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亮
摘要:问题教学的关键是设计问题,本节的内容从原理到一般的现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会学生学会迁移应用,通过“问题导入”的形式开展教学,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的呈现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例如:运用地图(图表、材料等)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
第一部分 提出问题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河流携带大量砾石泥沙,由于青藏高原面上较为平坦,形成较为宽浅的河谷;在河流上游形成了V形谷,在河流出山口处形成扇形的堆积体—冲积扇;流出中国后,由于地势变得平坦,形成若干曲流、河漫滩和牛轭湖;最后在越南入海时形成湄公河三角洲。
思考:
1、澜沧江在青藏高原上为什么能形成宽浅的河谷?
2、河流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堆积地貌?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河流在什么情况下会形成侵蚀地貌?
第二部分 课堂实录(片断)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运用图像识别河流地貌。
2、了解主要河流地貌的特征和成因。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人民币图片]
这些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哪一种外力有关?通过哪些作用塑造了这些地貌?之前已经学习了喀斯特地貌,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可以自己描述这些地貌的成因。本节从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来讲述。
[环节一:小实验]
(投影)小实验
师:通过观察,思考流水作用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河谷变长、变深、变宽。
师:(投影归纳)河流侵蚀作用,按其方向可分为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使河谷在往源头方向延长、深度变深、宽度变宽。
[环节二:教师引导设问]
(投影)冲积扇图
判别冲积扇不同方向坡度的差异。
扇顶到边缘堆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描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环节三:学生探究活动]
探究结果交流:
1、冲积扇纵剖面(顶端到边缘):高度逐渐降低;横剖面:中部高,两侧低。
2、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3、季节性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由于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可以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到出山口处,由于地势趋缓,水道开阔,流速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此堆积,形成冲(洪)积扇。
[环节四:板书总结]
[设计意图]
河流地貌是比较常见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分布比较普遍且多样,课本以湄公河-澜沧江流域为例来讲述,我采用的是先讲原理,然后再从一般到特殊,来认识湄公河-澜沧江流域。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引导设问进一步将该地貌与生活知识相联系,使之成为有用的知识。最后板书总结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强化记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点明地貌形成的基本規律,强化方法,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迁移应用。
第三部分 教学反思
一、自我评价
1、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熟练而且准确,教学流程较完整。
2、本节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读图分析的方法认识基本规律和原理,这样能培养学生分析解释具体地理现象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专业属于表达问题的能力。
二、自我反思
1、教学后的收获:
“引导-探究”和合作探究法注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过程,从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看,有收获的一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通过观察地貌图片来分析地理现象成因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会了运用一般的原理来解决具体的现象。这种探究方式也是解决地理问题乃至其它问题必不可少的,只要掌握了一般的规律,而且学会了迁移应用,其它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教学后的困惑:
(1)在教学过程中用引导-探究法来学习地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要求学生的思维层次相对较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受到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生活经验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
(2)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提出针对性问题,所以学生才能针对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所以这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设计和提出的问题必须既有从易到难的坡度,又要对学生有启发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虽然这种方法学生受益匪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学内容都适用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比较注重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并且主张运用常见的图片来描述地貌的特点,比较直观,所以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所以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必修一自然地理中部分内容的教学。
三、今后教学的方向
1、根据教学内容适用与否,并考虑教学时间是否充裕,引导-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不一定要用于整节课的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可用于一节课中某个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与“多媒体教学”和 “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同时使用,从而能够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对于“读图探究法”,可以通过增加使用频度来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2、作为教师本人,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具备一个成熟教师所具备的能力,认真听课备课上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地理教研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自己尽快成长。
猜你喜欢河流教学内容探究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师道·教研(2022年1期)2022-03-12设问引导探究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21期)2021-05-24河流的走向飞天(2020年4期)2020-04-17河流小太阳画报(2019年4期)2019-06-11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新高考·高一数学(2017年5期)2018-03-04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广西教育·B版(2016年8期)2016-11-01当河流遇见海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11期)2015-12-17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初中生·作文(2004年6期)2004-12-14静静的河流雕塑(2000年2期)200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