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大班教案17篇【完整版】

时间:2023-06-27 17:5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第1篇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使用圆舞板、铃鼓、双响演奏歌曲。2、难点:能根据图谱演奏歌曲。活动目标:1、知道乐谱是4/4拍,能根据图谱进行演奏2、懂得用适合的乐器来演奏乐曲。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欣赏大班教案17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17篇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1篇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使用圆舞板、铃鼓、双响演奏歌曲。

2、难点:能根据图谱演奏歌曲。

活动目标:

1、知道乐谱是4/4拍,能根据图谱进行演奏

2、懂得用适合的乐器来演奏乐曲。

3、通过乐曲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圆舞板,铃鼓和双响筒若干。

2、节奏卡片五张,分别是|XOXO|、|XXXO|、|XXXX|、|X---|、|XXOXXO|,3、幼儿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听过大中国这首歌。

4、音乐磁带,乐曲的节奏图谱。

5、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6、经验准备:熟悉歌曲,熟悉各个乐器。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乐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大中国音乐)2、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感受乐曲。

师:你听到这首乐曲心里有什么感觉?

二、熟悉节奏,学习拍打。

师:在这首乐曲中还有一些节奏呢,看看你会拍吗?

1、教师依次出示|XOXO|、|XXXO|、|XXXX|节奏卡片,帮助幼儿回忆经验,复习节奏。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告诉大家,节奏卡是怎么看的?X的时候是该干嘛。O的时候是该干嘛。

幼:X的时候是拍手,O的时候不拍手。

师:那我们一起来拍手练习练习这些节奏卡。

2、学习新的节奏类型:|X---|、|XXOXXO|师:这些是我们新的节奏卡,你会吗?来试一试。

(1)幼儿自主拍节奏。

(2)师:在|X---|中,这个“—”短横线是什么意思?你来猜一猜。(这是我们的延长符号,并不是停下不拍节奏。)

(3)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表示延长符号。

师: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动作来表示延长符号吧。

(4)师:|XXOXXO|,谁来拍拍这种节奏?教师引导幼儿与第一种节奏进行对比,体验快速拍节奏的感觉。

师:这个和我们刚刚出示的|XOXO|有什么 不同啊?是不是速度变快了。

师小结:我们在通过学习节奏卡后,了解了新的节奏,那我们接下去就要看图谱,让我们跟着图谱来来尝试着演奏歌曲。

三、观看图谱,连贯拍节奏。

1、教师出示图谱,鼓励幼儿自主的边看图谱边拍节奏。

师:小朋友们在拍节奏的时候,觉的哪里有困难?我们一起来练习一遍(教师帮助幼儿巩固练习。

)

2、教师与幼儿一起看图谱拍节奏。

3、幼儿边听乐曲边拍节奏两次,提出具体的要求。

师:下面要请小朋友自己来拍节奏了,请大家看好图谱,一起演奏。

师小结:演奏过2次后,老师觉得小朋友都很不错,那你们想拿上乐器来试一试吗?

四、选择乐器,探索合奏。

1、教师介绍乐器,幼儿按意愿选择乐器,在自主看图谱的基础上边听乐曲边用乐器演奏。

师:请你选择乐器,请一种乐器的小朋友坐一起。

2、请幼儿为乐器找相对应的图谱做朋友。

师:每个乐器在图谱上都有相应的标记,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地方是需要哪些乐器演奏的吧。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轮奏练习,即根据图谱上的乐器标记演奏相应的节奏,在轮奏的基础上进行合奏。

师:既然我们找到哪里需要哪种乐器演奏后,那我们来一起试试吧。

4、幼儿听乐曲演奏。

师:比一比,哪一组的节奏拍的最稳最有力。

5、教师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合奏部分的节奏。

活动反思:

《大中国》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的",与我们平时教孩子唱的儿歌不同,可能孩子们的在幼儿园里接触到像这样的乐曲比较少,所以在听到音乐时,很快的随着乐曲美妙的音乐不自觉的有节奏的拍起手来,嘴里还不停的唱着。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的吧,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随着乐感不由自主的快乐的手舞足蹈起来。孩子们学的很开心。有些句子因为比较成人化,孩子在学唱中有些困难,特别是对于“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歌词的理解,我就用孩子们的语言给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释:因为我们祖国有许多的宝物,外国的人想来抢走我们祖国的宝物,所以他们来打我们,经过战争,我们中国人终于把这些外国人赶出去了。孩子们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词,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种自豪、开心的感觉。最后,请幼儿欣赏音乐,自由舞动起来,一些孩子还能合作表演,效果较好!通过倾听、理解、欣赏、表演,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再次浮现在幼儿的面前,让幼儿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时,既愉悦了身心,又丰富了幼儿的想像。我想音乐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大中国》在我们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2篇

[设计意图]

民间艺术旨在引导幼儿对艺术活动感兴趣,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喜爱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工艺等,《金蛇狂舞》是典型的民族乐曲,该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情绪欢腾激越,象征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信心与期望。选择这节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通过欣赏乐曲,感受具有我国浓郁民族风格的音乐,使幼儿了解龙在我国的民俗上有着风调雨顺、安定祥和的寓意和象征,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

