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峰 宋玉凤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情感精神。蓝染作为一门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工艺,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学习方式不断发生改变,数字化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并促进各行各业迅猛发展。数字化技术也可以为“非遗”蓝染技艺提供新的舞台,促进数字化与“非遗”深度融合,挖掘蓝染技艺全新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调研发现,“非遗”蓝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让数字化技术助力蓝染技艺传承与创新,能够让蓝染技艺与时俱进,更具活力。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字化对保护和传承蓝染技艺的价值,得出数字化技术能够带动蓝染技艺创新发展,拓宽其宣传渠道和销售渠道的结论。其次分析了蓝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现状,发现蓝染技艺在传承和创新方面都面临诸多难题,阻碍了蓝染技艺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总结经验,依托数字化背景,提出了利用数字化技术将蓝染技艺进行数字化传承和创新的新路径,主要通过搭建数字化学习体验平台、构建多驱动主体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实施多层次转化的创新设计策略这三个途径来促进蓝染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以期为蓝染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数字化;
蓝染技艺;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TS1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9-00-03
0 引言
在数字化背景下,推进数字技术与“非遗”深度融合,实现“非遗”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蓝染技艺作为优秀的“非遗”,更应该积极融合多种技术媒介,在学习、传承、创新等方面尝试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让更多人体验蓝染,走近蓝染,了解蓝染,传承蓝染。
1 数字化于“非遗”蓝染技艺传承与创新的价值
1.1 数字化概述
数字化就是利用新兴技术为商业模式提供新的收入和价值创造机会,是转向数字业务的过程。尤其是后疫情时代,信息数字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数字化技术使互联网成为全球传播平台,全球几十亿人都与这超级智能的网络相连。数字化时代被认为是跨领域与高成效相结合的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存储与处理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数字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如今,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学习方式不断发生改变,其中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数字传播、数字存储、数字阅读等数字化行为与举措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1.2 数字化于蓝染技艺传承与创新的价值
数字化背景下,蓝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设计有了新的契机。与传统的数据信息储存方式相比,数字化信息储存更加方便、高效,可储存的信息容量也更大。蓝染技艺可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多层次保护传承及创新设计。
拓宽蓝染技艺的宣传和销售渠道。文化传播需要依赖载体和工具,而技术的不断革新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方式[1]。数字化背景下,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其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丰富,这些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借助新媒体平台,“非遗”蓝染技艺及文化传播将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多的蓝染爱好者能够随时随地学习蓝染技艺。
推动蓝染技艺创新性发展[2]。新媒体不断冲击传统蓝染产品的设计理念,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元素,推动传统手工艺人改良創新工艺和设计[3]。社会各界的独立设计师及工作者无论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个人意愿,都有条件且能在短时间内通过数字媒体接触、了解蓝染技艺,并进行艺术设计,从而推动传统蓝染产品创新性发展。
促进蓝染技艺传承路径多元化[4]。得益于新媒体对蓝染技艺的宣传,高校开始建设传承基地并开展线上线下课程,传承人开始建立工作室并广收门徒,各企业也开始创立蓝染品牌,多样化、全新的传承路径随之涌现。例如,山东科技大学建立了蓝染传承基地,并与周边中小学建立联系,开展线上和线下学习体验,促进了蓝染技艺传承路径的多元化。
2 “非遗”蓝染技艺及其传承与创新现状
2.1 蓝染技艺概述
蓝染技艺是一种古老的印染工艺,是中国民间一门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发源于黄河流域一带。蓝染技艺主要包括扎染和蓝印花布两大部分。扎染是指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主要依靠针线、夹板等完成;
