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易错知识点20篇

时间:2023-06-18 11:15: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化学易错知识点第1篇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易错知识点20篇,供大家参考。

化学易错知识点20篇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1篇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1 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 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

3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 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 H2,比如硝酸

4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 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5 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 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6 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7 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 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8 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 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39 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 比如2H2S+H2SO3=3S↓+3H2O

0 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 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 要写成分子

11 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比如水

12 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 + COOH- ? 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H-

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

? 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4 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

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 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

1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

? 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溶液

17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18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9 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

? 均为10-100nm

20 1molOH-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

? 4OH- - 4e- = 2H2O + O2↑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2篇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

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
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
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
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
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
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
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
HCO3-+H+=CO2↑+H2O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
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
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
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
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氧化剂: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等;

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3篇

1、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

这是一个可逆过程?

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条件是高温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用加上升符号。

3、乳浊液和悬浊液不是溶液!

4、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铵盐)

5、不溶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AgCl和BaSO4

6、乳浊液和悬浊液不是溶液!

7、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铵盐)

8、不溶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AgCl和BaSO4

9、氧化物是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高锰酸钾不属于氧化物

10、硫磺淡黄色粉末、易燃、于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纯氧为蓝紫色,并伴有刺鼻气体产生(SO2)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4篇

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淡)蓝色:H2、CH4、CO等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

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5篇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可以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等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

2。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学式相同,它们混合时则是混合物。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等。

3。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因为溶质可能不同,如KNO3的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KNO3的溶解度较大。

Ca(OH)2的饱和溶液浓度很小,因Ca(OH)2微溶于水。

4。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

5。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Ca(OH)2随着降温溶解度增大,其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故没有晶体析出。

6。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H2O、苯酚等。

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Mg(OH)Cl、H2O等。

7。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Na2O2是过氧化物,Fe3O4是特殊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等。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等。

8。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有机酸的酸酐:乙酸酐等有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有机酸酐等。

9。碱不一定都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如NH3·H2O以及有些含氮元素的有机物碱就没有相应的碱性氧化物。

10。酸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不一定就是酸的“元数”。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属于一元酸。

11。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盐,不是离子化合物,属于共价子化合物。

12。能透过滤纸的不一定是溶液。如胶体可透过滤纸。

13。常温下收集的NO2气体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气体中存在化学平衡:2NO2N2O4,故所收集到的是混合气体。

14。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如HD、HT等则是单质。

15。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CO2、H2CO3以及碳酸盐等均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

离子共存的“四不能”

有关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问题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问题。近几年高考几乎每年都设置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的试题。题不难,但这类题上能否得分差异较大。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6篇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内容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

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7篇

学习化学应分类知识点

虽然理念高考题目变化多端,但是考试的知识点却始终如一,有的一些试题知识改变了一些题目,而本质却没有变,就会有一些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其实这类学生就是没有牢记住知识点。对于这样的问题,必须构建大量的模型,对每一个模型代表了不同的知识点类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因此,学生在做题是的首要反应就是紧密联系类似题目。寻找可以应用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复习时善于总结

化学练习题目的重要载体是知识,一些学生做了大量的题目,还是无法举一反三,甚至不会举一反三。具体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不断思考,认真总结的习惯,题目数量较多,但是却没有有效的截图方法,学生做题之后,必须深入总结,科学分析,利用做几道题有关的变试题获得相关的解题方法。学生做题之后,必须要进行深入总结,科学分析,利用做几道有关的变试题获得相关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的思维模式。并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对相同问题的瑰丽认真总结,从而找出自己的问题,对做题是出现的问题全面分析,查找原因。

课后应该强化练习题训练

处理化学复习资料中的习题,只有解决好较高质量的并且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才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复习资料中的习题,高三学生并不需要全部都做。而是要精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高三复习的大量宝贵时间,也使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复习更加有效率。并且做题的时候能够更加针对性地复习。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8篇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O2(g)=H2O(l);ΔH(298K)·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 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3)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计算反应焓变Δ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9篇