该乐曲情绪激昂,程序设计上采用直观的录像资料作背景,便于幼儿感受和理解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敲锣打鼓舞大龙。幼儿对此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加之乐曲的欢快情绪,很容易感染和带动幼儿。又通过学习敲锣打鼓、舞龙动作并表演,在快乐中体验了乐曲ABA曲式结构,同时使幼儿更加切身的体会到民俗的庆祝形式。

[活动目标]

1、结合耍龙灯、敲锣打鼓等传统文化活动让幼儿熟悉乐曲ABA三部分的结构,感受乐曲的性质,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之情。

2、在配乐儿歌朗诵的帮助下,通过用拍手、跺脚的方式表现节奏应答的结构。

3、学习不挤、不断,一个接一个,保持距离地双队行进;
学习在双队进行时相互协调,能够看指挥做出高、低、旋转等龙灯队的队形及动作变化,并且两队能相互配合,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和幼儿讨论我国的传统节日及民俗风情,

2、龙头头饰及其标记,戴在头上的飘带每人一根(红色和黄色两种)。

3、配以完整乐曲《金蛇狂舞》的录像资料。

4、学习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正月里来闹新春,龙灯耍得快又急;
一二三四五,来跳龙灯舞;
一二三,来敲锣;
三二一,来打鼓;
敲锣,打鼓;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锵,锵锵以锵以锵锵,以锵以锵锵!

[活动过程]

1、完整倾听音乐,让幼儿自由谈话初步感知乐曲的风格、情绪。

2、观看录像,通过录像中的舞龙敲锣打鼓场景进一步感受音乐欢腾热烈的情绪。

3、配乐儿歌朗诵,欣赏B段音乐。

(1)教师和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2)教师和幼儿分声部朗诵儿歌。

(3)将幼儿分成两组,将每一大句儿歌分成上下两句,一组幼儿朗诵上句,一组幼儿朗诵下句,最后的锣鼓节奏一起朗诵。

(4)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的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应答。

(5)教师播放音乐,幼儿用拍手、跺脚的动作代替锣鼓表现音乐。

4、为A段音乐创编舞龙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舞龙灯的动作,让幼儿用手臂表现。

(2)教师带领幼儿跟随A段音乐在小椅子上用手臂表现舞龙灯。

5、欣赏全曲,和幼儿探讨乐曲的ABA曲式结构。

(1)引导幼儿欣赏乐曲,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区分出乐曲ABA的曲式结构。

(2)分段欣赏,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用龙和锣鼓表示三段体,使幼儿对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

6、空间移动带领全班幼儿舞龙表演,通过表演舞龙、敲锣打鼓的动作进一步感知乐曲性质。

(1)教师主持分工:A段音乐,分两组做舞龙灯;
B段音乐,分两组对打节奏;
A段音乐,分两组做舞龙灯。结束句处,教师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幼儿站定说:“锵锵锵”。并在说最后一个“锵”字时,双手分开高举过头表示结束。

(2)教师用绣球指挥两队龙看指挥做出高、低、旋转、等龙灯队的队形及动作变化,体验游戏的快乐。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3篇

设计意图

端午节快要到了,大街上到处都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粽子、绿豆糕、艾窝窝等特有的节日物品吸引着孩子们。一天,贝贝在班上兴奋地告诉大家:“超市里有条龙呢!”很多孩子都附和起来:“我也看到了!”“龙身上还装有粽子呢?”就在那天的社会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交流了端午节的来历、过端午节时的习俗等内容,孩子们意犹未尽。于是,我想到了让孩子们欣赏民乐《金蛇狂舞》,希望幼儿在艺术欣赏的氛围中感受民俗风情,体验民族节日热闹欢快的景象。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热闹欢快的特点,喜欢中国民乐。

2.分别用身体动作和声音的长短,尝试表现乐曲a段和b段。

3.初步理解乐曲中的“对话”结构,感知aba结构。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教师了解民乐《金蛇狂舞》的背景等相关知识;
幼儿已玩过“对歌”的游戏。

2.材料准备:乐曲《金蛇狂舞》、电脑、录音机、故事《双龙戏水》、图谱、自制龙舟、龙的头饰、红绸、锣、鼓等。

3.环境准备:区角张贴划龙船、舞狮子、舞龙、放鞭炮等喜庆活动的图片;
布置河道的场景,有起点、终点和水草等。

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乐曲,充分表达感受。

①幼儿随民乐《喜洋洋》舞动入场。

②请幼儿安静地欣赏民乐《金蛇狂舞》,思考: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想干什么?

③请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随音乐表现。

2.欣赏故事,感知乐曲aba结构。

①教师边操作图谱边讲故事《双龙戏水》。

②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③再次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结构。

④这个音乐有几段?它们一样吗?

3.分段倾听,理解乐曲中的“对话”。

①请幼儿重点欣赏b段。

②它们像在干什么?