蓝印花布是用生石灰、黄豆粉调和成糨糊,通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这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技术进步的有力见证[5]。
2.2 蓝染技艺传承与创新现状
作为古老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蓝染技艺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底蕴,其物质载体形态与众不同,彰显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6]。近年来,政府通过颁布相关政策、给予资金支持等方式,加强保护蓝染项目、蓝染传承人以及蓝染技艺等。例如,江苏南通蓝印花布传承人吴元新老师创办了蓝印花布艺术博物馆,收集、保护蓝染花布的纹样、布料、技艺等,同时收集和整理蓝印花布的相关书籍著作、文物资料等。
在传承与保护蓝染技艺的过程中,可以创新性开发设计相关产品,创建蓝染品牌[7]。在实践过程中,蓝染技艺的传承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蓝染技艺传承人得不到足够的扶持,技艺传承面临诸多难题;
第二,缺乏高级知识人才的参与,传统技艺难以创新,得不到有效的、高水平的保护[8];
第三,蓝染技艺及产品品牌化发展模糊;
第四,对蓝染技艺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推广受到多方面阻碍。另外,高等院校参与蓝染技艺学习、保护与传承进程缓慢,缺乏实际有效的创新[9]。
3 “非遗”蓝染技艺衔接数字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3.1 搭建数字化学习体验平台
随着数字化经济的快速推进,应积极利用数字化资源,扬长补短,加快蓝染技艺数字化转型,搭建促进蓝染技艺有效传承的平台[10]。就是要充分利用数字化的独特优势,打造蓝染技艺的现代化传承保护体系,激发蓝染技艺的循环发展活力,创造性实现其数字化转型[11]。
一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打破地域限制,拓宽蓝染技艺宣传受众面,提高知名度。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其通过智慧树、学习强国等线上学习平台搭建网络课程,线下开展专业课和公开课,面向全体学生,使蓝染技艺传承得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促进了蓝染技艺传承路径的多元化。
二是建设蓝染艺术数字博物馆。目前蓝染作品多以静态方式呈现,参观者无法获得交互体验。而通过建设数字博物馆[12],参观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借助数字博物馆的VR技术,将蓝染产品转化为3D虚拟影像,可以带给参观者更强的体验感,激发参观者浓厚的兴趣。另外,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为蓝染技艺创作更多的表现形式,如数字电影、科普游戏等,同时借助三维技术还原蓝染作品的发展过程,借助VR技术赋能蓝染技艺,让个人获得沉浸式体验[13]。
3.2 构建多驱动主体的数字化生态体系
多驱动主体构成了一个数字化生态体系(见图1)——传承人和设计师为主要的驱动主体,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等是推动器,促进整个生态体系循环,然后通过新媒体平台传达给社会大众,大众再通过新媒体平台将体验反馈传达给各层驱动主体,由此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数字化生态大循环。新媒体平台在数字化生态系统中是驱动主体和大众之间的桥梁,使蓝染文化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使整个数字化生态系统充满活力,尤其是短视频为蓝染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促进了蓝染文化在各阶层传播[14]。
蓝染技艺传承人和设计师有良好的文化基因,并且掌握了核心技艺,形成了完善的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与社会各界广泛联系,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他们是整个数字化生态体系中的核心主体。在整个体系中,政府等机构作为外围驱动主体加入,在社会中形成第二轮循环,他们可以提供学术、商业、公众传播等多方面的动力,依托数字化技术,各层驱动主体可以线上完成合作,更加方便快捷。
3.3 实施多层次转化的创新设计策略
第一层次是以蓝染技艺为核心的高级定制作品,全部采用纯手工制作。传承人和设计师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制作。如以麦草秸秆为原材料的麦草画,全程纯手工制作,耗时长,人工成本高,价格也相对较高,大多为私人定制。
第二层次是结合蓝染技艺和工业生产的文创产品[15]。这种半手工的文创产品能够很好地适应批量化机器生产,给传承人带来更多的订单量,特别是在带动乡村振兴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在研发过程中,要着重控制手工成分和机器生产之间的比例,传承人手工占比决定了产品的制作周期和价格。文创产品经过市场的反复检验,会形成一个合理的价格,从而可以确定更合理的设计方案,手工制作和机器生产的比例分配也会得到优化。如“自然造物”设计的“马常青”刺绣挂偶,手工刺绣加机器批量化,合理的制作方案让产品兼顾了手工质感和价格优势。
第三层次是将蓝染作品进行数字化转换,如蓝染数字作品收藏、藍染动画电影、蓝染体验游戏等。没有手工制作成分,不受数量限制,价格更亲民,在蓝染文化宣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中共一大纪念馆发布的数字文创产品“树德里”系列,让红色文创以一种新潮的方式走近年轻一代,是文创产品及文化产业创新、求变的里程碑式突破。
