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教融合背景下技术创新型人才,“产学研协同”,培养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改革为例

时间:2023-06-17 13: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任凤国 张普庆 席庆荣 孔令俐

(1.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北京 100042;
2.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北京 100042;
3.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法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2)

科技进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不同岗位均将创新能力纳入人才规格要求,对技术技能人才同样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需要。以北京为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涌现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职业。《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提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字治理中国方案、服务高地等重要目标。首都高职教育坚持目标导向,满足北京对技术创新型人才迫切需求,着力解决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系统化设计、缺少满足培养要求的协同保障平台、缺少创新能力实践的真实项目和载体、人才培养与城市运行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围绕城市运行开展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与经济社会活动有效衔接、耦合共振。随着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更新、迭代频次加快,时限缩短,服务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及时掌握新技术,具有灵活转化、自主学习、持续提升、创新运用等技术创新能力。高职院校仅靠传统校企合作、教师被动追赶,很难及时实现新技术、新工艺,系统全面融入教学,更新教学内容;
很难做到教学项目动态调整、持续研究。

“产学研协同” 人才培养平台,将产教融合向教学一线延伸,将融合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加强工程训练,实现工程实践与思维训练有机结合[1];
随着岗位能力需求变迁,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增强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与岗位需求的吻合度,实现人才过程培养精准化,从而保证行业企业用人实效[2]。如北京市2022年5月发布的职业教育 “京十条” ,明确提出: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开展 “入学即入职、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试点,试点项目学生在入学并签订工学结合学徒培养相关协议后,可拥有企业见习职工身份,探索建立见习职工缴纳社保由财政经费进行合理负担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职业学校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办法。推动职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设立培养培训基地,探索校企共建企业学院、产业学院,扩展职业学校办学空间[3]。这一政策为职业院校 “产学研协同” 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其意义在于:第一,培养对象工作目标明确。学生(学员)就是正在研发、完善、生产等新技术的使用者,工作目标明确、过程了解、场景熟悉,并非简单的技能运用,是各种场景的综合学习训练和真实处理;
第二,培养过程与技术提升、推广运用过程有效融合。有利于研发人员了解未来使用者的知识基础、技能状况,便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集成与提升,有利于便捷运用和弥补技术盲点,实现新技术的快速推广与应用;
第三,有利于实现二次创新与提升。协同平台有利于研发与使用者沟通,研发者能够建立广泛、稳定的运用过程信息收集渠道,使用者了解基本的研发生产过程,能够在使用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必要的完善和改进,同时可以便捷地与研发者进行研讨、咨询,得到及时的技术指导,不仅有利于新技术的提升,也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的持续学习与提高。

为了保证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城教融合,依据首都区域特征,2016年由北京市教委批准牵头成立了 “北京城市建设与管理职教集团” ;
与北京市测绘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工业大学共建了 “计算智能与智能系统” “城市空间信息工程” 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共建 “北京市电气安全技术研究所” ;
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施耐德(中国)电气有限公司、冬奥组委等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创新与服务合作,建设 “中法能效管理应用人才培养和研究中心” 等18个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中心;
与头部企业合作共建施耐德电气城市能效管理应用工程师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工程师学院、京东智能设备工程师学院、广联达BIM工程师学院、北青旅智慧文旅学院等6个产教融合特色学院,2019年学校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被确定为 “北京高校创业园” 。建成的 “产学研协同” 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保障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丰富了校企合作内涵,彰显了首都职业教育特色,实现创新型国家和技能型社会战略在高职教育的有效结合。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核心载体在专业建设,教育部已发布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的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和专业教学标准,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更新迭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人才成长规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现实生产活动又具有设备更新快、技术迭代频次增加、新技术跨界迁移创新明显等特点。要兼顾适应生产技术快速变化和保持教育稳定性与连续性,就要遵循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逻辑,注重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群建设, “职业院校根据学校的服务面向,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按照技术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专业群”[4]。保证新技术的快速推广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首都城市运行管理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需要,加强专业升级改造,构建与之契合的专业体系。聚焦首都城市建设,针对产业 “绿色化、信息化、智慧化” 转型升级要求,以大数据、无人机等技术改造传统专业,打造城市智慧建造技术专业群;
聚焦首都城市运行,针对水、电、气、暖等生命线工程系统智能化转型升级要求,融入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专业,打造城市运行智能设备应用技术专业群;
聚焦首都城市智慧,面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求,打造智慧城市信息技术专业群;
聚焦首都城市服务,面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要求,以高端优质服务叠加行业前沿技术打造城市现代高端服务业专业群;
聚焦首都城市管理,针对城市 “大安全技术管理” 领域要求,构建跨领域的城市安全技术专业集群。形成了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群,保证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坚守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坚持职业性,不恪守学科但要尊重学科,基于体现职业分工的岗位群,系统设计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工作主线,从具有职业院校特征的课程体系构建、社团等课外活动组织、技能大赛参与、科技工作开展等4个方面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 “课内课外相贯通,教学现场与实践场景相衔接” 培养体系。依托 “产学研协同” 人才培养平台,形成 “课程学习筑基” “社团科研提升” “技能大赛演练” “技术服务实战” 创新型人才培养路线,实现创新创业实践的全学段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坚持课内课外培养的有效贯通。课程学习筑基。构建 “平台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平台课程-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树立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技术有机融合,开发不同层级开放性教学项目;
拓展课程-高年级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贴近工程实际培养创新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课程-突出创新能力实践,构建 “实习实训+学期项目” 实践教学体系。社团科研提升。组建专业社团,通过综合培训和自选项目训练,培养初步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提升知识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
高年级学生依据意愿分流,成为社团助教拓展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到高新技术企业实习、参与技术服务培养学生职业创新能力,引导扶持有意向学生自主创业。技能大赛演练。构建由校内、北京市和全国技能大赛及各级创新创业创效大赛等构成的技能大赛体系,持续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技术服务实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承担技术服务工作,培养其专业知识技能应用能力,提升其职业创新能力,培养服务不同岗位的技术创新型人才。

