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教学设计1

时间:2023-06-28 16:2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的教学设计第1篇活动目标1.喜欢玩找规律游戏。2.通过找规律游戏培养观察能力、推理能力。3.能寻找和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活动准备课件准备:“排排坐”组图;“排队”组图;“排队蹲起”组图。活动过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设计1,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学设计1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1篇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找规律游戏。

2.通过找规律游戏培养观察能力、推理能力。

3.能寻找和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排排坐”组图;
“排队”组图;
“排队蹲起”组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引导幼儿寻找排列规律

1.出示图片“排排坐-1”。

2.出示图片“排排坐-2”。

二出示组图玩游戏寻找排列规律并按规律排列

1.将幼儿分成两组。

2.出示图片“排队-1”,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3.出示图片“排队-2”,幼儿再次游戏。

三出示组图在游戏中寻找排列规律并按规律排列

1.出示图片“排队坐”,幼儿分组游戏。

2.出示图片“排队坐”,幼儿再次游戏。

大班社会《男孩女孩》公开课视频+PPT课件+教案+动画+反思中班美术活动《跳舞的藤蔓》优质课视频+PPT课件+教案+音乐+小视频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2篇

一、说教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以上教学目标中,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差,所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
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民族小学内学生穿戴不同的场景的图片,我问学生:图片上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应该很快的发现穿着不同等等。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怎么样的呢?(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生字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考我们的民族小学都写了什么呢?

等学生读完之后,我课件逐组出示词语:

第一组:蝴蝶孔雀舞凤尾竹坪坝(注意蝴蝶都是虫字旁,理解蝴蝶是一种昆虫;
舞字的书写,当场书空)

第二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引导学生发现这组都是名族的名称,顺势引导学生说出我国有56个民族)

然后,请学生说说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总结概括: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首先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时所看到的句子。之后学生汇报,我总结并逐句出示句子:

第一句:……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学生很多,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我继续追问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再抓住“有…,有…,有…,还有…。”让学生再次体会小学生的多。然后我出示:下课了,操场上可热闹了。有有有还有。在顺势引导学生用“有…,有…,有…,还有…。”造句,更深刻的体会民族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来自不同的民族。

第二句: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大家都非常友好等)我继续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各抒己见;
然后我抓住“大家”指的是谁?(各民族的小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第三句: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得?结合课文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用“绚丽多彩”说一句话。

第四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

再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各民族直接的友爱,读出校园中穿戴不同,美丽的场景,读出同学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更深切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各民族小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学校的美丽。

这个环节,我利用勾圈画点的方法结合充分的读,让学生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上课的情景。

然后在引导学生一起去看看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刚才的课文内容的概括的基础上,学生已知晓文章的脉络。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用横线迅速画出能概括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的句子。学生汇报,我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读课文,声音真好听!

然后我继续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声音真好听?学生交流汇报,我逐句出示:

第一句: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圈出描写窗外环境的词语(安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从哪里可以体会到“声音真好听”呢?(……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同学们能不能读出窗外的安静呢?齐读句子,指名读。

第二句: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的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

再次齐读描写上课情景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同学生好听的声音,读出周围环境的安静。通过多次的读,引领学生感悟民族小学里学生上课的认真,读书声的好听……

课堂练笔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插图,看到插图,你想说些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可以写一写校园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同学们上课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等等?这个环节,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升华。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小学上学路上的快乐,上课时的安静;
那下课后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学习。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针对这篇课文,我采用了词语式板书。首先整体概括了课文写了上学的路上,上课时,下课后的情景,然后提炼出上学路上孩子们是快乐的,上课时周围是安静。这样,这则板书就成了理清课文脉络的载体,可以一目了然地理清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重点。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的】

1、正确读写“蔼、锡、毁”3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萌发科学探究精神。

5、对地球产生强烈的感激、热爱之情,知道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要爱护地球,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认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难点】

地球美丽壮观而又渺小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不够,因而不易理解;尤其是说地球像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学生更是很难体验;“生态平衡”、“生态灾难”等科学术语,亦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从电视上、书本上,有条件的可到网上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滥伐森林”投影片和“读一读”录音、备有课文朗读、地球美丽、地球渺小、地球易碎、保护地球等内容的cai课件。

【教学理念】

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课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借助卫星资源优势,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帮助学生体会地球的特点,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取以读为主、读悟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读助悟、以悟促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生灵,并且无私地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

2、对,她就是地球。让我们一起跟她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

3、在茫茫的宇宙海洋里,有几个地球?所以,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太珍贵了,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问候她吧!(再读课题)

4、地球母亲非常高兴,正在欢迎我们呢!今天,我们就以一颗感恩的心走进地球。(播放课件封页,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边观看相关图片。

2、听完之后,请同学们想想: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三、细读课文,探究地球特点及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自由读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

(一)感悟地球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内容体会到地球的可爱?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同学们,我国的神舟飞船在太空遨游时,拍摄了我们美丽家园的很多照片,老师有幸从杨利伟叔叔那儿弄到几张,你们想看吗?

