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幼儿园教学活动论文(2023年)

时间:2023-06-28 17:25: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论文第1篇【摘要】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幼儿园课程改革已迈向一个新的阶段。《纲要》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科学领域的目标中充分体现了,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的知识传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学活动论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学活动论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论文 第1篇

【摘要】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幼儿园课程改革已迈向一个新的阶段。《纲要》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科学领域的目标中充分体现了,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的知识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积极交流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引导 自主探索 多样性

一、内容的生活化和生成性

1、内容的生活化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是我们一贯所追求的。我认为,教育要适时地将教育目标融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之中,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实现其教育的价值。

2、内容的兴趣性和生成性

兴趣或动机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持久动力。杜威说,儿童有调查或探究本能。因此,教育要开发并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将之扩展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保护和培植幼儿可贵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生成科学活动。

二、过程要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幼儿头脑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他们总是在老师的指挥下运转,这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必须彻底改变。

作为老师最应该做的就是调动幼儿参与的主动性,使幼儿真正的参与到自主探究学习中。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使幼儿产生疑问或疑惑发现问题是促使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源泉,有了问题,自然会想要找出答案。此时,幼儿才开始进入自主探究的状态。只有在这种好奇心的促使下,才能唤起幼儿迫切的求知欲,并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探究的活动中。

2、鼓励幼儿用已有的经验猜想和解释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进行解释、猜想和判断,这是幼儿调动原有的经验和认识的过程,它为幼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探究提供了可能。

3、让幼儿大胆尝试、验证自己的想法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探索实验得出结论,并将观察的结果和从生活中领悟到的点点滴滴相对应,如果结果和他们心中所想的一样,那么就可以强化他们对原有知识的认识。如果实验的结果与幼儿预先的解释相矛盾,将促使幼儿调整自己的原有认识、作出新的解释、建构新的知识。

三、教育价值的可持续性和多面性

1、可持续性衡量科学教育活动成败与否的关键就在于,科学教育活动能否使幼儿获得可持续发展,是否对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

(1)首先,要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其次,促使幼儿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这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和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2)在科学活动中,幼儿在自主进行探究活动中必然会获得许许多多对事物的新认识,但这不应该成为教师追求的主要目的。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人是教育的目的”,不能牺牲幼儿的探究兴趣来求取知识的获得。

2、多面性

科学活动使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从中实现的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

(1)培养幼儿进行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从而获得新知识。亲近大自然,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星空浮云、泥沙海浪、高楼大厦、飞禽走兽,深深吸引了孩子们,他们不仅用眼睛去观察,而且用他们的耳朵、手、鼻以及整个心灵去感受,发现了他们周围许许多多美好事物的“形”与“色”、“秩序”与“变化”的美和奥妙。实现的是科学教育的认知价值。

(2)科学活动的如下目标实现的是科学教育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科学活动可以让幼儿贴近生活,有效地从生活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不断沟通生活与自己大脑中所知的一些事物的联系,逐渐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从而唤起幼儿对新生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这样既能改进幼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能促使幼儿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有效地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

四、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1、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长期以来,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主渠道,甚至是唯一渠道。许多教师认为,科学教育是非常正规、严谨的教育活动,只能通过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和步骤进行。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幼儿自身发展不利,也不符合幼儿对新生事物认识的特点,太过“死板”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无法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幼儿自发的活动小组,以及幼儿的个别想法都应该受到重视。教师应大力支持并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这样也有利于集体活动的形成。

2、幼儿科学活动灵活地渗透于幼儿的日常活动中由于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很少,对周围时间的好奇和疑问应该算是每时每刻都存在,因此我认为幼儿科学教育更多的应是随机教育,应在幼儿的生活中随时随地地进行。户外活动时:地上行动着的蚂蚁、各种小虫;
各种不同的花草和不知名的动植物等等,都会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使他们产生很多疑问,此时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的机会很多。

总之,幼儿教学活动应以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学习为主,并使幼儿在兴趣怏然的生活中构建自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挑战、进行改革,它不仅利于幼儿认识的发展,也利于幼儿个性品质的养成,更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论文 第2篇

