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帽子店》教学实录及评析

时间:2023-06-29 09:4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执教|徐 瑛 评析|梁昌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一起读——

(生齐读课题:方帽子店)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完成了一份预习单。我和课代表一起对预习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下面有请李颜希同学给大家做整班预习情况汇报。

生: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课前预习汇报人李颜希。下面由我来汇报第26 课《方帽子店》的预习报告。请看大屏幕。(出示)

1.全班同学都认真读了课文至少两遍,最多的同学读了十遍呢,为我们点赞!

2.这个故事同学们都很喜欢,选“非常有趣”“有趣”的同学有44名,我也选了“非常有趣”。

3.课文中有两个多音字“嚷”“溜”,注音正确的同学有39 名。跟我一起读“嚷嚷”“一溜烟似的”。这里要注意“一溜烟”的“溜”读第四声。再读一遍。其他读音书写正确的同学有39 名。跟我一起读“叫嚷、溜走”。

4.全班总共有43 名同学的问题是有效的。大家提的最多的问题是:“人的头明明是圆的,为什么偏要做方帽子呢?为什么他们觉得方帽子才是好帽子?”我也很期待在今天的学习中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师:感谢李颜希,汇报得非常精彩!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故事。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详细、生动地复述给别人听,让其他人也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最后,也要再来想一想,你们最关心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师:下面,我先来考考大家。这几个词语你们是不是都认识了?(出示:橱窗。生齐读。)你们透过橱窗看到了什么?

生:一开始,橱窗里摆着正正方方的方帽子,后来又有了圆帽子。

师:她说“一开始……后来……”,这都是在一家店里看到的吗?谁来补充?

生:一开始看见橱窗里有正正方方的方帽子,第一顶是方帽子,第二顶还是方帽子,第三顶又是方帽子。

师:是的。那其他的帽子是——

生:店主儿子开的店里有各种各样的帽子。

师:你们都认为那家店是店主的儿子开的。(出示:香蕉。生齐读。)课文里的“香蕉”指的是我们平时吃的香蕉吗?

生:指的是香蕉形的帽子。

师:是啊,你们读得真仔细!看,香蕉形的帽子。还有什么形状的帽子?一起读。

生:(齐)圆筒形。

生:我记得还有一个帽子是碗形的。

师:这是在后来开的帽子店看到的,是吗?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方帽子店主人的儿子不喜欢戴方帽子,方帽子最后成了——

生:古董。

师:看来这真是个有趣的故事。有趣的故事总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这篇长长的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21 个。

师:它藏着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内容,我们来找一找。谁来读一读要求?(出示任务一:默读课文,找出故事中让你意想不到的内容,圈画关键词语或句子。)

(生默读圈画)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吧。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内容?

生:我意想不到的内容是,做帽子的人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方帽子那么不舒服,他们为什么还要选择方帽子呢?

师:是呀,而且他们觉得——

生:这是不能改的。

(师板书:好帽子不能改)

生:我最意想不到的是,方帽子为什么不能改呢,戴得不舒服也不能改。

师:我们说的是同一个意思。还有吗?

生:我意想不到的地方是“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师:孩子们开始要做新帽子了,这让店主人感到大吃一惊。(板书:孩子做新帽子 大吃一惊)

生: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后来,方帽子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

师:孩子们长大以后又开了新帽子店,帽子没有一顶是方的。(板书:又开了一家帽子店 顾客走进了新帽子店)

生:“路上的行人已经变了样子,夏天戴着宽边的香蕉形草帽,冬天戴着圆筒形的呢绒帽……”我想,既然他们觉得方帽子才是好帽子,后来怎么戴各式各样的帽子呢?

师:这是你的一个问题。让你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方帽子现在怎么就成了——

生:古董。

(师板书:古董 气得昏了过去)

师:三(5)班的同学真厉害,一下子就把课文中最重要的四个意想不到的内容全找出来了。掌声!

1.共同练说第一处“意想不到”

师:根据四个“意想不到”,老师把课文划分了一下,来看一看。(出示)

第一个意想不到:第1~6 自然段。

第二个意想不到:第7~15 自然段。

第三个意想不到:第16~18 自然段。

第四个意想不到:第19~21 自然段。

师:我们挑一个“意想不到”,练习说一说。练之前,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请同学们读一读建议。(出示任务二:1.用自己的话来说;
2.精彩内容不遗漏。)

(生读要求)

师:什么叫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就是不背课文,用自己的理解去说。

师:真好!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感受。第二个建议呢?