2、播放课件:美丽壮观、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的地球图片。

①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自己的话,夸夸我们的地球。

②谁能根据课件中所观察到的图片,具体说说地球如何漂亮?着重从“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来体会地球的美丽。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将地球的美丽读出来。

④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地球母亲吧!齐读描写地球美丽的部分。

3、地球的美丽仅仅在于她的外表美吗?你还从文章哪些段落看出她的内在美?

①读3、4自然段中有关的语句,理解“无私”“慷慨”,说说你从中体会到地球母亲的什么品质?

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呢?读3、4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4、导读:理解了课文意思之后,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谁再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说说为什么用这种感情去读;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这句话。)

(二)体会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

导语: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她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可她又是渺小的、容易破碎的,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潜心读课文,将自己的阅读理解写在书上。

1、了解地球的渺小。

①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课件出示有关文字,提醒学生注意红色标记的字最能体现地球渺小,应重读。)

②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后,播放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一叶扁舟”体会到地球的渺小。

③课件出示说明方法及运用说明方法作用的比较题,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其作用。

2、明白地球上的资源有限,地球容易破碎。

①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你从这几个数字:“几百万年、几亿年、二三百年”中感悟到什么?

②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文字让学生朗读。)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谈。

③过渡语:是呀,人类为了眼前的发展,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乱挖乱采、过度开发,把我们的地球母亲摧残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她向我们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老师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

④展示人类毁坏资源、破坏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⑤看完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之后,此刻你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读第4自然段。

⑥同学们,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在哭泣,你想说点什么吗?此时你又将怎么样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课件出示这句话)

(三)领悟地球的唯一性及环保的重要性

1、展开小小辩论会。

同学们,我们的宇宙飞船已经遨游了太空,假如地球上不能居住了,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同学间相互讨论,说出理由。

2、激情呼唤。

是呀!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可敬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的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①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②看到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的灾难,你会想到什么标语呢?想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课件出示相关标语让学生齐读,展示全国各地保护地球的宣传图像以及保护地球的策略供学生观看参考。)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问题:地球还面临着什么危害?组织学生根据课件拓展资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展开讨论,积极探讨解决地球危害的办法。

2、课件出示配乐朗读《每天,我们的地球有……》,学生听完之后,引导学生说说感受并将感受送入对诗歌的朗诵中。

3、组织学生畅谈学文后的感想,让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总结升华: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五、反馈练习,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练一练,让学生口头作答。

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和蔼可亲(áiǎi)毁灭(huǐfěi)薄薄的(báobó)

②在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地球适合人类生存,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③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张桌子长1.6米,宽1.2米,高1米,真够气派的。

●中午的太阳宛如一个装菜的盘子。

2、出示“查一查”,让学生自主选择:

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看看存在着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可以拟出几条环保标语,可以写一封建议书向有关部门反映,有条件的也可以制作环保网页,发出环保倡议,发送到网上去。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4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出示荷叶图)师:这是什么?(荷叶)这是一张怎样的荷叶?

2、指导朗读

3、师:美丽的荷叶我们经常能看见,但是这么圆这么绿的荷叶我们却是很少能看见。所以有人写了一篇课文叫《荷叶圆圆》

4、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思考:还有谁也喜欢这么圆这么绿的荷叶?

2、反馈:还有谁喜欢这又圆又绿的荷叶?

3、指导说话:谁能把这四个朋友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三、认读文中生字并指导写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3、交流识字方法。

4、(出示生词)学生认读。

5、指导书写:机和朵。

a、师写。

b、生找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生写,师巡视指导。

四、深入感知课文内容。

师:这四个小朋友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小朋友呢?请找到“它”所在的那个小节连读两遍,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

1、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反馈。

1)小青蛙。

小青蛙的歌声是怎样的?

你们想像一下青蛙把荷叶当成自己的歌台,青蛙在唱歌的时候是什么姿态啊?

当我们蹲着的时候,我们的腿就要弯曲,所以这个“蹲”是什么旁啊?

2)小鱼儿。

小鱼儿把荷叶当成了自己的什么?(师板书:凉伞。)

为什么用“躲”?

