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根红
近年来,网络文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网络文艺的表现形式、内容、题材等都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网络文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新表达。从《斗破苍穹》《雪中悍刀行》《盗墓笔记》到《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长安十二时辰》等网络文学及其改编的影视剧,从音乐《横竖撇点折》《易知难》到舞蹈《惊.鸿》和动画《雾山五行》,从《此画怎讲》《青春守艺人》到《七夕奇妙游》《登场了!敦煌》等网络文化节目,一批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文艺作品脱颖而出。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抖音、快手等平台,更是为网络文艺提供了全方位的传播平台,为网络文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网络文艺正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外影响越来越大,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强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的重要资源,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基础。因此,总结网络文艺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能够为进一步强化新时代网络文艺的创新发展提供参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既要坚持立足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也要在网络时代探索创新表达。当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网络文艺作品,都不是简单复制挪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而是在网络时代探索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表现、科技赋能相结合的文化景观,激发受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网络文艺的创新表达,首要的是题材的创新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供挖掘。网络文艺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是简单摘取一些辨识度较高、反复被人讲述的文化元素,而是要在题材的选择上追求新意,注重创新。即便对于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优秀传统文化类型,也应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创新表达。《了不起的匠人》以20位亚洲手工匠人的生活展现传统的手工艺,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花好月圆会》融合了54位以国风作品知名的“UP 主”的表演,内容涉及甲胄文化、古琴文化、三星堆文化等。网络文学更是题材丰富,仙侠、玄幻、穿越、盗墓、国风等类型不断创新,道家、儒家、法家等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网络文学的核心主题,如以道教为主体思想的修真文《修真四万年》《飘渺之旅》,以太古时代为背景的洪荒文《武墓》,取材于东方神话传说的东方玄幻文《斗破苍穹》,以及综合多种传统思想及学派的武侠文《龙蛇演义》等。
网络文艺的创新表达要注重年轻化的表达。网络时代受众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已经向“用户”转移。网络文艺要根据受众年轻化的特点,找到年轻人的共情点,满足年轻用户的使用特点,激发年轻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偶像练习生》《国风美少年》对节目主题和嘉宾的年轻化选择,《此画怎讲》用“二次元”的方式“解读”古画,《陈情令》《延禧攻略》等体现出网络时代青年文化的特质。网络文艺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性,充分适应青年群体的参与方式,加强青年受众的代入感和体验感。例如,《青春守艺人》《舞千年》等通过衍生视频、“UP 主”视频接力等各种形式与粉丝互动。
网络文艺的创新表达要注重表现形式的网络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文艺作品的生产和传播形态:网络文艺形式丰富多彩,如网络文学、网络电影、网络剧、短视频、网络文艺节目、直播等;
网络文艺的传播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不同内容形式和平台对网络文艺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不同要求。网络文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要根据不同媒介形式,充分发挥媒介技术的优势,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的新风貌和高品质。网络文艺充分发挥科技赋能的重要作用,借助3D、5G、VR、AR 等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换成“活色生香”的数字化模式。例如,“云游敦煌”结合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技术发展的成果,对敦煌壁画进行数字化呈现;
《陈情令》在视频网站开设音乐专辑;
《鹤唳华亭》推出“瑰丽.犹在境×鹤唳华亭——观念式数字意境展”;
《长安十二时辰》在众筹平台推出“长安市集上元灯会”,让用户充分享受沉浸式体验,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文化植入”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似乎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文化植入的总体意思是在文艺作品中使用一定的传统文化元素,这固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路径,但文化植入也容易引发一些问题,如文化的碎片化、断章取义、同质化等,甚至会导致公众对传统文化以偏概全乃至负面的认知。
网络文艺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不是简单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作为网络文艺作品的点缀元素进行“文化贴牌”,不应停留于文字、概念、术语、场景等浅表层面,而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塑造和传播,注重整体创意、整体生产、整体价值体系塑造,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传播观,深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观。
近年来,网络文艺发展逐渐突破文化植入的碎片化传播方式,着重塑造对中国历史文化具有普遍性共识的内容,通过精良的制作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走上了一条整体化传播的道路。一方面,一部分高质量的网络文艺注重还原历史的整体面貌,注重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和精确性传播,从而较为完整地塑造和传播了一个传统中国的形象。例如,《长安十二时辰》对盛唐的还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对《清明上河图》中宋代街景的还原,《宸汐缘》以宋朝为蓝本,《陈情令》则贴近于魏晋风格。另一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并以网络文艺的形式实现了网络文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例如,传递儒家价值观的《琅琊榜》、以道家文化为创作灵感的《诛仙》、汲取《封神演义》价值体系而成的《佛本是道》,以及颇得魏晋风流之旨的《雪中悍刀行》等。
新兴内容平台的崛起,技术的不断迭代,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以及二创短视频、虚拟体验场景等表现形式的拓展,使得网络文艺的传播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文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塑造与传播,也需要从传播平台、文化产业、受众消费、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设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琅琊榜》《花千骨》等纷纷推出了网游、手游、页游、网络电影等各类新媒体产品;