3.1 课程学习筑基

培养创新意识,按照认知、提升和迁移拓展3个阶梯递进发展,构建 “平台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1)平台课程。全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树立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技术有机融合。如机电一体化专业,从设计、装配及调试全流程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开发不同层级开放性教学项目。通过综合设计,以完整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装配及调试全流程训练学生技能。

构建了多层次教学项目,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开发分拣装置、灌装设备等教学项目,满足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要求。多层次教学项目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多层次教学项目体系

围绕专业核心课程,构建 “实习实训+学期项目” 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专业实践能力持续提升。

(3)拓展课程。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贴近工程实际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如测量专业开设 “无人机摄影测量”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等交叉课程,将BIM,VR,GIS等核心课程,建设为 “GNSS卫星定位测量” “BIM施工管理” “装配式施工” 等融合课程。以无人机航测与数据处理、三维建模等技术培养为目标,贯穿创新创业教育。

3.2 社团科研提升

实现课内课外贯通,调动积极性、激发学习潜力。立足个性化成长,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鼓励跨专业(学科)组建课外学习团队,给予科研训练(技术服务)项目的支持和资助,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

3.2.1 专业社团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兼顾学生兴趣与专业方向建设专业社团,建立奖励机制,选派指导教师,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学校已形成无人机测绘、BIM设计、机器人协会等几十个专业社团,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支撑。

3.2.2 科研训练推进创新能力实践

设立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基金,每年立项近百项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按照科研项目管理,教师全程指导,进行创新训练,将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质量作为教师业绩考核内容。每年对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评审推荐的同时,优秀成果汇编成册,从学生的视角进行借鉴和学习,促进项目质量的持续提升。

3.3 技能大赛演练

技能大赛将学生置于评价过程的中心位置,以技能竞技为核心内容,通过源于工程实践的技术技能集中展现、专业综合能力与知识的灵活运用、职业素养的实时展示,对技术创新型人才质量进行必要的鉴定与评价,引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评价方式转变。已建立校级、市级、国家级 “三级” 技能竞赛机制,持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3.3.1 培育校内技能大赛氛围

将大赛融入日常教学,每年11月定为 “技能竞赛月” ,支持专项经费。以二年级学生为主体,覆盖各专业的校内大赛已连续组织12年,实现了 “学生在校期间至少真正参加一次完整的技能竞赛” 理念。

3.3.2 注重校外竞赛成效检验

积极参加北京市高职院校技能大赛,鼓励参加全国及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大赛。支持参加各行业、团中央、全国学联等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赛项、京津冀高校测绘技能大赛等赛事,以及 “挑战杯” 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均获好成绩。近年来,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41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42项。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竞赛成效检验。

3.4 技术服务实战

最大限度发挥 “产学研协同” 人才培养平台的功效,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源自生产生活一线的实际问题和项目,围绕工程项目,选聘和组建专兼职教师团队,建立师生科技服务项目组,在项目实施中提升学生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通过组内分工,培养服务不同岗位的技术创新型人才。