说说跟“笑嘻嘻”结构相同的词语。

做做“游”的动作。

3)小水珠。

小水珠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理解“亮晶晶”,并用它说话。

理解“躺”并做这个动作。

4)小蜻蜒

小蜻蜓把荷叶当成了它的什么?

理解“坪”。

(出示蜻蜓立在荷叶上的图)导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板书:立]

3、看板书,回顾课文内容。

五、拓展延伸。

1、师:荷塘里还有很多顽皮的朋友也和荷叶成了好朋友。在它们眼里,荷叶又变成了什么呢?它们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2、同桌讨论,师巡视。

3、反馈。

六、总结课文。

荷叶有那么多的朋友,有那么多的好处,我们能摘它吗?(不能)对,我们要爱护荷叶,懂得欣赏它,做它的好朋友。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讲讲课文大概内容。

师:上节课我知道了,这是谁与谁之间的争吵?

板书:安柯利克莱谛

为什么而引发争吵呢?板书:本子弄脏——报复

那么结果呢?板书:生气争吵——和好

根据板书,简单说说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二、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学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发生的始终。

师:我们发现,这篇课文中还出现了哪个人物?他在文中也起了关键的作用。

安柯利的父亲。

师:那么,大家找一找,这位父亲说了怎样的话?

“应该知错认错。”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读一读三句话。

三、找出争吵原因,分析安柯利心理

安柯利错在哪里?

理由1、他先骂了克莱谛

2、他报复了克莱谛

3、知道自己错了,但没有及时认错。

安柯利的心理变化,指导朗读第1到5自然段。

要读出争吵中两个人不同的心理。

克莱谛

“我不是故意的”很友好

“你这是故意的”生气

“我在外边等你。”伤心失落的语气。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同学们说一说。

9、小练笔。写一写关于你和同学之前的一件小事。

课后反思:

本堂课难点重点都在于父亲的那句话,大家能体会到父亲说的自己错先认错的道理,但是不能深入理解关于“戒尺”。这把“戒尺”到底是什么呢?有的说是不敢勇于承认错误,有的说是对朋友不理解,等等。父亲的话有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戒尺”。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设想:

1、从阅读学表达;
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和习作资源,渗透观察和写作方法,从阅读中学会表达。

2、通过读书把握变化龙的外形特点等,做一名讲解员,以说促读,说中内化。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大自然——昆虫——小动物——奇特的小动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求知欲读课文

2、用一两句话简介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扫清障碍

1、要求:字字正确、句句流畅,声声响亮

2、练习读

3、指名,指导:“名副其实、窥视”

4、完成课后第3题

(以上由第一课时完成)

四、默读课文,把握重点

1、默读要求:思考从课文中看到一个怎样的变色龙?画出描写它的句段。

2、默读

3、交流

4、再读“变色龙”,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捕食or变色)

五、精读课文,内化语言。

当变化龙的讲解员:可以加上自己搜集的资料;
可以加自己生动有趣的解说词;
可以重点介绍某个方面……(课堂高潮处)

六、跳出课文,学表达

1、激疑:

作者是怎样观察才把变色龙写得此这么好?

(看、听、问、摸)

向我介绍时,又是怎样介绍的?

2、把解说词写下来or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七、走出起跑线,引向课外

“难得碰到”,为什么又要给放了?

观察、写日记、找资料

拓展阅读:非洲见闻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探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3、在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并能准确辨别较为复杂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激趣

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美丽的朋友,大家看!(出示只有一个触角的蝴蝶的图片.)

提问:仔细观察这张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还应该怎么做才好看?

学生回答.

生1:它是对称图形.

生2:给它画上一只脚.

教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和这只美丽的蝴蝶也有一定的关系.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同时引导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研究哪些问题?(请学生提出自己赶兴趣的问题)

【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初步感知物体的对称性,学生学习兴趣较浓.】

二、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课件出示天安门、蜻蜓、枫叶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的物体,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同学们请拿出你们自己手中的这些平面图形,折一折、比一比,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对折后的两边,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得出结论:这些图形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动画演示对折过程)

介绍:我们把这些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定义).中间这条折痕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谈话: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物体的平面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学生交流并回答)

2、试一试

谈话: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好吗?出示有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参照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看看这些常见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汇报时引导学生用“完全重合”等词语来描述和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中形成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概念.】

4、判断轴对称图形

谈话:下面我们一起到“轴对称图形博物馆”去看看.(课件出示)

小组派代表汇报合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以及判断的结果及理由.

三、制作轴对称图形

谈话:你能自己创造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吗?