《长安十二时辰》联合多个品牌推出了包括饮料、美妆、服饰等在内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衍生品,并通过电商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进行推广。可见,网络文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塑造和传播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注重融媒体产品的开发,在多样化的内容生产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 的最大价值。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仅要展示过去的文化,更要呈现出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丁兆丹曾指出,网络文艺不仅仅是“文艺+”或“文化+”的简单衍生形态,而是要深入挖掘并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与时代精神,唤醒网络文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这是新时代赋予网络文艺的使命与担当。①参见丁兆丹:《网络文艺激起传统文化长河新浪花》,《光明日报》2022年6月11日第09版。
网络文艺作品不应是简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统审美元素的堆砌。当前的网络文艺作品既有对历史文化的崇尚,又融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既有传统审美元素,又融合吸纳了新的艺术形式。《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网络文学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主动调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和古典文学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同时将作品主人公的个人奋斗与家国叙事相结合。例如,《延禧攻略》引发了国外观众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热议;
《雪中悍刀行》虽然立足于魏晋文化,注重刻画人物的魏晋风度,但又不是对魏晋文化简单的文学表达,而是在魏晋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话与再造,为正确处理网络文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照。
网络文艺在弘扬主流审美、引导社会风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文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需要积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积极传递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仁爱、和谐等重要价值理念。当前,引发受众追捧的网络文艺作品无一不注重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内在精神的塑造,试图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完成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价值的中国形象的塑造,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例如,《九州.海上牧云记》让国外观众对礼仪之邦的中国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琅琊榜》传递的“义利观”,《长歌行》讲述的“英雄出少年”,都较好地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①参见杨越明:《故事策略 价值传递 文化认同——对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创新实践的思考》,《中国电视》2021年第10期。
网络文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塑造和传播,归根到底要扎根现实生活,把握时代脉搏,观照时代精神,彰显现实关怀。网络文艺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过程中,要通过创新性表达,勾连历史和现实、传统和现代,着力与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相结合,引发受众对当前社会文化热点的关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彰显文化自信的国际形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创作深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西方文艺理论也深刻影响着中国文艺批评。其实,中国古典文艺创作、古典文论等方面,也都有着丰富的文艺资源和批评资源。网络文艺是中国独特的文艺现象,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构建中华美学精神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文艺中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诞生了丰富的文化艺术瑰宝,也积累了深厚的创作经验。《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绘画艺术,《诗经》《楚辞》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传统文学,以及《洛神赋》《兰亭集序》《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玄秘塔碑》等书法艺术……这些都为新时代网络文艺创作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范本。网络文艺需要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学艺术的表现方式、结构形式、叙事结构、审美形态等,努力提升网络文艺的艺术品质,创作出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网络文艺精品。近年来,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层出不穷,如水墨风格的动画《雾山五行》、汉字歌曲《横竖撇点折》、“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七夕奇妙游》等。传统文学的创作方式和经验也成为新时代网络文艺创作的重要借鉴,如“章回体”“传奇叙事”“神话叙事”在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以及网络文学对《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传统名著的“同人”写作等。
网络文艺批评也要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形成具有中华美学精神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文学批评话语深受西方话语影响。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鱼贯而入,成为当前文艺批评中的主导话语。不可否认,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为中国文艺批评提供了丰厚的理论资源,但也容易形成一种“西方中心论”的困境。正如孟繁华所说:“随着中国文艺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一味地追随西方文艺和批评的话语体系,中国文艺就不可能建立起自身的主体性。而且,这些建构于西方文艺创作基础上的文艺批评和理论,面对日益丰富和发展的中国现实,越来越失去批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①孟繁华:《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光明日报》2021年8月6日第02版。其实,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理论也非常丰富,如《诗经》的赋比兴、孔子的“兴观群怨”等,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等文论,钟嵘的《诗品》、严羽的《沧浪诗话》、袁枚的《随园诗话》、况周颐的《蕙风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诗词理论,李贽、毛宗岗、金圣叹等的明清小说评点,以及徐渭的《南词叙录》、王骥德的《曲律》、李渔的《闲情偶寄》等戏曲理论。可以说,中国古典文艺批评理论与中国文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中国文学的发展共生共通。“气”“韵”“神”“意境”“象”等范畴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激活传统文艺批评资源,注入现代意识和时代内涵,能够进一步焕发中国文学批评的生命力和活力,重塑中国文艺批评的中华美学精神。
猜你喜欢文艺中华传统1942,文艺之春环球人物(2022年8期)2022-04-25饭后“老传统”该改了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疯狂英语·新读写(2020年1期)2020-04-20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意林·全彩Color(2019年7期)2019-08-13老传统当传承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文艺范非公有制企业党建(2017年12期)2017-12-19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