③请幼儿分组模仿“对话”表演。

4.玩游戏,感受乐曲的欢腾、热烈。

①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龙随音乐游戏。

②请幼儿自己尝试游戏。

5.了解乐曲的相关知识。

你们喜欢这首乐曲吗?它是我们中国伟大的音乐家聂耳创作的一首民族乐曲。这首好听的乐曲名字叫《金蛇狂舞》。

活动延伸

1.将乐曲中的“对话”创编成儿歌,让幼儿合作朗诵。

2.请幼儿随乐曲玩舞龙灯或舞狮的游戏,充分感受乐曲的民族韵味。

3.观看舞龙舞狮的录像片,了解《金蛇狂舞》的真实含义。

活动反思

《金蛇狂舞》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乐曲热闹欢快,原曲结构较为复杂,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音乐对幼儿的可感性、可接纳性,教师将乐曲中的重复部分进行了改编。

环境和材料对此次活动起着极大的暗示与激励作用。精美的教具是教师运用的重要手段,教师用中华民族特色的线描制作了两条形象生动的龙,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彩带制作了图谱――海洋,自制了色彩鲜艳的龙舟,在空地上也布置出海洋的路线,并且同图谱吻合,让幼儿在符合乐曲意境的环境中,理解和感受作品。

活动中,教师调动了幼儿诸多的感知通道――听觉、视觉、运动觉等,让幼儿在观看教师图谱演示、跟随乐曲做动作等方式方法中,反复地倾听乐曲、感知乐曲。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幼儿划龙舟比赛的场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准确地表达了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并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活动分别运用了集体、小组、个人等形式让幼儿参与活动,教师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活动的氛围轻松愉快。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4篇

目标:

1、根据故事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内容。

2、能理解简单的图谱,尝试看谱听音乐。

3、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大胆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里各种小动物和大狮子的形象。

准备:

1、图谱;

2、魔棒,小铃;

3、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通过游戏,了解故事内容。

1、游戏一《小树变森林》

幼儿作种子,师用小铃表示下雨,随着小铃的声响,小树慢慢长大,变成大树,师说:“风吹来了”“树枝”(幼儿用手臂)随风飘荡。

2、游戏二《仙女施魔》

师扮演仙女,魔棒一指,就“变出许多小动物”。幼儿变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兔、小鹿、小松鼠、小鸟……)“变出大狮子”,幼儿做狮子动作。

3、出示图谱,教师讲述故事《森林的故事》(故事略)

提问:森林里有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欣赏音乐

1、幼儿看图谱,完整欣赏音乐。

2、幼儿边欣赏音乐,边自由做动作。

3、分段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三、探索用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1、听音乐,玩游戏。

游戏玩法

:A段幼儿随着音乐扮演种子慢慢地发芽、长高,变成大树,在微风中摇摆;

B段根据音乐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和大狮子的动作。

2、根据音乐分角色进行游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师生讨论角色分配,选出仙女、狮子人选(教师幼儿均可),种子与小动物角色由幼儿根据自己喜好选择。

游戏一至二遍结束。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5篇

活动目标:

1、自编节奏谱,初步感受分声部合奏,体验演奏的乐趣。

2、能用乐器表现音乐作品气势雄壮的特点,抒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节奏卡片、节奏总谱、乐器(小铃、铃鼓、响板、竹筷、大鼓、沙锤)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乐曲

幼儿听音乐并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T:这几天我们在研究什么呀?(中国)

对呀,我们知道中国的各个省市自治区,还画了天安门,举行了升旗仪式,昨天我们也听了一首很好听的歌颂祖国的歌,是哪一首?(大中国)

今天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遍,不用唱出声音,用耳朵来摸一摸音乐。好吗?(好)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气势雄壮)

二、熟悉节奏,培养节奏感

1、徒手拍节奏

T:昨天我们讨论出来了一个节奏总谱,而且用自己制作的乐器等演奏过是吗?那怎样的拍子才能表现出《大中国》气势雄壮的特点呢?对了一拍一拍的,XXXXXXXX

和切分音符是不适合的。好让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法来听音乐打节奏。

2、用相声词表现节奏

T:接下来我们用声音来演奏好吗?请你想一想小铃用什么声音?铃鼓用什么声音?沙锤用什么声音?

3、用动作表现节奏

T:在这首歌里你有没有找到轻和响两个反义词好朋友?请你用动作表现轻和响好吗?

三、自编节奏谱

1、幼儿分成六组

a—小铃

b—小铃

c—铃鼓

d—响板

e—竹筷

f—双响筒

T: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新本领了,自己编节奏谱,怎么编呢?每个小组都会有一本乐谱本,和四张节奏卡,挑选两张制作成节奏谱,并把它夹在乐谱本上,按照从左往右的习惯,演奏乐谱。(教师示范)有的节奏卡放在一起很好打,有的却很难打,你们可要注意了,如果觉得这两张节奏卡放在一起很难打,就可以动动脑筋换一张卡试试。

2、幼儿按小组形式协商自编节奏谱(作两个小节的节奏),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听音乐演练,教师指导。

四、集体演示。

1、幼儿分组演奏自己的节奏谱。

2、其余幼儿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五、尝试合奏,感受不同乐器合奏的特殊音效。

六、用自制乐器进行演奏,体验创作的快乐。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6篇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感受舒缓与轻快、活泼的不同音乐性质。

2.尝试用多种方式(语言描述、身体动作、线描等)进行音乐表现。

3.通过游戏,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欣赏乐曲,感受舒缓与轻快、活泼的不同音乐性质。

难点:尝试用多种方式(语言描述、身体动作、线描等)进行音乐表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白色图画纸一张、记号笔一把。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将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安静、用心地听,老师很想听听你们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安静欣赏音乐一遍,启发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1.同伴之间交流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跟旁边的伙伴说说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2.请个别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师:请告诉老师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二、通过欣赏,感受和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性质