生:精彩的地方不遗漏,就是重要的、精彩的地方要讲出来,不然别人会觉得这个故事一点儿都不好玩。

师:好极了!听明白了吗?我们先来练第一个,要做到用自己的话来说,精彩的地方不遗漏。

(生练习说)

师:谁来试试这个部分?(指名上台说,提醒其他同学评价。)

生:方帽子店里从来不做其他帽子,第一顶是方形的,第二顶是方形的,第三顶还是方形的。“问他们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做帽子的人做方帽子,大街上,戴帽子的人都戴方形帽子。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他们想做圆形的帽子。他们就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做方形的帽子,爸爸妈妈总是这样回答:“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方帽子是不能改的。”

(生鼓掌)

师:一口气讲完了,很连贯。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生: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热得满头大汗。舒服吗?真不舒服!我觉得可以把这个部分加上去。

师:为什么要加上去?

生:因为这是一个重点部分,写了人们戴方帽子的感受。

师:所以要加上去。这个建议特别好。还有吗?

生:还可以再加一些动作。

师:这样就更加生动有趣了。

生:她说“为什么不能做方形的帽子”,这里错了,应该是“为什么不能做圆形的帽子”。

师:你听得真仔细!我们来看复述互评单。第一条建议符合要求的,是吧?第二条还要继续努力。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生:这家帽子店从来都是只做方帽子的,他家的橱窗里,第一顶是方帽子,第二顶、第三顶还是方的。做帽子的人做方帽子,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为什么这个店里只做方帽子而不做其他的帽子,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但方帽子还是有缺点的——夏天的时候戴上它,热得满头大汗;
冬天的时候又不保暖。宽的地方太宽,窄的地方太窄。小孩子们都不喜欢方帽子,觉得不舒服,于是就问大人:“头明明是圆圆的,为什么不做圆帽子,偏要做方帽子呢?”

师:说得真好!用自己的话把精彩的内容都说出来了,而且还加上了动作。

2.挑选内容,自由练说,展示复述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四个“意想不到”里选择一个,和同桌说一说。说完了同桌互评。

(生自由练说,同桌互评。)

师:请四位同学一起到台上给我们复述这个有趣的故事。

生:这家方帽子店从来都只做方帽子。橱窗里第一顶是方的,第二顶是方的,第三顶还是方的。买帽子的人买方帽子,做帽子的人也做方帽子。可是,方帽子有一个不好的地方,戴在头上,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夏天,热得满头大汗;
冬天的时候,又感觉不太暖。舒服吗?真的太不舒服了!小孩子心里想:方帽子又不好看又不舒服,为什么偏要做方帽子呢?圆的不行吗?可是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改的,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生:孩子们喜欢用纸折出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帽子。圆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一个小孩说:“如果我们用布做成真的帽子,那就更舒服啦!”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突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让方帽子店的店主大吃一惊。更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居然也戴了一顶圆帽子!他抓起圆帽子扔在地上说:“不要戴圆帽子,你们应该戴方帽子!”“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不听话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非要戴圆帽子!”店主生气地说道。儿子不理他,偏要戴圆帽子,一溜烟跑了。

生:等到孩子们长大,他们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新帽子店橱窗里没有一顶是方帽子,橱窗里贴了一张广告:“从来都卖又舒服又暖和的好帽子。”顾客们在两家帽子店门口停了停,他们考虑了很久,终于进了新帽子店。

生:这时候,方帽子店主人看到这家新帽子店特别受欢迎,他差点气晕过去。随着时间的流逝,方帽子店慢慢成了古董。路上的行人,夏天戴着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着圆筒形的非常保暖的呢绒帽。慢慢地,方帽子不受喜欢,变成了古董。

(生鼓掌)

师:我们来点评一下,你认为哪个部分说得很精彩,对照评价单看一看,想一想。

生:我觉得第二位同学说得好。理由是她没有用书上的话来说。重点也没有遗漏,说话时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

师:她说得很投入,我们都有一种听故事的感觉。谁还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我觉得张昕妤也说得很好,重点都讲出来了。

生:我觉得前三位同学讲得都不错。我想给最后一位杨心诚同学提个建议,不要复读。

师:什么叫复读?