【摘要】本研究依托《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尝试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1)科学活动主题较狭窄,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较弱。

(2)活动过程控制性较强,学生对幼儿的科学学习规律缺乏认识。

(3)教学语言不够科学,学生对科学概念缺乏准确理解。

据此,研究者提出:

(1)帮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价值观。

(2)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其有关学科的科学知识。

(3)鼓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有关“科学探究”活动。

(4)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关键词:幼儿园科學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师;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为考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尝试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情况,本研究依托《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教学,采用模拟教学法,由活动方案设计者执教、其他学生模拟幼儿的方式展开活动过程,进而通过文本分析法、观察法,深入分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尝试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时出现的问题,并据此提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和方法问题。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尝试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时出现的种种问题

1.科学活动主题较狭窄,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较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发展目标中提及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天气与自然现象、科学技术与工具等方面的科学教育内容,为教师组织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提供了依据。通过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计的53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的分析发现,他们的选题包括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但这几个方面的活动数量明显不均衡,其中,有关物质科学的内容最多,涉及物体或材料的性质、物体的位置或运动、物体的能量等;
生命科学的内容较少;
天气与自然现象方面的内容单一,都是有关影子的活动;
科学技术与工具的内容最少(详见表1)。

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尝试开展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上偏重于物质科学,对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应从幼儿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缺乏较准确的把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涵并没有切实理解,因而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选择较狭窄。

2.活动过程高控,对幼儿的科学学习规律缺乏认识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控制欲较强,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机械搬用一般科学探究的过程模式。一般来说,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记录、表达交流、得出结论等环节。分析发现,75%的学生搬用这套模式。虽然可以说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已意识到,幼儿应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但他们只是机械搬用这一模式,并没有真正理解科学探究的实质。以“表达交流”为例,这一环节本来的意义在于鼓励幼儿与同伴或教师进行交流、分享,以进一步分析和解决问题,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往往将这一环节变成“总结”环节。如在中班活动“海绵宝宝”的“表达交流”环节中,海绵变形后(“幼儿”用皮筋将海绵变成了蝴蝶、青虫等),“教师”只是请一名“幼儿”说了说自己是怎么操作的,之后便开始进行总结,将“幼儿”拉回“海绵是有弹性的”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上,显然,这样的“分享交流”空有其“形”。

另一方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探究简单理解为让幼儿动手操作,而忽视了幼儿思考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大班活动“蔬果沉浮”中,“教师”在提出了“怎样让沉下去的土豆浮上来”的问题后,随即拿出泡沫板对“幼儿”说:“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来试试。”然后将土豆置于泡沫板上进行演示,之后“教师”为每个“幼儿”发放泡沫板,请“幼儿”自己操作。从中可以看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倾向于在幼儿探究之前先行“演示”,而幼儿的操作也只是“验证”教师的探究过程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探究发生。这说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着对科学探究内涵理解有偏差等问题。

3.教学语言不够科学,对科学概念缺乏理解

在科学教育中,师幼之间的良好交流能够有效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幼儿梳理科学经验,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但本研究发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语言不够科学,例如,在大班活动“蔬果沉浮”中,当“幼儿”问道圣女果为什么会沉到水底时,“教师”的回答是,因为它的个子小,这一回答明显不科学。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表示在科学活动中“很难”“很怕”与幼儿互动,怕幼儿提出的问题自己回答不了,因此,他们在活动过程中选择回避或忽视“幼儿”的问题,只按照自己事先设计的计划按部就班实施活动,与“幼儿”的互动较少且较为生硬。这里反映的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有关学科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对科学概念缺乏理解。

二、建议

1.帮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价值观

本调查发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计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存在内容大多从知识点出发,实施过程具有高控性,探究过程带有形式化倾向等问题,原因之一可能在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的科学教育缺乏真正的了解。为此,研究者认为,职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幼儿园科学教育价值观。现代科学观认为科学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结合体。〔1〕随着科学观的.改变,教育机构的科学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以获得科学常识为目标,以静态、封闭的科学知识点为教学内容,以填鸭式的灌输方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受到了挑战。现代幼儿科学教育观强调要重视幼儿的主体性,在教学目标制订上更关注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的获得,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更关注与幼儿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在教学方法选用上倾向于对话和建构,为幼儿提供探究的机会。endprint