引导学生制作轴对称图形.(展示学生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四、感受轴对称美

谈话:生活中有那么多轴对称图形和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是因为轴对称图形本身就是一种美.

电脑播放图片,让学生感受轴对称的美.

谈话: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吧!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美妙的图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的思绪因插上想象的翅膀而飞扬,真切地感受感受生活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积极情感.】

五、小结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

生1:轴对称图形真美啊!

生2:轴对称图形真多啊!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8篇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物体会跳的原理,学习设计会跳的玩具。

2、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

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四、教学准备:

废弃按压式圆珠笔、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带齐所需材料和工具。

2、谈话:

(1)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

(2)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

3、引入课题:《会跳的玩具》(板书)

4、讨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点拨技法难点。

(1)讨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A、 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怎样制作?

B、 你觉得自己在制作时,哪一部分比较难?

(2)老师点拨技法难点:

A、 依靠弹簧的弹力,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B、 运用卡纸进行折叠产生弹性,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5、提出制作要求:

A、 玩具会跳的功能要体现出来。

B、 利用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等材料进行恰当的装饰,使会跳的玩具更加漂亮。

C、 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卫生。

6、学生大胆设计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六、重点指导:

A、依靠材料的材质,巧妙设计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B、利用适当的材料进行给玩具进行恰当的装饰。

7、展示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观赏、评价。

8、延伸活动:游戏“会跳的玩具大比拼”,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动手动脑保持行废物再利用的热情。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9篇

教学目标:

1、为本节课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

2、根据主题,完成一组能够反应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

3、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收集信息,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设计制作和创新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学生:调查天津的旅游资源,收集相关的图片、照片、地图和有关的文字资料,准备纸、笔、剪刀等。

2、老师:收集各地旅游节海报、宣传手册、旅游地图等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欣赏 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四课《旅游节》,请同学们打开书。

教师板书:14、旅游节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在那里都看了什么,玩了什么?

生:看到山、水……还有漂亮的工艺品。

(如果学生没提到工艺品,就提醒一下:每个旅游景点都会有自己特色的东西,比如土特产啦或者各种工艺品等,你们有看到么?)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你们刚才提到的山、水、文物古迹等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如果按照属性分的话:可以把它们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同学们请看书,找一找什么算自然资源,哪些又是人文资源呢?

生:山、水、森林、湖泊等这些自然风光,叫做自然资源;
而那些文化古迹、民族风情、工艺品等被称为人文资源。

教师板书:
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二、动手操作 巡视指导

提问: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天津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是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谁能举例说出我们这里都有哪些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呢?

(知识树:盘山、长城、八仙山、独乐寺、白塔寺……)

师:近几年来,天津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很多景点都进行了扩建

例如蓟县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山区和翠屏湖的周围,老百姓建起了很多农家院,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还有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

师:有几位外国朋友想到咱们天津来玩一玩。他们听说我们五年级的同学不但很熟悉天津的各个景点,而且还乐于助人,所以想请我们做他们的导游,详细的介绍下天津景区的情况。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生:愿意。

师:可是有些朋友虽然知道咱们天津,但是对这个地方不了解,怎样才能让他们知道呢?

生:打广告、做宣传。

师:现在宣传的手段很多,比如电视广告、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散发宣传单等。我这里有一张宣传手册,大家来看一下。

师:下面同学们请看书,书上也有几个设计好的宣传手册和海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设计思路。

和学生交流书上范图,指出它们做的好在哪里,都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装饰。

师:如果让你们做,能不能做的比他们更好?

生:能。

三、动手操作 巡视指导

师:现在你们就利用手里的资料,为刚才介绍的景点做个宣传海报。画面上不但可以添画具有景区代表性的建筑,比如天津电视塔,盘山的挂月峰,白塔寺的白塔,还可以写上一些有关的传说故事。

提示:有图片的可以直接把图片粘贴上去,没有图片的景点再用笔画。

四、作品展示 点评小结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讲评。

五、总结 拓展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制作宣传海报,课下你们还可以用废旧材料或者树根、石头等做些小工艺品,送给你外地的亲戚朋友,为天津做下宣传,为我们的家乡做点贡献。同学们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一下,有用的留起来,没用的放到垃圾箱里去。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10篇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两种颜色的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知规律

1.有星期和电话号码让学生感知规律重要

板书:重复出现

什么在重复出现?