生:就是说过的内容,又重新说一遍。

师:是的,要注意说话的顺序。你听得很仔细。四位同学说得都很棒!(掌声)

师:方帽子店的主人看着对家的生意越来越好,自己的店却无人问津,他可着急了,想了几天几夜。这天,他把儿子叫了过来,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呢?(出示)同桌分角色说一说。

(生练习情境对话)

师:我们来请一对同桌说一说。(指名到台前)先告诉同学们你扮演的角色,再开始对话。

(生介绍角色)

爸爸:亲爱的儿子呀,你的店这么火爆,能不能休假几天,让我的店也火一火啊?

儿子:如果我休假了,顾客就买不到喜欢的帽子了。

爸爸:你休息几天,他们就喜欢我店里的帽子了。

儿子:可是,你店里的方帽子戴在头上,紧的地方太紧,松的地方太松,很不舒服呀。既然我店里有舒服的帽子,为什么非要买不舒服的帽子呢?

师:同学们看看,他们这对父子聊下去,会开心地笑起来吗?

(生表示还没聊完)

爸爸:我也觉得我这个店不太好,要不我们一起开一个新帽子店吧。

儿子:好啊好啊,爸爸,你终于明白我的心思啦,那我们就一起开店喽。

师:父子俩终于开心地笑了。我要采访一下方帽子店的主人,为什么之前很多顾客买你的方帽子呢?明明是不舒服的呀。

生:这是因为之前世界上只有方帽子,还没有人设计圆帽子。

师:哦,还没出现过圆帽子。其他同学想想,学完这篇课文,你们最关心的那个问题,现在有答案了吗?

生:我觉得大家只设计了方帽子,没设计其他帽子。

师:为什么不敢于设计呢?

生:尽管有人设计了,人们还只是要买方帽子,大家都觉得方帽子才是好帽子。

生:我认为大家都做方帽子,他们可能都不知道可以做圆帽子。

师:大家都认为方帽子是好帽子,是不能改的。

生:我想要说的是,他们不知道要设计圆帽子的原因是——有可能方帽子店的主人一直说方帽子才是好帽子,这句话一直在人们的脑海里,他们不会想还有圆帽子。

生:因为就算他们开了圆帽子店,也没有人去买,所有人都知道方帽子才是好的。

师:最后,人们不是去买新帽子了吗?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敢于尝试,去改变一些原来的想法或做法。这就是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

师:今天,老师还布置了家庭作业。请打开你们的家校联系本,用自己的方式记关键词或图标。(用智能助手布置作业)

从以下作业中选择一项来完成:

1.练习复述《方帽子店》,录一段视频,结合评价单给自己做个点评。

2.什么样的帽子才是好帽子呢?请你制订一个好帽子的标准,然后,再设计一顶自己喜欢的帽子,配上一句意想不到的广告语。

3.小组探究帽子里的文化,比如中国历代帽子的演变,英国女王帽子里的百变时尚……

师: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期待你们精彩的作业展示哦!下课!

【评析】

徐瑛老师的《方帽子店》一课,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设计教学活动,依据学生学习情况推进课堂实施,是一节教学节奏明快、学生活动充分、清简而又扎实的课。

一、情节与细节

复述不是简单的语词记忆与复现,其本质是在建构故事的心理图景基础上,进行的以故事为载体的交流交际活动。心理图景的建立需要基于对故事整体的把握,它构成复述的宏大背景与罗盘,是复述活动的舞台,也指示着复述的方向。因此,复述教学首先需要带领学生梳理情节。

《方帽子店》是一篇童话,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篇幅着实不短,阅读起来有一定困难。给学生造成更大困难的是情节的发展脉络。以时间或地点变化作为故事推进标志的童话,读起来脉络清晰,如前一篇《急性子顾客与慢性子裁缝》。这篇童话直到故事的后半段才出现了“孩子们慢慢长大了”“后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等三个表示时序的词句,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发展节奏。因此,这篇童话的情节梳理是不容易的,而在此耗费过多的时间既不现实,效益也不高。

