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 楠
(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分院声乐系,辽宁 大连 116000)
研究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Op.98》(以下简称《致远方的爱人》)的音乐特征和作品形象,对钢琴演奏者而言具有特殊意义。从理论层面上说,它可以引导和启迪演奏者从多个方面了解作品本身的文化蕴含和艺术价值,即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时代意义与内涵以及音乐的本质等,从而加深演奏者对演奏作品本身的立体认识;
从实践层面来看,演奏者在演奏实践过程中提取作品的精华、强化演奏技巧与规范性以及领会作品的风格特征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拟通过分析研究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音乐特征与作品形象,为钢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和演奏者演奏技巧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为了深入分析和理解《致远方的爱人》的音乐特征与作品形象,首先从一般理论上阐述声乐作品的特征与作品形象的意义,以便为本文提供思想基础。众所周知,声乐作品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而构成的,所以其基本特征首先表现在根据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音色特性,以节奏、节拍、旋律、和声、曲式等表现手段,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或社会生活的材料的特殊性。其次是呈现为在时间进程中运动的流动性,即音乐是运转于时间中的艺术,她需要通过与时间的同步而发展,并且伴随着时间的向前而逐步展现出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然后被受众所接受、理解并产生共鸣;
同时,情感性也是音乐的一个特征,这主要是因为音乐是通过声音的形式来传播情感,即《乐记》所说的“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亦即黑格尔所指出的“音乐是心情的艺术”。此外,声乐还因其间接体现的特点而具有表现性特征。众所周知,音乐不是直接呈现给受众的,而是需要演唱或演奏等艺术传播媒介的再度创作才能以音乐艺术的形式为受众所接受和欣赏。也就是说,如果不借助传播媒介的表现,声乐作品既不可能转换成律动的声音,同时音乐本身也不存在意义。正因为它的间接性,声乐作品才具有突出的表现特征。最后,声乐还具有不确定性特征。这主要是因为音乐作为一种特定的信息具有非语义性,这种非语义性决定了音乐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无标题音乐,人们在欣赏时更是因人而异。由于受众的个性、文化、经验的不同,决定了听觉感受能力的差异。既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情景等主客观环境条件下,对同一首乐曲也能产生不同的情感印象或音乐感受。
与此相联系,声乐作品是通过演唱者的“二度创造”转换为音乐形象,从而为受众所欣赏和共享,这就决定了音乐作品形象并非静止的直观形象,而是受众经过听觉机制感受和形成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因其主观性特别突出,往往带有朦胧和多义特征,一般体现为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作为不同受众的听者,尽管是在欣赏同一首乐曲,但由于各自在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等方面存在差异,也会形成欣赏主体建构艺术形象的差异。就声乐教学而言,从多种角度理解和认识声乐作品形象,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音乐欣赏能力。因此,音乐教学也通过对生动的音乐形象的欣赏和阐释来强化理解,即在形象解读的审美教育的同时,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知识蕴含在美育之中加以传播和传授。音乐作品形象涵盖多方面文化和审美意义,因此在声乐教育教学中分析音乐作品的形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既可以让音乐作品形象对学生产生震撼,给予学生的心灵音乐美的洗礼,同时也使学生在感性理解认识的基础上,对音乐语言获得某种情绪体验,并将这种体验与自身经验融会贯通,生发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再通过相关文化知识和音乐理论等方面的积累,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和领悟以及体验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基于上述理论和思想认识,笔者将对《致远方的爱人》的音乐特征和作品形象进行分析与解读。
