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从2017年“新文科”作为“四新”提出,到2019年教育部联合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委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大会而拉开“新文科”建设的序幕,再到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的正式发布,“新文科”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理念、革新传统文科教育的一种新思想,席卷了整个高等教育领域,目前各高等院校对新文科建设的必要性已形成极为广泛的共识。外语学科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在中国人文学术国际化推进中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中国实现引领国际前沿学术潮流愿景的中坚力量,不可能也不能回避这澎湃而至的新文科建设大潮。那么,对外语专业而言,何为“新文科”建设之“新”,其建设之“道”又该如何开拓?本文分析新文科理念下的外语学科专业建设的“新”内涵,并据此理解探讨新文科视域下的外语专业建设路径。
2018年颁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概述中明确指出:“外语类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学科特点......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或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在最新《标准》里有两点是很明确的:一是外语专业是文科专业;
二是外语专业具有跨学科特点。如果说《标准》颁布之时,“新文科”这一概念刚提出不久,对外语学科专业建设尚无具体指向,但随着这几年对“新文科”内涵和发展路径的理论、实践的不断探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专业建设“新”之内涵也逐渐明朗。本人尝试从以下两方面陈述“新文科”之“新”对外语专业意味着什么。
(一) 以新的功能为目标,彰显一个“中”字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总目标,党和国家相继提出“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变化,文科人才的功能需求和培养目标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国家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在《“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一文中所明确指出的,“中国建设‘新文科’的核心要义是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2]。”据此要义,建设能够主动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助力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这是新文科建设的目的,也是时代赋予文科的新功能和新定位[3]。回顾以往的外语教学实践,主要是为了与国家外向型经济相适应,更倾向于外语在沟通交际方面的工具性和技能性。在新形势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9年做的题为“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的主旨发言中指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外语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由此可见,面向当前国家战略需求,外语教育务必服务于新时期国家“走出去”重大发展战略,外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由原来的“引进来”外来科技文化和社会思想转向更强调中国文化的输出。可以认为: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功能目标,即培养能够在世界上为中国发声,能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人才。所以,围绕新的功能目标而推进的外语学科专业发展的系统性改革,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而进行的本土化、民族化的创新和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章程》第七条对人才培养目标是这样描述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5]。”这个描述不仅体现了时代赋予外语学科专业的历史责任,更阐释了外语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的功能目标。
(二) 以新的融合为抓手,强调一个“跨”字
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紧迫需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技术等技术性突破为特点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了传统业态转型升级,催生出新业态的同时,也对人才提出新的需求。许多传统的文科专业知识面局限于单一学科门类,培养出来的人才远不能履行新时代使命和应对新时代挑战,文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从而倒逼高校优化升级传统文科专业,以新的融合为抓手进行专业建设和建设新专业。外语学科专业建设对接新文科建设,就是要构建新的外语学科专业结构。从量的角度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规模并不小,但存在突出问题,如专业建设重复,同质化严重,有些专业社会急需却发展缓慢,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对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外语人才结构性失衡,人才“供不应求”与“供大于求”并存的尴尬局面。新文科视域下的外语学科专业建设,就是要瞄准科技和国家战略前沿,破除长久以来受“扶植体系化、秩序化的知识体系”的影响而造成的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需求为导向优化现有的外语专业设置,即在传统外语专业的基础上,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区域发展和市场需求,规划和设计新的外语专业及课程体系。这不仅要打通外语与其它人文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甚至要突破文科的边界,与理工科、医科、农科开展更大跨度的学科专业交叉,形成与新技术、新知识相融合的开放包容的外语学科体系,实现学生素质、思维及能力的新提升,以适应当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从上述论述可看到,明确“发出中国声音”的新功能目标,以及以“跨”为核心的改革发展手段是外语学科专业建设对接新文科建设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外语学科专业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据此,下文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和评价标准确立等五方面探寻外语学科专业建设对接新文科建设之思路。
(一) 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人才教育一直以培养精通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外语专业人才为目的,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以“引进来”为首任的改革开放前30年,为满足当时社会经济对外语专业人才的“内需”起到过积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中国走向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合作的步伐加速并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十年,中国迅速成长为一个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和文化大国,配合中国技术源源不断地输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也亟待通过外语这一中介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的思想,用外语发出中国声音,与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学界进行平等对话,不仅是应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需求和国际学界的期待,也是中国外语人作为文化资源的承载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纠正西方主流媒体长期以来构建的关于中国的虚假形象,为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以及中国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国际行走”保驾护航。显而易见的,外语专业人才在中国人文学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国际传播、影响力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这就要求外语人才不能仅局限于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精湛,还要融入国家的集体事业,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中国文化学术功底,这样的外语人才所具备的服务能力和贡献水平才能满足当下国家经济社会战略发展需求,这也正是新文科视域下提高外语学科人才质量、外语学科专业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的关键。
(二) 优化传统专业,建设新型专业
如上所述,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并在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愈来愈广泛和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得对外交流层面拓展到经济、教育、政治、科技和军事等多领域,传统的外语专业及其培养的单纯的技能型和通用型外语人才已远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需求,外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务必对接新文科发展战略已是当务之急。外语学科专业要对接新文科建设,并不是完全打碎原有的学科专业体系,而是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发展。一方面应根据新文科理念,创新性地推进外语学科传统专业改革,从专业核心优势扩张到相邻的交叉性的专业领域,把新要求、新技术融入传统外语专业,反哺强化原专业的核心优势;