师:小朋友你们对音乐的感觉真好!那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我们再来听听看。

1.完整欣赏音乐一遍,让幼儿能初步感受音乐的变化。

师:这首音乐的旋律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幼:强弱

幼:快慢

2.教师随着音乐旋律配上简单的图谱,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旋律变化。

(1)师:在老师的心理还想用有趣的线条来表现这首音乐的变化。小朋友也伸出小手跟老师画一画,一起再来感受音乐的变化。

(2)师:从这张图谱可以看出音乐的变化,在乐句舒缓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怎么样?(波浪画的比较慢,比较大)音乐变得轻快活泼的时候老师画的波浪线又是怎么样?(波浪画的快、密)

3.通过图谱分乐句欣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表现两种不同性质的音乐。

师:小朋友当听到舒缓音乐的时候,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幼儿自由的表现)

师:随着音乐的变化,音乐突然变得轻快活泼起来,那小朋友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鼓励幼儿想用什么动作表现,就用什么动作表现。要求幼儿认真听音乐,随着音乐的变化动作也要发生变化。

三、通过欣赏课件,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1.教师向幼儿介绍作品的名称、内容。

师:你们知道这首音乐的名称吗?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原來这首音乐是法国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圣桑的作品,他天天到水族馆去观察,看到小鱼们快活地在水草边游来游去,快活地嬉戏,觉得很美,就谱写了这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名字就叫“水族馆。

2.播放课件,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有趣的水族馆。

(1)师:我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也来感受一下美丽的水族馆吧!

(2)师:感觉怎么样?

通过视频,音乐与图像结合让幼儿感受作者创作音乐作品时用心灵体验到的水底世界里优美的意境。

四、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有趣的水族馆。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1)师:美丽的“水族馆”还有什么东西会跟着音乐动起来?

(3)师:我们现在就变成水族馆里的东西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自由自在地表现。记住要随着音乐的变化来表现动作。

再次请幼儿欣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对水底世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7篇

活动目标:

1、想象乐曲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2、感受A段的悠闲和B段的欢快情绪,尝试用动作来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牧童教具,记号笔一支。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背景图一幅)

师:小朋友,你们看,图上有什么呀?

看了这幅图心里有什么感觉?

这么美丽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玩玩?

看,已经有人去了。(出示牧童教具)他们是谁呀?

美丽的春天来了,桃红柳绿,阳光明媚。两个小牧童倒骑在牛背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身边的美景,他们高兴地吹起了短笛,你们听。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牧童短笛》。

师:听了有什么感觉?

这首曲子从头到尾给你的感觉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2、分段欣赏音乐。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这一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想一想这时小牧童们在干什么?

他们是怎样吹笛的呢?这里面还藏着一个秘密,请小朋友们再仔细地听一听。

(2)再次欣赏第一段音乐。(师操作牧童教具)

师:谁发现秘密了,他们是怎样吹笛的?(用线条记录在小路上)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幼儿分成两组,听第一段音乐自由表演。

师:这段音乐讲的是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现在我们来听听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想想看,这时候小牧童又在干什么呢?

(4)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听了感觉怎样?

想想看,小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

他们会玩些什么呢?谁来学一学?

(5)再次欣赏第二段音乐,个别幼儿学做小牧童表演。

师: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讲的是牧童们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做游戏的情景。下面请你们再来听一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

(6)集体听第二段音乐表演。

(7)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

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

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3、理解乐曲结构。

师:这首曲子一共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

(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

4、给乐曲取名字。

师:这么好听的曲子,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叫什么呢?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小乡村,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我们就叫它《牧童短笛》吧。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江南的美景吗?你们觉得在我们的家乡,哪里最美?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着小牧童,到美丽的乡间去走一走、玩一玩。

(师生集体听音乐表演动作,出教室。)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8篇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欢乐情绪。

2、学习用身体动作合拍的表现乐曲的节奏。

3、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小狗动作,并尝试合着音乐大胆表现。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小狗树林的图片

2、小狗录音,乐曲《小狗与口哨》

3、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瞧!今天,有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录音:狗宝宝,你们好,我是小狗旺旺,我也有一个小主人,我的小主人可好了,他经常带我去小树林散步,一边走一边还会吹着好听的口哨呢?

完整欣赏乐曲。

二、分段欣赏

提问:好听吗?你再乐曲里听到什么声音了?你会吹口哨吗?一起来学一学,小狗散步的时候可高兴了,瞧!它一边走一边还留下了小脚印呢?

欣赏第一段:

请幼儿按着图谱学一学小狗走路(注意按音乐的节奏踏步走)请幼儿按不同的要求:

①不放音乐,看图走,和老师一起走。

②集体听音乐,一起看图走。

③幼儿自己听音乐律动。

④请幼儿有感情,高兴的学小狗走路。

欣赏第二段:

师:小狗来到了树林会干什么呢?

幼儿学习按节奏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吃骨头、摇耳朵、打滚、点头……)先一种动作,然后加深难度两种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欣赏第三段:

太阳下山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请幼儿自己听音乐,按音乐的节奏踏步回家。

三、完整表现狗宝宝,音乐好听吗?这首音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口哨与小狗》,我们再来听一遍。

(1)再次完整欣赏音乐。

(2)请幼儿跟着音乐,完整的表现小狗和小主人散步的情节。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9篇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紧张、激烈的气氛,并通过不同方式进行表达。

2、感受游戏中相互配合、合作游戏的快乐。

3、在绘画、语言、游戏活动中理解音乐。

活动准备:

1、会玩《找领头人》的游戏。

2、《野蜂飞舞》的音乐磁带。

3、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直接导入,引出乐曲。

教师:今天呀!xx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乐曲,请你们来听一听,听完之后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好不好?