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是贝多芬晚年时期的作品。作为一位杰出的声乐创作名家,贝多芬所创作的诸多作品,均体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与艺术气质,尤其是晚年期间,随着创作艺术的炉火纯青,他更是创造性地将钢琴伴奏作为艺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贝多芬创作的许多钢琴伴奏内容都具有浪漫主义时期的诸多特征,《致远方的爱人》则进一步体现出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既具有鲜明独创的音乐特征,也塑造出个性突出的作品形象。
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于该作品依托于特殊的创作背景和作家特殊的爱情经历。晚年的贝多芬生活在社会巨变中的德国,其时恰逢资产阶级的衰败、封建主义的复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丧失言论自由的权利,由此导致社会经济文化萧条的同时,也使得维也纳的音乐发展停滞不前。当时,贝多芬不仅饱受耳疾对其身心的摧残,还面临现实生活的多种打击。贝多芬物质生活拮据困窘,精神方面也极度空虚寂寞,几乎断绝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而孤苦伶仃,加之当时战乱纷飞、灾难重重,沉重的社会背景激发出贝多芬强烈的创作激情,于是在充分的酝酿和时代的催促下,他最终于1816年创作出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该作品不仅成为贝多芬晚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还更加突显其晚年音乐创作的特征,当然后者与该作品的思想内容有密切关系。[1]
基于上述创作背景和作品思想内容,《致远方的爱人》体现出独特鲜明的音乐特征。贝多芬的《致远方的爱人》是一部声乐套曲,包含几首相对独立的曲目,曲目之间既有独立的表达意向,又有着有机的内在联系。从音乐欣赏的角度来看,该套曲的音乐特征相当明显和独特,其具体特征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第一,情感细腻温柔,情绪饱满生动。这一特征在《致远方的爱人》中第一首曲目《我独自在山岗上眺望》有很突出的体现。这是一支变奏曲式,包括5个段落,每一段落的感情都呈上升趋势,同时曲目在多个部分使用到降E大调、柔板,以及3/4节拍;
曲目中调式调性的色彩、演奏速度、演奏节拍以及演奏韵律等也各具特色。[2]一般说来,该曲目在演奏时,男中音的调式音域区间舒适程度较高,且容易让多数听众感受到歌词“蔚蓝色的远方”所描述的场景,具体感受如图1所示。
图1 谱例2-1-1中的第1至第5小节Fig.1 Section 5 to section 1 in example 2-1-1
首先,图1中首节主体旋律是从属音开始的,并逐渐向上级进入调式主音,后者也是整篇曲目旋律的高点。通过这样的曲谱形式,将声曲所要表达的温柔情感与眺望意向充分展现给每一位听众;
其次,在第3小节的和声选择上,贝多芬采用了暗淡色彩的VI级,并将第2拍从降E下行跳至G,虽然会使主题音型有短暂的停滞,但也为旋律进入答句做足了铺垫,这一点第6至第10小节有明确表现。
第6小节的旋律是从降B到降A的半音阶下行,且钢琴在伴奏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同速度和相同节奏,这也充分体现出贝多芬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其曲目的和声部分相较于同时期的曲目显得更为细腻与丰富,从而使整个曲目变得更加温柔与温暖,进而更加引人注目、印象深刻。与此相联系,后面4个段落的主旋律基本上与第一段落相同,但却利用钢琴伴奏织体的变化,充分表达出曲目饱含的情绪与歌词主题的变化,如谱例2-1-3中的第21小节至第24小节(图2)所示。
图2 谱例2-1-3中的第21小节至第24小节Fig.2 Section 21 to section 24 in example 2-1-3
接下来,在第22小节的位置上,钢琴伴奏织体转变成16分音符的和弦节奏。密集的节奏使整节都充满动力与活力,更加符合歌词“寻觅”的表现。
第二,自然流畅,平稳和谐。这一特点在套曲中的第二首曲目表现较为明显。该曲目名为《远处的群山苍茫》,亦称《苍茫的远山》。曲目的形式与上一曲相同,仍为背景式与诉说式,节拍为6/8拍,整体表现非常温柔流畅。一开始曲目的引子完美地与上一首曲目的结尾部分自然衔接,使整体曲目的流畅性与感情得以延续下来。[3]继之,虽然仅有3个小节的引子略显稍短,但它却是该曲目的精华所在。同时,从曲目结构的分析可知,该曲目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再现式单二部曲式,或称为单三部曲式,如谱例2-2-1中的第54小节至第62小节(图3)所示。
