信和进取。

最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作为历史必然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系世界的命运。这就使得构建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成为当代中国外交的头等任务。

上述历史必然既是催生新时代外交思想的根本动力所在,也是新时代中国外交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基点所在。正因为如此,厚植外交指导思想就不仅仅是一项思想理论创新工作,它同时也是引领中国外交的最基础性的工作。特别是在大国战略竞争时代里,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引领中国外交站在了人类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道义制高点上”。

外交部党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拓进取的五年[J].求是,2017(19):2730.

(二)守正和平发展道路

21世纪,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崛起大国,道路选择不仅关乎自身的前途命运,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对于这个问题高度关注。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就是中国政府给出的明确答案:“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 20140330(02). 本着这样的理念,中国外交特别强调以下核心要义:

一是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新时代,中国政府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并特别强调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是追求发展的梦,是奉献世界的梦。

习近平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N].人民日报,20130601(01). 反映在外交上,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些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N].人民日报,20130130(01).

二是绝不牺牲国家核心和重大利益。需要指出的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鲜明特征。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N].人民日报,20130130(01).

三是担起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在世界大国中,中国的身份属性决定了自己特殊的使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致力于人类多元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发展;
作为非西方新兴崛起大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然,中国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大国沉甸甸的责任,并强调中国有这个担当。

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N].人民日报,20130620(01).

中国外交的上述核心要义,既是和平外交的体现,更是和平外交的保证。用中国领导人的话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EB/OL].(20131003) [20220907].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003/c102423101457.html.

(三)创新国际战略思维

新时代,中国外交一大特色就是通过创新战略思维去实现历史性超越,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遵循当今世界权力政治的内在逻辑,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1.这是因为在中国由大变强的过程中,最大的外部影响和冲击首先来自世界主要大国,为此需要同时处理好与两类大国的关系:一方面处理好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大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处理好与俄罗斯、印度等非西方大国的关系。其关键是在“共处”“稳定”和“发展”三个词上做文章,底线是防止出現针对中国的国际联合阵线。

其次,强化发展中国家身份认同,弘扬和践行正确义利观。国际政治中,身份政治不同于权力政治,它建立在文化认同和观念建构的基础上,对于稳定和发展国家间关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方面,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无疑有着天然优势,它是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求和实现利益交汇的重要纽带。正因为如此,中国发展凝练出了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现实关怀、符合国际社会基本准则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政策方针。其核心是以正确义利观为指导,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推动实现平等、互利、和平、发展、人权、正义等共同价值。

再次,顺应国家大战略缔造的内在要求,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对于任何大国来说,国家大战略均涉及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需要在夯实国内基础的同时,着力优化外部环境,共同保证大战略的成功实施,因此内外统筹就格外重要。对于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来说,一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提升战略能力;
二是優化国际战略环境,确保行稳致远。也就是说,做好外交工作,“胸中要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国际大局就是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

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 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N].人民日报,20131026(01).

最后,瞄准世界道义制高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国际政治来说,尽管各种理论学说纷呈,但西方却掌握着国际关系话语霸权。无论是现实主义理论,还是理想主义理论,拟或建构主义理论,均源自西方的历史经验和哲理思辨,源自西方近代以来对国际体系的主导和政策实践,体现的是西方中心论,核心是权力政治和冲突本质。与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强调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EB/OL].(20130407) [20220921].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4/07/c_115296408.htm.为此,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大力践行,从而与美西方固守的强权政治逻辑和零和博弈思维形成鲜明对比,引领中国外交站在了世界道义制高点上。

(四)保持外交战略清醒

对于中国来说,21世纪前期是一个需要努力适应并认真加以应对的新时代。理由很简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催生出巨大的不确定性,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大战略缔造带来了显著的冲击。实际上,在大变局及其不确定性的背后,是如何保持战略清醒的问题,其隐含的战略逻辑就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佳途径,在于给出一个确定的未来。对于中国来说,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政府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参见: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28.能否稳步实现这一目标,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怎样认识当今国际战略环境和怎样进行国际政治斗争。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清醒认识和把握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历史地看,21世纪是中国国家安全观发展演变的重要时期。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并形成了既包含传统安全又包括非传统安全的综合安全观。新时代,中国政府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从综合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变化的不仅仅是概念和话语,还有安全认知的升华,原因就在于“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报,20140416(01).不仅如此,新时代,安全与发展一样,越来越具有战略全局意义。正因为如此,中国政府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EB/OL].(20170217) [20220610]. http://www.gov.cn/xinwen/201702/17/content_5168833.htm.

其次是清醒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战略运筹特有的困难。不同于以往,新时代的战略运筹将不得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展开,去直面巨大不确定性;
将不得不在大国战略竞争格局中展开,去直面诸多强大的对手;
将不得不在各种价值取向并存的时代大潮中展开,去直面思想观念碰撞。作为崛起的大国,中国自然被视为关键变量之一,既作用于上述每个方面,又深受每个方面的影响,因而格外需要战略审慎。对此,党的二十大明确地提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6.

