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靓,罗志荣,郭 震
(1.百色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 100081)
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1]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加适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多学科交叉深度融合的大趋势,更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融合产生的各种新行业、新专业的人才需求[2]。
以化学学科为例,随着我国化学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装备、新业态不断涌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传统的化学学科基础研究,不断向各个应用领域渗透融合[3]。例如传统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合成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关联新材料、现代农业技术、生物医药、环境资源保护等新兴应用领域;
另一方面,随着化学化工领域新工艺、新技术的涌现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化学化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发全面和综合。化学化工行业已逐渐从原来的单一专业化人才需求,发展为综合性、复合型人才需求[4]。
笔者所在的广西百色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任务。百色学院化学师范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扎实的化学学科理论知识,具备现代教育理念,能胜任中学化学教学的师资力量。然而,由于部分边疆地区高校其化学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均难以与教育部直属或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相匹敌,如果继续固守单一化的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则毕业生在教师工作岗位上竞争力不足,很可能面临对口就业不理想,从事其他行业又不擅长的窘境。
无论是培养化学师范类人才还是普通化工类人才,百色学院这样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应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遵循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逐渐由培养单一的专业化人才,过渡为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即培养“化学+”复合型人才。以百色学院化学专业为例,可以考虑为当地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事业培养“化学+现代农学”人才;
为当地民族地区的特色医药产业开发培养“化学+民族药学”人才;
为当地边疆地区的特色资源开发培养“化学+铝产业材料学”人才等。这些新型“化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更加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培养的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未来职场竞争力。接下来笔者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上述“化学+”复合型人才,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展开探讨。
笔者设想的“化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本科阶段通过有范围的自主选择,使学生成为既能够掌握系统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师范专业能力,同时又能够掌握跨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宽阔基础口径、广阔行业视野和深厚发展潜力的“化学+”复合型人才。百色学院“化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坚持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中学化学教师;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毕业生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化工产品生成和检验、资源环境保护等专业的基础人才需求,为桂西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构建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笔者建议百色学院化学专业采取“立足化学,自主辅修”的培养方式,即“以化学专业为主,同时辅修另一自选专业”的跨专业培养方式。
“立足化学”就是坚持仍以培养化学师范专业人才为立足点;
“自主辅修”就是在划定范围内,由学生自主选择某一辅修专业,完成跨专业人才培养任务。
3.1 优化调整课程体系是培养“化学+”复合型人才的直接途径
为了实现培养“化学+”复合型人才,百色学院化学专业在202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体系设立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核心平台、教师教育平台、专业发展平台和实践创新平台六大平台。
为了培养“化学+”复合型人才,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要进行优化调整。笔者建议:第一,考虑减少专业发展平台中的一些课程,例如“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分析样品预处理技术”“仪器分析实验”等;
第二,压缩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核心平台、教师教育平台的课程时间,例如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其实验课程由两学期压缩至一学期;
第三,增设“跨专业发展平台”课程体系,根据不同的辅修专业需求,增加相应的专业课程,以匹配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化学+现代农学”人才为例,其跨专业发展平台拟增加“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土壤与水资源”等理论课程,同时增加相关实践课程和创业创新课程,以提高学生对辅修专业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具体还可以参考当前国内外一些高校的做法,让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在化学学院学习基础化学专业课程和师范类课程;
后两年根据划定范围的自主选择,进入其他学院进行整段时间的跨专业学习。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等实践环节课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划定范围进行自主选择。
3.2 营造培养跨专业人才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
百色学院化学专业的实践创新平台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实践、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训练三大模块。要培养合格的“化学+”复合型人才,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辅修专业,扩充原有的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范围。
目前,化学专业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课程。笔者建议对于“化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依然要首先满足化学师范专业的培养要求,专业实践仍然要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等师范类实践教学课程。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辅修专业的实践能力,扩大他们的就业渠道,可以在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中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让学生在划定的范围内根据各自的择业意愿,自主选择是否进行跨专业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学生既可以选择化学师范专业,又可以选择自己的辅修专业方向去完成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为了完成这一跨专业的实践教学,我们化学专业可以充分依托百色学院校内建设的各个相关专业(二级学院)的重点实验室、研究机构、科研平台和校外合作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等。