这三个层次的蓝染产品构成了一个多层次转化的创新设计体系,能够促进蓝染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体系中自上而下,手工占比和制作周期、人工成本呈正相关,而与消费群体数量呈负相关。这三个层次的产品消费心理和行为是递增式的,从了解到熟悉再到热爱。其中,第三层次产品是“敲门砖”,使消费者与蓝染建立基础文化情感,因此价格比较实惠,受众也相对广泛;
第二层次消费者对蓝染产品的文化属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文化共鸣,购买蓝染产品的欲望也随之增强,因为其中的艺术价值和手工价值已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第一层次的产品是最能体现手工、文化、艺术等价值的,其内涵已超越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对消费者的文化认同程度要求也比较高[16]。由此可见,蓝染产品消费市场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当消费者对蓝染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基础时,整个社会的蓝染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也将随之增强,蓝染产品的商业流通也会随之增加。
4 结语
数字化驱动背景下,文化传播模式发生改变,蓝染技艺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其进行数字化传承和创新,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蓝染技艺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蓝染技艺。数字化技术可以为蓝染技艺提供新的传承和创新途径,从而推动蓝染技艺传承和发展,促进蓝染技艺传播和推广,实现蓝染技艺可持续发展,振兴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肖艳.试论技术进步对文化传播的影响[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25(3):202-203.
[2] 刘建辉.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产业,2022(12):79-81.
[3] 磨靖蓉,李姗姗.基于新媒体的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创新:以陕西省楮皮纸制作技艺为例[J].陕西档案,2022(3):26-28.
[4] 王林宋.新媒体平台在非遗数字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19):98-100.
[5] 朱羚.蓝印花布式样在金属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0:43.
[6] 付曦.探析民间蓝印花布的设计美学[J].现代装饰(理论版),2015(4):92-93.
[7] 王海波,卞小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将南通蓝印花布引入高校艺术课程的教学思考[J].艺术科技,2015,28(5):16,31.
[8] 张文静.草木染艺术的发展及在服饰中的创新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2):68.
[9] 贾凯,刘雨.蓝印花布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延续[J].明日风尚,2017(19):60.
[10] 周莹.蓝印花布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1,1(22):93-94.
[11] 郝儒杰,欧露,罗一平.非遗数字化传承保护体系的实践路径研究:基于四川巴中、达州、南充的考察[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2(2):32-38.
[12] 郑榕玲.新媒体时代下岭南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以岭南非遗石湾陶塑为例[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1):164-165.
[13] 张丽丽.新媒体时代高密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J].戏剧之家,2016(20):238-239.
[14] 吴波,金泳萱.非遗数字化视域下的香云纱虚拟时尚设计[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4):68-75.
[15] 伍菲.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化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果树,2022(11):113-114.
[16] 章莉莉,朱艺芸.国潮背景下的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J].装饰,2021(10):30-35.
作者简介:董健峰(1997—),男,山东聊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宋玉凤(1980—),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与应用。
猜你喜欢非遗传承数字化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7-15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数字化制胜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非遗”走进高校青年与社会(2016年17期)2016-10-25官渡古镇“非遗”联展青年与社会(2016年17期)2016-10-25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商(2016年27期)2016-10-17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