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摘 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为了促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构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本文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况入手,对其必要性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策略,以期具有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也随之提升,这就迫使高等教育领域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要与社会和市场的变化相适应,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对事物、对作品的设计和鉴赏能力,加强对周围事物进行设计和鉴赏的意识,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目前,我国高校在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时依然采用的是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理论教学中,对实践教学的设计和投入时间较少,没有达到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和质量。虽然很多高校都开展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等合作培养人才的培养模式,但从深度和广度上看仍然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况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能够从事平面设计和数字媒体设计等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依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形成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为主体,结合企业的实践教学,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突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型特点。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中,在大学一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在大学二年级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大学三年级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社会文化的整合,在大学四年级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形成专业研究方向。一般而言,大一大二属于打实基础阶段,大三年级进行创新型设计训练,大四年级进行综合实践训练。通过这几个阶段的专业训练,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视觉传达设计,就是借助人的视觉帮助人们传达信息。任何人在对事物进行评价时,都要通过外观来进行评价。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如果在其作品中没有美的元素便会很难让人接受和认可。传达就是要将信息通过某种特殊的渠道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会让学生欣赏一些较为知名的作品,再通过课堂讲解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于艺术美的设计意识。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同时企业在与高校的合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弥补应试教育培养的缺陷。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属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要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除此之外还要具备创新创造能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而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与实践教学密不可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针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言,要为学生提供适应专业发展的学习环境,保证教学质量的实效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很多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虽然与企业开展了多项交流合作,其合作的水平和层次通常是流于形式或较为浅显,没有进行深度的融合,其合作发展的空间仍需要提高。因此,加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构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至关重要。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策略
结合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必须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设计出符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协作育人,通过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相关企业进行深入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校企课程教学体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研究课程和企业、社会之间关系,共同设计课程内容,解决所学课程内容与企业相脱节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入职业导向的内容,在不同层面加入创新的要求,通过项目带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形成多元化的立体教学模式。通过这些目标的建立,保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符合学产深度融合的要求,培养更高质量的视觉傳达设计专业人才。
1.增强教师对学产深度融合的意识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引路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以往的学产融合中,教师大多缺少对学产融合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致使学产融合的优势和特点没有得以充分的展现。这就要求,视觉传达专业的老师务必增强对校企合作、学产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当好教育教学的组织者,还要把握好整个过程中的细节,也就是掌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舵,保证所有的学生都乐于参与学产深度融合,参与到实践教学模式中。另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只要具备较高教学能力的教师才能深入分析和研究学产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确保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义务,增强教师对学产深度融合的意识,在专业领域和文化领域加强学习,不断探索,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如,教师要经常性地组织教学研讨,加强交流,将各自的工作经验和与企业的沟通心得进行交流,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创新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创新创造能力,促进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企业和校园资源进行整合,优势互补,整体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率,避免资源浪费等现象,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规正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2.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学有所用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身是一个具有实践性强和应用性强等特点的专业,单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要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走进社会,在企业和社会中了解自己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的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等。高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社会,进行专业实习和社会调研。通过在企业中对企业文化、企业氛围及工作流程的接触,加强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整体认知,结合企业的具体项目,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用社会实践来检验学生的设计作品。同时,通过“以赛促教”,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专业设计大赛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学有所用。还可以通过艺术调研、专业写生等方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3.推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学产融合,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将学生在校所学应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在设计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建立视觉传达工作室,将企业引进来的同时将学生带出去,实现双向互动,如将学校的专业课设置在工作室中,将企业的项目带进工作室中,学生和教师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设计和制作,接触客户,了解市场。将优秀学生的设计成果为企业所用,转化为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专业学习。学生进入工作室即为完成就业,实现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的无缝对接。
我国目前高度重视文化创新,高度重视文创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需求的提高,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优秀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已然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产深度融合,构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晴.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极光,2019(06):149-150
[2]李帅.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2020(05):48-49
[3]李玲.民办本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20):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