1、羟基就是氢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所以,羟基不等于氢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
硫酸中有两个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

2、Fe3+离子是黄色的

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Fe3+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因此浓的FeCl3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导致的。真正Fe3+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发现不少同学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因而AgOH常温下不存在,和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在低温下进行这个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这个白色沉淀的。

4、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5、酸式盐溶液呈酸性吗?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当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时,呈酸性;
当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时,则成碱性。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NaHS,Na2HPO4),则溶液呈碱性;
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NaHSO3),则溶液呈酸性。

6、H2SO4有强氧化性

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7、盐酸是氯化氢的俗称

看上去,两者的化学式都相同,可能会产生误会,盐酸就是氯化氢的俗称。其实盐酸是混合物,是氯化氢和水的混合物;
而氯化氢是纯净物,两者根本不同的。氯化氢溶于水叫做氢氯酸,氢氯酸的俗称就是盐酸了。

8、易溶于水的碱都是强碱,难溶于水的碱都是弱碱

从常见的强碱NaOH、KOH、Ca(OH)2和常见的弱碱Fe(OH)3、Cu(OH)2来看,似乎易溶于水的碱都是强碱,难溶于水的碱都是弱碱。其实碱的碱性强弱和溶解度无关,其中,易溶于水的碱可别忘了氨水,氨水也是一弱碱。难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弱碱,学过高一元素周期率这一节的都知道,镁和热水反应后滴酚酞变红的,证明Mg(OH)2不是弱碱,而是中强碱,但Mg(OH)2是难溶的。还有AgOH,看Ag的金属活动性这么弱,想必AgOH一定为很弱的碱。其实不然,通过测定AgNO3溶液的pH值近中性,也可得知AgOH也是一中强碱。

9、写离子方程式时,"易溶强电解质一定拆",弱电解质一定不拆

在水溶液中,的确,强电解质(难溶的除外)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肯定拆;
而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因此不拆。但是在非水溶液中进行时,或反应体系中水很少时,那就要看情况了。在固相反应时,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论这反应的实质是否离子交换实现的,都不能拆。有的方程式要看具体的反应实质,如浓H2SO4和Cu反应,尽管浓H2SO4的浓度为98%,还有少量水,有部分分子还可以完全电离成H+和SO42-,但是这条反应主要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能体现强氧化性的是H2SO4分子,所以实质上参加反应的是H2SO4分子,所以这条反应中H2SO4不能拆。同样,生成的CuSO4因水很少,也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也不能拆。(弱电解质也有拆的时候,因为弱电解质只是相对于水是弱而以,在其他某些溶剂中,也许它就变成了强电解质。如CH3COOH在水中为弱电解质,但在液氨中却为强电解质。在液氨做溶剂时,CH3COOH参加的离子反应,CH3COOH就可以拆。这点中学不作要求、)

10、王水能溶解金是因为王水比浓硝酸氧化性更强

旧的说法就是,浓硝酸和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OCl和Cl2能氧化金。现在研究表明,王水之所以溶解金,是因为浓盐酸中存在高浓度的"Cl-,能与Au配位生成[AuCl4]-从而降低了Au的电极电势,提高了Au的还原性,使得Au能被浓硝酸所氧化。所以,王水能溶解金不是因为王水的氧化性强,而是它能提高金的还原性、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10篇

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

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正确

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

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2-、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有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

含有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11篇

水是弱电离的,水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碳酸钠不是酸也不是碱,而是盐,只是在水中显碱性。

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蓝,不可搞错,另: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将石蕊加入酸中,是石蕊变红而不是酸变红。