2、整体欣赏乐曲,初步体验乐曲的紧张、激烈气氛。

(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及时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幼儿对音乐的感受。)

好,音乐听完了,谁来说说你的感觉怎么样?你说说看(像蝙蝠)你觉得像什么呀!像蝙蝠在干什么呢?你呢?你有什么感觉?还有哪位小朋友想说一说跟他不一样的感觉?你说说看。(提问3-5位幼儿,关注全体)

3、再次整体欣赏乐曲,并用画线条的方式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幼儿边听音乐边绘画。

教师:好,还有很多小朋友想说,没关系,待会儿会用另一种方式让你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一次呢,我们再听一遍音乐,听完之后请你用一种线条,把你听音乐的感受画下来,我们学过的线条有哪些?说说看?你来说,大家用手在空中一起画画看(波浪线、长城线、蜗牛线、直线、锯齿线等)锯齿线怎么画,像什么?好,还有什么线条,大家一起来还有不一样的,在这么多的线条里面你觉得这个音乐和哪种线条最像,就请你待会儿把它画在后面的纸上。请小朋友轻轻起立,每人找一个空地方站好了画,不搬小椅子,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线条(放音乐,教师指导提醒幼儿做好标记)

(2)展示作品。

好小朋友已经画完了,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画的是哪幅画为什么要这样画?你画的是什么线,像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呀。(邀请3-5位幼儿)

4、了解音乐作品中的动物形象,并引导幼儿用动作表达形象。

(1)教师:大家说的呢,都非常有道理!但是音乐家呀,他写的是一群大黄蜂在空中怎么样?(两手做翅膀状)在空中怎么样呀?在空中飞舞的故事。他给音乐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猜猜看?(野蜂飞舞)那我们想想看大黄蜂飞舞的动作有哪些?可以怎么飞?做给我看看(上飞、下飞、前飞、后飞),有的小朋友这样子(两翅震动),还有的小朋友这样子,还有呢?好的这么多的飞法!

5、通过游戏的方式感受乐曲。

你们都玩过“谁是带头人”的游戏吗?那你们记得是怎么玩的吗?你们觉得“谁是带头人”游戏心情和听这个乐曲的心情像不像?哪里像?那我们今天听着野蜂飞舞的乐曲来玩“找是带头人”的游戏。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带头人,这个带头人要把我们刚才想出来的大黄蜂飞行动作做出来,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做,刚才我们想处大黄蜂飞行的动作有哪些?我们来回忆一下,谁愿意来当带头人(所有人跟着一起做)这个带头人做的好不好?

下面我们就来边听音乐边玩游戏,xx老师先要选一个找带头人的人,谁愿意上来找?好,请你把你的小眼睛蒙起来,xx老师现在在选一个带头人,站起来给大家看,知道吗?(放音乐)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思考:

怎样找到领头人?(看谁第一个变换动作,看大家的眼睛看着谁,看谁的神情最紧张……)

领头人怎样不让别人找到自己?(等找的人眼睛不看自己的时候,再变换动作;
不要太紧张)

大家怎样掩护领头人?(用眼睛的余光看领头人)

教师:今天我们是用哪几种方法和音乐做游戏的?以后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方法去欣赏别的乐曲。

活动反思:

《野蜂飞舞》这首乐曲情绪紧张、激烈,节奏变化快,但乐句不工整,乐段也不很明显。而我们平时往往会选择节奏和结构较清楚的作品,这类作品选择较少。根据这首乐曲与众不同的特点,我把活动重点定位在用语言、绘画、游戏的方式理解音乐,能合作共玩游戏,与同伴协调一致。

本次活动通过对作品的倾听、对音乐情绪的体验及幼儿的自主表现,让幼儿更多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解音乐,理解有赖于倾听,两次倾听活动要求不同。一次是笼统地听,整体感受;
另一次是细致地听,听画想结合,让孩子捕捉音乐细微的变化并尝试表达。后半部分是听音乐玩游戏,游戏的趣味性极强,每个孩子都自主参与到游戏中,合作共玩,相互配合,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

活动中孩子的主体性突出,因为活动的每一环节是针对全体孩子设计的,无论是倾听,还是绘画,或是做游戏,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其中,所以整个活动没有一个孩子处于游离或旁观的状态,整个活动线条流畅,一气呵成。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10篇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乐曲ABCA’的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欢快、优美等特点。

2.能通过音乐图谱、故事感知等方式,进一步理解音乐的特点及乐段的变化,能用肢体动作体验和表现土拨鼠一天不同的心情。

3.激发幼儿根据音乐大胆想象,体验随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休闲的男子》;
音乐图谱、心情图谱、土拨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一只可爱的土拨鼠,它今天带来了三种有趣的表情,我们一一看吧!(出示三张表情图:快乐、紧张、舒心)

教师。

二、完整欣赏

1.师:土拨鼠把这三种表情藏在了一首好听的乐曲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分别藏在了什么地方?(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2.提问:土拨鼠先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接着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最后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排列表情图)

3.再次完整欣赏,验证表情匹配结果。

三、分段欣赏

1.欣赏A段

(1)师:有一天,土拨鼠要去草丛中找土豆,它踩着快乐的脚步出发了。(边听A段音乐,边欣赏教师A段动作。)