我们把这几个数,叫一组,也就是一组一组地。板书:一组一组地

2.教学生读,让人感应什么在重复的方法。

3.板书:找规律

小结:你们为什么不能记住我的手机号,是因为我的手机号没有规律,看来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发现规律、研究规律、运用规律、并去找生活中的规律。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出示熊大熊二为了阻止光头强破坏森林而建造的围墙图。

(一)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围墙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围墙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围墙的颜色是有规律的。

(2)教师提问:什么在重复?

红黄一组在不断的重复。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围墙重复的部分。

4.修一修:你能按照围墙的排列规律再继续把围墙修好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感知方向的排列规律

从游戏中感知左右的重复排列,从而引出方向也有规律。

(三)过桥问题

1、生找规律。

2、读规律。

3、使生认识到此处的规律由两个一组变成了三个一组,当两个一组找不到时,可以试着三个一组找一找

【设计意图: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规律”,帮助学生通过对比性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

(四)饼干问题

【小结:这里不再是颜色,而变成了形状上的规律,不再是两个一组,也不是三个一组,而变成了四个一组。】

(五)地板和窗帘问题

1、找规律。有颜色、形状、大小、方向四方面的规律。

2、拍手读规律。

【小结:在熊二家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图形,它们都有规律,今天,我们就用学到的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闯关游戏,运用规律

第一关:说一说。

第二关:猜一猜。

第三关、摆一摆。让学生创造规律。

第四关、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寻找规律。增加了题的难度。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的形式,由易到难,有梯度题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四、回归生活、寻找规律

1、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2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并配有押韵的语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感受到有规律的事物能带来美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五、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我总结全课,为本节课画上了一个句号,同时鼓励学生创造出更多美得规律来点缀我们的生活。

六、作业

让学生设计一串手链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规律美,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自己设计作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创造美,并且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次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发现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与能力。】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11篇

一、教学内容

我这节课上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材第61页。书上先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的内容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基础。

二、分析教材

教材首先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例题通过分别求数学课本有多少本和一包语文课本和一包数学课本一共有多少本这两个实际问题,使学生从心理上喜欢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然后教材分别以学生自己探索的形式呈现了多种算法,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例题,是从不同的两种课本求一共有多少本这种实际问题引出。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计算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口算,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法。防止混淆,教材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35+30和35+3有什么不同?”这种对比,有助于突出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帮助学生更清楚的建立数位的概念,减少计算中的错误。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新课前,我提前让学生对新课进行了预习并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在教学例题时,先学生回忆了预习时在主题图上获得的数学信息并进行归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和喜好提出数学问题问题,并让学生运用昨天学习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计算。在教学35+30的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我来当学生在学生讲解到比较关键的时候我以学生德身份提出问题,这时全班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很多同学都说了了自己的算法,虽然有的同学总结的不是很好,但是通过这一方法大大锻炼了学生总结,表达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有了前边当小老师的铺垫在教学35+3的计算过程时学生的学习情绪很高,我顺势让同桌讨论各自的算法并进行总结发言,看谁的方法更简便更科学。到此学生更加深了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

我还组织学生讨论“35+30和35+3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各有什么不同?”通过这种对比,有助于突出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帮助学生更清楚的建立数位的概念,减少计算中的错误。

“这节课大家学得很专心,投入,获得了不少的新知识,请小朋友谈谈你自己的收获好吗?”通过学生谈收获,师生共同总结全课,不仅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本课教学我力求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达到师生和谐相处和知识的渗透是润如细无声的境界。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12篇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安门和常见平面图形等纸片(白纸、彩纸、剪刀、颜料、格子纸)

【课前游戏】:

帮助米奇找耳朵。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换了个新的学习环境心情如何?愿意将你的心情写出来吗?(生到白板前写)想玩个游戏吗?(用拉幕出示一只耳朵的米奇)看我们的好友米奇也来了?看到它,你想对它说什么?咱们的游戏就是帮米奇找到它的耳朵。(出示形状,大小不一的耳朵。)学生到白板前来操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谈话:刚才上课前我们一起和米奇做了个有趣的.游戏。在游戏中我们发现,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事物很多。老师课前也搜集了一些事物,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师:如果我们将这些对称的事物画在纸上,所形成的平

面图形又有特征呢?让我们在活动动一的帮助下一起来探索吧。(进入活动一)

活动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1)将书后第115页上的三个图剪下来对折,你发现什么?

(2)自学第56页,将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用笔画一画。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收获。

3.全班交流。

(交流时出示大的图例让学生演示,并完成板书。)

小结: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将这些图形对折后(板书:对折),上下或左右两部分大小形状一样,叫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板书:对称轴)谁来指指飞机和奖杯的对称轴在哪里呢?

