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程”助力学生深度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究

时间:2023-06-24 14:0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王婧

【摘  要】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课程意识、新课堂理念等因素不断融入课堂,带来了课堂的新变化。综合实践课程不论是活动主题选择、学习场域,还是学习媒介手段、学习方式等均发生了全新的改变,形成了颠覆以往的“创新课程”,为学生深度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  创新;综合实践活动;深度参与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或学习主题而言,总有学生对其充满兴趣亦或置若罔闻。在老师看来,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我们坦然接受课堂中有1个或几个孩子游离于课堂之外。对于这部分孩子,笔者通过近距离访谈和调查找出原因:他们对学习内容丝毫不感兴趣,或者说从一开始这些知识就无法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又何谈融入课堂,深度参与课堂呢?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特殊课程,被称为实践性课程、经验性课程。既是课程,当然也存在学生游离课堂的现象,但自从笔者对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度挖掘,对课堂内容进行了调整革新,学生们融入参与课程更深广了,效率显著提高。

一、主题创新,胶粘参与热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可见活动主题选择的重要性。

1.主题选择与时俱进。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诸如手机、电脑、网购、外卖等新生事物深度融入生活,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上,将其引入探究学习的范畴,科学地设计活动主题,自然受到学生的关注,点燃学生的兴趣,胶粘学生的参与热情。

“美团”“饿了么”是当下食品外卖的共享形式,被数以亿计的人们高频使用。依据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孩子们对外卖的既有体验认知,笔者与学生共同敲定了《你饿了么?》关于食品外卖的长线主题活动。对于这个研究主题,孩子们兴奋地似炸开了锅,谈论的热情挡都挡不住。经过选题论证与指导,最终敲定了6个研究子课题,孩子们依据兴趣自发组成研究小组,迫不及待地开展起研究。

《敢问路在何方》是利用新型智能方式“找路”的活动主题;《指尖上的安全》是依据家庭使用“指纹防盗锁”衍生设计的主题活动。这些主题的引入,极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深入参与,持续探究的愿望。

2.主题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许多家庭选择了生二胎,作为“一孩”的学生对于父母生二胎的看法,他们的内心想法是什么?情绪变化又是怎样的呢?笔者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调查,发现有的孩子已经受到此事的困扰,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一次深入地探讨,所以才有了《童眼看“二胎”》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二、场域创新,拓展学习时空

为了学生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活动的场域不能局限于有形的固定教室,还可以拓展为无形的线上课堂、网络课堂。从地理空间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还可以迁移到具体的物型场域中来。如,本校内建设的“少年农学院”课程基地,其中包括五个主题场馆。

一馆即“小小农展馆”:介绍我国农业状况和主要农作物,还陈列农具、农村生活物件。学生通过视、听、触摸多媒体一体机,上网查询资料等,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场即“微型农场”:在这里学生亲历种植、灌溉、收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劳动,深度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获得真实、丰富、立体的“课程”体验。

一室即“组培室”:组培室配备了灭菌台、冰箱、无菌操作台、蒸馏水制备设备,以及相关的玻璃器皿等。学生进行草莓、多肉、马铃薯等植物的继代组织培养,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产生对生物科学探究的兴趣。

一屋即“无公害检测屋”:孩子们亲自操作,对学校食堂购买的菜品等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生活的理念。

一坊即“美食工坊”:学校食堂的师傅,厨艺精湛的教师,有烹饪特长的热心家长,都可以作为美食工坊的指导老师,每周定期指导孩子们制作小点心,传统菜肴,孩子们也会把新学来的拿手菜与小伙伴们一起品尝、交流、展示,通过这个实践平台,孩子们品尝美食,了解饮食文化,掌握烹饪的基本技能,体验劳动乐趣。

“创新课程”的空间不仅在于校内的有限空间,还向校外延伸,例如,参观徐州市知名企业“维维集团”,体验小麦、稻子深加工的过程,参与“绿之源农庄”有机蔬菜的种植,无土栽培等。“创新课程”的时间与空间是立体的、多元的、动态的和无限延伸的。

三、媒介手段创新,助力参与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课程”依托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设备与技术,使课堂更易于融入,形式更加多样,课堂容量更大,信息获取更便捷,操作性、互动性更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了解、反馈、评测的手段更及时全面。下面以《敢问路在何方》主题活动为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没有方向感的动物是什么?

生:……麋鹿。

师:是麋鹿。其实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很有方向感,也不一定能够找到要去的地方,那么路在何方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春天到了,同学们想去哪里春游呢?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找到去的路线呢?请同学们回顾生活中常用的“找路”方法。

生:我爸爸经常使用车载导航系统。

生:我們使用手机版“高德地图”。

生:我妈用微信语音向知道路的同事求助。

生:拨打热线电话12315。

……

师:你现在最想对哪种方法进行实践研究呢?根据自己想要研究实践哪种方法来进行分组,并选择需要的研究器材。

《敢问路在何方》主题活动是让学生探究生活中“找路”的方法,并学会使用。有的说使用GPS卫星导航,有的说使用手机“高德地图”,微信语音现场连线,拨打城市公共服务热线12315等等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意愿分成相应的小组,各组选择相应研究器材,有的组选iPad(平板电脑),有的组选用手持导航系统,有的选电话手表,有的选用智能手机。新媒介手段的使用,为学生“找路”主题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助力学生们开展真正的探究。通过探究,他们汇报各自“找路”的方式方法,阐述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其他组通过视听、观看他们的操作演示,丰富了更多“找路”的途径。可见,媒介手段的创新,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提供可能。

四、学习方式创新,提升多种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探究、体验、制作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这比其他学科有了更新、更全面、更多元的学习方式。创新学习方式的实施,为学生能力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具体的支持与帮助。

以《童眼看“二胎”》为例,这一主题是以“小小辩论会”的形式展开的。学生课前初步了解辩论会的环节流程,感受辩论的氛围,知道辩论的目的意义。在课堂中,依据辩题,学生遵循自己的观点表明“同意生二胎”还是“反对生二胎”,由此形成“正”“反”两方。“正”“反”两方的各小组经过讨论,提炼形成本组的“观点”,然后依据辩论的流程,开始第一环节的“辩论陈词”,两方就对方的“陈词”进行第二环节的“质询自由辩论”,随后是第三环节“总结陈词”,最后依据同学们在整场辩论会中的表现,投票选出并颁发“最佳小辩手”奖。

“质询自由辩论”环节尤其激烈,一番番唇枪舌剑,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娓娓道来,时而面红耳赤,时而慷慨激昂。孩子们在论辩交流的方式和氛围中表达了自己对“二孩”的态度,由最初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看待,形成了积极的行为认知和主观评价。

在这一主题活动中,学生初步掌握了辩论的方法,了解了辩论的技巧,同时,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论辩能力、相互合作能力,提高了思辨能力和团队意识,从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课程”引领综合实践活动的新风尚,极大唤醒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深度融入课堂,最大程度发挥了教学的效能,真正意义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艺慧.在农村小学建一所精致的“少年农学院”[J].人民教育,2018(Z1):100-103.

猜你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创新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6年11期)2016-11-14

推荐访问:助力 探究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