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则要在原有的大学生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竞赛的基础上,通过额外的加分政策、学分认证、评奖评优等手段,鼓励化学专业学生跨专业选择导师参加学科竞赛。在跨专业竞赛的平台上,根据自主选择,不断打造学生从事跨专业的科学研究、社会调查、创业训练等综合实践创新能力,从而在创新创业训练方面,让学生得以拓宽他们跨专业的知识和见识,增加他们从事跨专业工作的能力和经验,增强他们的跨专业就业竞争力,切实打造“化学+”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3.3 建设“产教融合”的校外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目前百色学院化学专业已经拥有包括凌云高中、乐业高中、百色市高级中学在内的多所中学教学实践基地,建立了完备的校外教育实践体系。为了培养“化学+”复合型人才,百色学院化学专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的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根据“产教融合”的要求,选择一批当地有规模的产业龙头企事业单位,作为化学专业学生的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011年至今,百色学院已经与包括广西华银铝业集团、广西蓝星大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田东石油化工总厂有限公司等多所广西区内化工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这些业内龙头企业作为百色学院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化学专业应充分利用这些基地,并进一步扩大实践基地范围,将区内农业、医药、环保等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也作为“化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加以建设。
3.4 打造适应培养跨专业人才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为了适应“化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百色学院化学专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一方面,邀请“化学+”相关专业的企事业单位专家或优秀从业人士走进校园,发挥他们在实践实训方面的优势和专长,聘请他们成为化学专业师范生的跨专业实践课程指导教师;
另一方面,引导鼓励化学专业专任教师跳出“舒适圈”,到其他学院和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化学专业专任教师的跨专业培训,了解掌握企事业单位对“化学+”复合型人才的具体需求;
同时,还应鼓励教师积极考取培养“化学+”复合型人才所需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例如支持教师考取化工工程师、农业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开展与跨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自然科学应用技术研究等课题,加快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百色学院化学专业在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化学专业立足师范类专业能力建设,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校外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基地体系,将乐业县中学、凌云县中学、百色市祈福高中、百色市高级中学、田东县滨江学校等学校,建设成为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校外见习、实习基地。其中,凌云县中学和祈福高中在第一、二批广西教师教育实践建设基地申报过程中被列为教师教育重点实践基地。此外,为满足化学专业在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化学专业还建立了广西方洲绿叶实践教学基地和国家铝技术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实践教学基地等多个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并且为提高化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化学专业在校内建设了专业创新创业实训室2间和微格教室2间,用于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实训、“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趣味化学实验以及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等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此外,化学专业还不断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构建了“红+专+创”课程体系,突出文化引领、理论创新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先导作用,凸显培养扎根乡村教育的化学教师这一特色。2021年化学专业获批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为满足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所需的实践平台建设要求,化学专业申请经费约179万元,完成了“中学化学演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开展了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调研,在征集企业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以OBE理念为导向,完成了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2021年,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11%,高居全校各专业排名第二位。分析毕业生就业去向后发现,近三年化学专业毕业生在从事教师职业比例逐年递增,2021年有69.23%学生从事教师职业。这些数据表明,培养“化学+”跨专业复合型人才,不但不会对化学师范专业建设本身产生“威胁”或者“分流”,反而因为提升了人才培养综合质量,使毕业生更加受到就业市场的欢迎,使毕业生更加乐于从事教师教育行业。
在本文中,笔者认为百色学院化学专业应当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百色学院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任务,从培养单一的师范类专业人才,逐渐过渡至培养“化学+”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转型,笔者建议百色学院化学专业应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重大改革:首先是修改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是通过优化调整课程体系、营造跨专业实践教学环境、建设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等四方面着手,构建“化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然而,目前百色学院化学专业对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化学专业“化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衔接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辅修专业为例亚太教育(2021年4期)2021-12-03——以西北大学为例">我国高校金融学辅修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以西北大学为例现代交际(2021年1期)2021-11-24红色情 百色梦歌海(2021年1期)2021-04-02攻坚百色珠江水运(2020年20期)2020-12-05辅修/双学位专业学习的毕业生从业状况调查研究黑河学院学报(2020年9期)2020-03-17奇妙的化学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5期)2017-05-11奇妙的化学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4期)2017-04-15奇妙的化学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2期)2017-02-06奇妙的化学科技知识动漫(2016年10期)2016-10-18百色岷峨诗稿(2014年3期)201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