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8年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时间:2023-06-24 15:35: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张学艳 曾世全 丁雨韫

【摘 要】 目的:根据150例患者出现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探寻ADR患者器官或系统的一般性规律。方法:依托纳入与排除的随机准则,本文病例选取为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50例ADR患者,在临床护理及观察阶段展开ADR的规律和特点分析。结果:本文将ADR的抗菌药物及构成比数据作出对比,发现ADR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胃肠道及肝胆系统损害、皮肤组织损害、血小板及红细胞异常、心率心律紊乱等临床症状。讨论:通过ADR的临床表现和规律特点,可为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病情时提供依据,避免出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映,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继而缓和医患关系。

【关键词】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R6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264-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纳入与排除的随机准则,本文病例选取为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150例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63%(95/150),女性患者占37%(55/150),年龄大致分布在23至72岁,平均年龄参数为(34.5±1.6)岁。纳入与排除标准:患者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头霉素类等抗菌药物或多或少产生胸闷、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患者在入院前未发生以上类似性不良问题。同时,医护人员向患者告知,此次作为研究案例的一系列情况,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于此次的研究过程完全知情并给予书面形式批准。

1.2 方法

对150例患者在出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后作出临床统计和分析,报告需要含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应用的抗菌药品等一般性资料,以及后续观察ADR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遵循最新版《新编药物学》中对抗菌药物的分类。我院150例ADR报告涉及四类15种药品,将引发抗菌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和构成比例作出详细展示,继而呈现患者各部分器官或系统的临床表现和数据比例[1]。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20.0软件,可优化数据处理并导出结果。数据采集以观察150例患者器官或系统的ADR临床表现为例,汇总引发ADR的抗菌药物及构成比,并使用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当P<0.05时,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150例患者的ADR临床表现,作出汇总与记录,结果显示:皮肤组织及其附件损害占据第一位,胃肠道及肝胆消化系统占第二位,其他系统或组织的影响较少。说明在主观意义上与患者的医护人员的认知有关[2]。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根据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大多集中体现在中老年患者,而青年及儿童ADR问题较少。原因为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体重及年龄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中老年患者在肝肾的功能方面存在不足,若医师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基本情况,而采用常规剂量用药,势必会提高抗菌不良反应在中老年患者中的占有比例。根据上文统计数据分析,在ADR患者器官或系统中大多表现为皮肤组织及其附件的损害,肝脏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坏次之,这与抗菌药物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发生率相一致。同时,这些表现与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医护人员的认知有关,才可以第一时间被发现。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别占有量上,首当其冲的为头孢类抗菌药物。鉴于此,在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时,医师需要在静脉注射前增加皮试,以此测试药物与患者皮肤系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继而判断该类抗菌药物的治疗可行性。

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为治疗疾病起到见效快的目的,但是同样突出一定的安全性问题。一方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即不考虑患者的基本身体数据而滥用抗菌药物,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则增加药害事件与ADR事件的发生率,影响医患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不仅仅与药物本身的原因有关,还与静脉滴注的速度有关。比如,大部分抗菌药物在静脉滴注时,若抗菌药物的浓度过高且滴注的速度过快,将极易引发患者的胃肠道问题。对于滴注该类抗菌药物时,为避免发生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控制静脉滴注速度,还可以在输液前半小时内,将缓解胃肠道症状的药剂敷于神阙穴,以此减轻或消除患者在输液过程的胃部不适感[4]。除此之外,在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上的一般规律及特点,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优化抗菌药物静脉滴注的方式和速度。特别是对于一些過敏体质的患者,需要实施重点监护措施。

综上所述,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过程中,临床医师在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疾病时,需合理根据用药指证、适应症、用药剂量以及患者的基本资料等方面综合考量,提高用药监测制度和患者药物监测。静脉输液时保证慢速滴注,若发现患者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借助抗过敏性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数据,以此降低临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希望本文以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可以为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井华,刘俊.某二甲医院2010-2012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2):393-396.

[2] 王书芬,李震.某院10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02):161-162+164.

猜你喜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分析:是谁要过节孩子(2020年12期)2020-01-06回头潮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18年17期)2018-07-12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6年23期)2016-11-15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4期)2016-10-17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4期)2016-10-17Units 13—14解题分析中学英语之友·高二版(2008年2期)2008-04-08

推荐访问:抗菌 不良反应 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