(2)引导幼儿学土拨鼠走路的样子。(出示口令图:脚印脚印脚印脚印︱脚印脚印脚印—︱刨刨刨刨︱土—︱刨刨刨刨︱土—︱)教师喊口令,幼儿练习节奏,速度以快到慢。

(3)幼儿听音乐完整练习。

(4)师:土拨鼠一共去了几个地方找土豆呢?(边听A段音乐,教师边在身体四个部位做动作。)

(5)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谱4句。

(6)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表现A段乐曲。

2.欣赏B段

(1)师:土拨鼠一边找土豆一边玩得真开心,听!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土拨鼠会那么紧张呢?(欣赏B段音乐)

(2)师:你觉得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音乐有力)

(3)你们紧张的时候是怎样的,表演看!(幼儿自由表现)

(4)这时土拨鼠显得非常紧张,看看它紧张了几次,每一次有什么不同?(再次欣赏B段前半部分并出示图谱:!)

(5)师:这时,机灵的土拨鼠会想出什么办法?(幼儿自由想象)

(6)这时,土拨鼠看见了一堆高高的草丛,它爬呀爬呀,爬呀爬呀,滋溜一下滑了下去!(教师边说边画图谱:)

(6)幼儿听B段音乐表现动作。

3.欣赏C段:

(1)师:逃离危险后,土拨鼠会做什么呢,心情会那么舒畅呢?(欣赏C段音乐,教师画图谱:)

(2)师:你觉得这时土拨鼠可能在干什么呢?为什么?(音乐优美)我们来想象一下土拨鼠的样子?(幼儿自由想像表现小动物翩翩起舞的样子)

(3)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表现C段音乐。

4.欣赏A’段

(1)师:天黑了,听!土拨鼠该怎么了?(欣赏A’段音乐)

(2)幼儿一起跟着音乐表现土拨鼠跑回家的样子。

四、完整表现

1.教师:这段好听的乐曲叫做《草丛中的土拨鼠》,它一共有四段,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幼儿看着图谱跟着音乐完整地表现乐曲一遍)

2.请幼儿做土拨鼠排好队伍,听着音乐完整地表现乐曲。

3.请能干的幼儿扮土拨鼠妈妈,带领幼儿游戏,走出教室,结束。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11篇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气氛,萌发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了解乐曲的三段体结构,并尝试用舞龙和敲锣打鼓等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观看舞龙和敲锣打鼓的录像,丰富有关经验。

2.录音机、磁带;红绸道具。

3.已学会儿歌。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过新年情景。

(1)师:小朋友,你们觉得新年里最热闹的是什么事情?

(2)幼儿交流。

(3)师:新年里人们还敲起了锣、打起了鼓、舞起了龙灯呢!你知道怎样敲锣打鼓吗?你见过人们是怎样舞龙灯的吗?

2.完整欣赏乐曲,初步了解乐曲内容和三段体结构。

(1)完整欣赏乐曲: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新年里的乐曲和你们一起分享。

(2)讨论:听了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

(3)再次完整欣赏: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这首曲子中好象在讲哪些事情?

(4)师:这首欢快热闹的曲子,讲述了人们过年时舞龙舞狮子、敲锣打鼓的欢乐情景。音乐的名称就叫《金蛇狂舞》。

(5)第三次完整欣赏:我们再来听一遍曲子,人们什么时候在舞龙灯?什么时候在敲锣打鼓?这首曲子一共有几段?你可以轻轻地用动作表演出来。

(6)交流:人们先是在干什么?接着呢?然后呢?曲子一共有几段?哪些是一样的?

(7)第四次完整欣赏乐曲,师同时提示三段内容的变化。

3.尝试创编动作表现音乐。

(1)欣赏、表现第一段乐曲:

①欣赏第一段:现在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第一段音乐,想象一下人们是怎样舞龙灯的?

②个别幼儿交流、演示舞龙灯动作和情景,重点学习用手臂表现舞龙灯的姿态。

③全体幼儿排成一列共同手举红绸成一条长龙,随音乐扭摆前行表演舞龙,提示幼儿不挤、不断、不随意碰撞。

2.欣赏、表现第二段乐曲:

(1)欣赏第二段:我们以前学过一首闹新春的儿歌,你能跟着第二段音乐把儿歌念出来吗?

(2)将幼儿分成两组,将每一长句儿歌分成上下两句,随音乐一组念上句、一组对下句,最后的锣鼓节奏一起念。

(3)在音乐中,幼儿一组做敲锣动作、一组做打鼓动作进行对答,注意体态、表情等的应答。

3.完整欣赏、表现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梳理乐曲表现内容:再来完整地听一听,可以轻轻地用动作表演一下。

(2)随音乐完整表演:第一段音乐时舞龙灯行进,第二段音乐时两组幼儿对念儿歌并表演敲锣打鼓,第三段音乐时继续舞龙灯,结束句时师说:“一二三四五六七。”所有幼儿一起站定说:“锵锵锵!”并将双手高举过头顶表示结束。

(3)重点练习结束句动作,再次完整表演,突出乐曲的欢乐气氛

活动延伸

准备彩带、鞭炮、龙的等道具、民乐乐器,投入区域供孩子边听音乐边欣赏。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12篇

活动目标:

1、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2、能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乐曲三段体曲式结构。

3、能通过多种形式(语言描述、动作等)大胆的表现对乐曲的感知。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录象、录音磁带、录音机、道具。

活动建议:

1、欣赏第一遍音乐:

“你听时有什么感觉?听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进一步理解音乐:

这首《金蛇狂舞》是我们中国的音乐还是外国的音乐?为什么?”;本文引导幼儿听辨乐曲中的乐器特点。

小结:这首音乐是我国明间一首很有名的乐曲,流传了好多年,这首乐曲表现们热烈、欢庆节日、舞龙、耍狮子的场面。

3、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感受第二段的音乐表现的内容。

如:两只狮子对话(通过节奏、音乐速度、乐句长短对比)越来越热烈的对话语气和越来越短的乐句结构。

4、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对音乐的感知,各乐段特点进行表演。

5、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多种步伐、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知。

活动反思

《金蛇狂舞》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乐曲热闹欢快,原曲结构较为复杂,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音乐对幼儿的可感性、可接纳性,教师将乐曲中的重复部分进行了改编。

环境和材料对此次活动起着极大的暗示与激励作用。精美的教具是教师运用的重要手段,教师用中华民族特色的线描制作了两条形象生动的龙,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彩带制作了图谱――海洋,自制了色彩鲜艳的龙舟,在空地上也布置出海洋的路线,并且同图谱吻合,让幼儿在符合乐曲意境的环境中,理解和感受作品。

活动中,教师调动了幼儿诸多的感知通道――听觉、视觉、运动觉等,让幼儿在观看教师图谱演示、跟随乐曲做动作等方式方法中,反复地倾听乐曲、感知乐曲。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幼儿划龙舟比赛的场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准确地表达了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并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活动分别运用了集体、小组、个人等形式让幼儿参与活动,教师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活动的氛围轻松愉快。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13篇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孩子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喜欢用动作表现歌曲,将自己美好的心情表现出来,给孩子提供更多材料,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歌表演。

2.借由乐器联想表现盖房子的过程,并歌曲伴奏。

3.体验劳动后的喜悦心情。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重点难点:

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歌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音乐MP3、打击乐器若干、盖房子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1.你看过工人盖房子吗?房子是怎么样盖起来的呢?

2.播放盖房子的视频(或户外观察幼儿园对面楼房的修建过程),并说一说工人叔叔在干什么?

3.听一听盖房子时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玩玩、想想:

1.出示打击乐器,请幼儿自己探索乐器。

2.想一想盖砖块、抹水泥、钉钉子可以用什么乐器表现,并选择出乐器。

3.引导幼儿将乐器的声响与盖房子的动作连接。

三、听听、唱唱:

1.播放音乐,幼儿听一听。

2.听赏并学唱歌曲《盖房子》

3.幼儿练习演唱歌曲。

四、唱唱、演演:跟着音乐节奏敲奏乐器。

一组扮演搬砖块,一组扮演水泥。两组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活动反思:

游戏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大班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大班幼儿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形式所以,我觉得要提高大班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培养大班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力、表现力,最关键的就是要从提高大班幼儿兴趣入手。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不足的就是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本次活动超过了所规定的时间。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14篇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述的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体会乐曲的情绪。指导学生感受民族打击乐,简易乐器参与表现乐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的欣赏,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对民族器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简介。

教学难点:

体会音乐情境,表现音乐场景,能运用打击乐器随乐演奏。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听《卖报歌》进教室,引出聂耳的生平介绍。(出示课件)聂耳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从小就学会了许多的民间乐器,如:笛子,二胡等,他一生创作了四十一件作品,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卖报歌》等。接下来我们将要欣赏的民乐合奏《金蛇狂舞》就是其中一首。

新课教学:

导入新课:(出示课件)简介作品。

整体初听:要求学生带着几个问题初听全曲。

(1)你觉得全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

A 优美抒情

B 欢快热烈

C 悲伤沉痛

(2)聆听这首乐曲之后,你认为乐曲的速度是:

中速 快速 慢速

(3)通过欣赏,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音乐场景?

A 锣鼓喧天,人们竞相观看的热闹场面

B 活泼欢快的歌舞场面

C 祖国山河的美丽景色

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欣赏后,解决问题)出示课件

分段赏析

第一乐段: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行欣赏

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锣鼓敲打声音

请思考,你认为,这段锣鼓齐奏,在你头脑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它衬托在这段音乐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师归纳:乐曲一开始就传出时远时近的锣鼓声,然后欢快的音乐接踵而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锣鼓喧天,人们争先恐后,兴高采烈的赶来观看的情景。乐曲中出现的锣鼓声运用的是什么节奏呢?我们再来听一听第一乐段(欣赏后出示课件——节奏型)师用筷子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拿出筷子来敲节奏。

(出示课件)要求学生随钢琴演唱第一乐段主旋律。

师弹奏第一乐段的音乐,要求学生加入节奏敲击,带着喜悦的心情再来视唱乐曲。

师归纳:欢快的旋律,喜庆的锣鼓声把我们带进了江南龙舟赛的热烈现场,拥挤的人群,欢腾的场景,一幅紧张,热闹的景象即将展现在我们眼前。接下来我们继续欣赏乐曲的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出示课件)请大家默看下列思考题,边动脑边认真欣赏音乐,要求用分组讨论,再选代表回答问题:

通过欣赏第二乐段,你感到乐曲的基本情绪是:

A 热烈欢快

B 活泼跳跃

C 优美抒情

根据欣赏的感受以及个人的想象,你觉得第二乐段表现的基本情境是:

A 祖国的大好河山

B 你追我赶的紧张场面

这一段音乐中运用了哪些打击乐器:

A 铃鼓

B 堂鼓

C 锣

D 碰铃

E 木鱼

F 舞板

学生评价:哪一组的答案正确?