图3 谱例2-2-1中的第54小节至第62小节Fig.3 Section 54 to section 62 in example 2-2-1
由图3可见,曲目中第57小节中主题旋律是由G到和弦3音B的上下坡型结构。这就要求在进行钢琴伴奏时,其节奏与演唱者声频的一致性,尤其是上声部的合理变换,以确保曲目主题的表现十分平稳;
在第61小节的音型上选择复制前小节后三拍的卡农,其目的也在于与歌词内容中的“云层”以及“隐约”相呼应,以便突出曲目的神秘感,尤其是平稳和谐。
第三,曲目轻松,气氛快乐。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另一个鲜明特征是轻松愉快、氛围欢乐,这在支曲《蓝天上飘着白云朵朵》中有比较明确的体现。该曲目整体为五段体结构,降A大调,4/4节拍,在形制上与第一首曲目的相似度较高,尤其是在节奏与形式方面更为近似。但其独到之处在于这支曲目蕴含着作为浪漫主义音乐奠基者的贝多芬在织体变化的使用方面,以及乐段调式转换方面的独到见解,亦是其音乐作品的精华。该曲目的基本演奏速率为Allegro assai,同时也是整个音乐套曲中节奏较为轻快的部分,如谱例2-3-1中的第104小节至第107小节(见图4)。
图4 谱例2-3-1中的第104小节至第107小节Fig.4 Section 104 to section 107 in example 2-3-1
图4明确地显示出,当演奏至第104小节时,随着旋律主题的进入,直接展现了该曲目轻松欢愉的气氛,营造出快乐的音乐氛围。乐曲4/4节拍的演奏方式,在演奏平稳进行的同时,体现出轻松自如的气氛;
而当进行钢琴右手伴奏时,小节中连续的3连音则充分生动地描绘出歌词“涓涓小河流不息”的清灵意境。
第四,从钢琴伴奏的角度看,《致远方的爱人》在音乐方面还体现出较高的灵活性,如利用音符时值的改变展现歌曲情绪,利用伴奏织体展现歌词场景,以及同一旋律使用不同类型的伴奏织体等。在伴奏层面上,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伴奏织体搭配十分合理与灵活。如第一首《我独自在山岗上眺望》的首段,就是由简单明了的柱式和弦构成,当进行到第二段时,则是8分音符和16分音符的交替应用,又呈现出一定的紧迫感。这种灵活性较高的特点,在后续的套曲中也频频展现。利用音符时值的改变以展现歌曲的内在情绪的特征则突出地表现在第三首曲目《蓝天上飘着白云朵朵》中,当伴奏进行到第4小段时,伴奏的情绪趋于平缓,织体也由前面轻巧、活泼的3连音逐渐转变成紧跟旋律的和弦,利用音符时值的改变来体现歌曲情绪特征便得以凸显;
与此相近,利用伴奏织体展现歌词描绘场景的特征则很好地体现在第四首《鸟儿带我一起飞翔》中,该曲目的歌词中包括云层、鸟群以及小溪等意象。[4]为了使听众感受到歌词描绘的意境,贝多芬应用了轻巧、俏皮的颤音来展示飞翔的鸟群,利用分解八度的方式展示微风吹过的环境。这些都无一例外地显现出运用伴奏织体展现歌词场景的特征。至于同一旋律使用不同类型伴奏织体的特征,也体现在第四首《鸟儿带我一起飞翔》中,其中的几段伴奏旋律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每个小节上,贝多芬都应用了不同的伴奏织体,不但减少了歌曲的乏味与单调,同时也使曲目中每个小节都带有独特的气质。
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卓越艺术成就,除了鲜明独有的特征之外,还体现在丰富生动寓意丰赡的作品形象上。《致远方的爱人》的歌词由贝多芬的得意门生阿罗伊斯·耶泰莱斯创作,是以美好的爱情为主要叙述内容,带有鲜明的抒情倾向。一是在词意表达上,歌曲通过简单朴素的语句体现出丰富的深情;
二是曲风忧郁却又不乏唯美;
三是整组乐曲饱含着对远方恋人无尽的思念与爱慕,同时也将其内心最为真挚温暖的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但带有这种内容倾向的乐曲形式却与贝多芬晚年的创作风格大相径庭,所以在分析《致远方的爱人》作品的创作背景时,需要将这一反差较大的现象作为一个特殊案例加以诠释,才能从贝多芬晚年充斥着不幸与艰难的生活窘态中揭示其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期盼。其实,这样美好的内容对于一生多灾多难的贝多芬来说,既是精神上的寄托,也是心理上的慰藉。