2.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知识

本调查发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尝试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时内容趋同、探究过程形式化、教学语言缺乏科学性,研究者认为,这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本身的科学素养不足有关。幼儿园科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有研究发现,教师的学科知识越薄弱,越倾向于采用高控性的教学策略,越回避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2〕本调查发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普遍不高,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因此,应重视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其科学素养。只有具备相关学科的科学概念和核心经验的知识,教师才能有效引导幼儿建构知识和经验。

3.鼓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有关“科学探究”活动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尝试开展科学教育的活动过程中控制性较强,倾向于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这可能与其早期的科学学习经历有关。我国中小学的科学学科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目标,大部分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主要依靠死记硬背或相关技能的机械训练,从而导致学生缺乏科学探究的精神与知识和经验。因此,要实现幼儿科学教育观的转变,一方面,要帮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探究,可通过情境模拟、问题解决等方式体验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从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不宜过于强调科学探究步骤,以避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机械搬用科学探究模式。詹姆士·科南特曾指出,并不存在一种普适的科学方法。〔3〕探究并不是僵化的方法和步骤,从本质上讲,“个体的认知、社会、行为等多维度的实践活动”〔4〕才是科学探究应有之义。

4.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本调查发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尝试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趋同,进一步的访谈发现,不少学生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是从网络、图书中直接搜集来的,或稍加改编后拿来用的,有的甚至是直接“拿来”用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在我国的幼儿园,一般并没有现成的科学教育教材;
另一方面,目前高校的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大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入园观摩或实际组织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机会较少,也就是说,存在较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因此,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是职前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幼儿园科学教育优秀活动案例资源库。高校应和幼儿园紧密合作,注意搜集优秀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案例,以此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的资源库,借以帮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解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内涵,并帮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观察、提出假设、实验验证、交流等科学教育的实际教学能力。〔5〕二是建设和利用好教学实训室,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式、体验式教学。三是建立相对稳定的科学教育活动观摩基地。选择一批在幼儿科学教育方面有所积累或已形成课程特色的幼儿园为科学教育活动观摩基地,借以加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张俊.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CARLSEN W S.Effects of new biology teacherssubject-matter knowledge on curricular planning〔J〕.Science Education,1991,75(6):631-647.

〔3〕唐小为,丁邦平.“科学探究”缘何变身“科学实践”:解读美国科学教育框架理念的首位关键词之变〔J〕.教育研究,2012,(11):141-145.

〔4〕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Practices,crosscutting concepts,and core ideas〔M〕.Washington,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12:42-44.

〔5〕劉晓晔.幼儿教师科学领域继续教育侧重点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6,(11):94-97.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论文 第3篇

摘要: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通过分析这一领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幼儿探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高效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培养其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
科学活动;
教学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幼儿兴趣的培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科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涵盖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注重讲解科学知识,以及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能力和方法,却很少关注幼儿在科学活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科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指要培养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科学自主探究活动较少

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幼儿园教学多以游戏或活动的形式呈现,科学活动因其学科特点,倡导以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形式呈现。幼儿在探究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直接接触科学学习材料,有助于实现科学知识的构建。但是在当前的科学活动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解或演示的方法为主,对幼儿进行科学知识的灌输,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主要是提问法。如果幼儿说出的答案与教师心中想要的答案一致,教师就会对幼儿提出口头表扬。相反,即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但是说出的答案不是教师想要的,教师就会直接让幼儿坐下。这种僵化和以固定答案为标准的评价方法,只重视结果,忽略过程,会打击幼儿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不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1.重视培养幼儿科学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才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活动的教学活动中,提高科学活动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南师大版《做陀螺》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几个精美的陀螺,向幼儿演示陀螺的玩法,幼儿们马上就被好玩的陀螺吸引,争着玩陀螺,对陀螺的好奇心和兴趣立即被激发了出来。这时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好奇心理,及时提出问题:陀螺这么有趣,你们知道陀螺是怎么做的吗?这样就成功导入了科学活动。再如,在南师大版《纸杯电话》这个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师出示纸杯电话成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我这里有一副纸杯电话,谁愿意和我一起玩一玩打电话的游戏?(教师请一个幼儿配合,演示拉直线绳,互打电话的游戏。)参与游戏的幼儿非常激动,其他观看游戏的幼儿也跃跃欲试。这时教师说:这个电话有趣吗,你想要吗?(幼儿竞相回答:想!)教师:好,今天就请小朋友找一个同伴,两个人合作,做一副纸杯电话。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成功调动了幼儿参与科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科学活动教学氛围。