徐老师采取了一个聪明而经济的办法,就是借助关键词。“橱窗”是展示商品的。借由这个“橱窗”,徐老师引领学生看到了帽子的发展史:方帽子—香蕉形的帽子—圆帽子—各种各样的帽子。文字与图片相结合,从课堂发言看,学生直接发现了故事发展的两条脉络,主线是从方帽子发展出来各种样式的帽子,与之相对的是方帽子成了古董。

理清了情节,建立了故事主干,还需要以细节来丰满其血肉。这个细节就是在故事里多处出现的“意想不到”。对这一部分的教学,徐老师处理得举重若轻,学生默读、圈画、交流,她只在交流中稍作点拨。课堂上,徐老师这样情不自禁地夸奖道:“三(5)班的同学真厉害,一下子就把课文中最重要的四个意想不到的内容全找出来了。掌声!”这掌声也是对徐老师的致意。当学习自主权得到保障时,学生们总会展现出骄人的学习成就。

二、复述与教学

此时安排学生复述“最意想不到的”的部分,可谓是水到渠成了。徐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着复述一处,然后让学生自选一处练习复述、展示,我们看到的始终是学生在复述。这符合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即“扶”“放”结合,从“人扶着走”到“自己走”,学生的复述能力在不断生长。实现由“教”向“学”转向的课堂,应该把课堂的主要时空交给学生,正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所说:“好的课堂是教着教着,老师不见了。”

转向“学”并不意味消解“教”,而是要“教”得更精准,更节俭。徐老师的“教”的确节制而精当,主要是让学生明确本次复述的要求:1.用自己的话来说;
2.精彩内容不遗漏。这是对语文要素的细化,也是把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能力的保障。徐老师指导学生理解这两条要求,并按照这两条要求来评价具体的复述活动,让复述活动成为可以观察和评价的学习行为。从课堂实施的情况来看,正是这关键处的教,让学生的自主性、生长性得到了提升。清简的课堂风格由此得到了有力展现。

三、任务与支架

复述不能仅仅是一个要求,它必须成为“任务”,才具有行为的牵引力。“任务”就是“做事情”,需要明确对象、要求和做事的标准。课始,徐老师让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即学习怎么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详细、生动地复述给别人听,让其他人也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学生的身份是故事复述者,对象是听故事的人,要求和标准是让听的人“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这样,一个学习性要求就被转化为一个学习任务,语文要素成为做事情的行为指引,赋能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做好事情中来。

复述任务让学生深度“卷入”故事情境。当徐老师安排学生进行父子对话时,学生自然而然地角色代入,话题展开贴合身份,并且几个回合的对话,展现了学生对童话主题比较深刻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理解并不是依赖传统的分析教学得到的,而是在复述任务中随着体验的深刻、思维的深入顺势而获得的。这是复述教学或学习任务的整体性、情境性、实践性效益的展现。

复述任务的有效展开需要教师教学时提供必要的支撑,就是“支架”。在这节课里,徐老师提供的支架主要是学习单,包括预习单、评价单和作业单。评价单提供了复述评价的两个基本标准,供学生课上互评和自评用,还延伸运用于作业中。作业单中的第一项就是复述作业,体现了教、学、评一致的教学自觉。

徐老师的教学或者说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的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支架——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基础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隐藏着的,又是对学习长期起作用的,个体的学习潜力和集体的学风都有赖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催生。课堂上李颜希同学所做的预习报告是让人惊叹的,学生们爱学习、会学习、有思考,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学习素养。这是作为校长的徐瑛老师课程与教学领导力的突出展现。

徐老师的教学既有充分的预设性,又有机智的生成性,课堂正是从李颜希同学的预习报告开始的,并且基于这个报告中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徐老师对学情的尊重,还表现在作业的设计上:制订一个好帽子的标准;
设计一顶自己喜欢的帽子,配上一句意想不到的广告语;
小组探究帽子里的文化。这样的作业设计有趣,有味。总之,无论是这一节课的设计与实施,还是我所见所闻的徐老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都显现出徐瑛老师身上拥有的作为教师最宝贵的地方——童心。

猜你喜欢橱窗帽子课文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背课文的小偷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你我都是“橱窗人”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橱窗商业文化(2017年23期)2017-04-23橱窗商业文化(2017年26期)2017-04-20橱窗商业文化(2017年14期)2017-04-20背课文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推荐访问:评析 帽子 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