3.4.1 城教融合,真实项目实现创新能力综合实践

依托 “北京城市建设与管理职教集团” ,涵盖全校各专业的18个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中心和6个产教融合特色学院。近5年,先后为首都大兴国际机场大跨度横梁浇筑进行模架变形动态监测,师生研发的 “MJWJ-1模板支撑架变形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获授权专利,成果应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为湘西十八洞村进行乡村建设的三维建模,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承担京张高铁南口隧道爆破开挖技术指导、为雄安新区进行建设规划测绘、北京市通州区三期市政部件采集与处理等技术服务项目;
开发防爆电气产品、防爆仪器仪表、机电设备在线监测、煤炭产量监测、网络技术、系统集成等系统或产品70余套(件);
完成服务国家、北京市等重大战略任务的技术服务项目100余项,实现师生创新与服务能力同步提升。

3.4.2 校企合作,建立服务生产一线的长效机制

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5年,在产学研协同育人中,与地方政府或企业签订竞争性技术服务合同,引入科研经费,年均科技服务到款1000万元以上;
获北京市、煤炭工业协会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在科研与技术服务中,围绕实际工程项目或科研项目,组建师生团队,落实 “课内课外相贯通,教学现场与实践场景相衔接” 培养体系的工作目标,有效提升师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服务中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融合发展,保证 “产学研协同” 人才培养平台的良性运行。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努力营造立足一线、服务一线的融合发展文化,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先后制定《技术服务项目管理办法》《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形成灵活高效、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

技术创新型人才需求源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产业的持续升级等需求变化。这就要求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运行机制和支撑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保证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共同进步和同步提升,实现快速反应、持续更新。

4.1 建立产学研利益共同体,实现保障持续更新

遵循产业与教育的共同利益需求,保障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不断深化。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应在资源建设、技术研发与攻关、人才培养、科研转化、运营管理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展开深层次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明确双方的共同利益是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推广,通过共建技术创新特色的专业群,实现新技术、新成果等快速转化、快速应用和推广,从而占得市场先机,实现协同创新,保证人才、技术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高职院校应以服务一线、满足需求为根本目标。提升服务能力,主动融入产业,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上突出技术应用属性,紧跟产业技术发展趋向,动态融入新技术,依托 “产学研协同” 人才培养平台,加快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输出新技术成果和创新人才,指导优化专业群建设,保持专业群对产业技术的前瞻性和超前性。

4.2 建设满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 “双师型” 教学创新团队

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 “双师型” 教学创新团队,其内涵应在兼具扎实的理论教学能力和精湛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引入创新研发人员。团队建设既要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定位,考虑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实际,同时必须兼顾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在团队组织上实现变革和创新,突出服务一线的根本目标。依托产学研育人平台,引进研发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层次技能大师和企业一线能工巧匠等,打造研发、设计、应用、推广与服务等人员与教师、职教专家共同形成的教学创新团队;
制定科技研发人员、技能大师等到校任教的标准;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结合实际,制订教师赴企业实践、挂职锻炼、参与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政策措施;
通过校企双元培养师资、校企师资互聘互用、校企共建科研与技术服务中心等形式,培养校企双向适应的教学创新团队,确保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3 实现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的转变

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管理规范,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适应产学研协同育人需要。建立校内外、跨院系、跨部门等资源共享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明晰权责划分、优化管理流程,实行精准化管理,同时要以学生学业评价、教师业绩评价等改革为引领,实现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变革。第一,落实分类评价、增值评价、多元评价原则。通过技能竞赛、科技服务项目、专业社团等方式,贯彻增值评价和多元评价原则,不再以学生成绩和学历作为唯一参照点,重点关注学生自我纵向提升和改善程度,实现从统一参照系到自我参照系的转变[5]。第二,注重学生专业社团建设和支持力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职业兴趣,实现差别化、个性化成长。加强师生团队参与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引导,培育技能型社会建设文化,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创新意识。第三,引导和支持师生科技服务团队的组建。鼓励和培育开展源自生产生活实际科技服务项目,围绕实际工程实践项目,选聘和组建专兼职教师与学生成立科技服务团队,在项目实施中,通过跨专业学习和内部分工,培养服务不同岗位、方向的技术创新型人才。第四,建立服务成效和学生自我提升程度的教师业绩评价导向。教师业绩评价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内涵丰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教师业绩评价导向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教师具有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深入一线,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服务实践能力;
立足职业院校学生实际,坚持差别化、个性化培养,关注学生自我纵向提升和改善程度,才能实现增强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吸引力和适应性,将产学研协同育人落到实处。

首都的高职教育,必须立足首都区域实际需求,围绕城市发展,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发展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搭建育人平台,打造具有首都特征的高职教育专业群,构建适应技术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猜你喜欢创新型技能职业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7期)2021-01-13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上海建材(2020年12期)2020-12-31职业写作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劳动技能up up!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5期)2018-06-11秣马厉兵强技能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拼技能,享丰收学苑创造·A版(2017年6期)2017-06-23我爱的职业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7年1期)2017-03-29

推荐访问:产学研 为例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