酸和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酸碱的腐蚀是化学变化。

稀释浓硫酸不可以将水倒入硫酸中,应将酸入水,沿容器壁缓缓倒下,同时不断搅拌,不可以用量筒稀释浓硫酸。

浓盐酸在空气中生成白雾是因为浓盐酸有极强的挥发性(初中常见的酸除了硫酸都有挥发性),是物理变化。

氨水是一种碱,在水中能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在初中阶段,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仅是生成沉淀气体和水,而且要求反应物中“有酸酸可溶,无酸盐碱溶”,但碳酸镁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那是因为生成了比碳酸镁更难溶的氢氧化镁。

在初中阶段,所有生成碳酸的反应一律写为二氧化碳+水,不考虑二氧化碳溶解。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碱是不可溶的,只有氢氧化钠、钾、钡、钙(微溶)和氨水可以在溶液中存在,相反,大部分酸是可溶的。

并非所有的盐都是中性的,碳酸钠是碱性的,硫酸铵是酸性的,碳酸氢钠有较弱的碱性,硫酸氢钠有一定的酸性。不可溶的物质自身没有酸碱性,但是可以与相应的酸或碱反应。

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强碱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含有铵根离子的强酸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不考虑水自身的电离)。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

酸碱度和酸碱性是不同的,酸碱度指的是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酸碱性指的是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pH试纸测量的是酸碱度,指示剂显示的是酸碱性。

若不慎将盐酸或硫酸弄到手上或衣服上,不可以用氢氧化钠等强碱中和,被强碱烧伤同理。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12篇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正确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硝酸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
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
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
(2)原子和分子;
(3)分子和分子;
(4)原子和离子;
(5)分子和离子;
(6)阴离子和阳离子;
(7)阳离子和阳离子 

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
(5)分子和离子;
(6)阴离子和阳离子;
(7)阳离子和阳离子

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
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 

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 

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错误,比如水 

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 + COOH- 

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 

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正确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 

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 

错误,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溶液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 

正确,均为10-100nm 

-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确,4OH- - 4e- = 2H2O + O2↑

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S、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 

正确,建议从电荷守恒角度来理解 

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1 

正确 

电解、电泳、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 

错误,电离不需通电,电化学腐蚀自身产生局部电流,电泳为物理变化 

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乙烯、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错误,乙烯不水解 

氯化钾晶体中存在K+与Cl-;
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1:1;
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 

错误,过氧化钠中Na+与O2 2-为2:1,没有O- ,石英中存在杂质 

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 

错误,NO2会部分双聚为N2O4 

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个氧气分子;
60gSiO2中含有NA分子、3NA个原子 

错误,SiO2中没有分子 

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错误,稀有气体在固态时以单原子分子晶体形式存在

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故胶体不带有电荷 

错误,胶体带有电荷 

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数就越多 

错误,没有说明体积 

只有在离子化合物中才存在阴离子 

错误,溶液中阴离子以水合形式存在 

原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极性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正确 

、Cl2、SO2等皆为非电解质 

错误,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正确,比如Hg常温为液态 

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 

错误,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也不一定升高,考虑氢键 

电解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 

错误,如果以Cu做阳极电解酸性就会减弱 

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6个 

错误,有12个 

用1L 1mol?L-1 FeCl3溶液完全水解制胶体,生成NA个胶体微粒 

错误,远远小于NA个,胶体中的一个胶粒是由许多个离子构成的 

在HF、PCl3、P4、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错误,HF和SF6都不满足 

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错误,比如Ag和Ca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13篇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正确 

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 Na2S+H2S=2NaHS 

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有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
(2)非金属和非金属;
(3)金属和非金属;
(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14篇

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

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

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15篇

一般原则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配仪器,再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无误后装药品。

给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再点燃。

称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水倒入烧杯中,再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

进行化学反应时,一般先装固体--,再加液体--。

气体净化时,先除杂,再干燥。

在实验桌上,易燃、易爆、强氧化性--要分开放置,特别是要远离火源。

实验完毕后的废液和废弃物要倒入指定容器,不得随意丢弃或放入原瓶。

各类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试管:反应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加热时不超过三分之一,加热前要先将试管外壁擦干,用试管夹从下方套入试管从上至下的三分之一位置。