2.鼓励幼儿自主探究科学活动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幼儿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亲自动手,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解开心中的疑惑。因此,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非常适合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学习,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探究科学活动。例如,在《种大蒜》这个科学活动中,教师出示大蒜,引导幼儿认识大蒜的形状、颜色、气味,并演示大蒜的种植方法。然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大蒜的种植方法,教师请幼儿总结种大蒜的方法:第一步,选择种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第二步,找出大蒜根部,把大蒜的须根朝下,用手按到土里,轻轻地把泥土压在大蒜身上。第三步:给大蒜浇水,再将种好的大蒜端平摆在户外平台上。最后教师给幼儿布置科学活动作业:种植大蒜。幼儿根据在活动中学到的方法,亲自动手种植大蒜,并在记录单上记录各个时间段大蒜的生长情况,以及不同时期大蒜的形态(用画画的方式记录)。这个过程加深了幼儿对大蒜生长过程的了解,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幼儿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再如,在《磁铁能吸什么》这个科学活动中,教师操作磁铁吸回形针,幼儿初步了解磁铁的特性。然后教师出示记录表及材料,帮助幼儿理解记录符号及要求,具体过程如下。教师出示操作材料:磁铁、铁钉等物品,并进行演示操作。接下来教师出示记录表格,讲述记录单的使用方法。教师提问幼儿:表头上画的是哪些东西的图标?教师交代记录符号及要求:表格左栏里有个问号,它表示你的猜想,如果你认为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就在这个物品的图标下面,问号里的一栏里做上记号。接下来就是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了,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引导幼儿猜测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教师示范操作并做记号,然后幼儿自己操作磁铁,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不要弄伤小手。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磁铁,他们发现了磁铁的神奇特性。接下来教师帮助幼儿汇总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用磁铁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哪些物体是铁做的,哪些东西不是铁做的,这就加深了幼儿对磁铁特性的认识。

3.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形象是神圣且具有权威性的,教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都能给幼儿带来巨大的鼓舞。因此,教师在科学活动教学中进行的教学评价,应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教师应由注重结果评价向结果和过程并重转变,构建多元化的科学教学评价机制。教师要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对于在科学活动中积极活跃,或进步较大的幼儿都要提出表扬,对于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要肯定其大胆创新的精神,使幼儿的发散思维得到保护和发展。在多元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中,学习结果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幼儿各方面的闪光点都能得到肯定,擅长的领域都能得到发展,切实践行了促进全体幼儿共同进步的教学理念。总之,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自主探究科学活动,合理评价科学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掌握进入科学大门的钥匙,不断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娜.论幼儿园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的有效开展[J].赤子(上中旬),2015,(08):177.