在活动一的帮助下咱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没有轴对称图形呢?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些图形,你能不能很快地判断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二。

活动二:辨别轴对称图形

1.先猜一猜哪几个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运用学具小组内验证自己的猜想。

3.集体交流。

想好了吗?可以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个,说一说它是不

是轴对称图形并简要的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刚才的活动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想不想动手创造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呢?一起进入活动三。

活动三:创造轴对称图形

1、每人选择一组材料创造出轴对称图形。(A:白纸、颜料;
B:彩纸、剪刀;
C:格子纸;
D:彩纸)

2、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交流自己的创造过程。

3、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

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啊,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创作出一个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表现真棒。其实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些标志,图案中,我们同样能找到轴对称的足迹,为了奖励你们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抢图形”,听清游戏规则。

师生共同游戏。

欣赏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给人一种对称和谐的美感,在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对称现象,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课件出示)

大家感觉美吗?如果把它们画下来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学

习的轴对称图形。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最后,一起来检查一下这节课的学习情况吧!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13篇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第一人称写的诗,表现的是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儿因为爸爸不在家而主动承担起照顾妈妈、保护妈妈的责任。诗写的很有特点,童趣盎然。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我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文中适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资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体会男子汉的责任感、自豪感,想象做男子汉的气概。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体会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和对妈妈的关心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你们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是父母的骄傲,如果能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父母更会为我们感到自豪,你们想做这样的好孩子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小诗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注意诗中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试着自由读诗,要求读得通顺、流畅。

3、指名读诗(纠正读错的音节及读破句的地方,鼓励读得通顺流畅的学生)

三、学习生字

1、学生一边自由读文,一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并出声读一读。

2、学生汇报所画的生字。“陀、革、鞭、劈、摘”。

3、陀:可指山冈。组词:陀螺。

革:(1)去掉毛经加工的兽皮:皮革。

(2)变动:变革。

(3)开除:革职。

鞭:鞭长莫及,鞭策,鞭笞。

劈:(1)pī用刀斧等砍或从正面切开:劈风斩浪,劈头盖脸。

(2)pǐ。a、分开劈成三股:劈柴。b、分裂。c、腿或手指分裂开:劈叉。

摘:摘花、摘录、摘记、摘要、文摘。

4、幻灯片出示书后读一读,写一写。巩固生字词。

四、指导笔顺

重点指导“革”的书写顺序。学生可做书空练习。

五、熟读诗歌

1、认识了生字宝宝,为我们的朗读扫清了障碍,男子汉们一定是迫不及待的要读诗了,下面我们就来轻松阅读。

2、自由朗读诗

3、指名分节读诗(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4、齐读诗

六、总结启发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但和生字宝宝交了朋友,而且熟读了诗歌,诗中那个男子汉的形象一定是每个同学的梦想,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阅读中,体会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和对妈妈的关心之情。

3、想象诗中的情境,懂得关心、保护妈妈是儿女的责任。

[教学重点]

有感情读文,联系生活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做男子汉的自信与自豪。

[教学准备]

歌曲《男儿当自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动激趣,盎然入课

幻灯片出示书中插图。

同学们,我们先来观察一幅图画,把你看到的说一说。

(一个小男孩儿拿着陀螺鞭子,用木车拉着爸爸用过的锯和斧子,一副男子汉的气概)是呀!文中的“我”只是刚刚上学的孩子,却是个顶天立地、英勇威武的男子汉,他是怎样做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是男子汉》。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这是一篇优美的诗歌,字里行间流露着我是男子汉的骄傲与自豪,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想一想,你是从哪句诗感受到我是男子汉的?(学生汇报时,教师可把握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三部分理解。)

(一)如果夜里突然起风,

1、第一节中抓住“不要害怕”这四个字,体会小男孩儿的坚强、勇敢。(板书“夜里起大风”“坚强”“勇敢”)

2、描写风运用的是拟人的写法,使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也体现出小男孩儿还是个充满稚气的孩子。

3、画出表示儿子行为的动词(举、赶)板书“赶风”

4、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这个小男孩儿,怎样读本节诗,才能让妈妈相信你是个男子汉呢?重点指导朗读“我是家里的男子汉”一句。“男子汉”要重读。

(二)爸爸有事不在家

1、从“妈妈你不要发愁,我是男子汉”一句中,感受到儿子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板书“责任心”画出心形)

2、从“我会用爸爸用过的锯和斧子,给你劈开生炉子的柴”中体会到我能在爸爸不在家的情况下,接替爸爸在家时的劳动任务,帮助妈妈干活。表现出小男孩儿对妈妈的关心与责任心。(板书“爸爸不在家”“劈柴”)