第三乐段:

欣赏后思考:

A 音乐的情境是什么?

B 与第一乐段是否相似?

师归纳:

A:随着赛场气氛越来越激烈,人民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于是锣鼓声更强了,乐曲声更欢快了。

B:
为什么和第二乐段相似呢?因为乐曲的结构是;
A+B+A` 三段体结构。

师问:为什么这首乐曲聂耳要取名为《金蛇狂舞》?

(四)复听全曲,参与表现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并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作力。

(全班学生集体随乐表演)

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欣赏就到这儿,其实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音乐表现性强,今天我们欣赏的《金蛇狂舞》就是典型的代表,今后我们还要欣赏更多更好的民族音乐作品,下课!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15篇

活动目标:

1、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2、能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乐曲三段体曲式结构。

3、能通过多种形式(语言描述、动作等)大胆的表现对乐曲的感知。

活动准备:

录象、录音磁带、录音机、道具。

活动建议:

1、欣赏第一遍音乐:

“你听时有什么感觉?听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进一步理解音乐:

这首《金蛇狂舞》是们中国的音乐还是外国的音乐?为什么?”引导幼儿听辨乐曲中的乐器特点。

小结:这首音乐是国明间一首很有名的乐曲,流传了好多年,这首乐曲表现们热烈、欢庆节日、舞龙、耍狮子的场面。

3、分段欣赏:

引导幼儿感受第二段的音乐表现的内容。

如:两只狮子对话(通过节奏、音乐速度、乐句长短对比)越来越热烈的对话语气和越来越短的乐句结构。

4、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对音乐的感知,各乐段特点进行表演。

5、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多种步伐、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知。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16篇

教案目的:

1根据故事情节分辨乐曲的结构和强音

2用动作表现乐曲不同的音乐形象

3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案准备:

1歌曲《啄木鸟》

2故事《果树找医生》

3节奏图谱一幅

教案过程:

1故事导入。

老师:果园里的果树病了,树叶发黄,一点精神也没有。请谁来给果树治病呢?

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你们猜猜发生了什么事?

啄木鸟医生经过检查,发现苹果树得了很重的病。

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创设这样的环境就需要老师多提开放性的问题,尽量一问多答,充分挖掘幼儿的思维能力。在这个问题里,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为什么会让他们积极地去思考的可能性,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回答问题。也许孩子会说:请猴子来;
也许会说请小兔来;
也许会说请啄木鸟来给大树治病……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个答案,只要孩子愿意动脑筋,愿意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这就是我要求达到的目的。

2音乐欣赏

1)幼儿欣赏音乐后,请幼儿说一说听了音乐后想到了什么?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鼓励幼儿完整的表达,并给予积极的肯定。

2)请孩子们把自己想法用动作表现出来。

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倾听、模仿和想象能力,帮助孩子对音乐的理解

3分段欣赏音乐

1)第一段,四句

教师:听了这首音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啄木鸟医生来了首先要做什么事情?

幼儿:啄木鸟在为果树检查身体

教师: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啄木鸟为苹果树仔细的检查出是哪生了病?

总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回答不可能千篇一律。如何提升幼儿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那就需要老师不仅要博学多才,还要灵活机智了。教育幼儿要富有爱心,并鼓励他们向啄木鸟学习,并引导孩子模仿啄木鸟为果树检查身体。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2)第二段,第1、2、3句中每句三个跳音,第4句一个跳音,表示啄木鸟在捉虫。

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听出跳音。

3)欣赏第三段

幼儿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强音。引导孩子找准强音,鼓励幼儿有不同的动作来表示强音。

4欣赏完整的音乐

引导幼儿了解歌曲的性质了。认识乐曲结构,音乐和故事一样

5表演

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如:四个幼儿演果树,一个幼儿演啄木鸟。

老师要培养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
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6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组织幼儿进行演奏。如用碰铃演奏第一段,响板演奏第二段,铃鼓摇奏演奏第三段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现有打击乐器的条件,看指挥变化演奏方法,累加乐器种类,逐步丰富演奏效果。

教案总结:

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渠道,运用多媒体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激发幼儿爱护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 第17篇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郊游》,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2、尝试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和旋律特点,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3、在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并从中体验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郊游》,能用跳跃和连贯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难点:尝试创编出歌曲内容忽然旋律特点,并能再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2、材料准备:阅读材料《郊游》,音乐,郊游图片一张,白云,太阳,水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练声利用歌曲《郊游》的前八个小杰进行练声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并理解歌曲。

3、幼儿学唱歌曲,感受和探索出歌曲的结构。

提问:现在请小朋友再听老师唱一次这首歌,注意听歌曲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通过交流的方式,引导幼儿对比歌曲中前后两段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4、创设游戏情景,教师当导游,带领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

推荐访问:大班 音乐欣赏 教案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17篇 音乐欣赏大班教案(推荐17篇) 音乐欣赏大班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