最后是清醒认识和把握各种关系管理特有的挑战。

宋德星.中国国际秩序观及其基本战略选择[J].国际展望,2021(1):2021.就外交战略而言,核心是秉持关系思考,通过管理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去实现国家利益。对于中国这样的崛起大国而言,重点是处理好以下关系: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大国和周边两类国家、陆地与海洋两大方向、秩序与正义两类价值。应当看到,这些关系之所以特别紧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上述关系存在巨大困难,甚至可以将之称为对外战略中的永恒主题。正因为如此,中国政府在各种政策文件中对此反复予以强调,目的在于保持清醒,强化认识。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指向

历史地看,21世纪第二个十年显然是一个极不寻常又极为重要的年代。之所以极不寻常,在于乱象纷呈,尽管还称不上大失控和大混乱,但“乱”是主题。俄乌冲突搅动俄罗斯与美西方的关系,中东难民潮冲击着欧盟的团结,新冠疫情直接导致大量人员死亡,民粹主义在撕裂国家的同时也撕裂着国际社会,大国战略竞争催生国际局势紧张,等等。战争、难民、疫情、政争成了这个年代的代名词。之所以极为重要,在于大变局孕育着大机遇。谁能在大变局中取得先机,谁就能领航未来。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外交尤其需要在实践中守正创新,以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如前所述,在极不寻常又极为重要的大变局年代,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已不再适用,且冷战后二十年的国际关系实践也证明了其越来越难以为继。究其根本,在于国际政治变化之巨大且迅猛。故对于国际社会来说,要实现共赢,就必须变革国际关系。这也就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因所在。

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离不开科学认识和政策实践,离不开合作共赢和求同存异,离不开大国引领和国际协调。就中国而言,其核心是在自信自强的基础上守正创新,通过重新认识回答好时代之问,也就是“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02).

就实践指向而言,需要同时在以下三个层面实现创新发展。首先是国际关系(外交思想)的理论创新,关键是要在传统国际关系理论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甚至是实现理论超越。习近平外交思想就是这方面成果的集中体现。其次是方法路径上的创新,重在弘扬和践行具有新时代特征、符合世界基本潮流的“和合”思想,破除西方权力政治固有的零和博弈思维和冷战思维。再次是外交实践上的创新,即通过外交政策体系设计和重大战略牵引,走出一条既符合当今国际政治现实,又契合未来发展态势的新路,核心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体布局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大战略在传承的同时与时俱进便成为一大竞争优势。在大战略的连续性和向前看方面,中国体现出了明显的比较优势。对此,美国大战略理论家保罗·肯尼迪指出,这方面中国比美国、俄罗斯和日本都要强,更不用说是西欧了。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M].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439;Gilbert Rozman. Chinese Strategic Thought toward Asia[M].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2.

新时代,尽管具备战略缔造上的比较优势,有相对充足的力量资源保障,有历经风雨考验后成熟的治国理政方略,但新时代中国外交赖以开展的国际环境却异常严峻复杂,肩负的使命任务也格外艰巨。为此,优化完善外交布局就显得至关重要,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综合施策:

首先,一体统筹周边外交和大国外交。新时代,周边外交和大国外交已是一体两面,故而需要像经营大国外交那样,对周边外交予以同等的战略重视,并以同样的战略韧劲和战略耐心,写好新时代周边外交这篇大文章,使之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注入更多的活力。

其次,一体统筹发展中国家外交与多边外交。国际社会中,发展中国家尽管是最大的群体,但整体影响力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仍然较小,不少中小国家在主权、安全和发展问题上还面临诸多挑战。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除双边外交努力外,借助多边舞台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同等重要。不仅如此,多边外交还是发展中国家制衡大国霸权的有力工具,是推进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将之与发展中国家外交一体运筹,也是大变局下的时势使然。

再次,一体统筹陆地和海洋两个战略方向。作为陆海复合型国家,无论是陆上事态还是海洋方向的问题,均将作用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影响国家间关系。特别是随着海洋强国建设的推进,新时代中国海上安全问题尤显紧迫。为此,中国外交在关注陆上事态的同时,还需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过程中更加积极有为。

(三)科学谋划和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中国政府反复强调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意义。究其根本,在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我们深知,“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高13亿多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中国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兩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一个是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02).这就需要科学谋划和践行外交工作。

第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努力推动中国与主要力量的关系稳中有进。

在诸多场合,中国领导人反复强调中国政府主张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目的是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关系注入更多稳定性。