3、指导朗读本节诗,既要读出安慰妈妈的语气,又要读出男子汉的气概。

(三)男子汉的抱负

1、小男孩儿在生活中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名男子汉,然而,更让我们佩服的是,小男孩儿还有着远大的理想。

2、“从天上拍来的电报”一句中,体会出“我”有远大的抱负。(板书“抱负远大”)

3、从“要摘来一颗星星,照你写字到很晚很晚”体会出“我”深爱自己的妈妈,也理解妈妈的辛苦。

4、指导朗读最后一节诗。

三、朗读全诗,感受诗境

1、引读(教师读叙述部分,学生读男子汉的行为部分)

师:如果今天夜里突然起风

生:不要害怕,妈妈

我是家里的男子汉

生:我已经六岁了,我是男子汉

我会举起长长的陀螺鞭子

把不听话的风

赶到

没有灯光的角落

让它罚站

师:爸爸不会回来,今天不是星期天

生:妈妈你不要发愁

我是男子汉

我会用爸爸用过的锯子和斧子

给你劈开生炉子的柴

师:叔叔说男子汉就是有出息

生:妈妈你也有一个有出息的

如果你收到一封

师:从天上拍来的电报

生:那就是你的男子汉儿子

师:要摘来一颗星星

生:照你写字到很晚很晚

2、配乐朗读诗歌。(鼓励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朗读)

3、朗读全诗,回归整体。

四、表达感悟,深化主题

1、同学们,其实诗中描述的情景,你们也曾有过经历,把你们为妈妈做的事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2、从大家的发言情况中,老师发现男孩子们都跃跃欲试,而女同学们却显得很腼腆,其实男同学可以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女同学也一样,大家知道,木兰从军的故事吧?花木兰作为一名女子,替父从军,和男子汉一样英勇威武,还立了战功,有这样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同学们,你们说对吗?给大家个机会,男女同学一起思考。你眼中的男子汉是什么样的?预设(1)(坚强、勇敢、诚信、有孝心、勇于承认错误、学习成绩好、不爱哭鼻子等)

3、如果我是你们的妈妈,我会因有你们这样的男子汉孩子感到骄傲,我们不仅仅在家里做男子汉,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做男子汉。现在老师把歌曲《男儿当自强》送给男子汉们。

4、欣赏歌曲,感受男子汉气魄。

五、拓展练笔,升华情感

以男子汉的责任感去关心、爱我们的父母,一语道破,这是人间真情,正是这份人间的真情与亲情,让我们为之震撼,请同学们放飞自己的感动,写一首诗来表达做男子汉的骄傲吧!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14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2.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2.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3.品词析句,感受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理发店情景图。我们每个人都去理发店理过头发,但是有个叫小沙的小朋友最怕去理发店理发,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剃头大师》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预设:

(1)“剃头大师”在课文中指的是谁?

(2)“剃头大师”的理发水平怎么样呢?

(3)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呢?

设计意图:

出示理发店情景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生活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情况,验证识字效果。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我会读”。

厘lí摸mō

剃——梯仇——亿刑——形摸——模

(1)读音难点主要有“执、仇”(翘舌音)。

(2)学生读生字,组词,说句子。教师进行点拨。

4.课件出示“我会写”。

(1)指名读字词,引导学生利用生字组词、造句。

(2)指导写字。

①注意“鬼”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②“仇”字的右半部分是“九”不是“丸”。

③注意写好“表”“差”的横。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评,纠错。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生字组词造句,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旨在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三、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多媒体出示初读要求。

(1)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写到了哪些人?

(3)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最有意思?画出来读一读。

2.交流汇报初读结果。

(1)“我”给表弟小沙理发的事。

(2)课文写到了小沙、姑父、理发店里的老剃头师傅和“我”。

板书:小沙姑父老剃头师傅“我”

(3)起因(第1~6自然段):小沙天生胆小,怕剃头。小沙不愿意剃头,姑父为了给小沙剃头,每次都要押着小沙去理发店。

经过(第7~17自然段):有一次,小沙央求“我”给他剃头,由于“我”从来没有给别人剃过头,所以将小沙的头发剃得参差不齐。

结果(第18自然段):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姑父的睡衣上到处是碎头发。

(4)在小组内读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句子,并交流读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

在认识生字词的基础上,默读全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使课文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整体印象。通过诵读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句子,让学生初步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初步感受了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那么,课文是怎样描述小沙和“我”的童年生活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2.回忆上节课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句子读一读。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忆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句子,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

二、品读句子,感悟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沙的句子,感悟小沙的特点。

出示句子: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体会:天生胆小,怕剃头。板书:怕剃头

2.课文围绕“小沙怕剃头”写了哪些内容?