另一方面则围绕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学校所处区域优势、专业优势及特点,设置体现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新专业。不管是对传统外语专业进行新举措革新,还是设置“外语+文科”“外语+理工科”的新专业,这些新型的外语专业并非是在传统的外语专业之外“另起炉灶”,也不是传统专业的简单叠加,而是建立在传统外语学科深厚积淀之上,从新视角,用新范式、新方法进一步拓展外语学科的外延,围绕国家重点需求领域、前沿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地方支柱产业的需求导向,进行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重组甚至构建,从而实现外语学科专业以“跨”为特点的转型升级。
(三) 建立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外语人才培养能力
教师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在教育改革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毋容置疑,其参与新文科建设的意愿及其素质、能力关系到这场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景以及未来能否达到愿景。可以说,教师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得以无障碍贯彻的关键。由于过去的外语教育推崇国外的教材和方法,英美等国家的课堂一度被视为外语学习的理想化课堂,这种教育理念无形中过滤掉了外语教育中的中国元素,使得一些外语教师能就西方文化知识侃侃而谈,而面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再加上当下外语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大多源于以体系化、秩序化为特点的传统的外语知识体系,其专业知识面普遍存在单一性,所以当下亟待构建一支具备新文科理念,有充分的中国文化自信、自觉和熟悉外语学科教育且兼具其他学科知识技能的新型外语专业师资队伍。为此,外语专业教师首先必须有坚定的“以德为先”政治素养和“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才能担当得起培养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创新中国理论,开创中国未来的外语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其次,外语专业教师需具备跨专业、学科的素养,才能胜任这场以“跨”为抓手的教育改革任务。为延伸和拓展跨专业、学科素养的师资,一方面可以通过课题申报、跨学科教学、跨学科学术交流等方式鼓励外语教师参与到新文科建设的实践中来,以推进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科学发展;
另一方面要面向区域、地方产业行业,建立师资人才交流互通渠道,真正做到“请进来”“走出去”,以获取跨学科师资,即将产业行业中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行业人才、专家引进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同时,鼓励高校专职教师走出高校,入行挂职、兼职。只有拥有家国情怀兼具复合知识结构的老师,才能适应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功能目标定位。外语专业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来实现外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自身思政素养的不断提升。
(四) 构建以“跨”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外语跨学科教育价值理念强调教育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复合化,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为目标。作为外语学科发展的新的教育范式,其课程体系的构建需在“跨”字上凝练。所以,务必厘清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有机联系,在知识结构上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整合课程,建设交叉课程群。比如我们可以把课程分为基础类通识课程群、渗透式跨学科课程群、专业深化交叉课程群等。基础类通识课程群针对低年级学生,重在给学生建立宽厚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体验跨学科学习的初步融合,开设的课程由外语基础性课程和通识性人文、政史、经管、综合科技、艺术体育类课程构成;
渗透式跨学科课程群面向二、三年级学生,重在让学生学习跨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包括跨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专业深化交叉课程群是在前两个课程群的基础上,为帮助学生实现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而开设的体现跨学科外语专业特质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跨学科外语实践类课程和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与选择的拓展类课程。课程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动态、有序的保障跨学科外语教学有效实施。同时,不忘新文科教育的新的功能为目标,对外语人才的思政教育、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嵌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并融入案例教学与评析。
(五) 确立新型教学评价标准
学科具有个性化特质。不同学科在理论视角、思维方式以及教育研究范式等方面存在差别甚至大相径庭,所以,外语跨学科专业教育的评价标准不能再照搬传统外语专业的评价标准,要在充分尊重交叉学科、专业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指导理念和价值取向上重新确立外语跨学科专业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而言,传统上囿于外语学科专业内部的评价体系已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以“跨”为抓手的学科专业发展生态,新文科所倡导与拥护的开放学科体系需要改变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以量化学术成果为依据的评价标准,我们应当从评价主体到评价内容再到评价指标引入多学科的专家、多学科的评价体系,这是外语跨学科跨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学生而言,确立“能力素养为本”的质量观以及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是跨学科教学评价的重点。此外,外语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是外语跨学科专业成立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判断维度,也是评价过程中需要区别于传统外语专业的地方,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知识融合的“效度增量”。此外,问题导向、与产业对接、人员合作、情景化教学等一切改革手段都要以提高学生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与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前提。从评价机制上考虑,打通校内外评价主体是关键,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是方法,同时还要注重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在新文科的大时代背景下,外语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彰显“中”字、突出“跨”字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范式阐释了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专业改革的“新”之内涵。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配建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在传统外语专业的基础上,规划和设计融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兴研究领域的新知识和跨学科新技术的新型的外语专业和课程体系,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评价标准,以期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和学科交叉、知识结构交融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从而精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不仅是外语学科专业对新文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主动呼应,也是外语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语专业教育本质属性的体现。
猜你喜欢文科跨学科外语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6期)2022-05-23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历史教学问题(2022年6期)2022-02-28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中学生博览·文艺憩(2020年3期)2020-08-14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求学·文科版(2019年6期)2019-06-12豆文科作品艺术家(2018年7期)2018-09-22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知识产权(2016年4期)2016-12-01孙文科东方艺术·国画(2016年1期)2016-11-16大山教你学外语漫画月刊·哈版(2016年5期)2016-07-11