烧杯:反应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杯容积的三分之二,加热时下方垫石棉网。

烧瓶、锥形瓶:使用规则基本同烧杯。

滴瓶:滴管专用,用后不得冲洗,不得混用。

细口瓶、广口瓶:不得直接加热,细口瓶盛放碱液要用橡胶塞,因为碱可以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量筒:不可加热,不可以作为实验容器,不可以量取热的溶液或液体,这样会使得刻度受热膨胀而不准确。

漏斗:过滤时漏斗颈尖端应紧贴承接滤液的容器内壁。

蒸发皿:能耐高温,但不宜骤冷。

冷凝管: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另外,易见光分解的物质要装在棕色瓶中贮存。

实验室制取气体

判断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判断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和是否能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长颈漏斗+锥形瓶的装置气密性检查:用弹簧夹夹住另一端的导管口,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若液面不下落而是在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优点是较为纯净,缺点是不够干燥。

排空气法:收集可溶于水,又不易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优点是干燥,但不够纯净。

另外,若制取一种气体有多种方法,尽量选择不需加热的,这样既操作简单,又符合节约能源的实验原则。

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均放在瓶口。

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均为化学变化。

验证空气的组成(氧气的体积分数)

不使用硫和碳的原因:反应生成了气体。

不使用铁的原因:铁在空气中不燃烧。

误差分析:偏小: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较差、没有完全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偏大:点燃红磷后没有及时将胶塞塞住,导致瓶内空气受热逸出或燃烧时没有将弹簧夹夹紧,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溶液的配置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称量氯化钠时两张盘中均要垫纸(大小相同),称量氢氧化钠则要在烧杯中进行。

量筒的使用:如要量取40ml水,先倒水至35ml,再逐滴滴加至40ml,量筒要放在桌子上,不得手拿,要平视凹液面(水银为凸液面)读数。

导致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将水从量筒中倒至烧杯中时有溅出,读量筒示数时俯视读数。

导致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溶质晶体不纯、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置溶液、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称量时左码右物。

另外,搅拌或转移时有液体溅出不影响质量分数。

粗盐提纯

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计算产率。

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时加快溶解、过滤时引流、蒸发时防止液体飞溅、转移氯化钠晶体。

计算产率不应为1,若大于等于1或非常接近1则是计算错误或没有提纯完全。

导致产率偏小的原因:溶解或过滤不完全,蒸发时没有将固体完全移出蒸发皿,溶解或蒸发时溶液大量飞溅等。

导致产率偏大的原因:穿滤(滤纸破损)。

常见离子的检验与除杂

除杂的一般原则:不引入其它杂质。

以下凡是加入--离子,均视为加入含有该离子的物质,加入的另一种离子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硫酸根:取样品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除杂方法:加入钡离子。

碳酸根: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钙,有白色沉淀,除杂方法:加入钙离子。

氢氧根:取样品加入硫酸铜有蓝色沉淀,再加入硫酸沉淀溶解,没有气泡生成,或将沉淀加热,生成黑色固体 除杂:加入氢离子(酸)。

氯离子:取样品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除杂方法:加入银。

离子

钙离子: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有白色沉淀,而加入稀硫酸则不产生沉淀(或很少) 除杂:加入碳酸根。

钡离子: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除杂:加入硫酸根或碳酸根。

镁离子: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沉淀可以溶于酸 除杂:加入氢氧根。

气体的除杂和干燥

水蒸气:取样品冷却后与无水硫酸铜混合,硫酸铜变蓝 除杂:生石灰、浓硫酸、固态的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等,需要具体分析。

除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二氧化碳中除一氧化碳或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除去氢气则还要进行干燥除二氧化碳:通过浓氢氧化钠。

干燥剂:

固态氢氧化钠和生石灰: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

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化肥的检验

看颜色:磷矿粉为红色。

加水溶解:磷酸三钙不溶于水。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若有刺激性气体放出则为铵态氮肥。

化纤的鉴别

羊毛是蛋白质的一种,其织物接近火焰时,先卷缩,燃烧时有燃烧毛发的焦臭味,燃烧后灰烬较多,为带有光泽的硬块,用手指一压缩就会成粉末;而化纤织物,如锦纶接近火焰时迅速卷缩,灰烬为灰褐色玻璃球状,结焦,不易破碎。

鉴别黄铜和黄金

取样品加入稀盐酸,样品部分溶解且有气体放出的是黄铜,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黄金。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16篇

知识点总结

本节包括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几个知识点。知识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记住这些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一、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4/5和1/5。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

二、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

实验原理——燃烧法:

利用可燃物——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

(1)红磷燃烧时发黄白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的白烟。

(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三、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危害:

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防治措施: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改善环境状况;

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空气日报质量:空气日报质量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首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常见考法

空气的成分、主要污染物或污染源等问题通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证明空气成分的实验;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时事材料题在简答题中出现。因此了解空气的成分,会用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能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或方法。

误区提醒

熟记空气的组成及主要成分的含量;掌握实验测定空气成分的具体操作和数据分析;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与防治措施。

【典型例题】

例析:汽车作为曾经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据统计,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有车在逐年增加,所以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阅读以上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出一例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出一例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提出治理汽车污染的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得出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都是空气被污染的结果;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可以 减少汽车尾气;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都可以治理污染。

答案:

(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2) 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3)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等

(4)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17篇

淀粉没有甜味,但是经过酶催化水解后可生成有甜味的糖类,因此米饭馒头长时间咀嚼后有甜味。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中,糖类不等于糖,不等于淀粉,不等于葡萄糖,蛋白质不等于氨基酸,油脂不等于脂肪,油脂分两种,液体的叫做油,固体叫做脂。

重金属中毒时,要立即服用含有大量蛋白质的物质来解毒,因为重金属离子能够与蛋白质作用,使得蛋白质变性而丧失其生理功能而危及生命。

医疗上用-射线检查肠胃用硫酸钡不用碳酸钡的原因是碳酸钡可溶于酸产生使人中毒的Ba2+,而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胃酸(胃酸即盐酸,注意不是硫酸)。

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它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钠、钾、钙不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

菠菜不能与豆腐同时食用的原因是菠菜里的草酸和草酸盐能和豆腐中的钙离子生成难以吸收的沉淀物。

加碘盐中加入的不是单质碘(碘单质有毒),而是碘酸钾,碘酸钾在加热时会分解为碘化钾和氧气。

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症,但是碘过量会导致人体不适,因此,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摄入量的问题,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

聚氯乙烯有毒,不可以作为食品包装袋,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是聚乙烯,它是由乙烯在高温催化剂下断开双键形成的,由于聚乙烯的碳链长度和形状不同,因此聚乙烯是混合物。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18篇

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不是因为空气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是因为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使得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降温灭火时,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而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下。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甲烷不是最清洁的能源。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证明其中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但不能证明其中有氧元素。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19篇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01 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

02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03 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 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04 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 比如2Na2O2+2H2O→O2↑+4NaOH。

05 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 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06 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 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07 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 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08 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 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09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 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 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

? 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 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 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 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

13 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14 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 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 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 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

17 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 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

18 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 Fe3+可以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9 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 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 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 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1 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 Fe2+和Br2不共存

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 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3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 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4 有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 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

25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 如较稀的HClO4 ,H2SO4 等

26 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 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7 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 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 Cu2(OH)2CO3生成

28 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 (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9 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 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30 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 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化学易错知识点 第20篇

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溶解度是指溶质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①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②在20℃时,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外在因素)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①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推荐访问:知识点 化学 化学易错知识点20篇 化学易错知识点(合集20篇) 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