共同研读:

(1)读第2自然段:小沙每次都是怎样进理发店的?姑父是怎样做的?理解:押、监督、夺门而逃。(板书:监督)

(2)读第3自然段:进了理发店,小沙是怎么做的?理解:“害人精”、怒视。

(3)小沙口中的“害人精”指的是谁?小沙为什么称他为“害人精”?读课文第4~6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

小沙口中的“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他的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他的眼神也不好,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还有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剃头时,小沙吃尽了苦头,但不敢动。理解:规规矩矩、耿耿于怀。板书:“害人精”

(4)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2~6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这几个自然段写出了小沙怕剃头的原因。

3.课件出示“我”给小沙剃头的情景图。

(1)学生描述图画的内容。

(2)找出课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自然段。

4.默读课文第7~17自然段,自学提示:

(1)小沙为什么央求“我”给他剃头?

(2)小沙央求“我”给他剃头,“我”的心情怎样?找出相关句子。

(3)“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说一说。

5.根据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板书:随意乱剪

6.分析句子。

(1)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这是“我”第一次给别人剪头发,虽然“我”不会剪,却敢下手,胡乱剪下去,自以为动作熟练,非常有自信。

(2)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把小沙的头发剪坏了,他还是无所谓的样子,真是容易满足。

(3)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给小沙理发后,小沙头发的样子。

(4)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这句话写出了小沙看到自己的头发时吃惊的样子。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事情的结果如何。(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姑父的睡衣上满是碎头发,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设计意图:

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小沙的特点,理解小沙怕剃头的原因,然后分段读课文,理解句子,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过程,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三、回顾总结,感受趣味。

1.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剃头大师”是一种自嘲,文中的“我”其实没有剃头经验,只是被小沙用来摆脱“害人精”的折磨罢了。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不仅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还能深化文章的主题)

2.读了课文,你认为小沙和“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板书:无忧无虑美好幸福。

设计意图:

运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小学的教学设计 第15篇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能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中国龙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搜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

教学难点:

在绘画中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在“欣赏.评述”中请同学讲述龙的象征意义并体会龙的精神。

学习材料

课件、计算机、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让我们来看看动画片中有什么好吗?

[播放动画片]

2、你们喜欢龙吗?谁能说说你第一次见到龙时的感受?龙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它因为造型威武,身材强健深得大家喜欢。下面我们就带着崇敬的心情感受一下中国龙。[板书课题]

二、认识中国龙形象:

1、孩子们,真正的龙我们都没见过,但龙的传说已源远流长,龙的形象出现于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6400年,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课件出示龙形象出现的时间]

2、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变,让我们来看看好吗?

[课件出示龙演变的三个时期]

3、虽然经过时间的磨砺,龙的造型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是龙是中国人造的理想化动物形象,是中华民族独到的精神文化,它身上具有很多动物的特征,你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找找吗?

[课件出示寻找龙与其它动物的相似之处]

4、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并没有龙这样的神奇动物,但在人们的幻想中,它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千姿百态,大家想看看中国龙到底有哪几种动态吗?

[课件出示龙的动态]

三、寻找生活中的中国龙形象: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龙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谁能来说说你都在什么地方见过龙的形象呢?

四、感受身边和艺术中的中国龙形象:

1、在今天,中国龙文化上下八千年,龙的精神无处不在,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来,让我们瞧瞧吧。

[课件出示龙与艺术的图片]

2、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有关龙的形象图片,那么龙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出示龙的主要组成部分]

3、龙是一种内在的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龙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各种不同的龙的图片]

4、龙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是自强不息的炎黄子孙,大家想不想看看小朋友是如何表现中国龙的呢?

[课件出示小朋友的画]

五、表现中国龙形象

1、看了这些小朋友的画,大家是不是也心动了吧!小花猫看我们学习得这么认真,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作业提示]

2、你们小组想表现一条什么样的中国龙?小组里商量一下。

3、哪个小组能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

4、我们小组里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把它表现出来吧。

5、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放音乐。

A、辅导不能表现龙特点的小组。

B、辅导画面单调的小组。

六、展示中国龙、体会龙精神。

在小组里说说你喜欢哪一条中国龙,为什么?

七、 延伸龙精神。

我们是龙的传人,就让我们致力于繁荣龙的文化,弘扬龙的精神,昌盛龙的故乡。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小学 小学教学设计1 小学的教学设计(汇总15篇) 小学的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