[2]崔蕾.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论文 第4篇

连城山水,价值连城。作为一名生长在冠豸山下的文川学子,通过了解连城风物,从而培养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是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乡土教育是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民族文化是方域亲族形成的文化,即乡土民族文化。连城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具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连城人民把客家人所特有精神、理念及智慧都撒在连城的每个角落。建筑、服饰、细软以及起居、饮食、习俗、娱乐、教育无不体现他们高瞻远瞩及不懈努力的气魄。因此,具有不断传承和探究的价值。在《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学参考的指导下,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及地方特点,选择了几个符合地方文化的乡土教育活动内容,建构园本课程活动,生成了文化类的——四堡雕版印刷、提线木偶;
名胜类的————冠豸山、石门湖、培田古民居等;
风俗类的——闹元宵、游大龙、游古事等;
特产类的——地瓜干、白鹜鸭、慈姑、刷九品等进行渗透式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幼儿时期进行良好探究习惯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以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将乡土文化与幼儿的科学教育相结合、相渗透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探询的问题。我园的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教育活动中,对如何实施乡土教育的渗透开始都觉得很棘手,但经过一年的探索与研究,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现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介绍如下:

一、科学探究内容的相互渗透

教育内容的渗透是幼儿乡土知识教育的主要表现,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渗透。新纲要中特别提出了科学领域的知识明显地具有“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点,体现了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性知识,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的重大变革。“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之处,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孩子们的科学探究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还有益于孩子们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孩子们会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因此,我们选择了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植物:慈姑、地瓜、黄豆、蕉芋、荸荠、芋头等;
本地特有的和田鸡、白鹜鸭、黄兔等;
体验和了解材料的竹子、板车;
经历探究过程,发现事物关系的:姑田宣纸、竹木炭;
尝试实用工具,体验技术设计的:风车;
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游大龙、游大粽、游古事等。引导幼儿从自身和他人的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真正意义,使他们不仅置身其中充分体验、感受和发现大自然的美、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而且,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亲身体验善待生灵、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科学探究活动目标间的相互渗透 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反映科学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强调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但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在幼儿智育中的独特功能,没有将科学教育作为向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来认识。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处于相对独立的状况,活动计划中只注重有关认知这个单方面的目标,忽视情感、态度、能力等多方面目标,降低了科学教育的价值。作为教师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为目标,充分挖掘科学教育中认识、情感、审美等因素,充分考虑科学教育智育功能以外的德育、美育、个性养成等功能。

三、科学探究教育方法、形式及手段的相互渗透

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可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经验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进行,但较为重要的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整合。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有谈话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寻找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师应根据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发展水平,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形式及手段,使之灵活多样,活动过程丰富多彩,富于变化。例如教学“家乡的交通工具——认识板车”时,首先,运用谈话法:1。教师拉着装有小班孩子喜欢的玩具的板车从室外进入活动室,引起幼儿兴趣。(出示板车的照片)提问:小朋友们好,看,老师给大家拉来了什么车呀?(板车)真聪明!板车给小一班的小朋友送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它多能干呀!(幼儿回答以后,教师就拉出实物—板车。)2。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教师提出观察要求,观察后,让幼儿边观看图片边说说板车的外形结构。再次,让幼儿观看VCD了解板车的作用,了解板车的用途,并进行安全教育。

教师小结:板车是连城传统的民间交通工具,可以用来运各种各样的物品,帮助人们做了许多的事。“平时小朋友看见大人是怎样拉板车的?”(让幼儿徒手模仿拉车的样子。)“现在,请小朋友来到操场上学拉板车好不好?”拉时要注意安全哦!在这一活动中,教师采用的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形式及手段,而是各种方法(观察法、谈话法、演示法等)、形式(个别提问、分组观察、共同谈论等)及手段(如:实物、图片、照片、DVD等)的综合运用。幼儿获得的不是某一方面知识技能的发展,而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有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四、科学探究活动中教育资源的相互渗透

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与教育内容的整合紧密相关的。教育资源中蕴涵了多种教育内容。对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拓展幼儿教育的空间,丰富幼儿教育的方法、形式及手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科学教育中,笔者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有一些家长在接送孩子时,会向教师问:“今天孩子学了些什么?表现怎么样?回家后应该再如何学习?”这样的家长在孩子回家后,能够将教师白天进行的教育内容继续让孩子进行练习,孩子白天表现好,家长给予表扬,孩子表现稍差,家长则进行教育,久而久之,孩子的表现越来越好,所学知识掌握的巩固程度大大提高,其学习知识的潜力就被不断发掘出来了。反之,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不闻不问,时间一长,孩子的学习