回答时代课题 指引前进方向——王毅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0922) [20221114]. http://world.people.com.cn/gb/n1/2021/0922/c100232233588.html.首先,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维护改革开放成果的必然要求。通过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努力控制和降低大国间的冲突风险,为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尽可能排除风险隐患。其次,新型大国关系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和平性质。“中国外交有原则、重情谊、讲道义、谋公正。对大国关系,中国主张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走和平发展之路。”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的讲话[EB/OL].(20140716) [20221210].http://www.gov.cn/xinwen/201407/16/content_2718207.htm.再次,新型大国关系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理性务实精神。中国并非认为当前美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国际体系不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国际政治现实,但深知这种转变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此提出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的政策主张。

中国高度重视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传统大国,以及与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的关系。在大国关系中,中美关系无疑是最复杂的一对大国关系,也是最重要的一对大国关系。这种复杂性表现为中美之间一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并集中体现在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上;
另一方面也存在诸多利益交汇点,在气候、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公共卫生、战略稳定、危机管控等领域有着开展合作的内生动力。鉴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中国政府提出了建立“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政策主张。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均衡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包括同俄罗斯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致力于和平、增长、改革、文明的伙伴关系,同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

第二,坚持“亲诚惠容”外交方针,不断拓展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新时代,周边国家对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战略互信、睦邻友好、务实合作不断深化;
另一方面,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多。这种态势决定了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必须与时俱进、更加主动。

当前,尤其需要清醒认识周边外交中的矛盾点和风险点。一是海上安全问题严峻,核心利益受到侵害;
二是地区热点敏感问题延宕难解,维护周边稳定压力增大;
三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四是核导扩散风险加大,军备竞赛趋势明显;
五是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美西方利用周边遏华态势更加明朗。这些威胁和挑战,使得中国周边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一些威胁挑战攸关中国核心利益,甚至严重危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

为此,中国政府坚定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贯彻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同邻国和平共处、友好相处。在周边外交中,中国一方面睦邻安邻,强调“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EB/OL].(20210101) [20221115].http://www.gov.cn/xinwen/202101/01/content_5576082.htm.;
另一方面决不允许邻国在中国家门口生乱生事,决不接受中国的发展进程再度受到干扰和打断。换言之,主动塑造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周边环境,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头等任务之一。这就需要创新周边外交,核心是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52.

第三,践行“正确义利观”,引领发展中国家外交不断前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责任、有义务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一致,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就像王毅指出的,中國的发展中国家外交充分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一是“平等相待”,中国平等对待每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小国家;
二是“互帮互助”,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特别是捍卫中小国家的正当发展权利;
三是“聚焦发展”,满足发展中国家关于发展振兴、改善民生、提升国力的迫切需要。

王毅谈中国同发展中国家交往的三个关键词[EB/OL].(20220604) [20221119]. http://www.gov.cn/guowuyuan/202206/04/content_5693983.htm.核心就是以正确义利观引领新时代发展中国家外交工作。具体地讲,就是在同发展中国家进行正常交往时,要在国家利益问题上聚同化异;
在处理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家利益时,“要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 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N].人民日报,20131026(01).

第四,着眼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彰显多边外交中中国元素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上升、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仅凭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只有对接各国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

携手并进的阳光大道[N].人民日报,20220630(06).为此,中国政府致力于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以推动多边外交走深走实。一是主动搭建和用好多边外交舞台,以推进共同体建设,如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功能作用发挥,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进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机制,用好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和博鳌亚洲论坛,牵头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出资设立丝路基金等。二是实现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的全覆盖,包括确立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深化与阿拉伯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同太平洋建交岛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等。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中拉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会,发展中国家外交得以成体系推进。三是利用其他多边平台,扛起多边主义旗帜。其核心是重视联合国的地位作用,强调“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EB/OL].(20210921) [20221213].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1338.htm.。四是主动发出倡议,呼应国际社会关切,当前重点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开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新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有力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属性和世界意义,特别是在世界处在十字路口的当下,中国外交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仅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强保证,也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强保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大国关系,推动建立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自然成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旋律,并在总体上生动彰显了中国外交的基本风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美]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潘嘉玢,刘瑞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M].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4] [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M].刘永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 [美]托马斯·巴尼特.五角大楼的新地图: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M].王长斌,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7] [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M].胡利平,杨韵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 [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M].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9]张沱生,主编.环球同此凉热——一代领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0]宋德星.国际政治中的战略大图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

[11]王帆.大国外交[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12]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百年变局与国家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2021.

[13]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4] [美]亨利·基辛格.论中国[M].胡利平,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清宁)

猜你喜欢中国外交大变局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外语学刊(2021年1期)2021-11-04试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1期)2021-07-28大变局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运营战略进出口经理人(2021年8期)2021-02-12莫耶与沈醉 大变局下的小恋曲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尘埃未定的大变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9-10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克拉玛依学刊(2016年6期)2017-01-12中国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分析考试周刊(2016年10期)2017-01-12中国外交的战略构想学理论·下(2016年11期)2016-12-27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推荐访问:风貌 实践 中国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