作为声乐艺术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作品形象显然是“远方的爱人”,该形象的音乐塑造与巨大成功根因于贝多芬的苦难人生经历和他独特的爱情经历,以及对生活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向往和期待。因此,阐释《致远方的爱人》作品形象的前提,必须从贝多芬一生的经历与生活开始。贝多芬的一生可以说是艰辛与苦难相伴的一生,自1796年开始,耳疾就一直摧残着他的身心。众所周知,对于一名杰出的音乐家而言,想要接受并适应耳聋带来的不便与折磨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所以在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贝多芬因为耳聋,几乎断绝了与家人、朋友以及外界的一切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地不得不接受自己耳聋的残酷事实,其心路历程的苦辣艰辛是可想而知的。更为糟糕的是到了1802年,贝多芬由于自身健康的每况愈下,迫使他产生了自杀念头,好在他最终还是挺了过来。正是这次意欲自杀的心理危机,使贝多芬最终鼓起勇气,选择了与命运不公进行抗争。在随后的时间里,他开始与外界接触,并频繁地与家人、朋友进行书信交流,也增加了社交活动。在这样的社会生活背景下,他于1816年创作出这部流芳百世的声乐作品。虽然《致远方的爱人》这部套曲是在其十分痛苦与惆怅状态下谱写出来的,人们却可以明显感觉到乐曲中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乐观气息,这正是作品形象的精神气质。
贝多芬虽一生与苦难相伴,却是一位天生的极富感情的音乐家,他一直期待并渴望得到美好的爱情,所以经常会做出一些比较冲动的举动。然而现实的生活状况和环境对于贝多芬来说是极为残酷的。他虽然期待爱情的到来,却屡遭挫折。作为一位对生活对爱情有着执着追求的音乐家,贝多芬喜欢或仰慕的女性,其家庭条件都比较殷实且相貌气质不同凡响,所以他们之间的年龄以及社会地位差距较大,这也是导致其爱情频频受挫的主要原因。贝多芬离世后,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封没有写作时间、没有收信地址和收信人的信件。在这封信中,贝多芬首次写到了一位“不朽爱人”。以此为称谓,书信的内容也表现出贝多芬与这位“不朽爱人”的爱情郁郁不得志的感受。在此前的1816年,贝多芬与朋友聊天时曾这样说道:“每当我想起她的时候,我的心仍旧有无法控制的剧烈跳动。”而且也就是在那一年,贝多芬创作了这套流芳百世的音乐巨作《致远方的爱人》。在学术界和音乐界诸多对这位神秘女性探究与分析的观点中,笔者认为梅娜尔德的见解较有说服力。梅娜尔德首先认为“不朽爱人”的原型人物为安东尼。安东尼出身于德国的贵族家庭,十分热衷音乐,且崇拜贝多芬。其次,贝多芬年长安东尼10岁,她在1790年左右跟随丈夫来到音乐圣地维也纳。维也纳笼罩着浓厚且独特的音乐氛围,所以安东尼很想定居在此。1810年,由德国著名女诗人贝丁娜介绍,安东尼与贝多芬相识。之后安东尼与贝多芬时常在一起交流音乐,且关系良好。巧合的是,贝多芬书写的那封神秘书信是在1812年完成的,而且正是在这一年贝多芬曾先后两次与安东尼及其家人见面。因此,梅娜尔德通过时间推算与会面地点等因素分析,认为这位“不朽爱人”的原型很可能为安东尼。[5]更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情况是,安东尼离开维也纳以后,她与贝多芬之间仍以书信的形式进行沟通与交谈,且在十几年后,贝多芬为其创作了一部十分优秀的乐曲《迪阿贝利三十三首变奏曲》,直接表明两人间未曾停止深厚的感情交流。总之,无论这位神秘女性的原型是否为安东尼,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神秘女性为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带来很多灵感,成为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作品形象的原型和灵魂。
综上所述,贝多芬创作的《致远方的爱人》,以其细腻温柔的韵律、深湛饱满的情感、自然流畅的音节、轻松和谐的曲调,很好地体现出作品较高的灵活性,即利用音符时值的改变展现歌曲情绪、利用伴奏织体展现歌词场景,以及同一旋律使用不同类型的伴奏织体等特征,塑造出独特的个性化作品形象,不仅开启了德奥浪漫主义音乐套曲的先河,也给后来诸多音乐家的艺术创作以积极的影响,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猜你喜欢套曲贝多芬爱人北曲套曲体式研究述评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7-28亦远亦近贝多芬心声歌刊(2021年1期)2021-07-22清宫庆典承应戏中的【醉花阴】套曲戏曲研究(2020年2期)2020-11-16交响乐之王——贝多芬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20年10期)2020-03-19贝多芬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20年10期)2020-03-19贝多芬·丁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2期)2020-03-12我的爱人北方音乐(2017年15期)2017-10-10爱人就是爱自己海峡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下一世,你是我的爱人火花(2015年1期)2015-02-27亲密爱人意林(2011年17期)201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