知识的潜力就不能被完全发掘出来,势必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成长。通过亲子活动:参观冠豸山、游览石门湖、观看培田古民居等活动,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让孩子在温馨、安全的氛围下获得连城丰富的乡土知识。如通过家长助教活动,制作连城的名小吃“珍珠丸”、“溜溜子”、“芋子饺”等让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了解芋子的变化和作用。例如大班亲子活动《奇妙的芋子——制作连城特色小吃“溜溜子”》,让家长进入课堂,幼儿和家长共同投入探究的气氛,也会使他们感受到一种从没体验过的愉快合作。活动之后,家长们都表示通过这次家长参加的亲子活动,更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在幼儿园里学习的情况,拉近了与孩子地距离,更走进了孩子的世界。因此,幼儿园、家庭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地加以运用,并进行有机地整合,使其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有效的影响。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论文 第5篇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体系的众多环节之中,科学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值得每一位幼儿园教师的重视。虽然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相较于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依旧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每一位教师认真对待,积极改善。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幼儿园阶段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改进提出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
科学教师;
教学效率;
综合素养

当前普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如下的问题: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不匹配、组织形式不能够使幼儿适应、评价体系不健全。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每一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都应该积极吸收最新的科学教育思想,结合自身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已有科学教育模式的优化,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科学教育活动提升自身的素养,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合理安排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之前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日常接触的事物着手进行活动的设计。除此以外,教师也需要充分考虑活动内容的丰富程度,这是因为幼儿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如果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很快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不利于教师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最后,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这是因为幼儿阶段的学生语言积累十分匮乏,如果教师使用较为专业的词汇学生很难理解,自然就会对自身的教学活动产生阻碍。教师只有做好上述三个方面,一节生动有趣的科学教育活动才能够得以开展,学生也才能够通过活动开阔自身的视野,提升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我在带领学生进行“蔬菜知识普及”相关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活动开始之前在班级的自然角准备了多种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蔬菜以及不同类型蔬菜的讲解卡片。在活动开始之后我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蔬菜,并给学生留下了问题:猜一猜这些蔬菜都是长在哪里的?学生看到自身熟悉的蔬菜之后,对探究问题抱有一定的兴趣,纷纷留下自己的猜想。此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画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提供自身的理由,在学生完成这一步骤之后,我带领自身班级的学生走进果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班级内的蔬菜,并确认蔬菜长的位置。由此,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此活动课扩充自身的认知,我也可以达到活动课的教学目的。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形式

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形式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将集体教学和随机教学相结合。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虽然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之前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却不能够保证学生能够按照自身设想的流程完成活动任务。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被新的事物所吸引,此时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不应该终止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究欲望,而应该给学生做好及时的讲解,只有如此,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够得到保持,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除此以外,教师也需要重视在活动中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存在。通过互动,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拉进,学生自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促使科学教育活动的高质量完成和延续,建立合理有效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不可或缺。只有在评价体系的督促下,教师才能够重视活动内容的设计,也才能够知道自身存在的缺陷;
只有在评价体系的鼓励下,学生参与活动,配合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够得到保证,整个科学教育活动才能够步入良心循环之中。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确保评价的经常化,按每周一简评、每月一大评的方法进行评价。除此以外,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促使幼儿的发展为基准进行,尊重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例如,我在自身班级科学教育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明确了每周都结合本周的活动目的和执行效果进行点评,找出其中出彩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在每个月的汇总过程中,针对本月存在的问题认真搜寻解决方案,针对本月出彩的活动则需要发扬和保留。除此以外,对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我都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不会使用批评的话语。由此,我自身的科学教育活动质量能够稳步提升,自身班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也能够持续高涨。总之,在幼儿阶段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能够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在自身的教学之中积极吸收新的科学教育活动理念,在和广大同仁讨论和经验分享过程中,优化已有的科学教育活动方式,帮助自身班级的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金丽静.如何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5(4).

[2]何玉瑜.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问题思考与对策[J].儿童发展研究,2016(10).

推荐访问:教学活动 幼儿园 论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论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论文(汇总5篇)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